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高三第一次五校联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3分)
1. (6分) (2020高三上·大姚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们常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性质。
乡土社会不是人治的社会,可以说是个“无法”的社会,但“无法”并不影响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
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
譬如我们在旧小说里常读到杀人来祭旗,那是军礼。
礼的内容从现代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
但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
如果单从行为规范来说,与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
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
衣食住行种种最基本的事务,我们并不要事事费心,那是因为我们托祖宗之福,有着可以遵守的成法。
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
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社会,不但人口流动很小,而且人们用以获得资源的土地也很少变动。
在这种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其祖其父的经验。
不必知之,只要照传统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
依照着做就有福,不依照就会出毛病。
于是人们对于传统有了敬畏之感。
礼并不是靠外在的权力来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
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
所谓“富而好礼”。
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
《论语》记载: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的。
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
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
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
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只是主动的服于成规罢了。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
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礼治和由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
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的,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 我们是“人治”的社会是人们的普遍观点,但此观点并不符合实际,因为我们是礼治社会。
B . 礼是乡土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有的可能是很残酷的,但只要合于礼的就是合式的。
C . 礼治社会的秩序,不是人们行为受拘束而自动形成的,而是通过传统的约束被动形成的。
D . 两者相比较而言,礼治社会比法治社会更为优越,因为礼治社会是靠个人习惯来维持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一段先由普遍的看法引出本文的观点;最后一段总结上文,再次强调了礼治的特征。
B . 第二段举旧小说里杀人来祭旗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礼治社会不是指文质彬彬的社会。
C . 第三段引用“颜渊问仁“的事例,说明了礼不是靠外在权力来推行,而是人的主动服从。
D . 作者在文中多处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证“礼治和法治的不同“这一中心论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乡土社会是礼治社会、礼治靠传统来维持社会秩序,所以即便“无法”也并不意味着无序。
B . 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只要按照传统去做,生活就有可能过得安稳:反之,就可能受挫。
C . 传统因缺乏变化只能在乡土社会发挥作用,而在变迁很快的现代社会,其效力无从发挥。
D . 如果人们在教养中已养成对礼的敬畏感,就可能不会出现不好、不对、不合、不成的现象。
2. (7分)(2020·榆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小杨月楼义结李金鏊
冯骥才
民国二十八年,龙王爷闯进天津卫。
街上行船,窗户当门,买卖停业,车辆不通,小杨月楼和他的一班人马,被困在南市的庆云戏院。
那时候,人都泡在水里,哪有心思看戏?
龙王爷赖在天津一连几个月,戏班照样人吃马喂,把钱使净,便将十多箱行头道具押在河北大街的“万成当”。
等到水退了,火车通车,小杨月楼急着返回上海,凑钱买了车票,就没钱赎当了,急得他闹牙疼,腮帮子肿得老高。
戏院一位热心肠的小伙计对他说:“您不如去求李金鏊帮忙,那人仗义,拿义气当命。
凭您的名气,有求必应。
”
李金鏊是天津卫出名的一位大锅伙① ,混混头儿。
上刀山、下火海、跳油锅,绝不含糊,死千②一个。
虽然黑白道上,也讲规矩讲脸面讲义气,拔刀相助的事,李金鏊干过不少,小杨月楼却从来不沾这号人。
可是今儿事情逼到这地步,不去也得去了。
他跟随这小伙计到了西头,过街穿巷,抬眼一瞧,怔住了。
篱笆墙,栅栏门,几间爬爬屋,大名鼎鼎的李金鏊就住在这破瓦寒窑里?小伙计却截门一声呼:“李二爷!”
应声打屋里猫腰走出一个人来,出屋直起身,吓了小杨月楼一跳。
这人足有六尺高,肩膀赛③门宽,老脸老皮,胡子拉碴;那件灰布大褂,足够改成个大床单,上边还油了几块。
小杨月楼以为找错了人家,没想到这人说话嘴上赛扣个罐子,瓮声瓮气问道:“找我干吗?”口气挺硬,眼神极横,错不了,李金鏊!
进了屋,屋里赛破庙,地上是土,条案上也是土,东西全是东倒西歪;迎面那八仙桌子,四条腿缺了一条,拿砖顶上;桌上的茶壶,破嘴缺把,磕底裂肚,盖上没疙瘩。
小杨月楼心想,李金鏊是真穷还是装穷?若是真穷,拿嘛帮助自己?于是心里不抱什么希望了。
李金鏊打量来客,一身春绸裤褂,白丝袜子,黑礼服呢鞋,头戴一顶细辫巴拿马草帽,手拿一柄有字有画的斑竹折扇。
他瞄着小杨月楼说:“我在哪儿见过你?”眼神还挺横,不赛对客人,赛对仇人。
戏院小伙计忙做一番介绍,表明来意。
李金鏊立即起身,拱拱手说:“我眼拙,杨老板可别在意。
您到天津卫来唱戏,是咱天津有耳朵人的福气!哪能叫您受治、委屈!您明儿晌后就去‘万成当’拉东西去吧!”说得真爽快,好赛天津卫是他家的。
这更叫小杨月楼满腹狐疑,以为到这儿来做戏玩。
转天一早,李金鏊来到河北大街上的“万成当”,进门朝着高高的柜台仰头叫道:“告你们老板去,说我李金鏊拜访他来了!”老板慌张出来,请李金鏊到楼上喝茶,李金鏊理也不理,只说:“我朋友杨老板有几个戏箱押在你这里,没钱赎当,你先叫他搬走,交情记着,咱们往后再说。
”说完拨头便走。
当日晌后,小杨月楼带着几个人碰运气赛的来到“万成当”,进门却见自己的十几个戏箱,早已摆在柜台外边。
小杨月楼大喜过望,便取了戏箱,高高兴兴返回上海。
小杨月楼走后,天津卫的锅伙们听说这件事,佩服李金鏊的义气,纷纷来到“万成当”,要把小杨月楼欠下的赎当钱补上。
老板不肯收,锅伙们把钱截着柜台扔进去就走。
多少亦不论,反正多得多。
这事又传到李金鏊耳朵里。
李金鏊在北大关的天庆馆摆了几桌,将这些代自己还情的弟兄们着实宴请一顿。
谁想到小杨月楼回到上海,不出三个月,寄张银票到天津“万成当”,补还那笔欠款。
“万成当”收过锅伙们的钱,哪敢再收双份,老板亲自捧着钱给李金鏊送来了。
李金鏊嘛人?不单分文不取,看也没看,叫人把这笔钱分别还给那帮代他付钱的弟兄。
至此,钱上边的事清楚了,谁也不欠谁的了。
这事本该了结,可是情没结,怎么结?
转年冬天,上海奇冷,黄浦江冰冻三尺,大河盖上盖儿。
这就断了码头上脚伕们的生路,尤其打天津去扛活的弟兄们,肚子里的东西一天比一天少,快只剩下凉气了。
恰巧李金鏊到上海办事,见这情景,正愁没辙,抬眼瞅见小杨月楼主演《芸娘》的海报,拔腿便去找小杨月楼。
赶到大舞台时,小杨月楼正是闭幕卸装时候,听说天津的李金鏊在大门外等候,脸上带着油彩就跑出来。
只见台阶下大雪里站着一条高高汉子。
他口呼:“二哥!”三步并两步跑下台阶。
脚底板给冰雪一滑,一屁股坐在地上,仰脸对李金鏊还满是欢笑。
小杨月楼在锦江饭店盛宴款待这位心中敬佩的津门恩人。
李金鏊说:“杨老板,您喂得饱我一个脑袋,喂不饱我黄浦江边的上千个扛活的弟兄。
如今大河盖盖儿,弟兄们没饭辙,眼瞅着小命不长。
”
小杨月楼慨然说:“我去想办法!”
李金鏊说:“那倒不用。
您只要把上海所有名角约到一块儿,义演三天就成!戏票全给我,我叫弟兄们自个儿找主去卖。
这么做难为您吗?”
小杨月楼说:“二哥真行。
这点事还不好办吗?”第二天就把大上海所有名角,全都约齐,在黄金戏院举行义演。
戏票由天津这帮弟兄拿到平日扛活的主家那里去卖。
这些主家花钱买几张票,又看戏,又帮忙,落人情,过戏瘾,谁不肯?何况这么多名角同台献技,还是《龙凤呈祥》、《红鬃烈马》一些热闹好看的大戏,更是千载难逢。
一连三天过去,便把冻成冰棍的上千个弟兄全救活了。
李金鏊完事要回天津,临行前,小杨月楼又是设宴送行。
酒足饭饱时,小杨月楼叫人拿出一大包银子,送给李金鏊。
既是盘缠,也有对去年那事谢恩之意。
李金鏊一见钱,面孔马上板起来,沉下来的嗓门更显得瓮声瓮气。
他说道:“杨老板,我这人,向例只交朋友,不交钱。
想想看,您我这段交情,有来有往,打谁手里过过钱?谁又看见过钱?折腾来折腾去,不都是那些情义吗?钱再多也经不住花,可咱们的交情使不完!”说完起身告辞。
(选自冯骥才著《俗世奇人·贰》,文字有删节)
【注】①锅伙:此处指在简陋食宿处住着的单身工人、小贩。
②死千:担当出生入死的差事。
这是天津地方土语,也是混混儿的行话。
③赛:天津方言,有“像”或“似”之意。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擅长写人。
不仅对主角李金鏊、小杨月楼刻画细腻,也于寥寥数语中将热心肠的小伙计、诚实本分的当铺老板、仗义的锅伙刻画得活灵活现。
B . 小说善于叙事。
李金鏊助小杨月楼脱困,小杨月楼助力李金鏊,两件事情都办得爽快,可作者总能尺水生
彼,以人物心理活动和言行来制造波斓。
C . 小说语言精妙。
文中“嘛”“赛”“锅伙”“爬爬屋”等诸多天津方言词汇都透着一股子天律话的生动和幽默,富有生活气息,增添了地方特色。
D . 小说多用对比。
李金鏊家境贫困却能济危扶困,这是人物自身的对比;小杨月楼称李金鏊“二哥”,对方却唤其“老板”,这是人物之间的对比。
(2)初见时,小杨月楼眼前的李金鏊与传闻中的李金鏊形成了强烈反差,这产生了什么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
3. (6分) (2019高二下·浙江期末)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墨子兼爱,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子莫①执中。
执中为近之。
执中无权,犹执一也。
所恶执一者,为其贼②道也,举一而废百也。
”
——(《孟子•尽心上》)
材料二:
“子绝四:毋意③,毋必,毋固④,毋我。
”
——(《论语•子罕》)
【注释】①子莫,人名。
②贼,损害。
③意,主观臆想。
④固,固执,执守。
(1)两则材料都体现了儒家的________思想。
(2)结合材料二,谈谈孟子为什么对扬子、墨子、子莫三个人的做法都持否定态度。
三、默写 (共1题;共12分)
4. (12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表现词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2)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则说“________,________。
”
(3)白居易《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手法展现琵琶女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艰苦磨练益处的句子是________, ________。
(5)《曹刿论战》中,针对国君将衣食与百姓共享的做法,曹刿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
(6)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写桃花源人幸福生活的精神面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5. (7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儋耳①
苏轼
霹雳收威暮雨开,独凭栏槛倚崔嵬。
垂天雌霓②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③欲放逐臣回。
残年饱饭东坡老,一壑能专④万事灰。
【注释】①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去世,徽宗继位,政局发生了有利于元祐党人的变化。
苏轼属于元祐党人。
六十五岁的苏轼奉诏由儋耳(今海南省儋州市)内迁回京。
此诗即作于此时。
②雌霓:古人认为虹霓有雌雄之分,虹为雄,霓为雌。
③除书:拜官的诏书,这里指的是朝政发生新的变化,朝廷颁发诏书让苏轼这个放逐之臣回京。
④一壑能专:语出《庄子·秋水》,后人以“专一丘之欢,擅一壑之美”表现隐逸思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首句写电闪雷鸣收敛淫威、云消雨散的景象,用典型的景物特征比喻国家的政治形势,说明险恶的朝政已经结束,政局发生了新的变化。
B . “霹雳收威”既是实景,也暗喻哲宗去世,徽宗继位,朝政更新;“暮”一语双关,指傍晚,又指以前朝廷昏暗;“开”喻指朝政清明。
C . 第二句写诗人独自凭栏远眺,“独”字写出诗人的孤寂之感,准确生动地表明诗人此时的心态:虽已被召
回,但对前途仍忧心不已。
D . 颈联写双喜临门,一是野老的丰收之喜,二是诗人北归之喜。
“丰岁”指丰收,诗人与儋耳人民一同庆贺丰收,在北归前更是喜上加喜。
(2)颔联被清代文学家方东树誉为“奇警”,即言论新颖,含意深切。
请简要分析。
五、语言表达 (共4题;共22分)
6. (10分) (2018高二上·台州期中)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1:又到一年开学季,2010年出生的适龄孩子报到,老师又要开始记每个学生的名字了……
有人编了这么个段子:近日,一年级的某老师碰到这样一件事,梓轩和子轩打架,撞伤了梓萱和子瑄……可馨、可欣和可歆跑过来劝架,撞到了若曦、若溪和若熙,梓睿和子睿告诉了班干部浩然和昊然,大家一起拉开了梓轩和子轩,扶起了梓萱和子瑄……,最后子轩、梓轩、梓萱、子瑄在大家的帮助下握手言和……
材料 2:最近一些新闻报道很火。
一位家长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叫做王者荣耀,居然还是一个女孩;新一届小学一年级学生中,出现了刘小灵童、李锁铛然、程门立雪等名字;一年级老师在新生报到当天懵了——希璿、墨汧到底该怎么念?(名字中的后一个字分别读xuán和qiān)。
(1)材料1反映了这一代家长给孩子取名时的一种什么现象?(不得超过25字)
(2)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试从家长心理角度分析一下出现以上取名现象有哪些原因。
7. (2分) (2020高二下·黄山期中) 根据下面心理健康及服务调查表的内容,完成后面两道题。
图1 寻求心理健康服务的阻碍
图 2 对心理健康服务便利性的看法
(1)图表1所反映的问题是:________。
(2)针对图表1、2所反映的问题,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是:________。
8. (5分)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的句式和修辞,再写两个句子。
人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有的人平平淡淡,和风细雨,但他的人生之书却丰富细腻;
9. (5分)(2020·上饶模拟) 阅读下面《论语》的文字,概括其体现的孔子对于“乐”的认识。
①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
②子路问成人。
子曰:“若臧式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宪问》)
③子谓《韶》①:“尽美矣,又尽善也。
”谓《武》②“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
【注】①《韶》:歌颂舜因文德受到尧禅让的音乐。
②《武》:歌颂武王灭商功绩的音乐。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
10. (5分) (2019高二上·深圳期中)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总结为碎片化阅读。
近年来,“碎片化阅读”现象引发了社会上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某知名媒体:碎片化阅读已成为大众阅读的趋势。
史学博士廖峰:人或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诗人欧阳江河:我故意写长诗,对抗碎片化的生活。
学者费勇:我不排斥碎片化时代,我们该考虑怎么样才能够把自己修炼得更完美。
全国政协委员聂震宁:《论语》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也是一种碎片式结构吗?善待碎片化阅读,善待随处可见的“低头一族”们,利用阅读终端阅读也不错。
以上讨论引发了你哪些联想与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意范围。
七、语言文字运用 (共4题;共12分)
11. (2分)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伺候/伺机弥补/披靡汗涔涔/岑参
B . 江堤/提防谛听/剃头昧心财/联袂
C . 雪茄/商贾沉吟/殷实勾当/苟且
D . 缜密/滇池半晌/滥觞暂时/称赞
12. (2分)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落寞混沌驯鸽牵牛花蓊蓊郁郁
B . 弥望袅娜脉脉梵婀玲青翠欲滴
C . 斑驳丰姿风致卢沟桥没精打采
D . 悲凉参差幽僻泊来品亭亭玉立
13. (6分)(2020·云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移动互联时代,“AI相面”“人工智能看手相”等算命把戏不断变换形式,在网络空间潜滋暗长。
与传统形式的迷信相比,披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外衣的网络迷信,因其打着科学技术的旗号,往往更具有欺骗性、迷惑性,潜在危害不容小视。
更有甚者,
网络算命、占卜等同于科学预测,。
事实上,“AI算命”披着算命的皮,实则是在“算钱”。
此外,用户在算命时也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
对待不断的网络迷信,既应强化“硬”的一手,加强治理,坚决相关违法违规行为;也应注重“软”的方面,加强引导,从根源上铲除封建迷信的土壤。
相关部门还应强化网络平台的主体责任,对用户进行必要的提醒和约束,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
破除网络迷信,防止“算命”这类迷信活动,还得找准病灶、标本兼治。
在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发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让“算命”把戏无所遁形、没有市场。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 宣称改头换面惩治卷土重来
B . 宣传改弦更张惩治重蹈覆辙
C . 宣称改头换面惩罚重蹈覆辙
D . 宣传改弦更张惩罚卷土重来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并美化为弘扬传统文化
B . 将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美化为弘扬传统文化
C . 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被美化成弘扬传统文化
D . 美化重拾封建糟粕的行为成了弘扬传统文化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在大力倡导科学精神的同时,我们还应发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
B . 在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发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大力倡导科学精神
C . 在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的同时,我们还应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大力倡导科学精神
D . 在弘扬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的同时,我们还应大力倡导科学精神,严厉打击违规线上迷信活动
14. (2分) (2016高二上·冀州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阅读乡土散文《一个人的村庄》真是一种奇妙的享受,仿佛坐在作者面前,向他娓娓道来。
他的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打动了我。
B . 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苏东坡沦为供奉之臣,纳兰性德沉醉在甜蜜的爱情里,那么中国诗歌将黯然失色。
C . “排队推动日”活动,将有力地推动公平有序、高效和谐的公共秩序建设的进程,使市民的公共生活秩序得到了显著改善。
D . 历史文化名城塑造工程将对全市历史文化资源研究、利用、开发与保护,从而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
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3分)
答案:1-1、
答案:1-2、
答案:1-3、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考点:解析: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答案:3-1、
答案:3-2、
考点:
解析:
三、默写 (共1题;共12分)答案:4-1、
答案:4-2、
答案:4-3、
答案:4-4、
答案:4-5、
答案:4-6、
考点:
解析: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答案:5-1、
答案:5-2、
考点:
解析:
五、语言表达 (共4题;共22分)答案:6-1、
答案:6-2、
考点:
解析:
答案:7-1、答案:7-2、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六、作文 (共1题;共5分)答案:10-1、
考点:解析:
七、语言文字运用 (共4题;共12分)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