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及意义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配式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及意义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近年来国家、部
委对装配式建筑政策、标准的逐步出台,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很大的推广和应用。

当今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和发展,从原来的预制产品得到了提升改进成为现
在的装配式建筑。

现在装配式建筑产品质量和产品技术已经达到一定高的程度。

当前绿色发展、节能发展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建筑工程作为资源消耗
的主要产品,应该响应国家号召,让自然资源有序利用和循环利用。

当前呈现出
装配式建筑和现浇建筑共同使用和发展的局面。

装配式建筑在节省能耗,提高效率,绿色可持续发展中显示了一定的优势。

关键词:建筑工程;装配式建筑施工;影响及意义
1当前装配式建筑分类
1.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主要是工厂生产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为主,通过将预制
件按照设计现场组装完成的建筑产品。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一般分为全装配式建筑
和部分装配式建筑两大类:全装配式建筑是全部采用构件完成建筑物工程;部分装
配式建筑是主要构件采用装配式构件,再通过与现场现浇混凝土连接、组装完成
的建筑物。

1.2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主要是指钢构件钢质材料作为主体框架,再用新型质量较轻、保温隔热、高强度的其他材料配合使用而成的建筑物。

钢结构结构可划分为:
钢框架体系、钢框架支撑体系、钢框架核心筒体系、钢框架模块核心筒体系以及
钢框架剪力墙体系。

1.3装配式木结构建筑
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主要是指木结构主要构件、分部构件在工厂预制,现场装
配而成的木结构建筑。

2装配式建筑特点及适用范围
2.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
2.1.1精度高、质量好、耐久性强。

预制混凝土构件在工厂模具中生产,模具
可以严丝合缝,混凝土不会漏浆;墙、柱等立式构件大浇筑、振捣方便、效果更好,养护质量、构件的强度、耐久性和精度大大提高。

2.1.2有效节约材料。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节约模具材
料达80%以上,减少模具材料消耗,预制构件表面光洁平整,可以取消找平
层和抹灰层;减少脚手架材料消耗达70%以上;装配式建筑精细化和集成化会降低
各个环节材料与能源消耗。

2.1.3不受冬季施工影响。

装配式建筑把很多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高处
或高空作业转移到平地进行;风吹日晒雨淋的室外作业转移到车间里进行;工作环
境大大改善,冬雨季施工的成本比现浇建筑降低很多。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适宜发
展居住类建筑。

2.2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
2.2.1符合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是用钢构件作为主
要材料,再使用保温隔热,高强度等材料作围护结构完成的建筑。

钢结构建筑减
少了对粘土砖、砌块、水泥、砂、石、灰的用量,减轻对资源的破坏,保护了生
态环境。

同时,钢材还可以再次回收利用,在新建和拆除建筑物时对环境污染相
对较小,属于绿色节能环保建筑。

2.2.2强度高、重量轻。

钢结构自重轻,约是混凝土结构的一半。

由于减小了
房屋自重,从而提高了承载力。

同时还降低了建筑的造价。

2.2.3抗震性能好。

由于钢材弹性好,塑性强,因此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可靠性。

钢结构具有钢材的特征,强度高、弹性好、塑性区,极大改善结构的受力性能,尤其是提高了抗震性能。

2.2.4装配式钢结构建筑适宜公共建筑、高档住宅、工业建筑。

3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意义
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推进新
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措施,有利于节约资源节约能源、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
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对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转型升级起到了积极作用。

3.1推动建筑产业转型升级,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装配式建筑需要强大的产业支撑,需要部件、装修材料、相关装备、设备的
生产,还需要设计、质量检查、科研等配套产业,同时也将推进建筑“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

3.2促进绿色发展
工业化的建造方式可将大部分作业转入工厂,有效减少有害气体及污水排放,降低施工粉尘及噪声污染,降低固体垃圾的排放。

据有关资料显示,装配式建筑
相较于现有建造模式,可以节水50%左右,节约模板80%左右,减少建筑垃圾70%以上,材料可循环使用率达到80%以上、建筑有效空间增加5%,建设周期平均
缩短20%,人工节约30%。

3.3化解过剩产能
以钢结构为例,钢结构装配式建筑单位建筑平方米的用钢量在80kg以上,是
现有建筑建造方式用钢量的1倍多,且90%以上可被回收利用,同时也是重要的
战略资源储备方式。

4在装配式建筑推广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4.1建造成本较高
一是在设计前期和预制构件加工图设计两个阶段,主体结构、预制构件、设
备管线、装修部品和施工组织的一体化协作,在标准化完善的情况下,成本会有
增加。

二是装配式建造相匹配的产业链不完善,配套能力不足,包括预制构件生
产设备、运输设备、关键构配件产品、适宜的机械工具等,专用运输距离远等都
会增加建筑成本。

4.2保障措施力度不足
装配式建筑相对于传统建造方式,在未形成规模化发展之前,每平方米成本
会增加,加之相应的新技术标准、监管体系、市场成熟度等均未配套,如果没有
政策和资金的强有力支持,很难推广。

在产业发展初期政策支持对于行业发展至
关重要。

虽然在税收、容积率、公积金贷款等方面提出了一些优惠政策,但相比
较面临的问题力度还不够。

4.3设计、科研发展能力不足
企业虽然认识到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趋势,但由于建筑、结构、装修、BIM、
装配式施工等专业人员缺乏及在高技术人才、先进设备引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
能力等方面明显不足。

只有提升工作水平、使用水平、创新水平,才能提升行业
的整体技术水平。

4.4行政监管还处在发展阶段
由于还处于发展初期使用率不高,相对需要完善的地方还很多。

行政监督要
加强事前事后管理,加强全过程管理,加强违法行为的处罚的监管。

一方面行政
监管部门要加强装配式建筑项目审批,加强规划审批、土地使用、施工许可、产
品质量、竣工备案、节能环保等各环节监管。

另一方面行政监管部门和企业内部
要加强预制构件原材料采购管理,完善预制构件原材料的采购、使用管理制度。

实现原材料质量可追溯、责任能追究。

要加强预制构件生产应严格按照有关规范、标准要求对原材料进行进厂验收和取样检测,要加强预制构件在出厂前的质量检验。

通过各方监管才能保证装配式建筑质量安全可靠。

4.5装配式建筑产业缺乏融合发展
装配式需要发展上下游产业。

装配式建筑的产业包含设计、生产、施工等环节。

上游是水泥、钢铁、木材等原材料,下游是基础设施,住宅及办公楼等。


配式建筑产业发展要符合供给侧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要符合建筑业健康发
展的要求。

装配式建筑产业要尽可能提高资源利用率,追求可持续发展。

要更大
程度上提高生产效率,提高安装方式。

要提高产业上各行业关联度。

要扩大适用
范围。

加大对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通过融合发展才能够提高装配式建筑
的经济价值。

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符合国家提倡的可持续发展政策,符合绿色环保、低碳生态的城
市建设发展理念。

装配式建筑还在发展阶段,只有了解了当前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和存在的问题,合理运用,才能够合理创造出经济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建伟,苏幼坡.装配式建筑与建筑产业现代化[M].北京:知识产
权出版社,2016.
[2]吴刚.装配式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