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高血压管理PPT演示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3/11
25
清晨血压管理与治疗方 案密切相关
1. 2.
中20华20高/3血/11压杂志2014,22(10):916-918.
26
《清晨血压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14:
选择半衰期>24h药物,控 制清晨血压的关键
推荐的治疗原则包括:
1. 选择半衰期≥24小时的 降压药物
2. 安全可长期坚持使用
共识强调
2020/3/11
34
足剂量RAASi,直击晨峰病生理机制, 更有利于CKD患者清晨血压的控制
CKD患者肾脏 损伤、血容量↑
RAAS过度激活 加重
晨起RAAS激活 足剂量RAASi
晨峰血压
组织RAAS激活 氧化应激等协同作用
2020/3/11
血管损伤 心血管事件
RAAS抑制
35
足剂量RAASi:更好地 控制清晨乃至24h血压
2020/3/11
内皮功 能障碍
左室肥厚、蛋白尿 心肌梗死、卒中、 颈动脉内膜增厚 死亡
15
清晨血压未达标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显 著升高
清晨血压未达标 vs. 达标 患者
3.87 倍 2.85倍
1.06倍
全因 死亡
CHD/
CVD
新发或恶化
肾病/ 视网膜病变
p=0.02
p=0.01
p=0.01
纵断面随访研究,入选4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基线时应用家庭血压标准将患者分为清晨血压达标和非达标两组; 观察随访>6年后,评价达标与不达标两组主要终点事件(死亡)和次要终点事件(新发或恶化的大血管并发症、 微血管并发症)的差异
2020/3/11
• 药物的半衰期一般指药物自 体内消除半量(或药物浓度 减少50%)所需的时间1。
• 一般情况下,药物的给药间 隔是与半衰期密切相关的。 多数药物的给药时间间隔约 等于1个半衰期。半衰期短 或很短的药物,要维持治疗 水平,需要频繁给药。2
28
半衰期>24h药物,血药浓度稳定,避免药物性血压波动
2020/3/11
18
CKD患者的清晨血压显 著升高
晨峰血压,mmHg
SBP
DBP
横断面研究,纳入10271例高血压患者,其中3227例确诊CKD,均进行48h动态血压监测,并测量其他相关血压指标 19
CKD患者清晨血压控制率更低
未达标患者比例%
一般高血压患者1
CKD患者2
1. 指诊室血压≥140/90的 患者(糖尿病≥130/80) 比例
血浆药物浓度占 单剂药物峰浓度的比例
药物A-半衰期6h
半衰期短,血浆药物浓度波动明显
120%
100%
80%
60%
40%
20%
药物B-半衰期30h
半衰期长,血浆药物浓度趋于平稳
250%
200%
150%
100% 50%
给药
0% 0
0%
24
48
72
96
0
24
48
72
96
120 144 168
小时
小时
2020/3/11
2020/3/11
12
晨峰血压与心血管风险存在拐点效应
晨峰血压与心血管事件的关系并不是呈直线关系,而是存在一个拐点。
当清晨夜间血压差值≥37.0 mm Hg ,
全因死亡(HR=1.32,95%CI1.0981.59,P=0.004)风险显著增加
当清晨夜间血压差值≥37.0 mm Hg,心
血管事件(HR=1.30,95%CI1.06-1.60, P=0.01)风险显著增加
2. Hypertens Res. 2009 Dec;32(12):1123-9. 20
清晨血压降低一小步,预后改善一大步
清晨(1:00am-6:00am)血压是心脑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雅施达±氨氯地平 vs. 阿替洛尔±苄氟噻嗪
1. ASCOT ABPM亚研究,纳入1905例ACSOT研究中接受过多次动态血压测量的患者,随访5.5年,比较氨氯地平±培哚普利和阿替洛 尔±苄氟噻嗪两组治疗前后9:00AM~21:00PM及1:00AM~6:00AM平均血压降幅差异。 2. ASCOT-BPLA研究,纳入1925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予氨氯地平±培哚普利或阿替洛尔±苄氟噻嗪治疗,随访5.5年后评价两种降压 策略的心血管保护疗效。
2020/3/11
6
动态监测发现血压存在24h生物节律
清晨醒后2-6小时(约6-10am)达高峰,白天血压高于夜 间血压,凌晨2-3点血压最低
mmHg 200 150
入睡
起床
清醒
睡眠
清醒
晚间血压
睡醒前血压
清晨血压
最低血压
100
50
2020/3/11
6PM
午夜
6AM
中午
7
How we optimize benefits of pharmacotherapy?
➢生命不息 始于清晨
➢ ——高血压患者降压达标策略探讨
2020/3/11
1
目录
• 清晨血压在CKD患者中应引起重视
• 长效+足剂量:双管齐下提升CKD患者清晨血压控制率 • 雅施达8mg:24小时强效倍达,掌控CKD患者“早高峰”
2020/3/11
2
2020/3/11
《道德经》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 物。”
制显著劣于长半衰期药物
Value – ABP亚研究
服药后的最后 4h时间段内, 氨氯地平 (T1/2>30h)较缬 沙坦(T1/2~6-9h) 显著降低2.7 mmHg (p=0.03)
VALUE研究入选高危高血压患者,随机予基于缬沙坦或氨氯地平的降压方案治疗。该亚研究入选VALUE
研究随访1年后的659例CVD高危高血压患者,受试者早上服药,并在随后的25小时内、每20分钟测量一次血 压,以观察两种降压方案对动态血压的疗效。
2020/3/11
31
长效降压药物提升清晨 血压控制率
氨氯地平 半衰期35~50h
替米沙坦,半衰期20h
晨峰血压 阳性率
晨峰血压 阳性率
68%
42%
纳入200例晨峰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氯地平和对照组(替米沙坦,半衰期20小时)降压治疗,治疗 前后测量AMBP,评价两组对早晨平均血压(6:00AM ~中午)的影响
——有效控制清晨血压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清晨血压升高是促发心脑血管事件的重要因素,因此有效控 制清晨血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清晨血压是血压管理从关注降压的量,转变为降压的质,是 进入血压管理时代的标志之一
提高对清晨血压的认识...可降低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率,减缓并逆转中国心脑血管事件持续高发趋势
2020/3/11
13
晨峰血压是发现早期血管病变最好的时 间窗
清晨是发现早期血管损伤如小血管重塑和内皮功能异常的最佳时间窗
2020/3/11
14
未控制的清晨高血压: 心血管事件“早高峰”幕后推手
“晨峰血压事件链”
晨峰血压
血管损伤
靶器官损伤
事件
清晨急性心 梗和卒中事 件分别占全
天 的 76%1
和37%2
动态血压监测
汞柱血压计
可观测一段时间内(通常 24h内)的血压变化
1905年,俄国医生Korotkoff发现了克 氏音,凭借克氏音来测量血压的汞柱 血压计成为最常用的测量方法,但是 难以反映血压的波动性
5
24h血压呈勺型变化
➢ 1988年, O’Brien 首次报道正 常血压呈勺型变化,而夜间 血压不降低或降低过度则称 为非勺型。
收缩压较基线的改变(mmHg)
32
足剂量,更强降压疗效:掌 控清晨血压的又一保证
常用降压药物随着药物剂量的增加,降压疗效也在升高
平均收缩压降幅,mmHg
半剂量
全剂量
双倍剂量
meta分析,纳入354项使用ACEI、AR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或CCB治疗的RCT降压研究。
2020/3/11
33
足剂量,进一步延长降 压作用时间
2015年3月,第一届中国血压监测学术会议上,中国高血压联盟与中国医师 协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讨论通过了《动态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初稿
• 地球的自转带来了昼夜的交替,为了适 应这种昼夜环境周期性的变化,生物界 的各种功能都有明显的昼夜节律。经过 长期进化,人体内发育出一种特殊的功 能——生物钟,用来协调各种不同组织 与器官的昼夜节律。
• 机体内各种不同的生理活动按一定的时 间顺序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节律称为 生物节律。
3
常见的生物节律有三类
2. 指家庭血压SBP≥135 的患者比例
共纳入早晨7:00~10:00之间于心内科门诊就诊 的高血压患者2187例,测量血压并记录使用的降 压药物情况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41:587-589 2020/3/11
纳入104例老年3~5期CKD患者,在39±15个月随访 中,每6个月测量测量家庭清晨和夜间血压,连续7天 取平均值,评价家庭血压达标情况
2020/3/11
16
晨峰血压导致尿蛋白水平升高
尿蛋白(mg/24h)
纳入20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按照清晨血压(6:00~8:00平均血压-夜间 最低值)分为晨峰组(≥28mmHg)和非晨峰组。依据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生化测定,观察并比较患者晨 峰血压对肾功能损伤的影响
近日节律:24小时为一周期
超日节律:一周期明显短于24小时
亚日节律:一周期明显长于24小时
以血压为例,绝大多数正常人在 一天24小时中血压呈规律性波动
2020/3/11
4 2004全国时间生物医学学术会议
随着血压监测技术进步,血压波动越来越受到重视
侵入性测量方法
1733年, Reverend Stephen Hales首次在马的动脉中测 量到血压2020/3/11
多少鲜活的生命,在晨光中永远沉睡
王小波猝于 1997年4月11日凌晨
马季猝于 2006年12月20日清晨
2020/3/11
高秀敏猝于 2005年8月18日凌晨
白一冰*猝于 2014年11月22日清晨
*解放军第309医院微创骨科主任, 我国著名微创脊柱内镜专家
11
2003年首次报道晨峰血压与卒中相关
“my group first demonstrated that exaggerated morning surge in BP constitutes a risk for stroke independent of 24-hour” 首次利用动态血压监测发现 晨峰血压与卒中存在关联, 是降压治疗的一个重要靶 点。
29
半衰期>24h的药物,有效避免“清晨空窗期”
入睡
觉醒 清晨血压升高
SBP
药效
午夜
中午
晚饭
2020/3/11
清晨药效空窗
高血压患者一般晨起服药,选择短 效降压药物无法覆盖全天,使得清 晨血压难以控制
清晨血压无法有效控制
30
氨氯地平与缬沙坦SBP平均差,mmHg
VALUE:短半衰期药物最后4h(20~24h)血压控
大连医20科20大/3学/11学报. 2014;36(2):149
17
清晨血压控制不佳,肾 脏事件风险显著增加
基线清晨血压达标较不达标患者 肾脏事件风险显著降低近4倍
对于CKD患者诊室血压达标与否 并不能很好的预示肾脏预后
纳入104例老年3~5期CKD患者,在39±15个月随访中,每6个月测量测量家庭清晨和夜间血压,连续7 天取平均值,评价家庭血压达标与肾脏事件的关系
1. 2.
ABSj2öC0rnO2DT0a/Ihn3lvö/e1f,s1etitgaalt.oLrsa.nJcoeut.rn2a0l0o5f;H3y6p6e: r8te9n5s–i9o0n62.009, 27:876–885.
21
2020/3/11
22
《清晨血压管理的中国专家指导建议》2014公布
中华20医20学/3会/11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学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721-725.
23
清晨血压:24h血压达 标管理的突破口
中20华20高/3血/11压杂志2014,22(10):916-918.
24
目录
• 清晨血压在CKD患者中应引起重视 • 长效+足剂量:双管齐下提升CKD患者清晨血压控制率 • 雅施达8mg:24小时强效倍达,掌控CKD患者“早高峰”
3. 对单纯清晨高血压患者, 可调整服药时间
4. 使用心脑获益临床证据 充分的药物
中华20医20学/3会/11心血管病分会高血压学组.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721-725.
27
药物半衰期:药物是否 长效的重要指标
1. 新编药物学. 1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9 2. 药物动力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60
2020/3/11
8
2020/3/11
✓高血压的治疗主要目的 ✓平稳降低整体血压水平 ✓维持夜间血压适度下降 ✓抑制清晨觉醒后的血压 骤升
✓最终维持血压正常节律, 有效保护靶器官和减少心脑 血管事件风险。
2004全国时间生物医学9 学术会
高血压时间治疗学的重要靶点:
晨峰血压
20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