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F填写说明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总扫描延迟:造影剂开始注射到扫 描开始时间,由触发扫描延迟、触 发扫描、触发后扫描延迟时间构成, 需及时记录
18
扫描方案
• 前门控扫描 • 后门控扫描
19
射线剂量
• 需要存储剂量报告dose report • 包括钙化积分(平扫,用于定位)、
Testbolus或自动触发扫描、CTA扫描 的剂量
• 无运动伪影(excellent,5分) • 有运动伪影,但血管轮廓仍较清晰(good,4
分) • 存在运动伪影,血管轮廓模糊,但仍能用于诊
断(adequate,3分) • 运动伪影明显,使诊断把握度明显下降
(poor,2分) • 运动伪影显著,以致冠状动脉根本显示不清,
导致图像不能用于诊断(very poor,1分)
• 屏气后心率:呼吸训练时,患者屏气后所测得 的心率,取中间值,需及时填写
• Testbolus心率:即Testbolus扫描过程中的心 率,取中间值,需及时填写
• 扫描中心率:以75%R-R间期重建时有重建数 据的心动周期所对应的每个心率值 ,需及时填 写
11
12
造影剂注射方案
• 填写Testbolus和CTA扫描造影剂 注射量和流速
• 斑块密度:测量斑块范围所获得的平均密度(Hu). 斑块对应狭窄,但有狭窄不一定能够进行斑块测量
• 正常管径:该节段远近端1mm以上的正常管径的平 均值。
32
33
34
冠状动脉CT成像运动伪影评分标准
• 采用5分制依据观察者对所评价冠状动脉节段 是否存在病变的把握度,来评价冠状动脉运动 伪影。
25
• 理解此标准要考虑冠状动脉的分型与各支 血管所辖心肌供血范围的关系,在其他节 段均具备的前提下,对右或左优势冠状动 脉者只有14个节段,只有在均衡型者才有 15个节段。
• 对于第14段的评价,在实际应用中,若 LCX具备第14段则对其进行评价,LCX若 无第14段,而RCA发出第14段,即左室后 支,则将其归为第14段,并进行评价。
35
5
4
3
2
1
36
冠状动脉CT成像条带状伪影评分标准
• 采用4分制评价条带状或阶梯状伪影(banding artifact,BA;stair-step artifact):
• 无BA(4分); • 有BA,但断端无明显错开(3分); • 有BA,断端错开,但错开角度与血管长轴垂直;
BA位于可疑病变处,但通过切换时相能够避免BA 对病变观察的影响(2分); • BA与血管长轴接近平行,呈假性狭窄样,影响对 血管评价,通过多时相重建也无法弥补;BA位于 可疑病变处,切换多时相也无法去除影响(1分)
44
• CL:残余管腔管径,即通过原血管 轮廓中心所测得的最大径线长度
• CP:狭窄近端正常管腔管径 • CD:狭窄远端正常管腔管径
45
• 每段冠状动脉各项指标评价均以最大值 (程度)作为整段血管的最终评价结果。
• 若节段交界部血管有狭窄,则分别计入2 个节段。
• 诊断信心分为5级,如对测量值范围诊断 信心不足5,则将其与5的差值计入可能的 狭窄程度(即所诊断两个程度狭窄的信心 值和为5)
CRF表填写说明
1
填写基本要求
• 客观真实 • 准确及时 • 全面完整
2
内容
• 基本信息 • 临床资料 • 冠状动脉CTA扫描及图像分析 • X线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 • 随访 • 卫生经济学资料
3
基本信息
4
5
临床资料
• 包括相关因素、相关疾病、 临床资料、临床检查
6
7
8
9
冠状动脉CTA扫描及图像分析
46
47
心腔测量
右
心
房
前 后 径
左 心
房
左
前
心
后
房
径
前
后
径
48
室壁测量
前壁
室
间
隔
侧
壁
下壁
49
心功能测量
50
51
X线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
52
随访结果及卫生经济学资料
53
简表(A表)
• 基本信息 • 临床资料 • 冠状动脉CTA扫描及检查结果 • 随访 • 卫生经济学资料
54
26
1 2
27
3 4
14
28
1
5
11
13
6
9 12
7
10
8
29
10
9
11
13 12
14
30
31
• 心率:采用单扇区重建时记录每段所包括的各个心 动周期的心率
• 获取最佳时相:针对该节段重建运动伪影最小的图 像
• 时间窗:双扇区重建时记录该段所包括各个心动周 期的时间窗
• 运动伪影评分:以该段图像质量最差的横轴位图像 为准,即最低分原则
37
• 薄层图像重建时,不要采用 减弱错层伪影的平滑算法
38
4
3
2
1
39
冠状动脉CT成像钙化程度评分
• 冠状动脉钙化程度依据钙化对管腔评 价的影响程度评分为0、1、2、3分。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表示冠状动脉管壁无高密度钙 化影;
• “1分”表示钙化对管腔评价无影响; • “2分”表示钙化影响管腔的评价,但
20
21
22
检查结果、图像分析
• 检查结果:冠状动脉分型、起源、肌桥、狭 窄,其他
• 图像分析:图像特有参数(心率、重建时相、 扇区、时间窗) 、图像质量评价(运动伪影、 错层伪影、钙化影响)、分析结果(狭窄有 无及程度、斑块特性、心腔测量)
23
24
Austen WG,Edwards JE,Frye RL,et al. A reporting system on patients evaluated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irculation 1975,51 (suppl): 5-C40.
• 心率、控制心率用药情况 • 造影剂注射方案 • 扫描延迟时间 • 扫描方案 • 射线剂量 • 检查结果 • 图像分析:冠脉分析、心腔分析
10
心率、控制心率用药情况
• 扫描前心率:患者进入检查室前所测得的静息 状态下的心率,需及时填写
• 平卧心率: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所测得的静息 状态下的心率,取中间值,需及时填写
观察者仍能对病变程度进行评估; • “3分”表示钙化导致管腔无法评价。
40
CTA钙化程度评价
1分
41
CTA钙化程度评价
2分
42
CTA钙化程度评价
3分
43
狭窄程度计算
•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共分5级:25%、 50%、75%、90%、100%,分别代表 狭窄程度的上限。如果病变近远端邻 近存在正常管腔则狭窄计算公式为: [1-2CL/(CP+CD)]×100%;若无 正常参考管腔或无法手工测量时,则 直接采用目测
13
14
扫描延迟时间
• Testbolus扫描时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强 化峰值和达峰时间,需及时记录和存储 时间-密度曲线
• 延迟时间统一为升主动脉达峰时间的平 均值+3秒
• 屏气延迟时间为屏气指令发出后到扫描 开始时的时间
15
时间-密度曲线
16
17
• 触发后扫描延迟:即动床时间,一 般为设定好的固定值,需及时记录
18
扫描方案
• 前门控扫描 • 后门控扫描
19
射线剂量
• 需要存储剂量报告dose report • 包括钙化积分(平扫,用于定位)、
Testbolus或自动触发扫描、CTA扫描 的剂量
• 无运动伪影(excellent,5分) • 有运动伪影,但血管轮廓仍较清晰(good,4
分) • 存在运动伪影,血管轮廓模糊,但仍能用于诊
断(adequate,3分) • 运动伪影明显,使诊断把握度明显下降
(poor,2分) • 运动伪影显著,以致冠状动脉根本显示不清,
导致图像不能用于诊断(very poor,1分)
• 屏气后心率:呼吸训练时,患者屏气后所测得 的心率,取中间值,需及时填写
• Testbolus心率:即Testbolus扫描过程中的心 率,取中间值,需及时填写
• 扫描中心率:以75%R-R间期重建时有重建数 据的心动周期所对应的每个心率值 ,需及时填 写
11
12
造影剂注射方案
• 填写Testbolus和CTA扫描造影剂 注射量和流速
• 斑块密度:测量斑块范围所获得的平均密度(Hu). 斑块对应狭窄,但有狭窄不一定能够进行斑块测量
• 正常管径:该节段远近端1mm以上的正常管径的平 均值。
32
33
34
冠状动脉CT成像运动伪影评分标准
• 采用5分制依据观察者对所评价冠状动脉节段 是否存在病变的把握度,来评价冠状动脉运动 伪影。
25
• 理解此标准要考虑冠状动脉的分型与各支 血管所辖心肌供血范围的关系,在其他节 段均具备的前提下,对右或左优势冠状动 脉者只有14个节段,只有在均衡型者才有 15个节段。
• 对于第14段的评价,在实际应用中,若 LCX具备第14段则对其进行评价,LCX若 无第14段,而RCA发出第14段,即左室后 支,则将其归为第14段,并进行评价。
35
5
4
3
2
1
36
冠状动脉CT成像条带状伪影评分标准
• 采用4分制评价条带状或阶梯状伪影(banding artifact,BA;stair-step artifact):
• 无BA(4分); • 有BA,但断端无明显错开(3分); • 有BA,断端错开,但错开角度与血管长轴垂直;
BA位于可疑病变处,但通过切换时相能够避免BA 对病变观察的影响(2分); • BA与血管长轴接近平行,呈假性狭窄样,影响对 血管评价,通过多时相重建也无法弥补;BA位于 可疑病变处,切换多时相也无法去除影响(1分)
44
• CL:残余管腔管径,即通过原血管 轮廓中心所测得的最大径线长度
• CP:狭窄近端正常管腔管径 • CD:狭窄远端正常管腔管径
45
• 每段冠状动脉各项指标评价均以最大值 (程度)作为整段血管的最终评价结果。
• 若节段交界部血管有狭窄,则分别计入2 个节段。
• 诊断信心分为5级,如对测量值范围诊断 信心不足5,则将其与5的差值计入可能的 狭窄程度(即所诊断两个程度狭窄的信心 值和为5)
CRF表填写说明
1
填写基本要求
• 客观真实 • 准确及时 • 全面完整
2
内容
• 基本信息 • 临床资料 • 冠状动脉CTA扫描及图像分析 • X线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 • 随访 • 卫生经济学资料
3
基本信息
4
5
临床资料
• 包括相关因素、相关疾病、 临床资料、临床检查
6
7
8
9
冠状动脉CTA扫描及图像分析
46
47
心腔测量
右
心
房
前 后 径
左 心
房
左
前
心
后
房
径
前
后
径
48
室壁测量
前壁
室
间
隔
侧
壁
下壁
49
心功能测量
50
51
X线冠状动脉造影图像分析
52
随访结果及卫生经济学资料
53
简表(A表)
• 基本信息 • 临床资料 • 冠状动脉CTA扫描及检查结果 • 随访 • 卫生经济学资料
54
26
1 2
27
3 4
14
28
1
5
11
13
6
9 12
7
10
8
29
10
9
11
13 12
14
30
31
• 心率:采用单扇区重建时记录每段所包括的各个心 动周期的心率
• 获取最佳时相:针对该节段重建运动伪影最小的图 像
• 时间窗:双扇区重建时记录该段所包括各个心动周 期的时间窗
• 运动伪影评分:以该段图像质量最差的横轴位图像 为准,即最低分原则
37
• 薄层图像重建时,不要采用 减弱错层伪影的平滑算法
38
4
3
2
1
39
冠状动脉CT成像钙化程度评分
• 冠状动脉钙化程度依据钙化对管腔评 价的影响程度评分为0、1、2、3分。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表示冠状动脉管壁无高密度钙 化影;
• “1分”表示钙化对管腔评价无影响; • “2分”表示钙化影响管腔的评价,但
20
21
22
检查结果、图像分析
• 检查结果:冠状动脉分型、起源、肌桥、狭 窄,其他
• 图像分析:图像特有参数(心率、重建时相、 扇区、时间窗) 、图像质量评价(运动伪影、 错层伪影、钙化影响)、分析结果(狭窄有 无及程度、斑块特性、心腔测量)
23
24
Austen WG,Edwards JE,Frye RL,et al. A reporting system on patients evaluated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irculation 1975,51 (suppl): 5-C40.
• 心率、控制心率用药情况 • 造影剂注射方案 • 扫描延迟时间 • 扫描方案 • 射线剂量 • 检查结果 • 图像分析:冠脉分析、心腔分析
10
心率、控制心率用药情况
• 扫描前心率:患者进入检查室前所测得的静息 状态下的心率,需及时填写
• 平卧心率:患者平卧于检查床上所测得的静息 状态下的心率,取中间值,需及时填写
观察者仍能对病变程度进行评估; • “3分”表示钙化导致管腔无法评价。
40
CTA钙化程度评价
1分
41
CTA钙化程度评价
2分
42
CTA钙化程度评价
3分
43
狭窄程度计算
• 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共分5级:25%、 50%、75%、90%、100%,分别代表 狭窄程度的上限。如果病变近远端邻 近存在正常管腔则狭窄计算公式为: [1-2CL/(CP+CD)]×100%;若无 正常参考管腔或无法手工测量时,则 直接采用目测
13
14
扫描延迟时间
• Testbolus扫描时升主动脉、降主动脉强 化峰值和达峰时间,需及时记录和存储 时间-密度曲线
• 延迟时间统一为升主动脉达峰时间的平 均值+3秒
• 屏气延迟时间为屏气指令发出后到扫描 开始时的时间
15
时间-密度曲线
16
17
• 触发后扫描延迟:即动床时间,一 般为设定好的固定值,需及时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