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考知识点汇编《溶液的形成》(人教版)(共22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水;盐酸
C.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D.糖水;海水
4.溶液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1.下面四种家庭用品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A )
A.白酒
B.碳素墨水
C.碘酒
D.食醋
2.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D )
A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水,溶液变稀 B 取少量溶液降温,有固体析出 C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铵,硝酸铵不再溶解 D 取少量溶液升高温度,无固体析出。
所以溶液温度几乎不变 所以溶液温度会降低 所以溶液温度会升高
几种常见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
物质 名称
氢氧化钠 固体 NaOH
氧化钙 CaO
浓硫酸 浓H2SO4
氯化钠 固体 NaCl
温度 变化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硝酸铵 固体 NH4NO3
_____
几种常见物质在水中溶解时溶液温度变化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
3.下列物质中前者为单质,后者为溶液的是( A )
A.液氧;稀硫酸
B.水;盐酸
C.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
D.糖水;海水
4.溶液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D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定的混合物,这种现象称为乳化现象。
乳浊液(细小液滴分散到水中) 静置一段时间
悬浊液(固体颗粒分散到水中)
分层 沉淀
(1)乳浊液不稳定,乳化能够增强乳浊液的稳定性。 (2)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属于物质的溶解,而洗涤剂 清洗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温度 溶剂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
D.用沐浴露洗澡
2.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用水刷去餐具上的油污
3.常温时,向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使其变为饱和,溶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体积关系
溶液的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
注:_水__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__酒__精___、___汽__油__等也作溶剂。
(1)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 精等纯净物不是溶液。 (2)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CuSO4溶液为蓝色,FeCl3溶 液为黄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 (3)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物质 名称
氢氧化钠 固体 NaOH
氧化钙 CaO
浓硫酸 浓H2SO4
氯化钠 固体 NaCl
温度 变化
பைடு நூலகம்
_升__高__
_升__高__ _升__高__
_不__变__
硝酸铵 固体 NH4NO3
_降__低__
洗化用品 4.乳化现象:洗洁精、洗衣粉等物质可以使食用油以 细小液滴 ___________的形态分散在水中,形成不易分层、比较稳
液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C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4.在下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片刻后,U型管中左侧液面将_________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若用硝酸铵代替氢氧化钠固体,U型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
A.用汽油溶解衣物上的油渍
B.用洗洁精乳化餐具上的油污
C.用食醋洗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用水刷去餐具上的油污
3.常温时,向硝酸钾不饱和溶液中加入硝酸钾,使其变为饱和,溶
液中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溶液的质量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溶质的质量分数
1.各种洗涤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下列洗涤剂中所用洗涤剂不 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A )
某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指该物质在该温度下已经 达到饱和状态,当然还可以在溶解其他物质。
1.各种洗涤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下列洗涤剂中所用洗涤剂不
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餐具洗洁精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肥皂液洗衣
D.用沐浴露洗澡
2.下列有关洗涤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不能继续
温度 溶剂 继续
还能
减少溶剂、增加溶质、改变温度 增加溶剂、减少溶质、改变温度
注;饱和、不饱和溶液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只有指明“某溶质”“在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 度下”,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只有指明“某溶质”“在一定量溶剂里”和“在一定温 度下”,溶液的“饱和”和“不饱和”才有确定的意义。
5、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铵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
A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水,溶液变稀
B 取少量溶液降温,有固体析出
C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铵,硝酸铵不再溶解
D 取少量溶液升高温度,无固体析出。
4.在下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片刻后,U型管中左侧液面将__下__降_____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NaOH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使集气瓶内压强增大。 若用硝酸铵代替氢氧化钠固体,U型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左__侧_液__面_上_。升 5、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铵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C )
A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水,溶液变稀 B 取少量溶液降温,有固体析出 C 向20℃时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铵,硝酸铵不再溶解 D 取少量溶液升高温度,无固体析出。
6、若要将一杯不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下列方法不正 确的是( )
A 加入硝酸钾固体 B 蒸发水 C 倒出一部分溶液 D 降低温度 7、长期放置在敞口容器内的饱和食盐水,在保持温度不变的情况 下,发现容器底部有少量晶体出现,这说明 ( )
2.溶液的颜色
若溶液中含有
,溶液为
色;
若溶液中含有
,溶液为
色;
若溶液中含有
,溶液为
色。
注:Fe(OH)3 Cu(OH)2不能溶于水,无法形成溶液
2.溶液的颜色 若溶液中含有 Fe2+ ,溶液为 浅绿 色; 若溶液中含有 Fe3+ ,溶液为 黄 色; 若溶液中含有 Cu2+ ,溶液为 蓝 色。
n± 元素 符号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必考知识点汇编 《溶液的形成》
1.溶液及其组成
定义
特征 组成 质量关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_____、_______的 _______
_______性、_______性、混合物 由_______和_______组成
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体积关系
溶液的体积不一定等于溶质体积与溶剂体积之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3.物质的溶解通常伴随着温度的变化。
扩散过程:NaCl→Na+ + Cl- 该过程会吸收能量 Q吸
水合过程:Na+ + H2O→ Na+·H2O Cl- + H2O→ Cl-·H2O
该过程会释放能量 Q放
NaCl溶于水时: Q吸 ≈ Q放 NH4NO3溶于水时: Q吸 > Q放 NaOH 溶于水时: Q吸 < Q放
注:___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_______、_______等也作溶剂。
1.溶液及其组成
定义
特征 组成 质量关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__均__一___、__稳__定___的 __混__合__物_
___均__一__性、__稳__定___性、混合物 由___溶__质__和___溶__剂__组成
注:Fe(OH)3 Cu(OH)2不能溶于水,无法形成溶液
1.下面四种家庭用品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白酒
B.碳素墨水
C.碘酒
D.食醋
2.下列常见的医用溶液中,溶剂不是水的是( )
A.葡萄糖注射液 B.生理盐水 C.消毒酒精 D.碘酒
3.下列物质中前者为单质,后者为溶液的是( )
A.液氧;稀硫酸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剂质量减少,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C.溶液中溶剂、溶质的质量均未改变 D.溶液比原来要浓一些 8、一定温度下向某饱和溶液时加入一些该溶质的固体,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减少B.溶质的质量增大C.溶液质量不变D.溶剂质量增大
4.在下图所示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片刻后,U型管中左侧液面将__下__降_____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NaOH溶解时溶液温度升高,使集气瓶内压强增大。 若用硝酸铵代替氢氧化钠固体,U型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左__侧_液__面_上_。升 5、能证明20℃时,某一硝酸铵溶液已达到饱和的方法是(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