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17日行测练习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4日行测练习(答案)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4日行测练习(答案)类比推理:1.【答案】D。
解析:赣是江西的简称,赣江位于江西省;湘是湖南的简称,湘江位于湖南省;赣江中有赣字,湘江中有湘字。
2.【答案】D。
解析:包含关系,拱桥是桥梁的一种,而樟树可以组成树林。
A 项拱桥是一种建筑,而樟树可用于绿化,两组词关系不同;B项高超应该是形容造桥技术,而不能形容拱桥,故排除;C项明显错误;D项两组词的关系虽然也不大一致,但都是包含关系,故答案选D。
3.【答案】A。
解析:寒与冷是近义词,叫与喊是近义词。
4.【答案】D。
解析:糖一般指碳水化合物,汞就是水银。
糖可以加到咖啡里,但并不是制作咖啡的原材料,而汞是制作温度计的一种原材料,C项错误。
5.【答案】C。
解析:作家写书,出版商出书;菜农种菜,菜贩卖菜。
6.【答案】B。
解析:稻谷经过碾压可以得到大米,棉花经过碾压可以得到棉籽。
7.【答案】A。
解析:火车和地铁是现代交通工具,轿车和货车也是现代交通工具。
8.【答案】A。
解析:高山属于陆地的一种形态,波浪属于海洋的一种形态。
9.【答案】B。
解析:聪明和愚蠢是相对反义词;黑色和白色也是相对反义词。
而A项男人和女人是绝对反义词。
10.【答案】D。
解析:父亲是女儿的长辈,外祖父是母亲的长辈。
叔叔阿姨、儿子女婿、姨夫姨妈彼此都是平辈。
所以正确答案是D。
人文常识:1.【答案】B。
解析:1937年7月7日驻华日军悍然发动“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日本开始全面侵华,抗日战争在北平(今北京)爆发,属于华北而非东北。
2.【答案】B。
解析:“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经典的书籍。
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
3.【答案】B。
解析:景德镇有四大传统名瓷:青花瓷、粉彩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
4.【答案】D。
解析:周作人当过汉奸,在他看来,人要吃饭,不能用国家概念来定位人,具有超越种族、超越国家的思想。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4月3日行测练习(答案)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4月3日行测练习(答案)言语理解:1.【答案】C。
解析:由后面对应的“研究”可知,空缺处应填一个动词,“口味”为名词,首先排除B项。
“评论”一般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与文意不符,排除D项。
“欣赏”和“鉴赏”都有“赏”的意思,但“鉴赏”的对象多为文化艺术品、文物等,与句中的“文艺”相对应,当选2.【答案】C。
解析:由文段“属于图像时代”可知,电视、电影、光盘等在文化消费和阅读领域中占有主要地位。
“主导”指主要的并且引导事物向某方面发展的,比“引导”、“引领”两词多了层主要的意思,与作者认为的这种“走向”契合。
故本题答案为C3.【答案】A。
解析:“珠联璧合”比喻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结合在一起。
“相辅相成”指两件事物互相配合,互相辅助,缺一不可。
“相得益彰”指两个人或两件事物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取长补短”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题干指“二者同为‘教育人才指导’、‘传播文明’之‘利器’”,又都具有极高“开通民智”的功能。
用比喻同为杰出的人才或美好的事物在一起的“珠联璧合”更恰当4.【答案】A。
解析:从题干的“不理解”、“强迫”可知,作者对目前这种儿童教育持批判态度,排除没有态度倾向的“趋势”。
题干意在说明“大人常在孩子中求大人”这种错误的教育理念,将影响到大人对儿童的教育手段,乃至根本性误导儿童的整个教育。
“病根”比喻导致失败、挫折、灾祸的根源。
比其他两词更合题意。
5.【答案】B。
解析:填入的词需与“沟渠”“通塞”搭配,再综合题干文风的半文言特色,此处填“疏浚”最合适,且与“沟渠通浚”相呼应。
6.【答案】C。
解析: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强调的是交通繁忙、繁华热闹的的情景;纷至沓来:形容接连不断地到来,强调的是接连不断这一状态;A、B 两项词义与语境不符,可排除。
络绎不绝:前后接连不断,形容车马行人来往频繁;接踵而来:接连不断地来,形容来者很多。
2014年海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35.英语⽬前是世界上不同语⾔群体之间进⾏交流的主要⽅式,这种交流是⽂化间的知识交流,它的是存在着相互分离的⽂化。
换句话说,作为通⽤语⾔的英语是处理语⾔差异和⽂化差异的⽅式,⽽不是它们的⽅式。
依次填⼊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项是:A.表现同化B.特征隔绝C.基础统⼀D.前提消灭36.由于⽯化能源存在污染及蕴藏量减少的问题,新能源⼀直被视为重要替代品,其中核能更是各国开发的。
但⽇本核事故却引起⼤家对何能安全的,各国政府⽆不希望在短期内找出更安全、经济的新能源,以减少对⽯油长期的依赖。
依次填⼊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项是:A.热点疑虑B.要点警觉C.重点忧虑D.基点警惕37.最近,⼀项关于体重与死亡率的研究让⼈。
该研究认为,按照国际的体重评价标准,超重⼈群⽐体重正常⼈群在同⼀时期内的死亡率要低6%。
这⼀结果⼀经公布,⽴即掀起了轩然⼤波,因为⼤众媒体数⼗年来⼀直的观念是,超重甚⾄是适度的体重增加都不利于健康。
依次填⼊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项是:A.啼笑皆⾮公认同意B.出乎意料通⾏宣传C.匪夷所思现⾏强调D.⽆话可说认可灌输38.“⼿机当电脑⽤、电脑当电视⽤、电视当摆设⽤”,对于电视机制造企业来说,这似乎已经成了⼀个的事实,互联给了视频内容⼀个的传输和展⽰渠道,仅仅作为显⽰屏的电视似乎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如何才能提⾼这块硕⼤显⽰屏的价值?电视机“智能”,已经成为这个产业的共识。
依次填⼊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项是:A.铁定快捷开发B.公认多维研究C.严峻灵活整合D.尴尬全新赋予39.⾃2006年《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中国正式⽣效,烟草界与控烟界过招已数百回合,双⽅的是,均将视线集中于青年群体。
烟草依赖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烟草界企图“从娃娃抓起”;控烟界也将青年时期作为吸烟⾏为的萌芽阶段,向青少年⼤⼒宣传烟草的危害。
填⼊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项是:A.秘⽽不宣B.不谋⽽合C.⼀成不变D.不⾔⽽喻40.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雕塑⼀直未被看作是与绘画同等的艺术形式;在中国传统学术中,也只有“画学”⽽没有“雕塑学”,历的这种不重视,造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量具有极⾼史料研究价值的⽯雕作品流失海外。
2014年海南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解析
2014年海南省公务员招录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1、下列关于火山的表述错误的是:A.喷出的物质有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B.可分为死火山、活火山和休眠火山C.五大连池的形成与火山喷发有关D.页岩是最常见的岩浆岩正确答案是 D。
2、关于四大文明古国及其数学成就,下列对应错误的是:A.古埃及:“0”的发现B.古印度:阿拉伯数字C.古巴比伦:六十进位制D.古中国:勾股定理正确答案是 A。
3、下列关于铅的说法错误的是: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铅B.香烟中是含铅的C.铅在人体内日积月累,不会分解D.汽油中添加铅元素可以起到防爆的作用正确答案是 A。
4、关于海水及其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海水的冰点湿度比淡水低B.北海道光渔场位于寒流与暖流的交汇处C.波罗的海是异界上盐度最高的海域D.波浪、潮汐和洋流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正确答案是 C。
5、下列关于石灰的说法错误的是:A.生石灰通常可以作为食品干燥剂B.澄清石灰水放置在空气中易变浑浊C.汉白玉与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相同D.“烈火焚烧若等闲”指高温煅烧正确答案是 D。
6、关于中国地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九寨沟国家地质公园以雅丹地貌闻名B.藏羚羊主要生活在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C.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处于武陵山脉的腹地D.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确答案是 A。
7、下列塑料制品中,能够作为食物容器放入微波炉中加热的是:A.聚氧乙烯(PVC)B.聚乙烯(PE)C.聚丙烯(PP)D.聚苯乙烯(PS)正确答案是 C。
8、下列哪组物品均属可燃固体?A.香蕉水、酒精B.面粉、油漆C.沥青、松香D.甲烷、乙炔正确答案是 C。
9、下列哪项不在中国地形的第二级阶梯上?A.秦岭B.呼伦贝尔高原C.鄂尔多斯高原D.巴颜喀拉山正确答案是 D。
10、关于矿产资源及其主要分布国,下列对应错误的是:A.硝石加拿大B.磷矿摩洛哥C.铜矿智利秘鲁D.金矿南非正确答案是 A。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28日行测练习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28日行测练习演绎推理:1.群众对领导干部的不满,不仅产生于领导的作为和业绩,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领导的期望值与实际表现之间的差距。
因此,如果竞选任何一个单位或部门的领导,竞选者在竞选过程中一味向群众许愿、夸海口是一种不明智的做法。
从以上议论可以推出以下哪项结论?A.只要群众对领导的期望值足够低,即使这个领导在职期间无所作为,群众也不会产生不满情绪B.只要领导的作为和业绩出色,群众就不会产生不满情绪C.由于群众的期望值高,尽管领导的工作成绩优秀,群众的不满情绪仍可能存在D.聪明的领导竞选者在竞选时不应向群众承诺什么2.某工厂进行结构重组,计划减员25%,撤销三个生产车间,这三个生产车间的人数正好占工厂总人数的25%。
计划实施后,上述三个生产车间被撤销,整个工厂实际减员15%。
此过程中,工厂内部人员有所调整,但整个工厂只有减员,没有增员。
如果上述判定为真,以下哪项一定为真?Ⅰ.上述计划实施后,有的生产车间调入新成员。
Ⅱ.上述计划实施后,没有一个生产车间,调入的新成员的总数,超出工厂原来总人数的10%。
Ⅲ.上述计划实施后,被撤销的生产车间中的留任人员,不超过工厂原来总人数的10%。
A.只有ⅠB.只有Ⅰ和ⅡC.只有Ⅱ和ⅢD.Ⅰ、Ⅱ和Ⅲ3.在期末考试结束后,班长想从老师那里打听成绩。
班长说:“老师,这次考试不太难,估计我们班同学的成绩都在60分以上吧。
”老师说:“你的前半句话不错,后半句话不对。
”根据老师的意思,下列哪项必为事实?A.少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上,多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下B.多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上,少数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下C.有的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上,有的同学的成绩在60分以下D.如果以60分为及格,肯定有的同学的成绩不及格4.某宿舍住着甲、乙、丙三个人,一个出生在长沙市,一个出生在武汉市,一个出生在重庆市。
他们所学的专业,一个是会计,一个是营销,一个是中文。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14日行测练习(答案)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14日行测练习(答案)第一部分常识判断1.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C选项说法正确:变态反应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人们日常遇到的皮肤过敏,皮肤骚痒、红肿,就是一种变态反应。
B选项说法错误:变态反应的发生需要具备发生变态反应的特应性体质和与抗原的接触两个主要条件,人体接触致敏原(过敏原)只满足后者,因而不一定出现变态反应。
D选项说法正确:变态反应分为4型,临床最常见的是Ⅰ型,又谓速发型过敏反应,常表现为生理功能紊乱,而无严重的组织损伤;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2.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初亏由于月亮自西向东绕地球运转,所以日食总是在太阳圆面的西边缘开始的。
当月面的东边缘与日面的西边缘相外切的时刻,称为初亏。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3.A.【解析】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少饮或不适人群之一即“经常接触铅的人”,因为牛奶中的乳糖可促使铅在人体内吸收积蓄,容易引起铅中毒,所以经常接触铅的人不宜饮用牛奶,可以改饮酸牛奶,因为酸牛奶中乳糖极少,多已变成了乳酸。
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4.B.【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选项做法错误:高层建筑失火时,盲目朝楼下逃生,可能自投火海;正确做法:在发生火灾时,有条件的可登上房顶或在房间内采取有效的防烟、防火措施后等待救援。
B选项做法正确:救火时门窗要慢开,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焰蔓延和火焰突然窜出伤人。
C选项说法错误:热水灭火的效果要比冷水强,因为热水喷洒在燃烧物上,不仅能够起到冷却作用,而且燃烧物周围很快被一团团蒸汽所笼罩,使四周氧气减少,大火一旦缺氧,火势必然受到控制,这些蒸汽层起到大面积窒息作用,从而使火势由强而弱,最终达到灭火除灾的效果。
D选项说法错误:如果电脑着火,即使关掉主机,甚至拔下插头,机内的元件仍然很热,仍会迸出烈焰并产生毒气,荧光屏、显像管也可能爆炸。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2月12日行测练习(答案)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2月12日行测练习(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搭配不合理:海鲜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含有嘌呤和苷酸两种成分;啤酒含有的维生素B1是嘌呤和苷酸分解代谢的催化剂。
边吃海鲜边喝啤酒,造成嘌呤、苷酸与维生素B1混合在一起,发生化学作用,会导致人体血液中的尿酸含量增加,破坏原来的平衡;尿酸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以钠盐的形式沉淀下来,容易形成结石或引发痛风。
B项搭配不合理:从成分结构上来看,蟹肉的蛋白质较丰富,而柿子含很多鞣酸,蛋白质遇到鞣酸后会凝结成硬块,积在胃肠里会影响消化功能,有腹痛、呕吐、腹泻的反应,严重的可以阻塞胃肠道,出现肠梗阻,伴随剧烈的腹痛、呕吐,有时甚至会引起胃出血。
C项搭配不合理:栗子本身含有蛋白质、淀粉、糖、脂肪外,还富含维生素C、胡萝卜素和脂肪酶,而牛肉则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栗子中的维生素C易于与牛肉中的微量元素发生反应,削弱栗子的营养价值,并且不消化,所以牛肉与栗子吃会导致呕吐。
D项搭配合理:羊肉有很大的膻味,而萝卜有辣味,两者搭配起来可以去膻味,除辣味;羊肉含有丰富的动物蛋白,萝卜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两者可以互补,充分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羊肉较温热,而萝卜性寒凉,能润燥清火。
这两样东西一起吃,在寒热方面比较平衡。
上火的人吃了不会咽喉肿痛,体寒的人吃了也不会拉肚子。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2.C.【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
其中互联网是其核心部分。
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
3.D.【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①对应正确:雷达是根据蝙蝠能在夜里飞行而并不用眼睛的特性而发明出来的,蝙蝠的脑子就像雷达,发出的超声波可以探测到任何阻挡他的障碍物,从而将这些障碍物的准确位置显现在蝙蝠的脑子里,蝙蝠就不会撞到任何障碍物。
②对应正确:鱼通过改变鱼鳔中空气的量实现上浮和下潜——当鱼要下沉时,挤出鱼鳔中的气体,减少身体排水量,使身体的重量重于水的浮力;相反,鱼要上浮时,通过摄取水中的气体来充满鱼鳔,增大身体排水量,使身体的重量轻于水的浮力。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26日行测练习(答案)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26日行测练习(答案)1.【答案】A。
解析:文段通过对比人们对待风、对待风险、以及对待面包圈的不同,阐述了乐观与悲观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
B项为干扰项,但是“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讲的都是人,由文段第二句“希望就要冒失望的风险,尝试就要冒失败的风险”可看出,文段强调的还是“态度”,故A项比B 项恰当。
C项“面包圈”和“那个窟窿”是乐观主义者与悲观主义者对待事物两种态度形象化的表述,不能完全代表乐观与悲观两种生活态度。
D项“生活中的哲理”的表述过于抽象,没有体现出文段的论题,排除。
本题最恰当的答案为A。
2.【答案】C。
解析:文段由长者的话引出了一种逻辑,话锋一转,改变了条件,原来的逻辑就“适得其反”了。
由此,作者得出结论:逻辑各种各样,互不相同,也许还会打架,而奉行哪种,全取决于自己。
题干要求选择最适合的文段标题,这就要求选项简短又切合文义。
综观全文是在讲逻辑。
所以排除A、B两项。
D项的表述本身没有问题,但是它只强调了逻辑的“多”,对其“互不相同,也许还会打架”的特点没有涉及,排除。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3.【答案】C。
解析:文段讲述了“鸟巢”的焊工们在“鸟巢”的每条焊缝边上镌刻自己名字这样一个事件。
建造“鸟巢”这样的伟大建筑,离不开劳动者的智慧和血汗,让他们刻下自己的名字,既能留下永久的纪念(对历史负责),又是对普通劳动者的尊重(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故答案为C。
A项“是一个温暖人心的举动”体现了这一事件背后所透露出的尊重劳动者的一面,但是对于文中所说的“也许公众没有机会看到,却永不会磨灭”,却没有涉及,排除。
B项是站在建设者的角度,强调签下名字时的态度,从文中看不出建设者当时的状态,排除。
D项是对这个事件本身的概括,其后反映的较深层次的内涵没有涉及,排除。
4.【答案】C。
解析:文段通过《闯关东》这个具有典型性的传奇故事来反映民族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百折不挠”的精神,突出的是民族的气魄,所以正确答案为C。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12日行测练习(答案)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12日行测练习(答案)言语理解1.【答案】B。
解析:核电站对核能的利用为核裂变,排除A;太阳能电池是通过光电效应或者光化学效应直接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光电效应和光化学效应并非同一概念,目前以光电效应为主,排除C;可燃冰被西方学者称为“21世纪能源”或“未来新能源”,储量惊人,只是受限于现有的开发水平才未被广泛使用,排除D。
2.【答案】B。
解析:大爆炸理论是宇宙物理学关于宇宙起源的理论。
根据大爆炸理论,宇宙是在大约140亿年前由一个密度极大且温度极高的状态演变而来的。
3.【答案】C。
解析:《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决定》指出,在民族关系方面,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其中平等是基石,团结是主线,互助是保障,和谐是本质。
4.【答案】B。
解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0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第六个任务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
2010年要把改善民生、发展社会事业作为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的重点,坚定不移地加以推进。
5.【答案】C。
解析: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主要目的是各国共同关注全球变暖,减少碳排放量,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其中减少碳排放量,主要是指减少CO2的排放量。
6.【答案】D。
解析: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上海世博会将是探讨人类城市生活的盛会;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将成为人类文明的一次精彩对话。
7.【答案】B。
8.【答案】C。
解析:“人不能两次踏进一条河流”体现的是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是辩证法的观点。
A项将认识与存在孤立开来,B项只片面承认意识,D项只承认运动的绝对性,不承认相对静止,ABD都是片面孤立的形而上学观点。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7日行测练习(答案)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7日行测练习(答案)选词填空:1.【答案】B。
解析:由题干中的“一个小小的草根网络”可知,这场技术革命是自下而上的(反义提示信息),第一空用于“并非”之后,结合选项只有“自上而下”与之契合,故答案为B。
【知识链接】有条不紊:形容有条有理,一点不乱。
运筹帷幄: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
2.【答案】B。
解析:横线上所填的词应与句中的“大雅之堂”相对应。
“大雅之堂”意为高尚雅致的地方,四个选项中,“体面”意为光彩、荣耀,与此契合。
故答案选B。
3.【答案】B。
解析:“闪电”强调速度快,“雷击”强调程度深,力度大。
“雷击”更符合“甚至会使一个人脱胎换骨”这种程度较深的语境;“长亭古道”与送别的场景相关,而“夕阳衰草”表现的是一种衰败的景象,“衰草”与文中“沉郁的气流”相对应,“夕阳”与“黄昏时分”相对应,所以答案为B 项。
4.【答案】A。
解析:密密匝匝:密集的;茂密的;满满的。
郁郁葱葱:形容草木苍翠茂盛,也形容气势美好蓬勃。
四个选项中“密密匝匝”最能体现嫩菜芽密集地“挤”在一起的样子。
5.【答案】C。
解析:句意说的是唐山农民兄弟对地震灾区的一种自发救助。
“正直”意为公正坦率,但句中的这种救助并不涉及是否正直的评价,排除A。
句中所填的应该是形容词,“真情”为名词,据此排除D。
“不是邻里,是素不相识,出手救援”体现的是农民兄弟的“善良”品性,故本题答案为C。
6.【答案】D。
解析:先看①句,前面说提出了不少理论,后面说理论都不成熟,二者之间为转折关系,据此可排除表示假设关系的A、B。
再看③句,“天生就是一个作家”与“很难算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之间为转折关系,“而”表示转折关系,D项当选。
7.【答案】C。
解析:政府职能与“转变”是固定搭配。
排除B、D两项。
手段:指为完成一定的目标或任务所使用的一定的技巧。
手法:①处理材料的方法,常用于工艺、美术或文学方面,含有技巧、工夫、作风等意义;②待人处世的不正当方法。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5日行测练习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5日行测练习图形推理:言语理解:1.至少在中文世界,将儒家传统定性为一种“人文主义”,已经成为学界的()。
而视儒家传统为一种“宗教”,或者认为儒家传统具有一种宗教性,则自清末民初以来一直聚讼不已,至今()。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公认尚无定论B.共鸣未置可否C.共识莫衷一是D.惯例前途未卜2.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文学()了,文学家们似乎都已经退隐到超凡脱俗的文学世界里,或专营文学技术的革新,或致力于自我感情的()。
在各种重大历史场合很难看到文学的身影。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消失装饰B.寂静掩饰C.沉默宣泄D.沉寂雕饰3.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网络管理应进一步(),加大财力和人才的投入,加快完善立法。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表明规范B.证明规划C.说明规范D.显示规划4.三清山风景如画,有()的峰峦,()的奇石。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凸出崎岖B.突出崎岖C.突出嶙峋D.凸出嶙峋5.一帆风顺的旅途只能酿就()的思维,而人生中的()从来都是经历了颠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出现。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墨守成规捷径B.一成不变捷径C.画地为牢道路D.中规中矩道路6.春天翻动思绪,春景使人联想,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都是哲人对春天的一种见解,沐浴春天的一种方式,对春天()的理解,春天呈现的种类自然也就()。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莫衷一是千变万化B.因人而异千姿百态C.浮想联翩姹紫嫣红D.众说纷纭千娇百媚7.这些()党纪国法的人已经堕落为社会的蠹虫、人民的罪人,面临的将是严肃的法律(),怎么还会异想天开地要求保留党籍呢?A.违反制裁B.违犯惩罚C.违犯制裁D.违反惩罚8.战争文化研究运用了多种学科、多种理论和多种研究方法来解释战争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远比运用单一学科解释要()得多,可以修正过去一些错误或存在()的观点,也可以对历史进行另外一种角度的解释或观察。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18日行测练习(答案)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18日行测练习(答案)1【答案】A。
解析:分析文段可知,“……人的品格”与“拷问人的……”相互照应。
“品格”指人的思想品行,与之相对应,选项中只有“灵魂”有侧重良心、人格的意思;与其他选项相比,“检验”与“拷问”的意思也更贴近。
所以答案为A。
2.【答案】C。
解析:题干讲的是大自然的一些现象给我们的启示。
“一群蚂蚁抬走骨头”,需要的是大家相互的协调,体现了蚂蚁的合作精神。
“齐心协力”比“共同努力”更强调相互协调、合作的意思,所以本题答案为C。
3.【答案】A。
解析:前面说的是高而雄伟的山,故后面用“广阔”或“精妙”来形容这样的山不妥当,排除C、D。
句中说的是“越难爬到顶峰,越不容易看到他的……”,不用爬到顶峰,站在山脚下也可以看到山的“壮丽”,所以此处填“壮丽”与文意不符合,排除B。
“领悟”与“真谛”为固定搭配。
本题答案为A。
4.【答案】B。
解析:“优秀”和“充分”都与“环境”不搭配,结合前文的“四大基础竞争力”,可知“优越”比“良好”更能体现竞争力,所以第二空选“优越”更合适。
5.【答案】A。
解析:“效益”指效果和收益,相比其他三个选项多了“效果”的含义,更符合句子意思,且“收益”、“利益”和“利润”与“提示经济增长”均不搭配。
6.【答案】D。
解析:本题从第二空入手比较容易。
题干中第二个句子的主语是指示代词“这”,指代的是前面的一句话,而前面一句话讲的是对Google 的认识、看法,所以第二空选“共识”最恰当。
故本题答案为D。
7.【答案】D。
解析:“无可奈何”指感到没有办法,只有这样了。
“无所不知”指什么事情都知道,没有不懂得的。
“无计可施”指想不出对策,没有办法可用。
“无能为力”指使不上劲或没有能力去做好某件事情、解决某个问题。
题干中指的是许多人开始相信自己对一切都感到使不上劲,没有能力解决问题,而不是想不出办法,更不是什么事情都知道,所以第一空选“无能为力”。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4月1日行测练习(答案)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4月1日行测练习(答案)逻辑判断1.【答案】B。
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
根据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推理规则: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后件,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所以A项错,B项正确。
世界和平只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其中的一个要素,无法推出C项。
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全球认可的新规范是并列关系,两者无影响与制约关系,无法推出D项。
所以应当选B。
2.【答案】C。
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
第一句话可以变化为:“如果廉洁奉公,那么品行端正”,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则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所以A项不正确。
“一心谋求个人私利的干部绝不是一个品行端正的干部”可以变化为:“如果一心谋求个人私利那么不是品行端正”,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根据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则“品行端正”可以推出“不是一心谋求个人私利”,所以C项正确。
“一个谋求个人私利的干部也绝不可能成为一个一心为民的干部”可以变化为:“如果谋求个人私利那么不是一心为民”,也为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根据推理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
所以“不谋求个人私利”不能推出“一心为民”,所以B项错误。
同理,D项也不正确。
正确答案为C。
3.【答案】C。
解析:结论型题目。
“在这种惯性中,风俗习惯的变迁与法律规则的变迁都比较缓慢”可以得出风俗习惯与法律规则变迁缓慢,不能推出D项。
制度受法律规则和非正式的风俗习惯所影响,所以制度变迁不是自发的,所以B 项错误。
又因变迁缓慢不代表不变迁,A项太绝对,所以也应排除。
正确答案为C。
4.【答案】D。
解析:考查复言命题推理。
题干中为两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根据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否定后件则否定前件,联盟没有名存实亡→巴西和智利都不抵制联盟→阿根廷没有参加联盟。
所以应当选D。
5.【答案】D。
解析:考查直言命题推理。
不能从“有的”推出“所有”,所以不能判断A项是否正确。
再从“凡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人都能够进大学当老师”推出大学老师中有研究能力较强的人,即有些大学老师具有较强研究能力,所以B项正确。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2月28日行测练习(答案)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2月28日行测练习(答案)1.【答案】C。
解析:每组第一个图形依次顺时针旋转90°得到第二、三个图形。
2.【答案】B。
解析:每个图形中箭头都指向锐角,只有B项满足。
3.【答案】A。
解析:①②④三个图形都是由两个图形组合而成,③⑤⑥是由三个图形组合而成。
4.【答案】C。
解析:第一组第二个图形是第一个图形的俯视图,第三个图形是第一个图形的左视图;第二组图形也具有这一规律,第三个图形是第一个图形的左视图,答案选C。
5.【答案】B。
解析:使用排除法。
把选项的图形展开和题干图形对比,首先排除C、D项,因为C、D项展开后会出现一个长方形连接两个黑色三角形的情况;其次排除A,因为A项展开后有两个长方形都连接白色和黑色三角形,所以只有B项是正确的。
6.【答案】A。
解析:文段通过一项针对不同职业人群上网情况的对比调查,说明上网比例的高低与职业之间并无必然联系,A项符合题意。
【考点点拨】根据文段中的数据对比并不能得出“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的结论,B项错误。
从事商贸活动的人员上网人数比例偏低并不能直接等同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滞后,C项错误。
由“收入较高的人们的上网比例并没有很大提高”可知D项也不对。
7.【答案】A。
解析:文段首先提出中国应当虚心向西方学习,然后进一步强调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不能丢弃了“自我”,失去了“自我”的根基。
由“一个民族一旦失去了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文化特质、体现文化灵魂的哲学思维传统”可知,“自我”的根基即为“哲学思维传统”。
B、C、D不是文段强调的重点,排除。
正确答案是A。
8.【答案】B。
解析:材料首先指出“国家之强和个人之弱使一些人心理失衡”的现象,接着针对这一现象提出国人需要克服狭隘的“受害者情结”,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的观点,最后从反面进一步论证了这个观点。
故本题答案为B。
【考点点拨】“正因如此”、“因此”等总结性词语所引领的句子多为主旨句,考生应着重关注这些关键词。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6日行测练习(答案)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6日行测练习(答案)片段阅读:1.【答案】B。
解析:在文段中,作者先谈到了“全球化”这一概念,然后引出作者所理解的“世界化”的概念。
从最后一句话“这就是我所界定的‘世界化’”可以得知,作者要谈的主要观点是关于“世界化的。
”由此可排除A、C。
再看世界化的定义,“不仅仅包括跨边界的相互联系,而且还要将内在于民族国家社会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加以转化”,B选项是最合适的。
【快速突破】一般情况下,文段最后一句为“这是……”、“这就是……”等总结型句式时,该句中提到的概念多为文段的关键信息。
例如本题,文段最后一句“这就是我所界定的‘世界化’”,其中“世界化”即为文段的关键信息。
A、C两项没有涉及到这一关键信息,可轻松排除。
2.【答案】C。
解析:这段文字首先说人作为一种文化动物,有爱美之心,而后,一个“然而”引出了作者真正要谈论的内容,那就是“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下面举了谎言和实话、页面和源代码的例子来论证这一点,因此这段话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是C项“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
A项谈到人的行为受诸多因素影响和B项人是一种文化动物都只是一个引子,D项只是一个具体的例子。
3.【答案】D。
解析:材料采用对比手法,突出了官员与政治人物在处理问题上的不同之处。
即官员处理的都是有答案的问题,且越是训练优异的官员,越是认为问题都是有答案的,越是不能处理没有答案的问题;而政治人物处理的都是没有答案的问题,故本题答案为D。
【迷途指津】本题干扰项为C项,C项说“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成为政治人物”,也就是说有些官员能够成为政治人物,而文段论述的并不是哪些官员可成为政治人物的问题,故排除。
4.【答案】B。
解析:文段主要讲的是在中国画中怎样留白,留白应注意些什么,即中国画黑与白、实与虚的构图原则,故答案选B。
其余三个选项在文中都没有体现。
5.【答案】A。
解析:文段主要讲了职业和事业的区别与联系,A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是文段论述的重点。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31日行测练习(答案)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31日行测练习(答案)逻辑判断:1.【答案】B。
解析:削弱型题目。
题干结论是粮价会大幅下降,原因是下雨会缓解旱情,粮食会丰收,从而粮价下跌。
A项准确性不稳定还是可能预测正确的,削弱程度不强;B项如果降雨时间长,可能产生洪涝灾害,则粮食不会丰收,粮价不会下跌,削弱了结论;C项“与其他商品的比较”与题干论证无关;D项干旱虽然不是最严重的威胁依然可以威胁作物的生长,不能削弱题干论证。
故答案选B。
2.【答案】D。
解析:结论型题目。
A项中“喜欢听故事是幼儿的天性”这一说法无法推出;题干并没有说明家长比幼儿园教师更具有爱心,B项错误;由题干“我做出样子,希望他能够模范,但难以奏效”可知C项错误;由题干内容可推知D 项正确。
故答案选D。
3.【答案】B。
解析:削弱型题目。
题干结论是地价上涨是房价猛涨的罪魁。
A、B 两项都是通过地价和房价上涨的实际数据来说明问题,比较而言,B项的数据更能削弱结论;C项加强了论点,D项削弱了论点,但C、D两项都是某个人的观点,加强或削弱程度不强。
故答案选B。
4.【答案】C。
解析:结论型题目。
A项无法由题干内容得出;经济的良性循环是要实现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并不是其先决条件,B项说法错误;由我国的实际情况可知,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是由于政府的投资,因此并不能说明我国经济转入良性循环,C项正确;D项由题干内容无法得出。
故答案选C。
5.【答案】C。
解析:结论型题目。
由于影响污染的因素很多,即使使用省电冰箱,也不能得出A项的结论;同样,由于不知道其他电器的用电情况,不能得出B项的结论;根据题干“用电越少造成的污染越小”和“省电冰箱比普通冰箱省电20%~30%”可推出C项;D项无法由题干信息得出。
故答案选C。
6.【答案】C。
解析:复言命题推理。
根据题干“所有客人都是坦率的人”和“没有坦率的人会隐藏他们的真实感觉”,可以得到“没有客人隐藏他们的真实感觉”。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3日行测练习(答案)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3日行测练习(答案)言语理解:1.【答案】B。
解析:“保护”、“珍惜”、“鼓励”、“重视”四个词语中,和“农民工的劳动”搭配,“珍惜”最恰当。
“农民工的劳动”不是需要“重视”的,不是需要“鼓励”的,是需要“尊重”和“珍惜”的,只有先“珍惜”了才能“保护”。
“爱护”是爱惜、保护。
所以后一空填“爱护”更恰当。
本题正确答案是B。
2.【答案】A。
解析:阅读可知,文段具有明显的反讽意味,选项中与此风格相符的只有A项。
3.【答案】B。
解析:根据摹状类题目材料具有散文化的特点,与“慢慢”相比,“缓缓”的散文风格更明显,排除A、C。
再看第三空,“光明”是从天上照下来的,用“降临”这一具有空间感的动词更契合语境。
因此本题答案为B。
4.【答案】C。
解析:尝试:试探性的试验。
试图:打算。
文中表达的意思是一批作家对于如何跳出传统推理小说的窠臼,还没有即成的办法,只能试着去做,可见“尝试”比“试图”更恰当。
窠臼:现成的格式,老套子。
“窠臼”是书面语,“老套”是口语,根据原文,此空显然应填书面语“窠臼”。
本题正确答案是C。
5.【答案】B。
解析:有览物于胸的宽容和大气,需要人能够看得远,此空应填“看远”。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显然此空应填“看透”。
超然物外:超出世俗生活之外,引申为置身事外。
超出世俗之外,要做到淡泊名利,此空应填“看淡”。
6.【答案】A。
解析:“指示”多用于领导与下属之间,“指令”多用作科学术语,如向计算机下达指令。
文中填“指令”更适合,排除B、D;“意向”可以理解为有方向的意识,有明确意图。
根据题意,“根据我们的指令想象特定的任务”是有明确方向性的,此空应填“意向”。
【知识链接】指示:指明,示意。
指令:指示,命令。
反应:是身体某些部分发生的相对于刺激的变化,包括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为。
反映:比喻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如向上级反映情况。
7.【答案】D。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6日行测练习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6日行测练习片段阅读:1.“全球化”是一种非线性的、辩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全球的与地方的不再是作为文化的两极而存在,而是作为并联在一起的、相互关联的原则而存在。
这些过程不仅仅包括跨边界的相互联系,而且还要将内在于民族国家社会的社会与政治属性加以转化。
这就是我所界定的“世界化”。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观点是:A.“全球化”是一种非线性的、辩证的过程B.世界化意味着内在的全球化,意味着发自民族国家社会内部的全球化C.“全球化”过程中的世界的和地方的文化是相互关联的D.世界化包括跨边界的联系和民族国家内部的联系2.人类是一种文化动物。
人类的行为不仅被先天的生物本能所决定,而且也受到后天的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然而,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不管你是否能意识到。
美丽往往是谎言,而实话往往很难听。
浏览网页,你可能被华丽的页面吸引。
如果从浏览器的菜单中查看源代码,你会发现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这段文字表达的主要意思是:A.人类的行为受到后天的文化和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B.人类是一种文化动物C.任何美妙的东西背后,都有并不美好的本质或起源D.美丽往往是谎言,而实话往往很难听3.官员这种人从早到晚都在解决有答案的问题,头脑已经被训练成这样,因此不是当政治人物的料。
政治人物的任务是处理没有答案的问题,去应付很有可能无解的问题。
然而,一个人越是被训练成优异的官员,就越以为问题都是有答案的,一定可以解决,因此一遇到可能无解的问题就束手无策,甚至拍拍屁股一走了之。
所以,一个人越是被训练成官员,就越会变成不称职的政治人物。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准确的一项:A.一个优异的官员总以为问题都是有答案的B.政治人物的任务是处理没有答案的问题C.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成为政治人物D.最优异的官员是差劲的政治人物4.传统中国画讲究“知白守黑”,其含义是“黑者为画,白者为空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海南省考备战每日一练——3月17日行测练习
类比推理:共10题,先给出一对相关的词。
要求你选出一对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切或相似的词。
请开始答题:
1.蜜蜂:蜂蜜
A.橡胶:塑料
B.牛:牛肉
C.蚌:珍珠
D.鸟:鸟巢
2.瞄准:射击
A.闪电:下雨
B.学习:进步
C.打铃:下课
D.入水:游泳
3.空调:风扇
A.电梯:楼梯
B.橱窗:天窗
C.领带:围巾
D.衣柜:衣架
4.救生圈:浮力
A.压路机:阻力
B.降落伞:重力
C.高压锅:压力
D.润滑油:摩擦力
5.饭馆:食堂
A.歌剧:京剧
B.市场:商场
C.宾馆:宿舍
D.教师:老师
6.员工:经理
A.大学:教育部
B.使馆:大使
C.孩子:父母
D.教学楼:大学
7.酸奶:奶酪
A.木头:桌子
B.豆浆:豆腐
C.干冰:冰块
D.土壤:沙尘
8.元宵节:灯谜
A.端午节:龙舟
B.清明节:菊花
C.春节:饺子
D.中秋节:嫦娥
9.醋:酸
A.叶:绿
B.花:红
C.雪:白
D.雨:涝
10.东奔西走:奔走
A.上和下睦:和睦
B.左思右想:思想
C.南腔北调:腔调
D.日积月累:积累
常识判断,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
1.古代“子时”指的是()。
A.晚上9点~晚上11点
B.晚上10点~晚上12点
C.晚上11点~凌晨1点
D.晚上12点~凌晨2点
2.在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中,位于小篆和楷书之间的字体是()。
A.金文
B.大篆
C.隶书
D.草书
3.第29届奥运会与历届奥运会相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设置的比赛大项最多
B.打破的世界纪录最多
C.金牌和奖牌分布最广
D.参加国家和地区最多
4.剧烈运动后,人们常常满脸通红,大汗淋漓,这主要是因为皮肤的什么功能?()
A.保护和排泄
B.排泄和调节体温
C.排泄和感受外界刺激
D.保护和感受外界刺激
5.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与故事中的主人公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立木取信——商鞅
B.卧薪尝胆——勾践
C.围魏救赵——孙武
D.图穷匕见——荆轲
6.下列说法中,所含光学知识原理达两种以上的是()。
A.镜中花,水中月
B.凸透镜
C.海市蜃楼
D.潭清疑水浅
7.下列对于古代称谓说法错误的是()。
A.阁下是对长辈的尊称
B.足下是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
C.内子用于丈夫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D.“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
8.下列关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描述,与古代的说法或传说不相符的是()。
A.元宵节挂灯最早跟佛教仪式有关联
B.清明节吃寒食最早是为了纪念一位先皇
C.中秋节吃月饼曾与反抗元朝的统治有关
D.古代的春节叫元旦,意为一年的第一天
9.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大兴安岭在我国黑龙江省境内,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林区
B.内蒙古是中国发现岩画最丰富的地区
C.松辽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是世界著名的玉米带
D.辽宁省在中华民国时期被称为奉天省
10.以下不可能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
A.针灸
B.济公的传说
C.绍兴黄酒的酿制
D.青岛“啤酒节”
资料分析,根据下面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据调查,某省2006年小麦种植面积为2739万亩,比上年增加169万亩,预计总产量940万吨,比上年增加90万吨,平均单产343公斤/亩,其中预计白麦总产量558万吨,红麦总产量361万吨,还有少量花麦。
2006年某省小麦生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优质小麦的种植面积扩大,全省优质小麦推广面积1000万亩。
如A市优质弱筋小麦面积比去年增加39万亩,占47.5%;B市“烟农19”种植面积达到50%以上;C县优质品种达到80%以上;D市优质小麦推广面积130万亩。
E市2006年小麦播种面积554984亩,比2005年的543609亩增加11375亩,夏粮生产呈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大好局面,全市夏季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01335亩,比2005年的697069亩增加4266亩,其中:大麦面积100328亩,与2005年的105020亩相比减少4692亩;元麦2417亩,比2005年的4015亩减少1598亩;二豆面积43606亩,与2005年的44965亩相比减少1359亩;油菜种植面积205201亩,比2005年的225004亩减少19803亩。
小麦与油菜面积一增一减,且都在万亩以上。
全市2006年优质弱筋小麦推广面积40万亩,占小麦总面积的72%,其中“扬麦13号”推广面积26.3万亩,“扬麦11号”推广面积6万亩,“宁麦9号”推广面积7.7万亩。
预计全市小麦单产与去年相当,每亩268公斤,预计总产15万多亩,优质小麦产量10万吨左右,总产比去年增加近万吨,增长3%左右,预计小麦商品量能达到5万多吨。
1.根据预计,某省2006年小麦平均单产与2005年相比:
A.低约2个百分点
B.高约4个百分点
C.低约3个百分点
D.高约2个百分点
2.2006年E市“扬麦13号”推广面积约占小麦播种面积的比例是:
A.72%
B.65%
C.52%
D.47%
3.下列不一定是优质小麦品种的是:
A.苏20
B.烟农19
C.扬麦13号
D.宁麦9号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06年某省小麦生产呈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大好局面
B.E市2006年夏粮生产呈现了面积、单产、总产三增的大好局面
C.在E市2006年的夏粮生产中,小麦与油菜面积一增一减
D.在E市2006年的夏粮生产中,大麦种植面积约是小麦种植面积的30%
5.2006年,D市优质小麦推广面积占全省优质小麦推广面积的比例是:
A.约10%
B.8%
C.13%
D.约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