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省海口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模拟卷二)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跟体积关系时做出的图象。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若V甲=V乙,则m甲=m乙
B.若m甲=m乙,则V甲=V乙
C.甲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比乙物质小
D.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2.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它们的质量分别为128g、60g,体积分别为16 cm3、12 cm3。
在这两个金属球中,如果有一个是实心的,那么
A.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8 g/cm3B.这个实心球是a,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C.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8 g/cm3D.这个实心球是b,金属的密度是 5 g/cm3
3.现代生活,智能手机给人们带来了许多便利,但长时间盯着手机屏幕,容易导致视力下降,下列关于近视眼及其矫正原理图正确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4.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让被测者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
A.3m
B.4m
C.6m
D.5m
5.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发光物体P从距凸透镜85cm处沿主轴向透镜方向以0.05m/s的速度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关于物体P经透镜所成的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运动3s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B.当运动5s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C.当运动7s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D.当运动8s时,成倒立、放大的虚像
6.对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乙中,人佩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图丁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7.夏天,小丽将冰水和热水分别倒入常温下的两只透明烧杯内,如图所示,一会儿发现两只烧杯的杯壁上都有一些小水珠出现,变得模糊了。
针对这一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B.甲、乙两杯都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C.甲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
D.甲杯主要在外壁出现了水珠,乙杯主要在内壁出现了水珠
8.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吸热的是
A.湿衣服晾晒后变干 B.铁水被烧铸成工件 C.冰棒冒出“白气” D.秋天房顶上结霜9.图示为我国民族吹管乐器﹣﹣唢呐,用它吹奏名曲《百鸟朝凤》时,模仿的多种鸟儿叫声悦耳动听,让人仿佛置身于百鸟争鸣的森林之中,关于唢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声音的响度
B.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调
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声音的音色
D.唢呐模仿的鸟儿叫声令人愉悦,是乐音
10.用手机听音乐时,调节音量按键能改变声音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频率
二、填空题
11.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三个容器。
倒入质量相同、密度不同的三种液体甲、乙、丙后,液面高度相同,如图所示,密度最大的是________中的液体;三容器中底部所受液体压强的大小关系是p甲
________p乙________p丙。
12.某小区楼道设有多功能电子门铃,此装置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来识别来访者,经该摄像镜头所成的是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且便于观察的像,来访者的距离应大于_____cm;如图的透镜与该摄像镜头_____(选填“是”或“不是”)同一类透镜。
13.人眼是世界上最精密的______(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只有成像在视网膜上才会看清物体;小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她向黑板靠近几步就看清了,说明她是______眼(选填“近视”或“远视”).如果小莉仍坐在原位,为了使物体的像刚好落在小莉的视网膜上,她应该配戴适当度数的______透镜制作的眼镜来矫正视力。
14.炎热的夏天,小叶从冰箱内取出一块﹣5℃的冰块,其体积为100cm3,放入一个玻璃杯中,加上盖子,则冰_____(“会”或“不会”)立即熔化。
后来冰块全部熔化成水后,其体积变化了_____cm3。
(ρ冰=0.9×103kg/m3)
15.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音箱前,当音箱播放乐曲时,烛馅伴着音箱所发声音有节奏地来回摆动.此现象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
16.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____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_____为参照物。
小红骑自行车出行,以自行车为参照物,小红是____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三、计算题
17.小明的妈妈买了一枚“9999”的金戒指。
他为了知道金戒指是否是纯金的(金的密度19.3×
103kg/m3),测出戒指的质量为7.8g,体积为0.5cm3,请通过计算判断这枚戒指是否是纯金的?
18.为了监督司机是否遵守限速规定,交管部门在高度公路上安装了固定测速仪.如图所示,汽车向放置在道路中间的测速仪匀速驶来,测速仪向汽车发出两次短促的超声波信号.第一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4s,第二次发出信号到测速仪接收到经汽车反射回来的信号用时0.2s,若发出两次信号的时间间隔是1.1s,超声波的速度是340m/s,求:
(1)汽车接收到第一次信号时,距测速仪的距离;
(2)汽车从接收到第一次信号到接受到第二次信号过程中,行驶的距离;
(3)若此路段限速为120km/h,试计算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四、实验题
19.洋洋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物体,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取来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发现分度盘如图甲所示.
(1)他应采取的措施是:将天平的平衡螺母向______移动;
(2)天平调节平衡后,洋洋按图乙所示的方法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小江立即对洋洋说:“你操作时至少犯了两个错误.”小江所说的两个错误是:①_______;②______.
(3)改正错误后,小明正确测出物块的质量,所用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丙所示,物块的体积如图丁所示,则物块的质量为______g,物块的密度为______g/cm3.
20.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固定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实验操作规范。
当他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此时所成的清晰地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2)若保持凸透镜、光屏的位置不变,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个凸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烛焰成虚像时,人眼应该从_____(填“烛焰”或“光屏”)一侧向透镜方向观察。
(4)小明测出透镜焦距为10cm,在实验时,小红用该凸透镜观察小明的眼睛,看到小明的眼睛如图所示,则物距应该满足的条件是_____。
A.小于10cm B.大于10cm且小于20cm C.等于20cm D.大于20cm
(5)小明在接下来的实验中将蜡烛从略大于一倍焦距处逐渐远离凸透镜,物距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如图甲所示,则像距v与t的大致变化关系为乙图中的_____。
(6)若蜡烛燃烧了一段时间后变短了,但仍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凸透镜向_____(选填“上”或“下”)调节。
21.小东在探究光学实验时,分别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将光从空气射入玻璃时的折射规律
(l)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如图所示;
(2)将一束激光从空气射向玻璃砖的圆心O处,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记录入射角和折射角;
(3)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步骤(2);
实验所测数据如表格所示
①当光从空气垂直入射到其它透明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___ ;
②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或水中时,折射角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时,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蜡烛B跟蜡烛A的像________ ,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_ ;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________ 像(选填“虚”或“实”)。
22.小王用如图所示装置在某山脚下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
(1)指出他所用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_______沸腾(填“正在”、“将要”)。
(3)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由表中数据可知,此时水的沸点是_______℃,说明水面上方的气压是1标准大气压。
23.如图,某同学用尺子作乐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音调越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
________有关.
(2)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幅度;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快慢大致相同.实验发现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大,尺子振动的幅度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拨动尺子的力度越小,尺子振动的幅度越________,发出声音的响度越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响度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
(3)在实验中会发现: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________.
(4)在用尺子作乐器探究音调和响度分别与什么有关的实验中,用到的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是
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类比法”或“转化法”)
24.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让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方格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显示的时间(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
(2)BC段的长度是___________dm,小车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3)如图所示,下列坐标图象中能准确反映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
(4)实验完成后,有同学猜想物体从斜面上下滑的快慢可能与斜面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
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该猜想是正确的。
请你指出该实验过程存在的问题: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1.<;<
12.倒立缩小 20 是
13.照相机近视凹
14.不会 10
15.能量
16.云月亮静止
三、计算题
17.不是纯金的
18.(1)68m;(2)34m;(3)超速.
四、实验题
19.右用手直接拿砝码物体与砝码位置放反了 57.4 2.87
20.照相机右左光屏 B C 下
21.①不变;②小于;
重合;相等;不能;虚.
22.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容器底了将要 100 沸点降低
23.慢低快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大大小小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振动频率越低,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当尺子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低于20Hz,属于次声波,低于人类听觉的下限控制变量法
24.小 5.00 0.125 D 没有控制相同的下滑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