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惠山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锡市惠山区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综合题 (共1题;共5分)
1. (5分) (2017九上·莱芜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孔乙己喝过半碗酒,胀红的脸色渐渐复了原,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
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在这时候,众人也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在这些时候,我可以附和着笑,掌柜是绝不责备的。
(1)选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不屑置辩(xiè)胀红
B . 模样(mó)笼上
C . 颓唐不安(tuí)哄笑
D . 附和(hè)绝不
(2)文中划横线的词语词性不相同的一项是()
A . 认识显出
B . 快活责备
C . 渐渐立刻
D . 神气灰色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2.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率领全军)由斜谷出,以流马(传说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运,据武功五丈原(地名),与司马宣王(即司马懿)对于渭南。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
耕者杂于渭滨(渭水边)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安居乐业),军无私(这里是侵扰的意思)焉。
相持百余日。
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及军退,宣王案(巡察)行其营垒处所,曰:“天下奇才也!”
亮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
初,亮自表后主曰:“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
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增加)尺寸(微博的利益)。
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羸财,以负陛下。
”及卒,如其所言。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亮每患粮不继()
②是以分兵屯田()
③相持百余日()
④悉仰于官()
(2)
下列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为久驻之基臣之客欲有求于臣(《邹忌讽齐王纳谏》)
B . 敛以时服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C . 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间不以木为之者(《活板》)
D . 亮疾病,卒于军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3)
翻译下列句子。
①及卒,如其所言。
②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③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4)
文章中诸葛亮的品质与行为有哪些令人敬佩的地方,在今天有什么现实意义?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3. (2分)古诗默写。
(1)此去泉台招旧部。
________。
(陈毅《梅岭三章》)
(2) ________,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
(3) 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
(纳兰性德《浣溪沙》)
(4)饿死真吾事,________。
(文天祥《南安军》)
(5) ________。
列国周齐秦汉楚。
(张养浩《山波羊·骊山怀古》)
(6)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表达作战目的和自己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7)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表现岑参送别友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8)雄关漫道真如铁,________。
(毛泽东)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4. (2分) (2017七上·北京期中)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但当我哀悼隐鼠,给它复仇的时候,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这渴慕是从一个远房的叔祖惹起来的。
他是一个胖胖的,和蔼的老人,爱种一点花木,如珠兰,茉莉之类,还有极其少见的,据说从北边带回去的马缨花。
……在我们聚族而居的宅子里,只有他书多,而且特别。
制艺和试帖诗,自然也是有的;但我却只在他的书
斋里,看见过陆玑的《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还有许多名目很生的书籍。
我那时最爱看的是《花镜》,上面有许多图。
他说给我听,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现在不知道放在那里了。
我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但不好意思力逼他去寻找,他是很疏懒的。
问别人呢,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压岁钱还有几百文,买罢,又没有好机会。
有书买的大街离我家远得很,我一年中只能在正月间去玩一趟,那时候,两家书店都紧紧地关着门。
玩的时候倒是没有什么的,但一坐下,我就记得绘图的《山海经》。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 A 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
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1)这段文字选自《朝花夕拾》中的《________》,其中的A指的是________。
(2)从选段来看,“我”对A的情感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3)下面两幅插图也源于《朝花夕拾》,请选择其中一幅,说说表现了什么场景。
①②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5. (11分) (2019九上·凤翔期末)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所谓中国对美发动网络攻击,这完全是臆测想象。
②中国是黑客攻击等网络威胁的主要受害国之一,也是网
络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一贯坚决反对并依法打击任何形式的网络。
③美国对全球各地的监听活动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甚至包括自己的盟友。
④看来,美国不光在银幕上成功虚构了一个《黑客帝国》,也想在现实中制造一个。
(1)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请找出第③中关联词语,并判断其复句类型。
(3)第④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6. (21分) (2017七下·北海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①天气暖起来了,蜘蛛又出来在檐前做网。
这使我记起幼时曾猜过一个谜,谜语是:“南阳诸葛亮,稳坐中军帐,排起八卦阵,单捉飞来将。
”
②此后我就留心这八条脚的“诸葛亮”怎样捉拿飞将,并且看出,它有各种各样捉拿的方法。
如果蚊蚋等小虫飞去,触在网上,急待挣扎时,蜘蛛忽然赶到,急忙地把它捉住,咬在“嘴”里,或者就吸食它的汁液,或者咬了回到网中央或檐下去了。
好像我们咬片面包或饼干似的不费力气。
如果投入网里的不是这等小虫,却是气力较大的飞虫,它急忙跑来,便放出丝来,用脚拿了丝向飞虫去缚,直到那牺牲者挣扎不动为止。
如果来的飞将是带枪的,例如蜜蜂;蜘蛛见它被网粘住,赶到前面,用丝向飞将身上绕一下,转身便走,恐怕被它的标枪投着。
但走不多远,又回转去,再绕一下,又走开。
随后是接连地绕几转,跑开一次,等到看看那飞将挣扎的力量已弱,才靠近它的身边,把它细细捆缚。
有时捆缚的丝密到像一个布袋。
蜜蜂被包在这样的袋中时,往往还会发吱吱的微声。
但是小孩们常爱蜜蜂,不喜欢蜘蛛,如被他们看见,往往把蜜蜂救下来了。
③但是最难捉的是披甲的飞将,比方有一个甲虫飞入网里,被兜住了,但是它的甲很厚,很重;不但如此,而且它的力气很耐久。
它的六条脚东一推西一撑,好容易把这条腿缚住,那条腿又伸出来了。
有时候缚了几转,又被它滑脱,啪的一声跌在地上。
蜘蛛只能怅然地在网上望一望。
这倒还没有什么要紧,最可怕的是碰见蜾蠃。
它静悄悄地忽然来了;振动它的翅膀,剌剌地向网里去一撞,急又离开。
网起了振动,蜘蛛以为已有物网住,匆匆地赶去捕捉时,不提防蜾蠃用了最敏捷的手段,突然把它用足抱住,迅速飞去。
蜘蛛被它袭击时,很难得幸免的……
(节选自周建人的《蜘蛛》)
(1)
下列关于“蜘蛛捕捉食物情形”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写蜘蛛捉小蚊蚋,突出蜘蛛的感觉灵敏、行动迅速的特点。
B . 写蜘蛛捕捉“力气较大的飞虫”,使用的是“捆缚法”。
C . 写蜘蛛捕捉“带枪的”“飞将”使的是“游击战”,描写了蜘蛛谨慎而又机智果敢的情态。
D . 蜘蛛捕捉失败时的“怅然”以及被蜾蠃捕食的“难得幸免”,看出作者对蜘蛛的不满。
(2)
下列对本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①段中写作者幼时猜过的谜,从而引出说明的对象——蜘蛛。
B . 选文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内容的。
C . 第②③段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如分类别、打比方、举例子。
D . 第②段画线的句子体现了说明文的语言兼有科学的准确性和描写的生动性特点。
(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A . 蜘蛛有各种各样捉拿飞将的方法。
B . 小孩们常爱蜜蜂,如被他们看见蜜蜂被蜘蛛网包住,往往会把蜜蜂救下来。
C . 蜘蛛容易捉披甲的飞将,因为披甲的飞将的甲很厚,很重。
D . 蜘蛛被蜾蠃袭击时,很难得幸免的。
7. (21分) (2018七下·邢台开学考)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温暖心窝的话语
①初中时,语文老师是个严厉的中年女人,姓王,那时我刚从农村转来县里中学,由于不了解这个老师,被她狠狠地批评了几次,以致一见她就害怕,心里有了阴影。
②当时我写字极潦草,虽然在王老师的调教下,已经工整了许多,却依然难以入眼。
来新学校上学后,有一次交作文,我对作文还是有信心的,心想就算字写得难看些,作文的质量也能弥补不足。
而且,听说王老师就要调走了,这些天上课一直有个年轻的林老师跟着听课,准备接手我们班的语文课。
③当我满怀希望地盼到把作文本发下来时,迫不及待地翻开,却如遭了当头一棒,我的三页作文被撕掉了!王老师有这个习惯,谁的作文写得不好,都会撕掉重写。
我就经历了好几次。
可是没想到,自己很有信心的作文,也是这个命运。
而且全班就我一个人被撕了,心里黯淡到了极点。
当我把重新写的作文交上去后,过了两天,课代表把我的作文本拿了回来。
我翻开一看,还好,这次没有撕。
④我随意翻了翻,就在作文后面看到一句鲜红的评语:“你的作文写得是班上最好的,所以我把前一篇撕下来,留着作纪念了!”那一瞬间,我心里猛然一暖,再也没有了怨恨和不满,眼睛一下子就濡湿了!我跑去办公室,却见那个一直跟着听课的林老师在那里,她说:“王老师已经走了,调到别的城市去了!”
⑤王老师留在我作文本上的那句话,久久地温暖着我的学生岁月,及至以后走上写作这条路,与此也有着极大的关系。
只是那以后,到现在的二十多年里,却再也没能见到她。
⑥大学毕业后我走上社会。
有一年,我去了一个极偏僻遥远的大山深处的村庄,当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
在那天涯海角般的地方,面对那些纯净的笑脸和清澈的眼睛,我渐渐地爱上那里。
每天,除了给孩子们上课,更多的时候,孩子们会问我山外的事,听着我有声有色的讲述,他们的眼中全闪着向往的光。
⑦我在那里呆了三个月,离开时,正是秋天,满山的树和花正绚烂得一片深情。
孩子们爬上前面的那座山,然后,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给了一张叠着的纸,让我出了山再看。
当我来到镇上,坐上通往县城的汽车,大山已被远远地甩在了身后。
我打开那张纸,是一行字:舍不得老师,可不会留您,以后我们会去山外找您!二十个字,二十种笔体,我知道是班上的二十个孩子每人一个字写下的!我回望去,大山已淡成一道浅影,又在我濡湿的目光中朦胧
起来。
⑧这几句温暖心窝的话语,都留在我的心里,在我的生命里开出永不凋零的花朵。
⑨前年,我回到家乡的县城,在街上邂逅初中时后来教我们语文的林老师,她都已经有了白发,提起曾经给我作文本写下那句话的王老师,她却笑着说:“其实,那句话是我写的。
王老师走了,我怕你对她有抱怨,我怕你因此对任何人失去信心,所以……”
⑩在七月的阳光下,我的眼睛刹那间又濡湿了。
(1)对于“我”那次交上去的作文,王老师和林老师分别作了什么事?
(2)文中三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3)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
(4)根据你的理解,谈谈林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2020·黄浦模拟) 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要求:①以记叙为主。
②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③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一、综合题 (共1题;共5分)
1-1、
1-2、
二、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2-1、
2-2、
2-3、
2-4、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四、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
4-1、
4-2、
4-3、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
5-1、
5-2、
5-3、
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6-1、
6-2、
6-3、
7-1、
7-2、
7-3、
7-4、
七、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