2022年西南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西南科技大学软件工程专业《计算机网络》科目期末试卷A
(有答案)
一、选择题
1、()不是对网络模型进行分层的目标。

A.提供标准语言
B.定义功能执行的方法
C.定义标准界面
D.增加功能之间的独立性
2、在OSl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是()。

A.数据链路层
B.传输层
C.会话层
D.应用层
3、以下给出的地址中,属于子网192.168.15.19/28的主机地址是()。

I.192.168.15.17 Ⅱ.192.168.15.14
Ⅲ.192.168.15.16 Ⅳ.192.168.15.31
A.仅I
B. 仅Ⅱ、I
C. 仅IⅡ、I、Ⅳ
D.Ⅲ、Ⅱ、I、Ⅳ
4、路由器在能够开始向输出链路传输分组的第一位之前,必须接收到整个分组,这种机制称为()。

A.存储转发机制
B.直通交换机制
C.分组交换机制
D.分组检测机制
5、假设数据链路层采用后退N帧协议进行流量控制,发送方已经发送了编号为0~6号的帧。

当计时器超时时,2号帧的确认还没有返回,则发送方需要重发的帧数是()。

A.1
B.5
C.6
D.7
6、HDLC使用()方法来保证数据的透明传输。

A.比特填充
B.字节填充
C.字符计数
D.比特计数
7、主机甲和主机乙新建一个TCP连接,甲的拥塞控制初始阀值为32KB,甲向乙始终以MSS=1KB大小的段发送数据,并一直有数据发送;乙为该连接分配16KB接收缓存,并对每个数据段进行确认,忽略段传输延迟。

若乙收到的数据全部存入缓存,本被取走,则甲从连接建立成功时刻起,未发送超时的情况下,经过4个RTT后,甲的发送窗口是()。

A.1KB
B.8KB
C.16KB
D.32KB
8、()是TCPIP模型传输层中的无连接协议。

A.TCP
B.IP
C.UDP
D.ICMP
9、下列网络应用中,()不适合使用UDP。

A.客户/服务器领域
B.远程调用
C.实时多媒体应用
D.远程登录
10、通过"Internet信息服务(IIS)管理器”管理单元可以配置FTP服务器,若将控制端口设置为2222,则数据端口自动设置为()。

A.20
B.21
C.2223
D.2221
11、下面关于POP3,()是错误的。

A.由客户端选择接收后是否将邮件保存在服务器上
B.登录到服务器后,发送的密码是加密的
C.协议是基于ASCII码的,不能发送二进制数据
D.一个账号在服务器上只能有一个邮件接收目录
12、光纤系统的实际速率主要受限于()。

A.单模光纤的带宽
B.多模光纤的带宽
C.光产生的速率
D.光电转换的速率
二、填空题
13、MAC地址长度为____________位。

14、URL是____________
15、计算机网络原理体系结构共分为五层,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信息只能单方向从发送端到接受端,信息传输方向不能改变,这种通信叫做
____________
17、____________是码元传输的速率单位,____________是信息量的单位。

18、在虚电路服务中,任何传输开始前,要先____________
19、在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为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20、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信号有____________信号和____________信号之分。

21、ISP的含义是____________。

22、IP地址21.12.240.17的网络类别是____________类,主机号是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
23、( )码分复用发送的信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其频谱类似于白噪声,不宜被敌人发现。

24、( )在计算机网络中,一方面连接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另一方面连接局域网中的传输介质的部件是交换机。

25、( )10吉比特以太网与10 Mb/s,100 Mb/s和1 Gb/s以太网的顿格式不相同,也不兼容。

26、( )最初在数字传输系统中使用的传输标准是脉冲编码调制PCM,现在高速的数字传输系统使用同步光针网SDH和同步数字系列SONET。

27、( )路由器不但能够根据逻辑地址进行转发,而且可以根据物理地址进行转发。

28、( )NAT 路由器至少要有一个全球IP地址才能使本地网络与因特网相连。

29、( )ICMP的报文类型有两种:ICMP差错报告报文和ICMP询问报文。

30、( )224.0.0.5 代表的是组播地址地址。

31、( )ARP协议实现的功能是域名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32、( )全双工通信,即通信的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

四、名词解释
33、奇偶校验码的基本思路
34、IP协议:
35、数据通信:
36、UDP协议:
37、双绞线组网方法:
五、简答题
38、如下有四个子网掩码,哪些是不推荐使用?
39、令牌总线网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40、请简述STP协议判断最短路径的规则
41、以太网工作原理是什么
42、在因特网上一种B类地址子网掩码是255.255.240.0,试问在其中每一种子网上主机数最多是多少?
六、综合应用题
43、数据传输率为10Mbit/s的以太网的码元传输速率是多少?
44、假设图中的H3访问Web服务器S时,S为新建的TCP连接分配了20KB
(K=1024)的接收缓存,最大段长MSS=IKB,平均往返时间RTT-200ms。

H3建立连接时的初始序号为100,且持续以MSS大小的段向S发送数据,拥塞窗口初始阀值为32KB;S对收到的每个段进行确认,并通告新的接收窗口。

假定TCP连接建立完成后,S端的TCP接收缓存仅有数据存入而无数据取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TCP连接建立过程中,H3收到的S发送过来的第二次握手TCP段的SYN和ACK标志位的值分别是多少?确认序号是多少?
2)H3收到的第8个确认段所通告的接收窗口是多少?此时H3的拥塞窗口变为多少?H3的发送窗口变为多少?
3)当H3的发送窗口等于0时,下一个待发送的数据段序号是多少?H3从发送第1
个数据段到发送窗口等于0时刻为止,平均数据传输速率是多少(忽略段的传输延时)?
4)若H3与S之间通信已经结束,在t时刻H3请求断开该连接,则从t时刻起,S释
放该连接的最短时间是多少?
45、如图所示,有5个站点分别连接在3个局域网上,并且用网桥B1和B2连接起来,每一个网桥都有2个接口(1和2),初始时两个网桥中的转发表都是空的,以后由
以下各站点向其他站发送了数据帧:A发送给E,C发送给B.D发送给C,B发送给A,请把有关数据填写在表中,并说明网桥的工作原理(注意:假设主机A到E的MAC
地址分别是MAC1到MAC5)。

46、假设要传送的报文共x比特。

从源点到终点共经过k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
时延为d秒,数据传输速率为b比特/秒。

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秒。


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比特,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

设报文长度
和分组长度分别为x和(p+h)比特,其中p为分组的数据部分的长度,而h为每个
分组所带的控制信息固定长度,与p的大小无关。

通信的两端共经过k段链路。


路的数据传输速率为b比特/秒,结点的排队时间忽略不计。

若打算使总的时延为
最小,问分组的数据部分长度p应取多大?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A
4、A
5、B
6、A
7、A
8、C
9、D
10、D
11、B
12、D
二、填空题
13、【答案】48
14、【答案】统一资源定位器
15、【答案】应用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16、【答案】单工通信
17、【答案】码元/秒、比特
18、【答案】建立连接
19、【答案】物理地址、MAC地址
20、【答案】宽带、基带
21、【答案】网络服务公司
22、【答案】A、12.240.17
三、判断题
23、【答案】对
24、【答案】错
25、【答案】错
26、【答案】对
27、【答案】对
28、【答案】对@
29、【答案】对
30、【答案】对
31、【答案】错
32、【答案】错
四、名词解释
33、奇偶校验码的基本思路
答:奇偶校验码的基本思路是:发送方在发送数据时,首先将数据中1的个数进行统计,确定是单数还是双数,(对于奇校验,当1的个数为偶数时,校验位为1,当1的个数为
奇数时,校验为为0。

)并将统计结果发送到接收方,接收方根据校验位的值和所接收到
的数据中1的个数判断接收数据是否正确。

34、IP协议:
答:定义了在TCP/IP互联网上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规定了互联网上传送的数据格式,
完成路由选择,选择数据传送的路径;包含一组不可靠的分组传送机制,指明了分组处理、差错信息发生以及分组丢弃等机制。

IP协议的任务是通过互联网传递数据报,各个IP数
据报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35、数据通信:
答:数据通信是计算机之间传输二进制代码比特序列的过程。

36、UDP协议:
答:指用户数据报协议,它也是基于IP的一个协议,但它是无连接的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协议。

37、双绞线组网方法:
答:符合IEEE802.3 10MB/s基带双绞线的标准局域网称为10BASE-T,T表示传输介质
类型为双绞线。

在这种联网方式中,最大的特点是以集线器为连接核心,计算机通过安装
具有RJ45插座的以太网卡与集线器连接,联网的双绞线长度(计算机到集线器、集线器
到集线器)不能大于100米。

五、简答题
38、答:只有(4)是持续1和持续0掩码,是推荐使用.
39、答:令牌总线网是一种采用了令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Token)且具有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

它的工作原理为:具有发送信息要求的节点必须持有令牌,(令牌是个特殊
结构的帧),当令牌传到某一个节点后,如果该节点没有要发送的信息,就把令牌按顺序
传到下一个节点,如果该节点需要发送信息,可以在令牌持有的最大时间内发送自己的一
个顿或多个数据帧,信息发送完毕或者到达持有令牌最大时间时,节点都必须交出令牌,
把令牌传送到下一个节点。

令牌总线网在物理拓扑上是总线型的,在令牌传递上是环型的。

在令牌总线网中,每个节点都要有本节点的地址(TS),以便接收其它站点传来的令牌,
同时,每个节点必须知道它的上一个节点(PS)和下一个节点的地址(NS),以便令牌
的传递能够形成一个逻辑环型。

40、答:
⑴、比较路径开销,带宽越小开销越大
⑵、比较发送者的Bridge ID,选择参数小的
⑶、比较发送者的Port ID,选择参数小的
⑷、比较接收者的Port ID,选择参数小的
41、答:以太网是一种采用了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控制方法(CSMA/CD)且具有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

其具体的工作方法为:每个要发送信息数据的节点先接
收总线上的信号,如果总线上有信号,则说明有别的节点在发送数据(总线忙),要等别
的节点发送完毕后,本节点才能开始发送数据;如果总线上没有信号,则要发送数据的节
点先发出一串信号,在发送的同时也接收总线上的信号,如果接收的信号与发送的信号完
全一致,说明没有和其它站点发生冲突,可以继续发送信号。

如果接收的信号和发送信号
不一致,说明总线上信号产生了“叠加”,表明此时其它节点也开始发送信号,产生了冲突。

则暂时停止一段时间(这段时间是随机的),再进行下一次试探。

42、答:240=(11110000)2,子网掩码为前20个持续1,后12个持续0.因此该子网表达主机有12bit,子网上主机数=212-2=4094,(减去主机全0和全1两个特殊地址)
六、综合应用题
43、解析:解答此题需要清楚以太网的编码方式为曼彻斯特编码,即将每个码元
分成2个相等的间隔。

码元1是在前一个间隔为高电平而后一个间隔为低电平:码
元0正好相反,从低电平变到高电平。

掌握了这个,这道题就很简单了。

首先码元
传输速率即波特率,以太网使用曼彻斯特编码,就意味着发送的每一位都有两个信号周期。

标准以太网的数据传输率是10Mbit/s,因此码元传输速率是数据传输速
率的2倍,即20MBaud。

也就是说,码元传输速率为20MBaud。

44、解析:
1)第二次握手TCP段的SYN=1,ACK=1:确认号是101。

2)H3收到的第8个确认段所通告的接收窗口是12KB:此时H3的拥塞窗口变为
9KB,H3的发送窗口变为9KB。

3)当H3的发送窗口等于0时,下一个等待发送段的序号是
20K+101=20×1024+101=20581;H3从发送第1个段到发送窗口等于0时刻为止,平均数据传输速率是20KB/(5×200ms)=20KB/s=20.48kbit/s。

4)从t时刻起,S释放该连接的最短时间是1.5×200ms=300ms。

45、解析:当一个网桥刚连接到局域网时,其转发表是空的,若此时收到一个帧,则应按照以下算法处理该帧和建立转发表。

1)从端口x收到无差错的帧,在转发表中查找目的站MAC地址。

2)若有,则查找出此MAC地址应当走的端口d,然后进行3),否则转到5)。

3)若到这个MAC地址去的端口等于x,则丢弃此帧,否则从端口d转发。

4)转到6)。

5)向网桥除了x以外的所有端口转发此帧。

6)若源站不在转发表中,则将源站MAC地址加入到转发表中,登记该帧进入网桥的端口号,设置计时器,转到8);如果源站在转发表中,执行7)。

7)更新计时器。

8)等待新的数据帧,转到1)。

根据已知的数据发送过程,按照网桥的工作算法,即可得到最终的结果。

46、解析:
先算出此条件下的分组交换总时延,计算如下:
总时延=kd+(x/p)[(p+h)/b]+(k-1)[(p+h)/b]
接下来就要用到高等数学的知识了,不详细讲述了。

将p看成自变量,总时延看成函数,两边分别对p求导,再令其值等于0,可求得p=√xℎ。

k−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