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差 精选 精致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
第1课时方差
学习目标:
1. 了解方差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理解方差概念的产生和形成的过程。
3. 会用方差计算公式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重点、难点:
1. 重点:方差产生的必要性和应用方差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理解方差公式
一.学前准备:
问题农科院计划为某地选择合适的甜玉米种子.选择种子时,甜玉米的产量和产量的稳定性是农科院所关心的问题.为了解甲、乙两种甜玉米种子的相关情况,农科院各用10块自然条件相同的试验田进行试验,得到各试验田每公顷的产量(单位:t)如表所示.
甲7.65 7.50 7.62 7.59 7.65 7.64 7.50 7.40 7.41 7.41
乙7.55 7.56 7.53 7.44 7.49 7.52 7.58 7.46 7.53 7.49
根据这些数据估计,农科院应该选择哪种甜玉米种子呢?
二.探究新知:
为了直观地看出甲、乙两种甜玉米产量的情况,绘图如下:
方差的概念:
来衡量这组数据的波动大小,并把它叫做这组数据的方差(variance),记作2
s.
意义:用来衡量一批数据的波动大小
在样本容量相同的情况下,方差越大,说明数据的波动越大,越不稳定归纳:(1)研究离散程度可用2S
(2)方差应用更广泛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
(3)方差主要应用在平均数相等或接近时
(4)方差大波动大,方差小波动小,一般选波动小的
例题:在一次芭蕾舞比赛中,甲乙两个芭蕾舞团都表演了舞剧《天鹅湖》,参加表演的女演员的身高(单位:cm)分别是:
甲163 164 164 165 165 166 166 167
乙163 165 165 166 166 167 168 168
哪个芭蕾舞团的女演员的身高比较整齐?
三.自我检查:
1.已知一组数据为2、0、-1、3、-4,则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2.甲、乙两名学生在相同的条件下各射靶10次,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7、8、6、8、6、5、9、10、7、4
乙:9、5、7、8、7、6、8、6、7、7
经过计算,两人射击环数的平均数相同,但S2
甲S2
乙
,所以确定去
参加比赛。
3.甲、乙两台机床生产同种零件,10天出的次品分别是()
甲:0、1、0、2、2、0、3、1、2、4
乙:2、3、1、2、0、2、1、1、2、1
分别计算出两个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根据你的计算判断哪台机床的性能较好?
4.小爽和小兵在10次百米跑步练习中成绩如表所示:(单位:秒)
如果根据这几次成绩选拔一人参加比赛,你会选谁呢?
5.从甲、乙两种农作物中各抽取1株苗,分别测得它的苗高如下:(单位:cm)甲:9、10、11、12、7、13、10、8、12、8;
乙:8、13、12、11、10、12、7、7、9、11;
问:(1)哪种农作物的苗长的比较高?
(2)哪种农作物的苗长得比较整齐?
6.段巍和金志强两人参加体育项目训练,近期的5次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谁的成绩比较稳定?为什么?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
17.1 勾股定理
第2课时勾股定理的应用
学习目标:
1.会用勾股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能运用勾股定理在数轴上画出表示无理数的点,进一步领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树立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 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简单计算. 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运用. 学习过程
一、自学导航(课前预习)
1、直角三角形性质有:如图,直角△ABC 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 (1)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
(2)若∠B=30°,则∠B 的对边和斜边: ;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 等于斜边的 。
(4)三边之间的关系: 。
(5)已知在Rt △ABC 中,∠B=90°,a 、b 、c 是△ABC 的三边,则
c = 。
(已知a 、b ,求c ) a = 。
(已知b 、c ,求a ) b = 。
(已知a 、c ,求b ).
2、(1)在Rt △ABC ,∠C=90°,a=3,b=4,则c= 。
(2)在Rt △ABC ,∠C=90°,a=6,c=8,则b= 。
(3)在Rt △ABC ,∠C=90°,b=12,c=13,则a= 。
二、合作交流(小组互助)
例1:一个门框的尺寸如图所示.
若薄木板长3米,宽2.2米呢?
例2、如图,一个3米长的梯子AB ,斜靠在一竖直的墙AO 上,这时AO 的距离为2.5米.如果梯子的顶端A 沿墙下滑 0.5米,那么梯子底端B 也外移0.5米吗?(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分析:要求出梯子的底端B 是否也外移0.5米,实际就是求BD 的长,而BD =OD -OB
B C
1m 2m
A 实际问题 数学模型
例3:用圆规与尺子在数轴上作出表示13的点,并补充完整作图方法。
步骤如下:1.在数轴上找到点A,使OA=;
2.作直线l垂直于OA,在l上取一点B,使AB=;
3.以原点O为圆心,以OB为半径作弧,弧与数轴交于点C,则点C即为表示13 的点.
分析:利用尺规作图和勾股定理画出数轴上的无理数点,进一步体会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的理论。
如图,已知OA=OB,
(1)说出数轴上点A所表示的数
(2)在数轴上作出8对应的点
(三)展示提升(质疑点拨)
1、一个高1.5米、宽0.8
条长为。
2、从电杆离地面5m处向地面拉一条长为7m的钢缆,则地面
钢缆A到电线杆底部B的距离为。
3、有一个边长为50dm的正方形洞口,想用一个圆盖盖住这个洞口,
圆的直径至少为(结果保留根号)
4、一旗杆离地面6m处折断,其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8m处,则旗杆折断前高。
如下图,池塘边有两点A,B,点C是与BA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