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11462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
考试总分:3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溺死迁徒托辞瞩目
B.荣辱私塾碾转聊叙
C.劳碌衙门逊色通辑
D.慰勉妯娌竭力发髻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4.(5分)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母亲的最大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母亲那种_________的习惯,母亲那种________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母亲是一个好劳动”的含意是:________________。
(4)母亲具有的高尚品质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方面。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
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
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
(2)有同学根据语段画线句提出文章是歌颂人民的观点。
综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
他似乎从未有退休的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
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
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
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
”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
”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
”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的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
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的秘密。
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
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郁郁葱葱地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
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
”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
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
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得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
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1)爷爷做了哪几件事?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仔细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种一棵香樟树当礼物送给孙女——________________
(2)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3)结合全文,说说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4)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5)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2-2023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语文人教版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
1.
【答案】
C
【考点】
易误读常见字
【解析】
【解答】
A项,“缓慢”的“缓”应读作“huǎn”;
B项,“身体”的“身”应读作“shēn”;
D项,“刚刚”的“刚”应读作“gāng”。
故选C。
2.
【答案】
D
【考点】
字形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解析】
试题
【解答】
A.迁徒——迁徙;
B.碾转——辗转;
C.通辑——通缉;
故选D.
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3.
【答案】
管束,染
【考点】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词义辨析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①管束:管教并约束。
管理:保管和料理。
管教:管制并教育。
根据语境,应该是取“管教并约束”之意。
故选填“管束”。
②染:沾染。
学:学习;模仿。
父亲吸烟,这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在母亲的管束下,我们并没
有“沾染”上,故选填“染”。
三、解答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5分)
4.
【答案】
(1)一生不曾脱离劳动
(2)勤劳俭朴,宽厚仁慈
(3)母亲是劳动好手
(4)勤劳俭朴,宽厚仁慈,任劳任怨,坚忍不拔
【考点】
散文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解析】
(1)课文倒数4段原句“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
找到答案区域是作答的关键。
(2)课文7段段末原句“母亲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母亲是一个好劳动”的含意是母亲是劳动好手。
分析4段“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
……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
因为她身体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
(4)这是对人物形象的概括。
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
如此题从“总是天不亮就起床”“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
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等情节中概括出其“任劳任怨、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
此题也可找到关键词语进行概括。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四、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 2 小题,每题 5 分,共计10分)
5.
【答案】
(1)议论,抒情
(2)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尽管作者在第③段中说到了千百万劳动人民,但作者写这篇文章就是为了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感情。
【考点】
分析作者写作意图
回忆我的母亲(朱德)
散文阅读
表达方式及作用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文本第①段和第②段中“我应该感谢母亲……”这一内容,作者直抒胸臆,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母亲的崇敬之情,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
第③段中“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作者对母亲平凡而伟大的一生作出评价,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
(2)作者在第③段中提到“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一部分内容其实是作者为了更好地抒发对母亲的感情而写,它的作用也是为“回忆母亲”这一主题服务。
所以,“文章是歌颂人民的”这一观点错误。
6.
【答案】
(1)从容安排身后事,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领着孙女看自家的土地
(2)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是丰富的,他希望孙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他还留给了孙女期待和希望。
(3)因为爷爷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是丰富的,他希望孙女能同样感受到他的自豪和眷恋,他还留给了孙女期待和希望。
(4)①年纪大但身体硬朗;②热爱乡村生活;③有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5)①爷爷把香樟树当作礼物送给孙女;②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和她一起成长的香樟树;③爷爷送给孙女的不仅仅是一棵树,也是告诉孙女,她与故乡、与土地血脉相连,
故乡和土地是我们心灵的起点和归宿。
【考点】
筛选信息,归纳要点(记叙文)
记叙文内容理解与分析
记叙文标题作用
鉴赏文学形象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1)解答此题,需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找准事件,用简洁的语句概括作答。
根据第④到⑧段中“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等语句依次概括即可。
(2)结合文中爷爷告诉孙女的话语,可以看出爷爷认为故乡的一切都是孩子的,他在广阔的故乡留给孙女的一切是丰富的;他希望在城里居住的孙女能感受到他留守在乡村、留守在土地边的那种自豪以及他对土地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也是丰富的。
所以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3)解答此题关键要掌握标题在文章中的一般作用,主要有:①突出主题,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作用;②设置悬念;③指明文章线索;④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⑤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或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等。
结合本文内容来看,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既交代了本文的主要人物——爷爷,又点明其“留守”的快乐与意义,即点明了文章主旨。
据此理解作答即可。
(4)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
由文章第①段中“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等内容看出爷爷年纪大但身体硬朗;由第②段中“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第⑥段中“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等内容看出爷爷热爱乡村生活;由第④段“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第⑤段中“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
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等内容看出爷爷有着豁达从容的人生态度。
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5)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分析。
从文中爷爷带孙女参观故乡时所说的话可以看出,爷爷为孙女种树,不仅是把树当成一件送给孙女的礼物,更重要的是希望用树将城里的孙女与故乡联系到一起,让孙女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心灵相通的所在,文中表述为“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据此理解作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