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础与实务04-05审计方法-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制度基础审计
制度基础审计是以内部控制系统为基础的审 计,把内部控制和抽样审计结合起来,以此提高 审计工作的效率和效果。自20世纪50年代起, 这种审计方法在西方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风险导向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 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战略, 制定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以达 到审计工作的效率性和效果性。
第五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 作底稿
第一节 审计证据
一、审计证据的含义
审计证据是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 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 括财务报表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 他信息。
注册会计师应当取得充分、适当的审计 证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 审计意见的基础。因此,从一定意义上讲, 审计工作的过程就是注册会计师不断收集、 分析、鉴定、综合审计证据并形成审计结 论和意见的过程。
四、审计抽样的一般程序
1、样本设计阶段 (1)明确审计目标 (2)定义总体和定义抽样单元 (3)界定错报 (4)样本分层
2、选取样本阶段 (1)随即选样 (2)系统选样 (3)随意选样 3、评价样本结果 (1)分析样本误差 (2)推断总体误差
放映结束,谢谢!
2、可靠性
注册会计师在判断审计证据的可靠性时, 通常会考虑下列原则:
①从外部独立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比从其 他来源获取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②内部控制有效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比 内部控制薄弱时内部生成的审计证据更可 靠。
③直接获取的审计证据比间接获取或推论 得出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3、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审计人员实地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经 营场所、实物资产、有关业务活动、内部控制 的执行情况等,以获取审计证据的方法。
4、鉴定法
5、调节法
(1)对未达账项的调整
(2)对财产物资的调整
第三节 审计抽样方法
一、审计抽样的特征
审计抽样应当具备三个基本特征:1.对某类 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 程序;2.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 3.审计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该账户余额或交易 类型的某一特征。
风险评估程序不涉及审计抽样;当控制的运 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 样实施控制测试。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 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 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涉 及审计抽样。
实质性程序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 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 析程序。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 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 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 定(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或对某些 金额做出独立估计(如陈旧存货的价 值)。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 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二、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
(一)审计证据的充分性

充分性是对审计证据数量的衡量,主要与注
册会计师确定的样本量有关。
(二)审计证据的适当性
审计证据的适当性是对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 即审计证据在支持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 的相关认定或发现其中存在错报方面具有相关
性和可靠性。
1、相关性
第四章 审计方法
第一节 审计方法概述
审计方法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账项 基础审计模式、制度基础审计模式和风险 导向审计模式。审计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 到风险导向审计,都是注册会计师为了适 应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
一、账项基础审计
账项基础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围绕被审 计单位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的编制过程所 进行的一种审计方法和程序。
通常,根据细节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 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变量抽样。
在审计实务中,经常存在同时进行控制 测试和细节测试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采用 的审计抽样称为双重目的的抽样。Biblioteka 三、抽样风险与非审计抽样
1、抽样风险 注册会计师在进行控制测试时,应关注以下
抽样风险:信赖过度风险和信赖不足风险。 注册会计师实施细节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
二、审计抽样的种类
1、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 方法:(1)随即选取样本;(2)运用概率 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 不 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 计抽样。
2、属性抽样与变量抽样
属性抽样是指在精确度界限和可靠程 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了测定总体特征的发 生频率而采用的一种方法。通常,根据控 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 为属性抽样。变量抽样是指用来估计总体 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1、盘存法
盘存法是指对被审计单位各项财产物资进行实地 盘点,以确定其数量、品种、规格及其金额等实 际情况,借以证实有关实物账户余额是否真实、 正确,从中收集实物证据的一种方法。盘存法按 照方式不同分为直接盘存和监督盘存两种形式。
2、函证法
函证是指审计人员为印证被审计单位会计记录 所载事项而向第三者发函询证的一种方法。函 证有以下两种方式 :积极式函证和消极式函证。
样风险:误受风险和误拒风险。 信赖不足风险与误拒风险一般会导致注册会
计师执行额外的审计程序,降低审计效率;信赖 过度风险和误受风险是最危险的,因为它使审计 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信赖不足风险和误拒风 险则只不过是降低了审计效率,其效果一般是能 保证的。

2、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 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 的可能性。比如注册会计师采用不适当的 审计程序,或者误解审计证据而没有发现 误差等,均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非抽样 风险包括审计风险中不是由抽样所导致的 所有风险。
第二节 审计的基本方法
一、资料检查法
1、按检查书面资料的技术可分为: (1)审阅法 (2)核对法 (3)复算法 (4)分析法 2、按检查书面资料的顺序可分为: (1)顺查法 (2)逆查法
3、按检查书面资料的数量可分为
(1)详查法
(2)抽查法
二、实物检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