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形纹在湘西土家族建筑中的美学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鉴赏
·127·
一、湘西地区土家族吊脚楼的来源
湘西土家族吊脚楼起源于远古时期的“巢居”“洞居”,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并通过不停地和汉族等其他民族地区建筑相互借鉴,融合发展至今,建筑的整体风格体系已经基本成型。
(一)远古时期
湘西地区历史悠久,远古时期的主要生活方式为“巢居”和“洞居”两种,湘西吉首大学民族文化博物馆中展示有原始石器。
《魏书·僚转》卷101页有文字记载:“僚者,盖南蛮之别种,自汉中达于……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干栏”。
到今天经史学家考证,如今湘西苗族和土家族居住的吊脚楼,就是当年“僚者”居住的“干栏”建筑的遗风余韵。
(二)羁縻州时期
闭塞的交通导致湘西地区经济受到很大限制,唐代之前一般都是进行渔猎生活,对于农牧业知之甚少,据《汉书》中有记载:“渔猎山伐为业,果顽赢蛤,食物长足”。
自唐朝对湘西地区实行羁縻制度之后,土家族人才有机会和汉族人大面积接触,吸收了汉族传统建筑文化,改善了传统“巢居”“洞居”的生活方式。
(三)土司王朝时期
土司王朝时期是土家族建筑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土司制度统治下的湘西地区经济飞速进步,同时自李唐时期的人口迁徙,使汉族的建筑文化、生活方式不断的与湘西地区碰撞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斗拱飞檐,鳌翅雕花等房屋建筑,现如今在湘西地区保存下来的建筑大多是土司王朝时期的建筑,这个时期的建筑已经基本满足了居住的硬性条件需求。
(四)改土归流时期
改土归流时期的土家族建筑已经开始进入一个逐渐成熟的时期,在吸收江南的百墙青瓦,北方的四合院建筑以及黄土高原井式建筑之后,融合了本民族特有的干栏式建筑,在不断地摸索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
二、回形纹的起源及其寓意表现
回形纹也叫作云雷纹,是由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旋涡纹发展而来。
因其是由水平和垂直的线连续不断的组成类似于汉字“回”的造型,故称其为回字纹。
回形纹的纹样灵活、大方,形式多种多样,有单体间断排列的、也有一反一正相连成对以及连续不断的带状形等,这种几何纹样是单位之间头尾相连,也能连续不断地画下去。
回形纹最早也是最大范围的应用是出现在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以及青瓷和灰陶器皿上,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回形纹仍然被沿用,到了汉朝时期,因为青铜器行业逐渐没落,回形纹也慢慢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
到北宋时期,因为复古风的兴起,回形纹重新进入大家的眼帘。
清明时期,因为家具产业的急速发展,回形纹成为
家具以及建筑装饰上不可或缺的纹样。
直至今日,回形纹广泛应用于当代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和中式风格有关的设计。
回形纹因其造型简单明了,早期是作为一种用于烘托主题的辅助性纹样,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回形纹已经作为当代设计中中式风格最主要、最明显的标志。
作为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八祥之一),回形纹代表着连绵不绝、吉利永长、生生不息九九归一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精髓。
三、回形纹在土家族吊脚楼中的美学体现
自唐朝羁縻制度之后,不断的战争致使人口大幅度迁徙,汉族与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不断融合,从远古时期的“巢居”“洞居”形成了融合传统中式建筑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吊脚楼。
作为传统中式装饰纹样的回形纹也在吊脚楼中大有显现。
(一)门窗
门与窗本身是同源的,门窗都是围合空间用来联系外部的通道。
在湘西土家族吊脚楼建筑中,门窗有很多种类,但是总体上来说没有汉族讲究。
隔扇门窗则在土家民居中十分丰富的处理手法,选择隔扇门窗的户主一般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都相对高一些,因此在门窗的造型装饰上也丰富多彩。
(二)栏杆
栏杆是吊脚楼必不可少的维护构件。
湘西吊脚楼中所用的栏杆做法和形式比一般的汉族民居中更为复杂和多样,主要有直栏杆和花饰栏杆两种,直栏杆无任何修饰,做法简单,仅满足最基本的安全需求。
用的最为广泛的是花饰栏杆,一般安装于走廊瓜柱之间,构图处理不仅相同,比较多的是用方形木方根据回形纹做纹饰。
(三)柱础
为了防止柱子受潮腐烂,碰撞损坏以及承载能力需要,人们往往在柱子下面垫上一块石头,这便是最初的柱础。
随着经济、地位以及其他需求的提高,由简单的石块演变成鼓形、瓜形、斗形、方形等,并且在柱础表面雕刻各种动植物纹样,成为装饰的重点。
四、结论
回形纹作为中国传统八大纹样,从古至今一直被运用在不同的建筑等器物表面作为装饰。
湘西地区土家族吊脚楼在融合传统汉族建筑之后,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依山顺势,傍水而造,为湘西地区带来了独具特色的吊脚楼建筑。
而回形纹作为重要的装饰纹样也从传统中式建筑中移接到吊脚楼的装饰中。
这既体现了吊脚楼与古代建筑的不可磨灭的联系,也是见证了湘西地区人民智慧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何重义.湘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回形纹在湘西土家族建筑中的美学体现
韩 正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张家界 427000)
摘 要:吊脚楼是湘西土家族地区使用至今的建筑,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现出土家人的风情特色,文化底蕴,也展现出土家人民的智慧。
回形纹是一种传统的中式元素,历史悠久,底蕴颇深。
在湘西地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中,湘西地区的人民将回形纹运用到土家吊脚楼中,把纹样以建筑装饰造型的方式体现出别致、独特的民族美感。
关键词:吊脚楼 回形纹 民族 美感DOI :10.12319/j.issn.2096-1200.2020.17.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