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评许四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测评小卷(四)
[测试范围:第四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46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题目。

(8分)
沿路的荔花正在盛开,pósuō的枝条上,细碎的花朵密zā zā的,像点点星晨,丛丛簇簇,组成了一大片花的海洋。

调谢的花瓣,洒落满地,犹如花毯一般,一点儿也不狼藉。

(1)依据拼音写汉字。

(4分)
pósuō(婆娑)密zā zā(匝匝)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4分)
晨改为辰调改为凋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4分)
A.多么安静的世界哟,万籁俱寂
....,没有百鸟啾啾,没有树叶沙沙……
B.今年的央视跨年晚会,大牌云集,精彩纷呈,让人张目结舌
....。

C.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
....,自然天成。

D.这片草原坦荡如砥
....,正是纵马驰骋的好去处啊!
【解析】张目结舌: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

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

与语境不符。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4分)
A.十五年来,父母为了我辛苦付出,我发自内心地由衷地感谢他们。

B.是否选择对社会对将来负责的低碳生活方式,是衡量现代人良好文明素养的重要标准。

C.他的画作风格清爽,色调丰富,色调和谐,得到画界及评论界的一样好评。

D.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运用,大大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

【解析】A.语义重复,删去“发自内心地”或“由衷地”;B.两面对一面,“现代人”后加上“是否有”;D.搭配不当,“和质量”改为“提高了信息流通的质量”。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4分)
①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源泉和坚实根基。

②还能在反复阅读经典中收获新悟,满目皆是不同的风光。

③读书要读经典,不要不加选择地什么书都读。

④读者阅读经典,不仅能增加人生阅历,涵养文化底蕴。

⑤因为经典著作凝聚了中华文化主流精神。

A.④②③①⑤B.③⑤①④②C.③⑤①②④D.④②③⑤①5.依据提示填空。

(8分)
(1)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刘桢《赠从弟》(其二)]
(2)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3)曹操在《龟虽寿》中,表现自己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的名句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4)《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安静,呈现江岸宽阔,天空高远,充溢浪漫主义色调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5)《钱塘湖春行》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湖东一带景色的痴迷,并照应诗题的诗句是: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6.(江苏扬州中考)《昆虫记》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

请依据下面选段,简要分析。

(6分)
蜜蜂来了,它心平气和……不一会儿,它就沉醉在采蜜的工作中了。

潜藏在花下窥伺的强盗——蟹蛛,便从隐藏之处现身,它绕到劳碌的蜜蜂身后,偷偷向它接近,然后猛冲上去突然咬住它的脑后根……这一咬瞬间致命,因为它破坏了蜜蜂颈部的神经节。

不多时,可怜的小蜜蜂便蹬着腿死去了。

这时,凶手便舒舒适服地吸起受害者的血来。

运用比方、拟人等修辞手法,将蟹蛛称作“强盗”“凶手”,生动形象,使作品文学色调深厚;用词精确贴切,真实再现昆虫的生活场景,富有科学性。

7.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题目。

(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部分领域核心关键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我国在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机器翻译、中文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技术世界领先,智能芯片技术不断提升。

智能产品和应用大量涌现。

人工智能产品在医疗、商业、通信、城市管理等方面快速应用。

目前已有1.5亿某平台用户运用过“刷脸”功能。

华为首次在全球将人工智能移动芯片用于手机。

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日益活跃。

过去两年,我国新增人工智能企业数超过前10年的企业数总和。

一些企业跻身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也成为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开
放平台的重要力气。

【材料三】人工智能时代,创建力将成为将来教化的核心。

在此背景之下,人们愈发深刻地取得共识,人类所独有的创建力、同理心、想象力和情感是人工智能所无法取代的。

创新实力、沟通协作实力、困难问题解决实力、人机协作实力等将成为人的必备实力。

每个年轻人应当都有读算写的实力、驾驭学习新学问的实力以及适应社会变动的实力。

(1)依据材料一图表中的信息,得出一个结论。

(4分)
示例: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材料二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字)(4分)
示例: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处领先地位。

(3)请结合以上相关材料说说你对人工智能的相识。

(4分)
示例:人工智能应用广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不能取代人的作用。

二、阅读理解(14分)
那盏叫父亲的灯(四川达州中考)
迟子建
①父亲在世时,每逢过年我就会得到一盏灯。

那不是寻常的灯。

从门外的雪地上捡回一个罐头瓶,然后将一瓢开水倒进瓶里,啪的一声,瓶底匀称地落下来,灯罩便诞生了,再用废棉花将它擦得亮亮的。

灯的底座是木制的,有花纹,从底座中心钉透一颗钉子,把半截红烛固定在上面,待到夜幕驾临时,点燃蜡烛,再当心翼翼地落下灯罩。

我提着这盏灯,觉得自己风光无限。

②父亲给我做这盏灯总要花上许多工夫。

就说做灯罩,总要捡回五六个瓶子才能做成一个。

尽管如此,除夕夜父亲总能让我提上一盏称心如意的灯。

没有月亮的除夕夜,这盏灯就是月亮了。

我提着灯,怀揣一盒火柴东家走西家串,每到一家都将灯吹灭,听人家夸几句这灯有多好,然后再心满足足地点燃蜡烛去另一家。

每每转回到家里时,蜡烛烧得只剩下一汪油了。

那时父亲会笑吟吟地问:“把那些光全折腾没了吧?”
③“全给丢在路上了。

”我说,“剩下最亮的光抓紧提回家来了。

”“咱女儿还真顾家啊。


父亲笑着说,便去看那汪蜡烛油上斜着的一束蓬勃芳香
..。

....的光
④父亲说过年要里里外外都是光明的,所以不仅我手中有灯,院子里也是有灯的。

高高挂起的是红灯,灯笼穗长长的,风一吹,刷刷响。

低处的是冰灯,放在大门口的木墩上。

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让人觉得暖和。

但不管它们多么动人,也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

因为有了年,就觉得日子是有盼头的;因为有了父亲,年也就显得绘声绘色;而假如又有了父亲送我的灯,年则妩媚迷人了。

⑤我一年年地长大了,父亲不再送灯给我,我已经不是那个提着灯串来串去的小孩子了。

我起先在灯下想心事。

但每逢除夕,院子里按例要在高处挂起红灯,在低处摆上冰灯。

⑥然而,父亲没能走到老年就去世了。

父亲去世的当年我们没有点灯,别人家的院子里灯火辉煌,我们家却黑漆漆的。

我坐在暗处想:点灯的时候父亲还不回来,看来他是迷路了。

我多想提着父亲送我的灯到路上接他回来啊。

爸爸,回家的路这么难找吗?从今之后,虽然按例要过年,但是我再也没有提着灯的福气了。

⑦一进腊月,家里就忙年了。

姐姐会来信说年忙到什么地步了,比如说被子拆洗完了,年馍蒸完了,各种吃食也打算得差不多了,然后催我早点儿回家过年。

所以,不管我身在哈尔滨、西安,还是北京,总是千里迢迢地冒着寒冷往家奔,当然今年也不例外。

腊月廿六我赶回家中,母亲知道这个日子我会回去的,因为腊月廿七那天,我们姐弟要“请”父亲回家过年。

⑧我们去看父亲了。

给他献过烟和酒,又烧了些纸钱,已经成家立业的弟弟叩头对父亲说:“爸爸,我有自己的家了,今年过年去儿子家吧,我家住在……”弟弟把他家的住址门牌号重复了几遍,怕父亲记不住。

我又补充说:“离综合商场很近。

”父亲生前喜爱到综合商场买皮蛋来下酒,那地方想必他是不会忘的。

⑨正月十五到了,多年前的这一天,在一个落雪的黄昏,我驾临人世。

那时天将要黑了,窗外还没有挂灯,父亲便送我一个乳名:迎灯。

没想到我迎来了千盏万盏灯,却再也
迎不来父亲送给我的那盏灯了。

⑩在冷寂的大街上,突然发觉一个苍老的卖灯人。

那灯是六角形的,用玻璃做成的,玻璃上还贴着“福”字。

我立即想到了父亲,正月十五这一天,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的。

我买下了一盏灯。

天将黑时,将它送到了父亲的墓地。

“嚓”地划根火柴,四周的夜色就抖动了一下,父亲的房子在夜色中显得华丽醒目,凄切动人。

⑪这是我送给父亲的第一盏灯,那灯守着他,虽灭犹燃。

(选自《人民周刊》2024年11期,有删改)
8.在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无论是高出屋脊的红灯,还是安闲地坐在低处的冰灯”都不如“父亲送给我的灯美丽”?请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3分)
①这灯用空瓶做灯罩,“底座是木制的,有花纹”,显得新颖、美丽;②除夕夜“我”提上灯“东家走西家串”,觉得“风光无限”,年也变得“妩媚迷人”;③这灯须要父亲“花上许多工夫”,饱含浓浓父爱。

9.品尝第③段画线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分)
父亲笑着说,便去看那汪蜡烛油上斜着的一束蓬勃芳香
....的光。

①“芳香”原指香,香气。

这里运用通感的修辞手法,表现看到女儿提着灯心满足足的样子,父亲内心充盈着温馨华蜜。

②“蓬勃”原指旺盛、旺盛。

这里既写烛光的光明,又表现了父亲对生活充溢希望。

10.怎样理解“我”买下一盏灯送到父亲墓地并点燃这一举动?(4分)
①每到过年,我们都要到父亲墓前祭祀。

卖灯人让“我”想到父亲生前过年喜爱“里里外外都是光明”,“我”突然觉得此时“父亲的院子该有一盏灯”,送灯是悼念父亲的最好方式。

②这盏贴着“福”字的灯,寄予着“我”对父亲的怀念和祝愿。

11.文章以“那盏叫父亲的灯”为题有何妙处?(3分)
①标题一语双关,明指父亲给幼时的“我”做的灯和“我”送到父亲墓前的灯,暗指浓浓父爱和“我”对父亲的怀念之情;②“灯”为线索贯穿于全文,脉络清楚,结构浑然一体;
③标题将无形的爱化作有形的灯,详细形象,含蓄蕴藉,新奇新颖。

三、作文(40分)
12.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____________让我更出彩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时钟对指南针说:“什么时候你都指向南方,真是太固执了!”
指南针微笑着回答:“假如我像你一样时常地指向不同的方向,早就被人当垃圾扔掉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写作指导】(1)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补写的内容是写作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活动、一本书、一句话、一种品质等。

细致审题,“让我”要求所补写内容与“我”有必定联系,“更”“出彩”是写作的重点,可见所写内容对“我”的成长有助推作用。

其中“更”有比较的意味,可以采纳对比、铺垫、烘托、渲染等手法。

可以详写一件事,也可以写成长中相互联系的多件事,表现坚毅、主动向上等美妙品质,要注意细微环节描写,写明详细缘由,注意人物心理刻画,适当抒情争论,画龙点睛。

这样文章才会有灵魂。

(2)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

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理解材料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提炼出显明的观点或中心话题。

本则材料描写的是时钟和指南针的对话。

从对话中可以提炼出以下话题角度:①执着追求目标,持之以恒,实现人生价值;②坚持自我,凸显自身价值;③对“固执”的思辨相识;④不行站在自己的角度否定别人。

材料作文一般适合写成争论文。

写作时,可以依据自己的体悟,确定观点。

先拟一个出彩的标题,然后围绕观点绽开论述,论述时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述充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