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专题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知识总结表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三专题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知识总结表格)
第 2 页
第 3 页
西汉董仲
舒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
权神授”;“大一统”“三纲
五常”他提出“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统治
地位
确立
①新儒学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
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
(根本原因)
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的建议
③汉武帝通过起用儒士参政、兴办太
学和地方郡学、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
科书等措施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魏晋南北朝受冲击三教并立
随唐三教合一
宋朝程朱
理学
“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
“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
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
是人性;把握“理”就要
“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
物才能明“理”)。
他把“天理”和“人欲”
对立起来,认为人欲是一
切罪恶的根源,提出“存
天理,灭人欲”。
统治
地位
巩固
儒学体系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符合了
统治阶级禁锢士人思想、为封建等级
制度辩护、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
需要,受到统治者的千方百计的维护。
第 4 页
明朝陆王
心学
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
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
反省;王守仁“致良知”
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
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
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
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李贽鞭挞程朱理学,否定孔孟
权威,抨击道学伪善。
批判
继承
经济: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资本主义
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人们的道德观
念和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
政治:
君主专制统治加强,社会矛盾尖锐。
思想:程朱理学、八股取士严重束缚
人们的思想,学术脱离实际。
但西学
东渐中近代西方科技传入中国,使一
些知识分子视野开阔。
明清黄宗
羲
顾炎
武王
夫之
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主
张限制君权。
经济上批判重农抑商,提
倡工商皆本。
思想上批判理学八股,主
张经世致用。
太平天国
太平天国运动时期阶级矛盾十分尖
锐,儒家思想中的“大同思想”-----
实现“天下为公”的社会,很符合当
时下层人民的利益。
对儒家思想中的
这一部分内容的利用有利于调动各阶
层参加反清斗争的积极性。
第 5 页
维新变法康有
为十九世纪末,康有为著《新
学伪经考》、《孔子改制
考》,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
学说与传统儒家思想相结
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
将儒家思想赋予了新的内
容。
被利
用
利用孔子的权威来论证资产阶级维新
变法理论的合理性,为维新变法思想
制造历史根据,减少变法的阻力。
新文化运动
陈独
秀、鲁
迅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儒家
思想,提出了“打到孔家
店”的口号,彻底否定儒
家思想。
新文化运动严重
动摇了以儒学为代表的封
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
但儒学的统治地位并没有
从根本上改变。
受抨
击,
动
摇,
但统
治地
位并
没有
从根
本上
改
变。
儒家思想是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精
神支柱;北洋军阀袁世凯破坏民主、
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未能动摇封建思想的正统地
位;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
为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在思想文化领
域反封建奠定经济基础。
文化大
摧毁新中国成立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中国的意识形态领域取得绝对的
领导地位,受“左”倾思想的影响,
第 6 页
革命一度对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采取了一种偏激的态度和措施,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摧毁。
改革开放后
新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纠正了对传统文化的偏激态度,重新认识到
了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成分,提倡和发
扬儒家思想体系中的“仁爱”“德治”
“民本”等思想,使传统的儒家思想
在当今社会中找到了合理的位置。
第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