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 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蝌蚪找妈妈》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蝌蚪找妈妈》。

一、说教材
《小蝌蚪找妈妈》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科学童话。

通过讲述一群
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
找到了自己的妈妈的故事,展现了青蛙生长过程中的科学知识。

这篇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重要。

它不仅是一篇语言优美、生动有趣的文章,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将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观察、思考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蝌蚪的成长变化,体
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抽象思
维能力较弱。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学生对青蛙的外形和生活习性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青蛙的生长过程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充分
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直观形象地展示小蝌蚪的成长变化,帮助学
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本课的生字词,理
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能
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成长过程。

教学难点:
1、理解鲤鱼妈妈、乌龟描述青蛙妈妈的话。

2、体会小蝌蚪找妈妈过程中的心情变化。

五、说教法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
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主动性。

2、直观教学法
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展示小蝌蚪的成长变化,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3、朗读指导法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让学生体会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六、说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1、自主学习法
让学生自主预习课文,认读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和思维能力。

3、朗读感悟法
指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情感美,理解课文内容。

七、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一幅美丽的池塘图片,然后提问:“同学们,在这美丽的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小动物,你们知道是
谁吗?”从而引出课题《小蝌蚪找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等方式。

3、让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都遇到了谁?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小蝌蚪长什么样?
(2)引导学生抓住“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长长的尾巴”等
词语,体会小蝌蚪的可爱。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小蝌蚪看到了谁?它是怎么说的?鲤鱼妈妈是怎么回答的?
(2)引导学生理解“迎上去”这个词,通过动作演示,让学生体会
小蝌蚪的热情。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蝌蚪和鲤鱼妈妈的对话。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小蝌蚪又看到了谁?它是怎么说的?乌龟是怎么回答的?
(2)引导学生理解“追上去”这个词,通过对比“迎上去”和“追上去”,让学生体会小蝌蚪的急切心情。

(3)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小蝌蚪和乌龟的对话。

4、学习第四自然段
(1)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小蝌蚪的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2)引导学生抓住“长出了两条后腿”“长出了两条前腿”等词语,了解小蝌蚪的成长变化。

5、学习第五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五自然段,思考:小蝌蚪最后找到了妈妈吗?它的妈妈长什么样?
(2)引导学生抓住“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等词语,体会青蛙妈妈的美丽。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五自然段。

6、学习第六自然段
(1)齐读第六自然段,思考:小蝌蚪变成青蛙后,跟着妈妈去做什么了?
(2)引导学生理解“捉害虫”,让学生知道青蛙是益虫,要保护青蛙。

(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让学生回顾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说说小蝌蚪是怎么变成青蛙的。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成长变化。

(五)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画一幅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图。

八、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浓缩,能体现课文的重点内容和中心思想。

我的板书设计如下:
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长尾巴两条后腿两条前腿尾巴变短尾巴不见
(迎上去)(追上去)
鲤鱼乌龟青蛙
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