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信息管理》
课程论文
题目:EDI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专业班级:物流203
学号:
学生姓名:张喜洋
EDI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
摘要:近年来,物流产业在我们飞速发展,这也催生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产业和技术的发展。
EDI就是促进物流业健康良性发展的一项关键技术。
本文介绍了EDI在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和其发展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对的解决对策和和EDI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EDI 物流管理趋势
EDI即电子数据交换技术,联合国的定义是指为了商业和行政事务处理,按照一个公认的标准,形成结构化的数据处理或消息报文数据格式,从计算机到计算机的数据交换方法。
由于使用EDI可以减少甚至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直面文件,所以又被称为“无纸贸易”。
总之,EDI是按照协议,对具有一定结构特征的标准经济信息,经过电子数据通信网,在商业贸易伙伴的计算机之间进行交换和自动处理的全过程。
这表明EDI应用有特自己特定的含义和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使用EDI的是交易的双方,是企业之间的文件快递,而非同意组织内部的不同部门之间的文件快递。
(2)交易双方传递的文件时特定的格式,采用的是报文标准,现在即是联合国UN/EDIFACT标准。
(3)双方各有自己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
(4)双方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能发送、接收并处理符合约定标准的交易电文的数据信息。
(5)双方计算机之间有网络通信系统,信息传输则是通过该网络通信系统实现的。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信息处理室友计算机自行处理完成的,无需人工干预。
(王小平《物流信息技术》)
一、EDI 在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必要性。
近年来EDI广泛应用与物流中,被称为物流EDI。
所谓物流EDI,是指货主、承运业主以及其他相关的业主之间。
通过EDI系统进行物流数据交换,并以此为基础实施物流活动作业的方法。
物流EDI的参与单位有货主(如生产厂家、贸易商、批发商、零售商等),承运业主(如独立的物流承运企业等),实际运送货物的交通运输企业(铁路运输、水运运输、航空运输、公路运输企业等),协助单位(政府有关部门,金融企业等)和其他物流相关单位(如仓库业者,专业报关业者等)。
物流EDI的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发送货物业主在接到订单后制定货物运输计划,并把运送货物的清单及运送时间安排等信息通过EDI发送给物流运输业主和货物接受业主,以便物流运输业主预先制定车辆调配计划和接收货物业主制定货物接收计划。
2、发送货物业主根据顾客订单的要求和货物运输计划下达发货指令、分拣配货、打印出物流条形码的货物标签,并贴在货物包装箱上,同时把运送货物品种、数量、包装等信息通过EDI发送给货物运输业主和接收货物业主,并依据请示下达车辆调配指令。
3、物流运输业主在想货物接收业主取运货物时,利用扫描读数仪读取货物标签的条形码,并与先前接收到的货物运输数据进行核对,确认运送货物。
4、物流运输业主在物流中心对货物进行整理、集装、做成送货清单并通过EDI向物流运输业主发送发货信息。
在货物运送的同时进行货物跟踪管理,并在货物交给收获业主之后,通过EDI向发货业主发送完成运输业务,信息和运费请示信息。
5、收货业主在货物到达时,利用扫面读数仪读取货物条码信息。
并与先前收到的货物信息进行对比核对确认,开出收货发票,货物入库。
同时通过EDI向物流业主和收货业主发送货物确认通知。
物流EDI的优点在于供应链组成各方基于标准化的信息格式和处理方法通过EDI 共同分享信息、提高流通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王晓平《物流信息技术》)物流EDI的优点不言而喻了,发展物流EDI是大势所趋,如洪水浩浩汤汤势不可挡。
我们必须学习研究并加以利用,因为他在物流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注定会大放异彩。
二、EDI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供应链的协调运行建立在各个节点企业高质量的信息传输共享的基础之上,因此有效
的供应链管理离不开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未来实现企业的目标,必须进行信息的不断传输。
一方面进行纵向的上下管理信息传递,吧不同层次的经济行为链接起来。
另一方面进行横向的信息传递,把各部门各岗位的经济行为协调起来。
通过信息技术处理人、财、物和产、供、销之间的关系。
1、EDI在生产企业的应用。
1.1生产企业引入EDI,在数据传输可选择低成本的方式引入采购订货单,接收客户传来的EDI订购单报文,将其转换成企业内部的订单形式。
1.2生产企业应用EDI可改善作业,同客户合作,一次引入采购进货单、出货单及催款入账单,并与企业内部的信息系统集成,逐步改善接单、出货、对账及收款作业。
2、EDI在批发商中的应用。
2.1批发商如果是为了数据传输而引入EDI,可选择低成本方式。
2.2批发商若为改善作业流程而引入EDI,可逐步引入各项单证,并与去也内部信息系统集成,改善接单、出货、催款的作业流程,或改善订购、验收、对账、付款的作业流程。
3、EDI在系统运输业务中的应用。
3.1运输企业若为数据传输而引入EDI,可选择低成本方式。
先引入托运单,接收托运人传来的EDI托运单报文,将其装换成企业内部的托运单报文形式。
3.2运输企业引入EDI若为改善作业流程,可逐步引入各项单证,切与企业内部信息系统集成。
进一步改善托运、收货、运货、回报、对账、收款等作业流程。
(侯安才、张强华、郑静、修雪方《物流信息系统实用教程》
4、 EDI在港口物流中的作用
4.1港口物流的特点。
港口作为全球综合运输的节点,其功能范围也在不断拓宽。
港口在发展现代物流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代化港口即使海陆空联运的枢纽,又是国际商品储存、集散的分拨中心、集物流服务中心、商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为一体。
新时期的港口物流呈现以下特点:
港口作为整个货运连中最大量的货物集结点,汇聚着内陆运输、水路运输等大量货物。
港口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信息中心,汇聚了大量的货源信息,技术信息,服务信息;港口同时又是国际贸易的重要的服务基地和货物分拨配送中心。
很显然传统的港口单靠手工作业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港口信息化的发展。
也满足不了港口在物流重要性的技术要求。
主要问题大都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数据处理越来越多、港口各部门之间数据不能共享,供应商、港口、采购商信息传递慢,政府部门之间统计数据难度大等。
5、港口物流运用EDI带来的效益
5.1运输部门应用EDI的收益。
运输部门主要包括托运方、收货方、承运公司(铁路、内河、公路)、装卸公司、集装箱联运人、班轮公司等。
这些部门实际承担货物运
输,有关业务有理货、装船及卸货,集装箱船运输及货物的内陆内河运输和铁路运输。
运输部门的运作依赖于和运输各有关部门相关的信息交换,EDI作为便利信息交换的一种新技术给运输部门带来了一下利益:
5.2协调部门运用EDI的收益。
协调机构包括货代、船代、船舶经纪人。
安排运输及相应的单据流转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需要专业化的不能来协调。
总之EDI将在未来在物流发展的大道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快,注定会大放异彩。
EDI技术会在物流发展的刺激下趋向于完善,从而更好的推动物流领域的发展,无论是港口物流还是内陆物流或者航空物流都需要心境的技术提供强大的推动力。
参考文献
1、侯安才、张强华、郑静、修雪方《物流信息系统实用教程》 2013 人民邮电出版社
2、王小平《物流信息技术》 2011 清华大学出版社
3、丰澜杨宏志《物流信息管理》 2012 机械工业出版社
4、杜彦华《物流系统集成技术》 2013 北京大学出版社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