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普通高中2021年高中历史1月学业水平考试仿真模拟试题(五)(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普通高中2021年高中历史1月学业水平考试仿真
模拟试题(五)(含解析)
1.D【解析】根据材料中诗文的行文风格及内容反映出的忧伤自怀的情感,故选D项;《诗经》内容反映的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的社会各方面内容,排除A项;《论语》的内容反映的是孔子的思想主张,排除B项;《易经》内容阐述了天地世间关于万象变化,排除C项。

2.B【解析】根据图片可以看出,东汉豪强地主田庄内部有农业、手工业、畜牧业和商业等,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豪强地主的政治实力也不断增强,存在地方势力膨胀的隐患,故选B项;“与民休息”是西汉初年实行的政策,排除A项;从图片中无法看出农业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排除C项;图片无法体现赋役的繁重,排除D项。

3.D【解析】文中“伦乃造意”体现蔡伦改进而非“发明”造纸术,故①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故②错误;“不便于人。

伦乃造意”体现社会需要推动了技术的改进,故③正确;文中“自是莫不从用焉”体现推动了纸的普及,故④正确;选择D项符合题意。

4.B【解析】根据材料“突出其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带有浓郁的文人雅趣的意味,创造出有别于一般画家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可知,学者认为王维的画开创了追求神韵意趣的艺术风格,符合文人画的特点,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是学者对王维的画的评价,不能体现王维的地位最高,排除A项;根据材料“突出其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带有
浓郁的文人雅趣的意味”可知,学者认为王维的画追求神韵意趣,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学者对王维的画的评价,不能反映中国画的发展程度,排除D项。

5.B【解析】根据材料“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可知理学家们主张格物致知 ,故选B项;“存天理”的“天理”指维护封建纲常伦理,“灭人欲”指消灭违背天理的意念和超过生存需要的物质欲望,与材料主旨“探究万物”无关,排除A项;“致良知”即是在实际行动中实现良知,知行合一,与材料主旨“探究万物”无关,排除C 项;“隆礼重法”是荀子的法治思想,宣扬以圣王为师、以德兼人者王,以及以礼为法之纲纪,与理学家无关,排除D项。

6.C【解析】由材料“凡将马、牛、铁器、铜钱、缎匹、绸绢、丝绵,私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货物船车并入官。

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因而走泄事情者斩”可知明朝实行严格的海外贸易政策,限制民众的对外贸易,是海禁政策的体现,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是对外贸易而非长途贩运,排除A项;材料中呈现出的是不公正的贸易环境,排除B项;材料强调法律的内容而非管理民众的形式,排除D项。

7.A【解析】据材料“军机大臣根据旨意,草拟文书。

上谕形成后,不经过内阁,由军机处直接发给有关官员”说明军机处直接承接机密文件,成为中枢权力机关参与国家机要事物,故选A项;材料信息着重说明军机处保密、直达的特点,未涉及机构简单信息,排除B项;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最高的国家机关,但在形式上是临时的行政机构,排除C项;军机处在统领机构等方面未有正式规定,排除D项。

8.A【解析】从材料“美国人之间的案件由美领事办理,美国人与别国人之间涉讼,由有关国家官员自行办理,中国官员不得过问”,可知反映的特权是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领事裁判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首次提出,1844年美国在《中美望夏条约》凭借片面最惠国待遇攫取该项特权,故选A项;美国最早获取领事裁判权是在19世纪40年代,排除B项;领事裁判权最早开始提出是19世纪40年代,排除C项;19世纪
40年代领事裁判权已经被写入不平等条约,排除D项。

9.B【解析】外国商品涌入,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主要靠自然经济或与自然经济密切相关的人因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而破产,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亲历者有如农民、传统手工业者,故①正确;国内工农业产品的潜在消费者,即靠消费自给自足的工农业产品的人,故②正确;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主要创办者,积极融入到资本主义因素之中,是“主人”,不是“多余的人”,故③错误;近代民族工业劳动力的提供者,即近现代产业工人,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10.A【解析】人力车又称洋车,是近代城镇中重要的交通工具,故选A项;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排除B项;1899年,西门子在北京建造了中国最早的有轨电车,排除C项;民国时期,人力车仅在北平、天津、上海三市便各有数万辆之多,排除D项。

11.B
【解析】《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是1906年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介绍的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和学说文章,故①错误;《庶民的胜利》和《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是李大钊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文章,故②、③正确;《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是五四运动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文章,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

12.C
【解析】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革命的重心从城市向农村转移,表格中就反映了1927年以后农民党员占比明显增大,故选C项;中共是工人阶级先锋队,排除A 项;农民党员的增多体现了觉悟的提高,但不能反映“全面”,排除B项;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结构没有出现剧烈变动,排除D项。

13.C【解析】材料提出农村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并非“改社建乡”,撤销人民公社,故①错误;农村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人民公社统一经营、高度集中
管理体制有所松动,故②正确;③是1992年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确立,故③错误;材料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冲击了计划经济体制,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人们思想得到解放,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

14.A
【解析】1971年基辛格第一次访华,开启了中美“破冰之旅”,故选A项;直接促使田中角荣访华的是尼克松访华,排除B项;1972年尼克松访华,发表上海《中美联合公报》公开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排除C项;1979年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排除D项。

15.D【解析】根据表格中香港人均GDP领先台湾,结合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可知,“一国两制”的实施保障了香港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故选D项;表格的信息无法表明香港产业结构的合理性,排除A项;表格中香港经济成就的获得主要是“一国两制”的正确决策和成功实践的结果,不是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实现的,排除B项;表中香港人均GDP领先台湾不能佐证海峡两岸关系的复杂性,排除C项。

16.D
【解析】雅典民主制度的“失”指的是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雅典民主制实施的范围是有限的,众多妇女和外邦人不享有公民权,奴隶更是被排斥在其范围之外,故选D;①③是属于雅典民主制的“得”,故需排除含有①③的选项。

17.B【解析】图中所示航线是从西欧出发,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达印度,是达伽马的航行路线,故选B项;根据所学迪亚士只到达非洲的东海岸,没有到达印度,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根据所学哥伦布沿着大西洋向西航行,到达美洲的巴哈马群岛,与图中所示路线不符,排除C项;麦哲伦船队穿越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完成的是环球航行,与题中所示路线不符,排除D项。

18.【答案】D
19.C【解析】根据英国政治运行图中国王可以任命”贵族组成上院,“形式任命”内阁
首相及其成员,结合国王的立法权转移到了议会可知,国王是“统而不治”的虚君,故选C项;图中国王只是单方面“任命”贵族组成的上院,与掌握实权的下院并没有相互制约,排除A项;国家的权力中心是议会而非内阁,排除B项;议会中掌握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等实权的是下院,排除D项。

20.C【解析】根据“极大地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的精神气候”联系所学可知与启蒙思想有关,故选C项;“改变了整个欧洲思想界”不仅指法国,排除A项;根据所学“文艺复兴运动”在牛顿时期已经结束,排除B项;“宗教改革运动”发生在牛顿力学之前,排除D项。

21.C
【解析】英国1814年的国产税、关税超过了土地税,结合所学可知, 1814年正处在工业革命期间,说明工业革命促进了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故选C项;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实现了工业化,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出英国已经成为国际贸易中心,排除B项;土地税增速慢说明农业还在发展,不能说明农业衰退,排除D项。

22.B【解析】据材料“用美元称霸世界”结合所学《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使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故选B项;“马歇尔计划”主要是针对欧洲复兴不是美元称霸世界,排除A项;北大西洋公约是军事组织不是美元,排除C 项;与苏联争夺世界霸权使用的手段是冷战不是美元,排除D项。

23.C【解析】美苏冷战中,美国“经济竞争”的举措是实行马歇尔计划,故选C项;英国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不属于美国冷战的举措,排除A项;杜鲁门主义是美国冷战在政治上的举措,排除B项;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美国冷战在军事上的举措,排除D项。

24.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信息“不是每个企业经济活动的简单累加,而是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企业进行高积累”说明战后日本采取了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

“政府亲自定调,采取一切手段来协调企业进行高积累”体现了政府对具体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所进行的调节与控制,这说明政府积极推行微观调控政策,故①正确;这一模式是独具一格的市场经济模式,故②正确;掀起了大规模国有化浪潮的是战后的英国和法国,故③错误;这种经济模式下,政府拥有经济政策和社会经济决策权,故④正确。

由此可知,B正确,ACD错误。

25.C【解析】据材料英国退出欧盟和欧债危机可知欧洲一体化面临严峻挑战,故选C 项;材料体现欧洲一体化的挑战没有体现全球化的积极方面,排除A项;据所学世界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排除B项;欧盟中仅仅英国退出属于个例不能说明区域集团化进程搁浅,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答案】(1)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依据:汲取南昌起义等失败教训;国情决定的(城市中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农村里敌人力量相对薄弱);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

(7分)
(2)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3分)
【解析】(1)第一小问道路,根据材料一“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并及时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从理论和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可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第二小问依据,根据材料一“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

秋收起义受挫后”可得汲取南昌起义等失败教训,城市中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农村里敌人力量相对薄弱;根据材料一“总结了井冈山斗争的经验”可得井冈山等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实践等依据。

(2)根据材料二“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人民开始真正当家作主,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新中国的建立,使中国实现了从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政治、近代以来照搬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的失败尝试向新型人民民主政治的伟大跨越”并结合所学可得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三大制度。

27.【答案】(1)过程:①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②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③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④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每点2分,任意三点即可,共6分)
(2)影响:①中国沦为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或沦为西方经济的附庸或有利于西方侵略中国)(2分);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经济的产生发展(或客观上使中国社会生活的近代化,或西方思想文明传播进来)(2分)。

(学生要从侵略和客观上的文明传播两个方面辩证看待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影响即可)
【解析】(1)根据材料一“发端于15世纪末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及所学知识,结合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可知,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雏形;结合早期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的影响可知,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结合工业革命的影响可知,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根据材料二“19世纪6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继续向中国倾销商品”可知,中国沦为西方商品的倾销市场和原料产地;根据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的角度分析可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经济的产生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