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规范关于甲板板在过渡区的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SR规范关于甲板板在过渡区的设计要求
1.前言
关于满足CSR规范的油船,国际船级社在2009年12月发布了一个共同解释,即“船中0.4L区域以外构件尺寸的过渡”,简称CI-T8,并且在2010年1月做了勘误。
该要求意在通过对船中0.4L区域外的甲板板及外板板厚设立强制要求来确保船体梁的总纵强度和结构的连续性。
2.共同程序
(1)总纵强度
规范的目的是要保证船体梁的强度及结构的连续性,以及船体梁因横剖面形状的变化和沿着船长方向载荷的不同应做适当的过渡。
船体梁剖面模数的过渡是基于CSR油船规范第8节1.2.2或 1.2.3中的较大者。
沿整个船长过渡的剖面模数要满足CSR 油船规范第8节1.2.1.3/1.6.1.1/1.6.1.2的要求。
船体梁端部的定义根据表8.1.3和图8.1.9是艉柱往艏0.1L及艏柱往艉0.1L。
不论剖面模数的要求如何,沿整个船长方向的垂向及纵向高强度钢的范围都要满足第8节1.6.2和1.6.3的要求。
沿整个船长方向的船体梁的屈曲强度要满足第8节1.4.1.2的要求,并且屈曲强度计算要考虑实际材料的屈服强度。
沿船长方向由船体梁剪切决定的板厚要满足第8节1.6..4的要求。
(2)甲板板
在船中0.4L区域以外的甲板板的过渡与剖面模数和屈曲的要求
紧密相关。
甲板板厚代表性的过渡是从基于总纵强度考虑的船
中0.4L区域向基于局部强度考虑的船体梁端部的过渡。
甲板板
厚在船中0.4L区域要保持不变,然后向艏艉端部进行线性过渡,另外也要考虑实际船体梁的特性和屈曲要求。
对于上层建筑,
基座等局部增加的板厚要在过渡及连续性考虑之后再增加。
(3)外板板
与甲板板类似,在船中0.4L区域以外的外板板的过渡与剖面模
数和屈曲的要求紧密相关。
外板板的过渡也应是逐渐的过渡,
将按照下面的过渡程序。
对于局部要求增加的板厚,例如深舱,海底阀箱,屈曲要求,顶推区域,船体梁剪切要求等,应与过
渡分开考虑,待过渡及连续性要求考虑之后再增加这些板厚。
3.过渡程序
为了统一对外板板及甲板板的过渡要求,特别是关于第8节4.3.1.1机舱区域,将应用如下简单的线性公式:
首先是确定t end和t m,然后
若t end<t m
则t int=t end+[(t m-t end)X int/X m
若t end>t m
则t int=t m
上述公式中
t int为在中间计算点要求的净厚度(见注释①);
t end为在艉尖舱舱壁或距离艏垂线0.1L处要求的净厚度(见注释①);t m为在船中要求的净厚度(见注释①);
X int为从艉尖舱舱壁或距离艏垂线0.1L处到中间计算点的距离;
X m为从艉尖舱舱壁或距离艏垂线0.1L处到船中0.4L区域相应的的尾端或首端的距离;
注释:
①过渡是基于净要求厚度,该厚度满足所有的要求,包括最小厚度,
局部构件尺寸,码头区域要求。
但该净厚度不包括局部加强的净厚度要求,例如局部深舱,顶推,海底阀箱开口补偿,艉球附近,上层建筑间断处,屈曲要求以及船体梁的剪切要求。
②对过渡而言,对于在船长方向指定区域的实际纵骨间距及板的材
质将不做局部的调整。
例如,在船中0.4L和端部之间的某区域,该区域舷侧纵骨间距不同于船中区域,该区域外板板厚应基于两点之间的直线过渡要求,其中一点是基于船中局部纵骨间距的外板厚度,另一点是在端部基于局部纵骨间距的外板厚度。
③在过渡区域,一列板的纵向方向的中点位置应作为确定每一列板
要求厚度的计算点,垂向位置是平行于基线,从船中到端部区域的一条线上。
④见CSR油船规范第6节5.2.2关于对接焊的板厚差,一般来讲,每
一列板的长度应不小于该列板的宽度。
■结构连续性
在船长方向上因船的布局及形状的变化,纵向构件结构尺寸的过渡以及船体梁特性的过渡与构件的连续性和间断有紧密的关系。
提供强度的连续性并避开结构的突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结构的突变会导致应力集中,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布置及设置过渡肘板以避开从纵骨架式到横骨架式的突变,另外对开孔应做适当的补偿。
不同区域的结构连续性请参见CSR油船规范第8节1.6.5/1.6.6/3.1.3/4.1.3/5.1.3。
4.执行日期
在2010年1月1日或之后提供给船级社审核的图纸需要满足
CI-T8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