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和平与发展-教学设计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动和平与发展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积极的心态去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初步培养学生树立和平与发展的意识。
2.能力:
(1)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战争带来的影响;
(2)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当今社会。
3.知识:
(1)明确和平来之不易,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
(2)知道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
【教学重点】
(1)推动和平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树立和平与发展的意识。
(2)了解和感受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
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
【课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多媒体
【授课日期】3月8日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千百年来,不同肤色、族群的人们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从野蛮走向文明。
在发展的过租中,人类遇到过各种闲难、挫折,甚至灾难,但从未停止携手共进的脚步;人类之间有过矛盾、冲突,甚至战争,但从未放弃对
和平的追求。
人类的命运彼此相依,未来需要共同守望。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推动和
平与发展”。
二、新课讲授
(一)维护世界和平
1.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对和平的生活习以为常。
但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重代价,给人类带来的伤痛难以愈合。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共有五十多个国家参与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正是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奋战下,反法西斯战争最终采取得胜利。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看到战火后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看到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深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追求和平日益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4.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
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
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
5.当前,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6.其中,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恐怖主义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7.驱散战争的阴影、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探究与分享:你可知道,是谁在为我们守卫着和平?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1.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2.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频发的战争、恶劣的自然环境、落后的教育等诸多因素导致贫困的国家越来越贫穷。
3.最不发达国家深受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社会动荡等一系列问题的困扰。
这些问题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4.面对问题,世界各国积极运动,为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改善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
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5.人类社会对于发展的追求没有止境,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设立了递进式的发展目标,并转化为共同的意识和行动。
各国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不断探索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为促进整个世界的发展作出努力。
探究与分享:按照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划分,我国属于哪一种类型,分析下原因。
三、巩固练习:习题
四、课堂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总结。
(2)教师请班上的几位同学,用简单的几句话,概括今天自己所学的内容。
五、作业布置:20分钟
1.阅读教材中的拓展空间,完成对应习题。
2.把自己今天所学的知识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编写知识框架进行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较为简单,也是关于学生关心的内容,主要学习两方面的问题。
一是维护世界和平,二是推动可持续发展。
采用大量的资料、图片,让学生分析归纳理解,但是由于课上阅读时间较短,不能很快的归纳出书本的知识点,且学生对新闻知识世界大势关注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