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肺栓塞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二聚体检测在诊断肺栓塞的临床意义
马滴露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中D-二聚(DD)含量的检测对于肺栓塞疾病(PE)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对31例肺栓塞组患者以及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31例肺栓塞组组者当中的12例高临床概率患者以及19例低临床概率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进行临床对比现察.结果:31例肺栓塞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为(3.1±2.79)mg/L,其D-二聚体阳性率约为87.10%(27/31); 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约为(0.8±1.10)mg/L,其D-二聚体阳性率约为
30.65%(19/62); 31例肺栓塞组患者与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之间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低临床概率患者血装中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的高于高临床棍率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结论: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的检测对于临床肺栓塞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位,特别是对于临床低概率肺栓塞疾病的排除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1(009)020
【总页数】2页(P101-102)
【关键词】D-二聚体;肺栓塞;临床诊断
【作者】马滴露
【作者单位】湖南省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湖南,湘潭,411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63.5
在临床当中,肺栓塞是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严重威胁的一种病理、生理性综合征[1]。

本文通过比较分析31例肺栓塞组患者以及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31例肺栓塞组患者当中的12例高临床概率患者以及19例低临床概率患者血浆中的D-二聚体含量,以此就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的检测对于肺栓
塞疾病(PE)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进行相关探讨,现将临床具体研究分析结果报
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3月至2010年7月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93例存在呼吸困难、胸痛以及
胸闷等呼吸系统相关临床症状表现的住院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36例。


者年龄为39~81岁,平均年龄为59.3岁。

有31例患者经过临床相关检查均确
诊为肺栓塞疾病,其余62例患者经过临床诊断排除肺栓塞疾病。

31例肺栓塞患
者均符合临床《PE栓塞症诊断与治疗指南》[2]当中的肺栓塞相关诊断标准。

1.2 方法
①临床概率评估方法:依据Wells[3]等相关评分标准对怀疑为肺栓塞的患者予以
评估。

a.存在临床深静脉血栓相关症状以及体征(患者至少存在下肢一定程度的肿胀以及深静脉的触痛)的患者记为3分;b.诊断为其他疾病的概率小于肺栓塞,记为3分;c.患者的心率>100次/min,记为1.5分;d.患者于既往四周之内经历过手术,记为1.5分;e.患者存在临床肺栓塞既往史或者是深静脉血栓既往史,记为1.5分;f.患者出现咯血的临床症状,记为1分;g.患者存在临床相关恶性病变,
目前正在接受临床治疗、近半年之内接受过临床治疗或者是接受姑息治疗,记为1分。

计算出肺栓塞的临床概率:a.肺栓塞可能性小:肺栓塞的临床概率评分≤4分;
b.肺栓塞可能性大:肺栓塞的临床概率评分>4分。

②临床D-二聚体检测方法[4]:a.93例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之前均采集1.8mL的血液标本,保存于抗凝管(其中含有109mmol/L的枸橼酸钠0.2mL)当中,以4000r/min进行15min左右的
离心,将分离出的血浆保存以备用。

b.应用免疫比浊方法对D-二聚体进行相关检测。

选用希森美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试剂,免疫透射比浊方法检测的下限为
0.5mg/L,检测的上限为60mg/L。

将当日采集的标本予以及时分离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分析软件SPSS8.1对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肺栓塞组患者与非
肺栓塞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以及肺栓塞组患者当中的高临床概率组患者与
低临床概率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采取t检验,且以P<0.01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1例肺栓塞组患者与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分析情况见
表1。

表1 31例肺栓塞组患者与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注:D-二聚体阳性标准为D-二聚体>0.5mg/L组别D-二聚体含量(mg/L)阳性例数阳性率(%)肺栓塞组(n=31)3.1±2.792787.10非肺栓塞组(n=62)0.8±1.101930.65
2.2 通过表1可以得出,31例肺栓塞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为(
3.1±2.79)
mg/L,其D-二聚体阳性率约为87.10%(27/31);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的D-
二聚体含量约为(0.8±1.10)mg/L,其D-二聚体阳性率约为30.65%(19/62);31例肺栓塞组患者与62例非肺栓塞组患者之间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

2.3 31例肺栓塞组患者当中的12例高临床概率组患者与19例低临床概率组患者
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分析情况见表2。

.
表2 肺栓塞组中的高临床概率组患者与低临床概率组患者的D-二聚体含量比较组别D-二聚体含量(mg/L)Wells评分值高临床概率组(n=12)2.3±2.016.7(5.89~7.57)低临床概率组(n=19)3.8±3.191.9(1.21~2.69)
通过表2可以得出,在Wells评分值方面,12例高临床概率组患者的Wells评分值为6.7(5.89~7.57),19例低临床概率组患者Wells评分值为1.9(1.21~2.69);在血浆D-二聚体(DD)含量方面,12例高临床概率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的含量约为2.3±2.01mg/L,19例低临床概率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约为3.8±3.19mg/L,两组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比较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在临床当中,肺栓塞为一种由于各种内源性或者是外源性栓子阻塞了肺动脉而对患者相关生理功能造成一定损害的病理、生理性综合征。

肺栓塞对患者的生命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依据临床相关资料调查研究结果显示[5],近些年以来,我国肺栓塞的临床发病率呈现出了不断上升的趋势,成为仅次于临床心肌梗死以及癌症的第三大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疾病。

由于肺栓塞在临床当中的具体症状表现以及临床体征相对较为繁多,因而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较容易造成误诊以及漏诊的情况。

D-二聚体为一种机体内部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在纤溶系统将纤维蛋白之间的交叉性联系结构溶解之后,D-二聚体被释放于机体的血液循环当中。

在临床当中,D-二聚体的升高往往多见于临床静脉血栓的栓塞性疾病,由此D-二聚体的检测也逐渐的被普遍应用于临床肺栓塞疾病的诊断当中。

本文通过探讨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的检测对于肺栓塞疾病(PE)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得出,血浆中D-二聚体(DD)含量的检测对于临床肺栓塞疾病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特别是对于临床低概率肺栓塞疾病的排除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俊,赵洁,于贵杰,等.D-二聚体是筛除低临床概率肺栓塞的有效指标[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5):236-237.
[2] 钱健,翁文进.D-二聚体对肺栓塞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鉴别的临床价值[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10,33(1):70-72.
[3] 胡云建,陶凤荣,王厚东,等.D-二聚体测定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9,8(25):168-169.
[4] 张莉.检测血浆D-二聚体的新金标斑点渗滤法试剂盒的临床适用性[J].中国实用医药,2007,7(19):15-17.
[5] 周玉环,彭和平,何文,等.D-二聚体检测诊断肺栓塞的方法学研究与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2010,(14):28-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