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文言文阅读理解 《徐有功秉公执法》(含练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文言文阅读理解《徐有功秉公执法》
(含练习题答案)
徐有功秉公执法
皇甫文备,武后时酷吏也,与徐大理③论狱,诬徐党逆人④,奏成其罪。
武后特出之。
无何,文备为人所告,有功讯之在宽。
或曰:"彼曩(nǎng)⑥时将陷公于死,今公反欲出之,何也?"徐曰:"汝所言者,私忿也;我所守者,公法也。
安可⑦以私害公?"
【注释】
①皇甫文备:人名,复姓皇甫,名文备。
武则天时期官吏,生平不详。
②酷吏:滥用刑罚的官吏。
③徐:即徐有功,唐偃师(今河南偃师县)人.初任蒲州司法参军.后任大理寺少卿。
大理:此指大理寺少卿,古代的最高法官大理寺卿之副职。
④党:偏袒。
逆人:指坏人.
⑤出之:让徐有功解脱被诬陷的罪责。
出,动词作使动词用。
⑥曩:以往.从前
⑦安可:怎么可以。
【参考译文】
皇甫文备是武则天时期的一名酷吏,和大理寺少卿徐有功一起审理案件,诬陷徐有功勾结叛贼,并将他们的罪上书给武则天。
武则天只让徐有功解脱被诬陷的罪责。
不久,皇甫文备被他人诬告,徐有功却宽宏地讯问他。
有人说:“他从前要陷害你致死,现在你反而想给他开脱罪责,这是为什么呢?”徐有功说:“你所说的是私人之间的怨恨,我遵守的是国家的公法。
怎么可以因为个人恩怨而危害司法的公正呢?”
【课后练习】
1、解释:
①无何
②或
③守
2、翻译:
①奏成其罪
②彼曩时将陷公于死
③今公反欲出之;
④安可以私害公?
【参考答案】
1.①不久②有人③坚持
2.①呈报(皇上)构成他的罪状
②他早先要陷害你置你于死地
③如今你反而要使他解脱(罪行)
④怎么可以因为私人的恩怨去危害公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