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手术室护理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老年患者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治疗手术室护理护理效果
骨科疾病一直呈多发趋势,和交通、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体质变化等有关,而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导致骨科老年患者递增表现。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一直多发,加上粗隆位置血运丰富特点增加了髋内翻风险,而长时间卧床休息也增加了并发症风险[1]。针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以PFNA治疗为主,为了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患者安全性,需强化护理干预。基于此,本文就我院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例,总结PFNA治疗期间辅助手术室护理的效果。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情绪、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并发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与满意度等方面情况。
1.4指标评分标准
参考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量表评价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参考SAS、SDS情绪量表评价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情绪,总分100分[2]。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用于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恢复好、生活质量高。
参考文献:
[1]刘月玲.手术室护理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16):149-150.
[2]袁希英,梁秀娟,高韧.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6):261-262.
3讨论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病率高,以微创PFNA治疗为主,手术安全性高。但是,考虑手术患者老年年龄段特点、被动体位、手术应激因素等,增加了患者术后感染、压疮等并发症风险,需重视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手术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手术室护理在基础护理的同时配合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以及术中配合、术后康复护理等,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手术安全性、稳定了患者的身心状况、促进患者术后恢复[3]。赵京亚,黄银香研究指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者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期间规范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4]。
1.5数据分析
基于SPSS19.0建模计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试验数据。感染等并发症、满意度等计数型指标以n、%描述,情绪、手术指标等计量型指标以(±s)描述,采用(x2)和(t)进行差异检验。统计学P<0.05验组与对照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见表1。2组老年患者计数指标比较,P<0.05。
试验结果和韩绍颖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实验组患者满意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护理后焦虑、抑郁与关节功能状况、生活能力、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3.24±1.41)d、骨折愈合时间(83.24±11.41)d、手术时间(82.41±3.57)min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2.22%,P<0.05[5]。
探究手术室护理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评价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期间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以提高手术效果与患者安全性、满意度。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n=80),采取1:1比例分组。对照组、试验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取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指标、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情绪状况、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情绪评分、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与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减轻手术损伤、提高生活质量与患者安全性,符合护理手术护理需求。
[3]汪迎春,吕一.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J].中医正骨,2015,27(01):77-78.
[4]赵京亚,黄银香.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96+1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用药指导、环境干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异常反应处理等基础护理。
试验组:给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基础护理配合手术室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术前1d访视期间了解老年患者身体、情绪等方面状况,结合患者病历等情况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高压灭菌手术包、高频电刀等。另外,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从而稳定患者心理,确保手术的有效、有序进行。(2)术中护理。根据手术通知单帮助麻醉给药,麻醉前和患者沟通以缓解其情绪、约束肢体,以避免躁动意外问题。协助医师进行患者体位干预,检查受压皮肤并以牵引架固定患者患肢,足跟、脚踝位置置棉垫。另外,老年阶段患者身体功能下降、合并症多,手术刺激情况下呼吸循环障碍明显,需做好患者心率等生命体征监测并做好汇报协助处理工作,术中调节好手术室温度,做好皮肤保护。(3)术后护理。术后移开医疗器械,并协助医师降患者送至牵引床,要求动作轻柔平稳,术后2h更换患者体位1次以预防术后压疮并发症,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叮嘱患者饮食侧重清淡易消化的营养丰富食物。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1月-2019年5月,总计80例。纳入标准:(1)CT、MRI等检查确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60岁老年患者;(3)患者手术耐受、有适应症,签署知情同意书可以配合参与;(4)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血液系统疾病患者;(2)手术禁忌患者;(3)精神障碍患者;(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采取1:1比例法进行老年患者分组,2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例数相同。对照组40例老年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61-78(71.6±4.6)岁。试验组40例老年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61-79(71.8±5.2)岁。2组老年患者基线资料接近,P>0.05。
骨科疾病一直呈多发趋势,和交通、建筑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体质变化等有关,而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导致骨科老年患者递增表现。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一直多发,加上粗隆位置血运丰富特点增加了髋内翻风险,而长时间卧床休息也增加了并发症风险[1]。针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以PFNA治疗为主,为了确保手术治疗的效果与患者安全性,需强化护理干预。基于此,本文就我院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为例,总结PFNA治疗期间辅助手术室护理的效果。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情绪、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并发症(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压疮、下肢深静脉血栓)与满意度等方面情况。
1.4指标评分标准
参考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量表评价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参考SAS、SDS情绪量表评价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情绪,总分100分[2]。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用于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中护理效果显著,患者满意度高、恢复好、生活质量高。
参考文献:
[1]刘月玲.手术室护理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9,32(16):149-150.
[2]袁希英,梁秀娟,高韧.微创PFNA治疗老年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6):261-262.
3讨论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病率高,以微创PFNA治疗为主,手术安全性高。但是,考虑手术患者老年年龄段特点、被动体位、手术应激因素等,增加了患者术后感染、压疮等并发症风险,需重视患者生命体征监测、手术护理,从而提高患者的安全性。手术室护理在基础护理的同时配合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以及术中配合、术后康复护理等,进一步提高了患者的手术安全性、稳定了患者的身心状况、促进患者术后恢复[3]。赵京亚,黄银香研究指出,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者行内固定手术治疗期间规范围术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4]。
1.5数据分析
基于SPSS19.0建模计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试验数据。感染等并发症、满意度等计数型指标以n、%描述,情绪、手术指标等计量型指标以(±s)描述,采用(x2)和(t)进行差异检验。统计学P<0.05验组与对照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后并发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见表1。2组老年患者计数指标比较,P<0.05。
试验结果和韩绍颖研究结果有一致性,实验组患者满意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护理后焦虑、抑郁与关节功能状况、生活能力、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13.24±1.41)d、骨折愈合时间(83.24±11.41)d、手术时间(82.41±3.57)min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2.22%,P<0.05[5]。
探究手术室护理在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评价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期间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的效果,以提高手术效果与患者安全性、满意度。方法:选择我院骨科2018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收治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n=80),采取1:1比例分组。对照组、试验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取基础护理、基础护理+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比较2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指标、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情绪状况、术后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情绪评分、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与运动功能、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治疗期间强化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促进患者恢复、减轻手术损伤、提高生活质量与患者安全性,符合护理手术护理需求。
[3]汪迎春,吕一.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J].中医正骨,2015,27(01):77-78.
[4]赵京亚,黄银香.经皮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室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7):96+1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用药指导、环境干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异常反应处理等基础护理。
试验组:给予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基础护理配合手术室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术前1d访视期间了解老年患者身体、情绪等方面状况,结合患者病历等情况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包括高压灭菌手术包、高频电刀等。另外,向患者讲解治疗成功案例,从而稳定患者心理,确保手术的有效、有序进行。(2)术中护理。根据手术通知单帮助麻醉给药,麻醉前和患者沟通以缓解其情绪、约束肢体,以避免躁动意外问题。协助医师进行患者体位干预,检查受压皮肤并以牵引架固定患者患肢,足跟、脚踝位置置棉垫。另外,老年阶段患者身体功能下降、合并症多,手术刺激情况下呼吸循环障碍明显,需做好患者心率等生命体征监测并做好汇报协助处理工作,术中调节好手术室温度,做好皮肤保护。(3)术后护理。术后移开医疗器械,并协助医师降患者送至牵引床,要求动作轻柔平稳,术后2h更换患者体位1次以预防术后压疮并发症,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叮嘱患者饮食侧重清淡易消化的营养丰富食物。
1资料与方法
1.1基线资料
试验对象选自2018年1月-2019年5月,总计80例。纳入标准:(1)CT、MRI等检查确诊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2)>60岁老年患者;(3)患者手术耐受、有适应症,签署知情同意书可以配合参与;(4)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血液系统疾病患者;(2)手术禁忌患者;(3)精神障碍患者;(4)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采取1:1比例法进行老年患者分组,2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例数相同。对照组40例老年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患者年龄61-78(71.6±4.6)岁。试验组40例老年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患者年龄61-79(71.8±5.2)岁。2组老年患者基线资料接近,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