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商领袖的摇篮——松下政经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政商领袖的摇篮——松下政经塾
作者:徐皇冠蒋福东
来源:《中国领导科学》 2020年第1期
徐皇冠蒋福东
[摘要]松下政经塾是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创办的旨在培养具有前瞻意识与智慧的
领导者培养机构。
政经塾成立至今40余年,共培养了200余名塾生。
这些毕业生在日本社会各界崭露头角,影响着日本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格局。
松下政经塾的培养模式与育人理念等,对日
本乃至世界各国在培养精英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中国领导力开发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松下政经塾;领导力开发;干部培养;领导力
[中图分类号] D73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270(2020)01―0119―03
[作者简介] 徐皇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硕士研究生;蒋福东,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博士研究生,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河北行政学院)党建部教师。
松下政经塾坐落于日本神奈川县茅崎市。
1979年,日本著名企业家、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
幸之助为培养具有前瞻意识与智慧的政治家,解决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背后潜在的日元贬值、物
资匮乏、国民精神衰退、思想混乱等危机而创办。
从创办伊始至今的40余年间,松下政经塾总计毕业了282名塾生。
这些塾生在日本社会各界崭露头角,对日本社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该
机构独到的育人理念与培养模式,对日本乃至世界各国在培养精英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松下政经塾的创立
“政治就是经营国家。
”二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具有超乎常人的战略思维与危
机意识的松下幸之助却察觉到,日本要进一步发展,只靠经济增长是不行的,必须培养政治人才,做好国家管理。
松下认为,培养国民的良知,谋求人们的安定和发展,投身政治最为直接。
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受政治状况、政治好坏所左右。
[1]松下幸之助怀着强烈的爱国之心,在耄耋之年斥70亿日元巨资创设了松下政经塾,并亲自担任第一任塾长。
松下认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无论当时如何繁荣,都会不可避免的面临一些问题。
如果缺乏
洞悉未来的智者、勇于为此奉献拼搏的斗士、慷慨解囊的企业家、高瞻远瞩的政治人物,这个
国家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下滑之路。
基于此,松下政经塾将其设立的宗旨明确为:使日本达到
更美好的地步,谋求国家的百年安泰,探求21世纪实现理想日本的理念、对策和培养有崇高志向和热情的人才。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松下政经塾招生标准严苛,每年仅向社会招收22岁到
35岁的大学毕业生。
原则上不限学历、国籍与性别,但考生必须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
以及实践的能力。
报名考生需要经过笔试、面试、论文三轮严格的考试,合格之后才能够进入
政经塾。
政经塾不用任何学费,反而每个月给塾生提供至少20万日元的补助和其他激励奖金。
松下政经塾成立至今已有41年历史,每期的报名者都不下数百人。
而松下政经塾的招收人数则由创立时的每期20人左右发展到现今的每期三五人。
极小的招生数目使得40多年来松下
政经塾的毕业生还不足300,但毕业生在各行业的长足发展则有力地实证了政经塾小而精培养
模式的卓有成效。
如活跃在政界的111名毕业生中,担任过地方政府市长以及中央政府政务官
以上职务的塾生累计达77人。
日本前任首相野田佳彦就是松下政经塾的学员。
目前的日本国会中,就有33名松下政经塾毕业的议员。
其中众议员24人、参议员9人[2]。
二、松下政经塾的育人理念与培养模式
松下政经塾在育人理念与培养模式方面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点的体系。
在育人理念方面,如政经塾塾是中所言,“真正热爱国家与国民,基于新的人生观探求政
治经营的理念,为人类的繁荣幸福和世界和平做出贡献”。
松下幸之助创立政经塾的初衷是为
国家培养具有“国家观”的政治人才。
基于这一理念,政经塾招收的是具有潜质与培养价值的
年轻一代,并且通过严格管理与教育,使塾生能够吃苦,自我修炼到悟道层次,最终走向社会
为国家服务。
政经塾的培养目标要求塾生在学习知识的基础上兼具实践经验与吃苦精神。
这一
目标催生了政经塾不同于一般学校的精英培养方式。
在培养模式方面,政经塾采取全封闭的培养模式。
其学制最初为五年,现在为两年或四年。
培养目标包括两个方面:其一锻炼塾生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能力,其二培养塾生成为有力量的
实践者。
针对第一个培养目标,开设理念研究教学,研究松下幸之助的创塾理念,用政经塾的
宇宙观、人生观涵养塾生;开设基础研究教学,通过以历史、哲学为中心的系列课程提升塾生
的人文素养;开设政治、企业经营研究教学,聘请社会各界贤达与塾生交流讨论。
针对第二个
目标,政经塾为学生提供各类中央、地方的政治组织、民营企业或是社会机构的研修机会,运
用丰富的资源提供多层次的岗位培养。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政经塾采用的是近乎军事化的培
养方式。
塾生每天需要六点起床进行清扫与晨操,身着正装沿海岸进行3000米长跑时高呼塾是与塾训,并且在长跑结束后直接进行剑道训练。
此外,政经塾还会在每学年进行24小时行军,塾生需要在一天内跑100公里以上。
政经塾在重视塾生体能、毅力进行锻炼之外,也很注重中
国古典智慧对学生的教化,要求塾生每天朗读《论语》《孟子》《易经》等中国儒家经典,直
至熟读成诵。
政经塾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其培养理念的外化。
塾是、塾训当中,最核心的培养理念可概括
为三点:自修自得、现场主义、德知体三位一体。
就像松下幸之助“无依则生”的创业之路一样,政经塾最强调的是自修自得的精神。
如日本宫本武藏没有老师却成为一代剑圣。
政经塾认
为未来的领导人必须具备自我探索、自我开拓的能力,因而政经塾没有常设的老师,学生的自
我修行是第一位。
同时,政经塾认为,不置身于现场无法解决问题,未来的领导人必须具备现
场主义的精神,所以政经塾的塾生培养过程非常重视现场与实证,促使塾生通过接触、体验来
形成认识与判断。
最后,在政经塾的核心理念中,时代的领导者必须具备丰富的人文情怀、广
泛的知识与支撑其践行理念的强健体魄。
所以政经塾将德知体三位一体作为研修的核心内容。
三、松下政经塾的挑战与危机
政经塾是日本独特而先进的精英培养场所。
其独特的培养理念、体系、模式引人瞩目。
几
十年来,松下政经塾的毕业生大放异彩,尤其是国政体系中对日本政治发展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松下军团旳形成让政经塾声名鹊起。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今天的政经塾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与危机。
一方面,在现有培养模式与育人理念下,两到四年的学习对于短期内提升塾生的政治素质
和能力具有一定作用,但对大多数塾生来说,从政经验不足与本领不高仍然是其短板。
这在某
种程度上也容易导致塾生对于快速发展的内外部政治环境缺乏有效应对举措。
如2011年至
2012年野田佳彦、前原诚司、玄叶光一郎等松下政经塾政治家的执政败绩,使民主党丢失政权
的同时,其力量也受到空前削弱。
松下政经塾本身由此成了政治经验不足的代名词。
社会各界
之前对政经塾“改造甚至拯救日本”[3]的过高期待荡然无存。
[4]
另一方面,随着日本社会中其他的政治私塾大量涌现,政经塾的势能与影响力式微,故而
出现危机。
在政经塾成立之初,招生规模达20余人[5],而近年来招生持续缩减,现在在塾的
37期到40期的塾生数量分别为2人、5人、5人、3人。
这样少的塾生数量已经形成不了前些
年“批量生产”松下军团政治家的效应。
同时,以私塾培养精英的模式不是政经塾一家独创。
近年大阪市长桥下彻创办“维新政治塾”,名古屋市长河村隆的“河村隆政治塾”,爱知县知
事大村秀章的“东海大志塾”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冲淡和稀释了松下政经塾的存在价值与政
治影响力。
以上这两方面对政经塾构成的危机不容小觑。
四、松下政经塾对中国领导力培养的启示
松下政经塾代表着日本独特的经营培养模式。
虽然政经塾当下也面临各类挑战,但是政经
塾的培养模式无疑是很具有借鉴意义的。
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政经塾的精英培养的
理念、模式以及其今天所面临的转型,至少可以为中国领导干部培养体系提供以下几点启示。
其一,领导力的培养需要激发人才自身的能动性。
松下政经塾最核心的理念是自修自得。
松下曾亲自解释自修自得的含义,即“没有老师、没有课程表、没有教室”,并严厉指出,不
会自修自得的学生多少年也成不了大器。
自修自得的内涵在于激发人才自我提升、自我学习的
能力。
人才培养的根本在于激发其自身的能动性。
做不到这一点,而在培养的噱头、形式、名
称上下功夫,无疑都是舍本逐末。
激发人才自身的主动性,不仅需要个人努力,也需要组织提
供一定的保障和支持,创造一定的条件和氛围。
其二,领导力的养成有赖于综合的知识与能力。
政经塾为了育成未来领导人,创设了从理
论课程到实践课程的综合培养体系。
其理论教育的内容涵盖了从历史、哲学、宗教、经济等人
文科学到数学、地理等自然科学的广泛领域,同时还重视人才参与各类实地实践和体能锻炼。
这一培养模式的本质是通识教育,也正是中国领导力培养体系所欠缺的。
很多时候,中国的人
才培养过于注重“一专”,而忽视了“多能”。
因此,领导力的养成,需要构建结构化、系统
化的知识架构,夯实综合知识与能力。
其三,领导力的养成必须经历斗争的磨练。
近年来,政经塾遭到诟病的原因在于野田佳彦
等毕业生的政治败绩。
仔细观测野田等毕业生的从政生涯可以发现,政经塾毕业的从政学生,
其勤奋、刻骨、精明的本领成倍于他人。
他们精通理论、长于战略。
导致这些松下系精英执政
败绩的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塾生以优秀成绩走出旨在“政治家育成”的政经塾后,直接步入国
会议事堂,缺乏社会斗争实践经验,导致他们不具备处理极端复杂、棘手治国理政问题的能力。
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领导力不是纸上谈兵、敲锣打鼓就能养成。
这是需要历经斗争的
磨砺方可育成的。
不论是领导力的养成,或是更高层次的治国理政的能力的育成,其必经的关
卡都是经过斗争的考验。
经历斗争才能淬炼能力,是松下政经塾给中国的重要经验启示。
这也
是古今中外共通的哲理。
[注释]
[1]池田大作、松下幸之助.人生问答[M].卞立强,译.北京 :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65-66.
[2]松下政経塾.卒塾生の紹介[OL].https://www.mskj.or.jp/almuni/.(2019-12-21)
[3]康达,高洪.松下政经塾在当代日本政治中的地位与影响[J].日本研究,2019(03):1-8.
[4]八幡和郎.松下政経塾が日本をダメにした[M].東京:幻冬舎,2012:17.
[5]合田洋行.松下政经塾的诞生[A].松下政经塾25年的历程[Z]. 松下政经塾,2004:24
(责任编辑:郑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