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讲义:电学实验 075.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上)
【实验目的】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实验原理】
如图1所示,改变R 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 、U 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几组 、r 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
此外,还可以用作图法来处理数据。
即在坐标纸上以I 为横坐标,U 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 、U 值画出U -I 图象(如图2)所得直线跟纵轴的交点即为电 动势值,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电阻r 的值。
【实验器材】
待测电池,电压表(0-3V ),电流表(0-0.6A ),滑动变阻器(10Ω),电键,导线。
【实验步骤】
1.电流表用0.6A 量程,电压表用3V 量程,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2.把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到一端使阻值最大。
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 1、U 1),用同样方法测量几组I 、U 的值。
4.打开电键,整理好器材。
5.处理数据,用公式法和作图法两种方法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值。
【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
2.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E 会明显下降,内阻r 会明显增大,故长时间放电不宜超过0.3A ,短时间放电不宜超过0.5A 。
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 调得过大,读电表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3.要测出不少于6组I 、U 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要将测出的I 、U 数据中,第1和第4为一组,第2和第5为一组,第3和第6为一组,分别解出E 、r 值再平均。
4.在画U -I 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不予考虑。
这样,就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的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
5.干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U 的变化也较小,即不会比电动势小很多,这时,在画U -I 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 必须从零开始)。
但这时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
不过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照样还是电源的内阻,这时要特别注意计算斜率时纵轴的刻度不从零开始。
13、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正确的U -I 图
象,如图所示,其中图线斜率绝对值的物理含义是
( B ) A .短路电流 B .电源内阻 C .电源电动势
图1 图2 0.2 0.0 0.4 0.61 2 3 U /V
D .全电路电阻
13.(10分)利用如图a 所示的电路图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器材如图b 所示,请用实
线代表导线,将图b 中器材连成实验用电路。
实验时经测量得出的
数据如下表,请在图c 的方格纸上画出U —I 图线。
利用图线可求出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为
、 。
1 2 3 4 5 6 I/A 0.12 0.20 0.31 0.32 0.50 0.57 U/V
1.37
1.32
1.24
1.18
1.10
1.05
答:E =1.46V r =0.72 如图。
11.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
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
V ,内阻约为1Ω;电压表(0一3V ,3kΩ)、电流表(0~0.6A ,1.0Ω)、滑动变阻器有R 1(10Ω,2A)和R 2(100Ω,0.1 A)各一只.
(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填“R 1”或“R 2”)。
(2)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
(3)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丙所示的U -I 图线,由图可较准确地求出该电源电动势
E = V ;内阻,r Ω。
答:(1)R 1 (2)略 (3)1.5 0.85 16.(14分)(1)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______ mm .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某电池的电
A V
R
图a
E r S U /V
I /A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0.20 0.50 甲
A V 乙 U /V
0.8
0.9 1.0 1.1 0.
3 0.2 0.1 0
1.5 1.2 1.4 1.3 0.4
动势E 和内电阻r .由于该电池的内电阻r 较小,因此在电路中接入了一阻值为2.00Ω的定值电阻R 0.闭合开关K ,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得到了如下数据(R 和U 分别表示电阻箱读数和电压表读数): R /Ω 40.00 20.00 12.00 8.00 6.00 5.00 U /V 1.89
1.78
1.66
1.57
1.43
1.35
为了比较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该小组的同学准备用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 ,则图象的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应该是____________ .计算出与各组数据对应的该物理量并填在表格中,在图乙所示的图象中作图,利用图象得到 E =_______V ,r = _______Ω.
答:(14分)(1)9.102(9.101~9.103).(4分) (2)电压U 与电阻R 的比值R
U
(或电流I )(2分); 表格中各电流值分别为
0.047、0.089、0.138、0.196、0.238、0.270(2分); 图象如图所示(2分);
2.00(1.98~2.02)(2分),0.45(0.40~0.50)(2分).
11.(10分)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 及内阻r (E 约为6V ,r 约为1.5Ω)。
器材:量程3V 的理想电压表V ,量程0.6A 的电流表A (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 =8.5Ω,滑线变阻器R ′(0—10Ω),开关S ,导线若干。
①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连接图。
③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 1时,电压表读数为U 1;当电流表读数为I 2时,电压表读数为U 2。
则可以求出E = ,r = 。
(用I 1,I 2,U 1,U 2及R 表示)
答:①如图……3分
②如图 …… 3分
0.3
0.2
0.1
2.0 1.6 1.3 1.4 R
U
A /1.5 1.7 1.8 2.1 1.9
U /V
③211221I I U I U I E --=
,……2分 R I I U U r ---=2
11
2
……2分 11.(10分)要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E (小于3V )和内阻r (约1Ω),现有下列器材:电压
表V (3V 和15V 两个量程)、电阻箱(0~999.9Ω)、定值电阻R 0=3Ω、开关和导线。
某同学根据所给器材设计如下的实验电路。
(1)电路中定值电阻R 0的作用是 . (2)请根据图甲电路,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
(3)该同学调节电阻箱阻值
R ,读出对应的电压表读数U ,得到二组数据:R 1=2.0Ω时
U 1=2.37V ;R 2=4.0Ω时U 2=2.51V 。
由这二组数可求得
电源的电动势为E = V ,内阻为 r = Ω. (4)为使最终测量结果更精确,在不改变实验方法、不更
换实验器材的前提下,请你对该同学提一条建议。
解:(1)保护电源,防止短路 (2分)
(2)如右图所示(有一处错就不给分) (2分)
(3)E =2.94V r =1.2Ω.
(4)多测几组R 、U ,分别求出电动势E 、内阻r ,再求E 、r 的平均值,利用图象处理数据。
(2分) 11.(10分)某同学对实验室的一个多用电表中的电池进行更换时发
现,里面除了一节1.5V 的干电池外,还有一个方形的电池(层叠电池),如图甲所示。
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中提供有下列器材: A .电流表G (滿偏电流10mA ,内阻10Ω) B .电流表A (0~0.6 A ~3A ,内阻未知) C .滑动变阻器R (0~100Ω,1A ) D .定值电阻R 0(阻值990Ω) E .开关与导线若干
(1)该同学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请你按照电路图在丙图上完成实物连线.
A
V
R ’
R
E,r
S
R 0
3 – V
15
R R 0
S E 甲
V 乙 R 0
3 – V 15
甲
(2)丁图为该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 1-I 2图线(I 1为电流
表G 的示数,I 2为电流表A 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 ▲ V ,内阻r = ▲ Ω.
(3)另一位同学也找到了一块层叠电池,利用上面的实验连接进行测量,初始时滑片
P 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电键后发现滑片P 向左滑过一段距离x 后电流表A 才有读数,于是该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作出了两个电流表读数I 与x 的关系图,如图戊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此电池的电动势为 ▲ V ,内阻为 ▲ 。
解;(1)实物连接如右图 (2分,电流表量程选择、滑线变阻器滑片位置错误各扣1分) (2)9.0,10.0 (每空2分)
(3)9.0,10.7 (10.5~11.2均给分,每空2分)
11.(10分)王红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发现实验桌上还有一个定值电阻R 0。
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R 0的阻值,实验时用U 1、U 2、I 分别表示电表V 1、V 2、A 的读数,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U 1、U 2、I 的一系列值。
(1)他在同一坐标纸上分别作出U 1-I 、U 2-I 图线,则所作的直线斜率较大的是 (2)定值电阻R 0的计算表达式是: R 0=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无错误,实验中测得R 0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值。
(3)张超同学说:“在王红同学所用的实验器材中,如果知道电流表的内阻r A ,就能少用一
9.0
7. 0
5.0
3.0
I 1/mA 0 10 20 x /cm
0 10 20 x /cm
0.60
0.40
0.20
I 2/A
戊
A
G
R 0
E
R
乙
S
丙
0.1
0.2 0.3
0.4 0.5
2 4 6 8 2
I 1 / mA
丁
个电压表测出电动势、内阻以及R 0的值。
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张超同学设想的电路图,并写出简单实验步骤和E 、r 、R 0三个物理量的计算式。
答:⑴U 2-I 的图线。
⑵I
U U R 2
10-=
,大于; ⑶电路图:
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
②闭合开关S ,移动滑片P 使滑动变阻器短路,测得两电表读数为U 1、I 1;
③移动滑片P 使滑动变阻器不短路,测得两电表读数为U 2、I 2;
④整理器材,数据处理。
计算公式: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 1+I 1r , E=U 2+I 2r 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 1=I 1(R 0+r A ),解得
212112I I I U I U E --=
2112I I U U r A --= 1
110I r I U R A
-=
22. (2)某型号电池的电动势约3.7 V ,内阻约2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00 mA 。
现欲测
定其电动势E 和内阻r ,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电池E ;电阻箱R (阻值0~999.9 Ω);定值电阻R 0,(阻值3 Ω);直流电压表○v (量程3 V ,内阻约6 k Ω);直流电流表○A (量程0.3 A ,内阻约2 Ω);开关S 一个;导线若干。
①如果在上述两个电表中只选用一个电表与其它器材组成测量电路,为使测量结果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应选用的电表是_______,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图,图中要标明相关器材的字母符号。
②用设计的电路读取两组数据,分别用R 1、U 1、R 2、U 2或用R 1、I 1、R 2、I 2表示,求得待测电池电动势E =___________,内阻r =___________。
③为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在不改变实验器材、实验电路的前提下,请你提出一条建议:(例如:多测几组数据,分别列方程组求出E 、r ,再求E 、r 的平均
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 ①○v (3分)
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3分)
②()21122121R U R U R R R R E --= (2分)
()02
1122121R R U R U U U R R r ---= (2分) ③建议一:多测几组R 、U 数据,分别求出相应的I 值,用U 、I 数据作出U-I 图线,由图线的截距、斜率求出E 、r 。
建议二:由()r R R
U
U E ++=0可推出()R E r R E U 1110
⋅++=,多测几组R 、U 数据,作
R
U 1
1-图线(为一直线),由图线的截距、斜率求出E 、r 。
建议三:由()r R R
U
U E ++
=0可推出r R U r R E R +-⋅+=00111,多测几组R 、U 数据,
作
U
R 1
1-图线(为一直线),由图线的截距、斜率求出E 、r 。
(2分) 其他建议合理的同样给分。
因电表选错导致①、②小题不能得分的.第③小题可参照评分标准酌情给分。
14、(14分)如图甲所示为一黑箱装置,盒内有电源、电阻等元件,a 、b 为黑箱的两个输
出端。
(1)为了探测黑箱,小明进行了以下几步测量: ①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测量a 、b 间的电阻; ②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测量a 、b 间的输出电压; ③用多用电表的电流挡测量a 、b 间的输出电流.
你认为以上测量中不妥的有: (填序号),理由
是: .
(2)含有电源的黑箱相当于一个等效电源(a 、b 是电源的两极),小明想测定这个等效电源的
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测量电路,此电路同时能测出电阻R 0的阻值。
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三个电表的一系列示数.记录在下面两个表格中。
表格一
电压表示数/V
1.21 0.90 0.60 0.29 0 电流表示数/A
0.10
0.20
0.30
0.40
0.50
表格二
电压表示数/V 1.40 1.31 1.22 1.08 1.00 电流表示数/A
0.10
0.20
0.30
0.40
0.50
○
1在图乙的坐标纸中分别作出R 0的U-I 图象和电源的U-I 图象。
○
2根据作出的图象可以求出定值电阻R 0=__________Ω,电源电动势E =__________V ,内电阻r =__________Ω
○
3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无错误,实验中测得的定值电阻R 0值_____实际值;测得的电源电动势E 的值_____实际值,内阻r 的测量值_____实际值(横线上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答:(1)○
1、○3(2分);○1中不能用电阻挡直接测含源电路的电阻,○3中可能会造成短路。
(2)○1图略(每图2分);○22.0(1.9—2.1),1.50(1.48—1.52),1.0(0.8—1.2)(每空1
分);○3大于;小于;小于;(每空1分)
甲
乙
a
b
S
A
V 2
E r
R R 0
a
b V 1
0.10
0.20 0.30 0.40 0.50
I/A
U/V
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