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把握;对唯物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手段
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1、世界观:人们对于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世界在内的整个
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第一性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存在,世界是否可以认识的问题,它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物质:“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意识:
意识的起源: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物质到意识的转化经历了三个决定性环节:从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和植物的刺激感应性;从低等生物和植物的刺激感应性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从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到人类的意识。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是推动动物转变为人、动物心理转变为人的意识的决定力量。而劳动一开始就是集体的、社会的活动,因此在劳动中产生的意识不能不是社会的产物。









1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结合起来,从正反两个方面的历史经验中阐述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阐述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进一步加深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解;
2把马克思主义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阐明马克思主义既是时代的产物,又是时代的旗帜。
3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相统一的角度出发,把立场、观点、方法的教育结合起来,为学生的政治信念和人生理想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教学方法和手段
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现代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从广义上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主义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讲清楚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教学方法和手段
启发式教学,多媒体教学。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立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与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在对人类文明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增强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本次课的教学要求
使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价值观。
3、唯物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坚持物质第一性;精神是物质的产物或表现。唯物主义经历的三种基本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世界的基础和本原,物质是意识的产物。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世界的基础和本原。“唯意志论”和“想当然”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常见的表现形式。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独立于人和自然界之外的“客观”精神是世界的基础和本原。“有神论”和“宿命论”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两种常见的表现形式。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
使学生从总体上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本次课的教学要求
使掌握并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明确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当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逐步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讲清楚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
5、形而上学、辩证法思想的历史发展: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宇宙观。
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普遍联系着的,是本质上发展变化着的,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动力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性。
形而பைடு நூலகம்学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彼此孤立的,是本质上静止的,事物数量上和现象上的变化主要源于外力的推动。
马哲复习提纲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课程编号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主干课程,其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本课程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观察和分析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确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自觉地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性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斗争的焦点。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理论,从而做到坚持唯物论,发对唯心论。
本次课的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正确理解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意义。
教学方法和手段
四、努力学习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
青年学生要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本次课的教学目的
帮助学生把握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基本知识点:世界观;哲学基本问题;唯物主义思想的历史发展等。
本次课的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这节课所涉及的基本原理,并运用所学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