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细胞膜电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刺激的强度较大时,它只需持续较短的时间就足以引进 组织的兴奋,而当刺激的强度较弱时,这个刺激就必须持 续较长的时间才能引起组织的兴奋。
但这个关系只是当所用强度或时间在一定限度内改变 时是如此。
如果将所用的刺激强度减小到某一数值时,则这个刺激不 论持续多么长也不会引起组织兴奋;
与此相对应,如果刺激持续时间逐步缩短时,最后也会达 到一个临界值,即在刺激持续时间小于这个值的情况下, 无论使用多么大的强度,也不能引起组织的兴奋。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和阈刺激
具有兴奋性的组织和细胞,并不对任何程度的刺激都 能表现兴奋或出现动作电位。
刺激可以泛指细胞所处环境因素的任何改变;亦即各 种能量形式的理化因素的改变,都可能对细胞构成刺 激。
电刺激
在实验室中,常用各种形式的电刺激作为人工刺激, 用来观察和分析神经或各种肌肉组织的兴奋性,度量 兴奋性在不同情况下的改变。
第3节 动作电位
指可兴奋细胞受到 极化(polarization)——膜两侧存在的
刺激而兴奋时,在静息
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
电位的基础上膜两侧的 去极化(Depolarization)——膜电位绝
电位发生快速而可逆的
对值逐渐减小的过程。
倒转和复原。这种电位 变化称作动作电位
超极化(Over-polarization)——膜电 位绝对值高于静息电位的状态。
第五章 细胞膜电位
Outline
1、刺激与反应 2、细胞的静息电位 3、细胞的动作电位 4、细胞膜的电学模型 5、电压固定的膜电流研究 6、Hodgkin-Huxley方程 7、对膜动作电位的仿真
恩格斯在100多年前总结自然科学成就时指出: “地球几乎没有一种变化发生而不同时显示出电 的现象”;生物体当然也不例外。事实上,在埃 及残存史前古文字中,已有电鱼击人的记载;但 对于生物电现象的研究,只能是在人类对于电现 象一般规律和本质有所认识以后,并随着电测量 仪器的精密化而日趋深入
细胞突起是由细胞 体延伸出来的细长 部分,又可分为树 突和轴突。每个神 经元可以有一或多 个树突,可以接受 刺激并将兴奋传入 细胞体。每个神经 元只有一个轴突, 可以把兴奋从胞体 传送到另一个神经 元或其他组织,如 肌肉或腺体。
阈刺激
如果用较小的刺激强度就能兴奋的组织具有较高的兴奋性, 那么,这个强度小的程度,还要决定于这个刺激的持续时 间和它的强度-时间变化率。
因此,如果要简单地用刺激强度这一个参数来表示不同组 织兴奋性的高低或同一组织兴奋性的波动,就必须使所用 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为某一数值(应是 中等程度的) ;这样,才能把引起组织兴奋、即产生动作 电位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作为衡量组织兴奋性高低的指 标;这个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或阈刺激,简称阈值 (threshold)。强度小于阈值的刺激,称为阈下刺激; 阈下刺激不能引起兴奋或动作电位,但并非对组织细胞不 产生任何影响。
当两个电极都处于膜外时,只要 细胞未受到刺激或损伤,可发现 细胞外部表面各点都是等电位的; 这就是说,在膜表面任意移动两 个电极,一般都不能测出它们之 间有电位差存在。 但如果让微电极缓慢地向前推进, 让它刺穿细胞膜进入膜内,那么 在电极尖端刚刚进入膜内的瞬间, 在记录仪器上将显示出一个突然 的电位跃变,这表明细胞膜内外 两侧存在着电位差。
复极化(Repolarization)——膜电位去 极化后逐步恢复极化状态的过程。
动作电位,相对于静息电位,是细胞和组织去极 化的过程。它是具有一定频率和振幅特性的生物 电位,是活系统兴奋的一种外在表现。
动作电位的出现是一切兴奋细胞和组织,特别是 比较高等、复杂结构生物对象的本性。它可起因 于组织本身的内在过程,如脑电、心电等,也可 来自外界的人为产生,如离体细胞组织在不同刺 激因素作用下产生的电位,或来自外部感受装置 的传入脉冲。
膜内电位线性变化的一维膜模型
Φ(d)
dΦ / dx = [Φ(d ) -Φ(0)] / d = Vm / d
Φ(0)
Intracellular
Extracellular
d
jp = jd + je
=
-Dp
(
dC p dx
+
ZpF RT
Cp
dΦ )
dx
对于K+
jK
=
-DK
(
d[CK dx
]
+
Vm F RTd
[CK
])
jK DK
d[CK ] + Vm F
RTd
[C
K
= dx ]
对上式从x=0到d积分
RTd ln
Vm F
Vm F RTd
பைடு நூலகம்
[CK ]d
-
jK DK
Vm F RTd
[C K
]0
-
jK DK
=d
jK
=
DK Vm F RTd
[CK ]d -[CK ]0 eVmF / RT 1 eVmF / RT
设某种溶质的脂水分配系数为k,其定义为:
神经细胞
神经元也叫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系统结构的基本单 位。
神经元是具有长突起的细胞,它由细胞体和细胞突起 构成。细胞体位于脑、脊髓和神经节中,细胞突起可 延伸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中。
细胞体是细胞含核 的部分,其形状大 小有很大差别,直 径约4~120微米。 核大而圆,位于细 胞中央,染色质少, 核仁明显。细胞质 内有斑块状的核外 染色质(旧称尼尔 小体),还有许多 神经元纤维。
可兴奋组织
实际上,几乎所有活组织或细胞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对外界 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只是反应的灵敏度和反应的表现形 式有所不同。
在各种动物组织中,一般以神经和肌细胞,以及某些腺细 胞表现出较高的兴奋性;这就是说它们只需接受较小的程 度的刺激,就能表现出某种形式的反应,因此称为可兴奋 细胞或可兴奋组织。
J
=
PK Vm F 2 RT
w - yeVmF / RT 1- eVmF / RT
w - yeVmF / RT = 0
∂Vm ∂t
=0
J =0
eVmF / RT = w / y
RT w
Vm =
F
ln y
= RT ln[ Pk [K ]e + PNa[Na]e + PCl [Cl]i ] F Pk [K ]i + PNa[Na]i + PCl [Cl]e
Nernst电位
Vm
=
25 Zp
ln([C p ]e [C p ]i
)
= 58 lg([Cp ]e ) Z p [C p ]i
K+的Nernst电位
Vm
=
25
ln(
[K [K
+ +
]e ]i
)
=
58
lg(
[K [K
+ +
]e ]i
)
乌贼神经轴突细胞离子浓度(mmol/L)
细胞内
细胞外
K+
397
20
Na+
50
437
Cl-
40
556
K+的Nernst电位为:
EK
=
25
ln(
[K [K
+ +
]e ]i
)
=
397 25ln( ) =
20
74.7mV
测量得到乌贼轴突细胞的静息电位约为-70mV,因 此在静息时K+是接近(但不完全是)平衡的。
1939年Hodgkin等利用了枪乌贼的巨大神经纤维 和较精密的示波器等测量仪器,第一次精确地测 出此标本的静息电位值,结果发现此值和计算所 得的K+平衡电位值非常接近而略小于后者;如在 一次实验中测得的静息电位值为-77mV,而按当 时[K+]o和[K+]i值算出的Ek为-87mV。
阈值越小,说明组织的兴奋性越高。
第2节细胞的静息电位
细胞水平的生物电现象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这就是它 们在安静时具有的静息电位和它们受到刺激时产生的 动作电位。体内各种器官或多细胞结构所表现的多种 形式的生物电现象,大都可以根据细胞水平的这些基 本电现象来解释。
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内外两侧的电 位差。
大多数细胞的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正常细胞
的细胞内液高K+而膜在安静时又主要对K+有通透 能力的结果;至于静息电位的数值为何略小于理
论上的Ek值,一般认为是由于膜在静息时对Na+ 也有极小的通透性(大约只有K+通透性的1/50~ 1/100)的缘故;由于膜外Na+浓度大于膜内, 即使小量的Na+逸入膜内也会抵消一部分K+外移 造成的膜内负电位。
刺激的强度 刺激的持续时间 刺激强度对于时间的变化率(即强度对时间的微分)
不仅如此,这三个参数对于引起某一组织和细胞的兴 奋并不是一个固定值,它们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神经和肌组织进行的实验表明,在强度-时间变化率 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在一定的范围内,引起组织兴奋 所需的最小刺激强度,与这一刺激所持续的时间呈反 变的关系
目前,对健康人和患者进行心电图、脑电图、肌 电图,甚至视网膜电图、胃肠电图的检查,已经 成为发现、诊断和估量疾病进程的重要手段;
人体和各器官的电现象的产生,是以细胞水平的 生物电现象为基础的,
第1节 刺激与反应
知识点:
刺激、兴奋、兴奋性 可兴奋细胞或可兴奋组织 动作电位 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阈刺激
这是因为电刺激可以方便地由各种电仪器(如 电脉冲和方波发生器等)获得,它们的强度、作 用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可以容易地控制和改变; 并且在一般情况下,能够引起组织兴奋的电刺激 并不造成组织损伤,因而可以重复使用。
兴奋引起的条件
实验表明,刺激要引起组织细胞发生兴奋,必须在以 下三个参数达到某一临界值:
=
[K ]e
+
PNa PK
[ Na ]e
+
PCl PK
[Cl ]i
y
= [K ]i
+
PNa PK
[ Na ]i
+
PCl PK
[Cl ]e
一般而言,生物膜并不能 让所有的离子处于平衡中, 如果对常见的组分计算K、 Na、Cl的Nernst电位, 其数值都不同。因此,静 息状态仅仅能用稳态来代 表,即
k Cm Cw
式中Cm及Cw分别代表溶质在脂内和在水中的溶解度。
[CK ]d = kK [K ]e [CK ]0 = kK [K ]i
定义钾的通透性Pk
Pk = DK kK / d
jK
=
DK Vm F RTd
[CK ]d 1
[C K ]0 eVmF / RT eVmF / RT
JK
=
PK Vm F 2 RT
兴奋=动作电位
既然动作电位是大多数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共有的特 征性表现,它不是细胞其他功能变化的伴随物,而是 细胞表现其他功能的前提或触发因素,因此在近代生 理学中,兴奋性被理解为细胞在受刺激时产生动作电 位的能力,而兴奋一词就成为产生动作电位的过程或 动作电位的同义语了。只有那些在受刺激时能出现动 作电位的组织,才能称为可兴奋组织;只有组织产生 了动作电位时,才能说组织产生了兴奋。
[K ]e 1
[K ]i eVmF / RT eVmF / RT
在细胞膜中,与钾一起有着重要作用的还有钠 电流JNa和氯电流JCl。总离子电流为各组成部 分之总和,即为:
J = J K + J Na + JCl
J
=
PK Vm F 2 RT
w - yeVmF / RT 1- eVmF / RT
w
不同组织或细胞受刺激而发生反应时,外部可见的反应形 式有可能不同,如各种肌细胞表现机械收缩,腺细胞表现 分泌活动等,但所有这些变化都是由刺激引起的,因此把 这些反应称之为兴奋(excitation)。
动作电位
随着电生理技术的发展和资料的积累,兴奋性和 兴奋的概念有了新的含义。
大量事实表明,各种可兴奋细胞处于兴奋状态时, 虽然可能有不同的外部表现,但它们都有一个共 同的、最先出现的反应,这就是受刺激处的细胞 膜两侧出现一个特殊形式的电变化(它由细胞本 身所产生,不应与作为刺激使用的外加电刺激相混 淆),这就是动作电位;而各种细胞所表现的其 他外部反应,如机械收缩和分泌活动等,实际上 都是由细胞膜的动作电位进一步触发和引起的
兴奋性(excitability)
十九世纪中后期的生理学家用两栖类动物做实验时,发现 青蛙或蟾蜍的某些组织在离体的情况下,也能在一定的时 间内维持和表现出某些生命现象。这些生命现象的表现之 一是:当这些组织受到一些外加的刺激因素(如机械的、 化学的、温热的或适当的电刺激)作用时,可以应答性出 现一些特定的反应或暂时性的功能改变。这些活组织或细 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就是生理学最早对于兴奋 性(excitability)的定义
—— Goldman方程
28
1
K+
K+
Cl- Na+ 11
膜内
Na+ Cl13 30 膜外
离子浓度差 电位差
在静息状态下,细 胞膜内K+的高浓度和 安静时膜主要对K+的 通透性,是大多数细 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 位的主要原因。(K+ 的平衡电位)
膜两侧的电-化学(浓度)势代数和为零时,将不会再有K+的跨膜净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