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3.1 日本 同步测试练习题
2020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地理湘教版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日本同步考试测试卷
2020年春季学期七年级地理湘教版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日本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A.北温带、中纬度B.热带、低纬度C.北寒带、高纬度D.南温带、中纬度2.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的国家,下列火山中属于日本的是()A.圣海伦斯火山B.维苏威火山C.埃特纳火山D.富士山3. 有关日本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上国界C.日本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十分有利D.日本位于亚洲东部4. 就海陆位置而言,日本位于亚洲的()A.东部B.东北部C.东南部D.西南部5. 日本的著名山峰是()A.勃朗峰B.乞力马扎罗山C.富士山D.玉山6. 日本的国花是()A.菊花B.玫瑰花C.樱花D.水仙花7. 从海陆位置看,下列哪个国家与日本相似()A.蒙古B.美国C.印度D.英国8. 下列国家中,与日本隔海相望的国家()A.美国B.澳大利亚C.俄罗斯D.巴西9. 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较大的岛屿只有_______个;其附近著名的渔场是_______渔场()A.3 北海B.4 北海道C.5 纽芬兰D.6 秘鲁10. 下列关于日本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深受海洋的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B.与亚洲大陆的同纬度相比,冬季较为温和,夏季较为凉爽C.最冷月平均气温均在0 ℃以上D.在春夏季节经常遭受寒潮的袭击11. 日本传统的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这主要是因为当地()A.多台风B.多地震C.多火山D.多洪涝12. 关于日本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山是富士山B.河流源远流长C.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D.梅花是日本的国花13. 日本四大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和位置最北的岛屿是()A.北海道、四国B.本州、四国C.本州、北海道D.九州、北海道14. 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平原为主B.森林覆盖率低C.终年高温多雨D.多火山和地震15. 日本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山地和丘陵B.平原和高原C.盆地和山地D.丘陵和平原16. 日本处于哪个板块的交界地带()A.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C.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D.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17. 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句是假的()A.享受美味生鱼片B.游富士山,泡温泉C.到热带雨林探险D.观赏樱花18. 日本的首都是()A.东京B.神户C.大阪D.横滨19. 以下的国家捕鱼量居世界前列的是()A.中国B.日本C.美国D.法国20. 日本传统的民族服饰是()A.西服B.中山服C.长袍D.和服二、综合题21. 日本民族构成比较单一,_______________ 民族占绝对优势,_______________ 是日本人的传统服装。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练习题-普通用卷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日本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下列关于日本经济的叙述,正确的是()A. 对外贸易在日本经济中地位不明显B. 经济发展充分发挥了人力资源和海上运输优势C. 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国内消费市场广阔D. 农业生产使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在国民经济中比重较高2.下列关于日本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日本降水较丰富,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B. 日本主要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 日本工业发达,其产品主要供应国内市场D. 日本的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3.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色B. 自然资源丰富,经济发达C. 海岸线平直,缺少优良港湾D. 群岛国家,平原面积广大4.日本文化的特点是()A. 民族构成复杂,以大和民族为主B. 文化具有东西方兼容的特点C. 始终保持日本的传统文化D. 文化已全部西洋化5.下列四位日本人的经营之道,根据日本国情,你认为哪种不合理?()A. 以国内市场为主B. 以海外市场为主C. 把工厂建在国外D. 进口原材料,出口产品6.日本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其主要经济以()A. 钢铁生产为主B. 加工贸易为主C. 服装制造为主D. 原料、燃料出口为主7.将电缆埋在地下,美观、安全,供电效率也高,缺点是一旦被破坏,需撬开路面维修,维修成本高,也会造成交通瘫痪,对绝大多数国家来说利大于弊。
然而,现在日本还是电缆“满天飞”,主要原因是A. 人口众多B. 经济落后C. 地震频繁D. 科技落后8.下表所示为日本某年进口的主要工业原料所占百分比及主要工业产品占世界市场百分比。
下列关于日本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主要工业原料石油铁矿石棉花进口比重/%99.7100100主要工业产品小汽车船舶照相机占世界市场比重/%43.172.687.0A. 工业原料全部依赖进口B. 经济对外依赖性强C. 工业产品主要供国内消费D. 工业集中分布在日本海沿岸9.亚洲地域广,传统民居深受自然环境影响。
地理湘教版新版七年级下册 “日本”复习题
第1课《日本》测试题主备人:乔美春七年级班姓名分数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土面积比较小,人口稠密B.森林覆盖率小,每年大量进口木材C.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D.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低2.下列国家中,成为日本最大的工业产品输出地的是A.中国B.韩国C.美国D.澳大利亚3.日本群岛和朝鲜半岛之间的海峡是A.台湾海峡B.日本海峡C.朝鲜海峡D.白令海峡4.日本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A.琉球群岛B.富士山C.濑户内海D.金刚山5.日本人最喜爱的花是A.牡丹B.菊花C.梅花D.樱花6.日本太平洋沿岸夏秋季节常见的天气现象是A.台风B.梅雨C.寒潮D.伏旱7.接亚洲的地理区位划分,日本属A.东亚地区B.东南亚地区C.南亚地区D.中亚地区8.日本群岛附近的大渔场是A.北海渔场B.北海道渔场C.纽芬兰渔场D.舟山渔场9.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A.旗袍B.西装C.和服D.牛仔服10.日本距中国最近的大港口城市是A.东京B.横滨C.神户D.长崎11、日本的温泉有1200多处,这些温泉区已经成为日本的旅游和疗养胜地。
与温泉相联系的地理事物有:A、日本气候属于海洋性B、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日本多火山、地震D、日本河流短小湍急12、下列自然资源中,日本比较丰富的是A、森林资源B、土地资源C、矿产资源D、草原资源13、日本是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其原因是日本位于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B、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C、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D、亚欧板块与大洋洲板块的交界处14、对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表述不正确的是:A、地狭人稠B、多火山地震C、多优良港湾,海岸线曲折D、河流长,水量小,流速急15、日本的气候属于A、温带大陆性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二、填充题1.日本的四个大岛中,岛面积最大,该岛的北面是岛。
2.日本的民居,多用轻型的建筑材料建筑的,目的是。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练习:第八章 第一节 日本
第一节日本一、选择题日本是东亚地区一个多山的岛国,也是一个火山、地震活动频繁的国家。
读“日本图”,回答1~2题。
图8-1-81. 图中序号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正确的是( )A.①——本州岛B.②——日本海C.③——朝鲜D. ④——中国2. 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海道的关东平原是其最大的平原B.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气候四季分明,很少受到台风侵袭D.富士山海拔3776米,山顶白雪皑皑,终年不化绵阳中考日本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台风、暴雪、地震、泥石流时常发生。
“合掌造”(见图)是日本农村的一种木造民居,屋顶用稻草覆盖,又厚又陡(屋顶角度为60°),利于防灾减灾。
1995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据此完成3~4题。
图8-1-93.“合掌造”所用的建筑材料来源于( )A.渔业和牧业 B.种植业和林业C.渔业和林业 D.种植业和牧业4.“合掌造”的结构有利于防御( )A.地震和暴雪 B.泥石流和台风C.地震和台风 D.泥石流和暴雪5.关于日本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错误的是( )A.沿海多优良港湾 B.国内市场广阔C.科技力量雄厚 D.水能资源丰富6.日本河流短急的主要原因是( )①由岛屿组成,陆地面积狭小②季风气候不稳定,干旱少雨③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较大④植被覆盖较少,泥沙淤积严重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日本被誉为“赏樱之国”,每年的春天都有大批游客前往日本观赏樱花。
读“日本樱花开放时间和主要工业地带图”,回答7~8题。
图8-1-107.每年日本不同地区樱花开放的日期各不相同,3月初到5月底樱花依次盛开的地区是( )A.北海道—九州—四国—本州B.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C.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D.九州—四国—本州—北海道8.日本工业多沿海分布,关于其原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便于进口原料 B.国内矿产资源丰富C.多优良港口 D.便于出口工业产品日本是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国家,2016年中国游客赴日人数涨至490万人次,旅游市场规模达154亿元人民币,日本成为中国出境游第一目的地市场,阅读材料和图8-1-11,完成9~10题。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第三章 走近国家第一节 日本3同步作业
地理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达标测试A卷一.选择题1.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A.第一位 B第二位 C 第三位 D 第四位2. 有关日本经济的说法,错误的是()A.日本资源贫乏,对外依赖严重B.经济发展缓慢C.制成工业品大量出口D.科技发达,劳动力资源充足3. 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在()A.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B.北海道C.日本海沿岸D.九州岛二.填空题1.当代日本文化既保留有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的特色。
2.日本的贸易对象主要有、、和。
3.日本是世界渔业生产大国,其中岛附近的渔场是日本最大的渔场。
4.从中东波斯湾沿岸运往日本的石油要经过________海峡运输,所以,该海峡又被日本人称为“_________”。
三.综合题试分析日本工业为什么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B3. A二、填空题1.东西方文化。
2.美国、中国、欧洲。
3.北海道4.马六甲海上生命线三.综合题日本矿产资源缺乏,工业临海分布便于利用便利的海运,进口原料,出口工业产品。
地理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二课时达标测试B卷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口稠密,矿产贫乏 B.平原广大,精耕细作C.冬季温和,夏季凉爽 D.水能丰富,渔业发达2.日本主要的经济模式是( )A..以出口农产、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B.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C.单一的产品经济D.以捕鱼业为主3.被日本人称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 ( )A.霍尔木兹海峡 B.马六甲海峡 C.台湾海峡 D.朝鲜海峡二、读图综合题读日本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图中数码代号,填出相应的地理名称;②岛;③岛⑤城市,⑥城市;⑦城市,⑧洋;⑨海,2、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洋沿岸和海沿岸;3、日本的经济特点是:。
4、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人口密集的国家,二战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试分析日本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湘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 日本(测试卷)
第一节日本
课标解读
知识目标:
1、利用地图掌握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的位置,分析海岸线的特点及其优越性;
根据地图分析日本地形、气候的特点;了解民族、语言和人口状况。
2、运用地图和资料,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利用岛国多港湾来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举例说明
我国与日本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活动建议:
1、读“日本地形”图:找出日本的临海、四大岛屿、富士山、关东平原、东京、著名城市
和港口等,并在空白图中进行添图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添图能力。
2、组织小组讨论:日本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和有利条件,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3、观看介绍日本地理概况的录像。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日本的自然和经济特点,了解我国与日本的经济差距,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 1 -。
湘教版初中七下 3.1 日本基础训练题
湘教版初中七下3.1 日本基础训练题一、选择题1. 日本所在的地区是( )A. 东亚B. 西亚C. 南亚D. 东南亚2. 日本国土主要由四个大岛组成,这四个岛屿中面积 最大的是( )A. 北海道B. 四国C. 九州D. 本州3. 日本最大的城市是( )A. 东京B. 京都C. 神户D. 大阪4. 日本的气候( )A. 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为主B. 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C. 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为主D. 以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5. 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 )A. 海洋性特征B. 干燥性特征C. 单一性特征D. 大陆性特征6. 关于日本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日本境内多山,43为山地丘陵 B. 沿海平原狭窄C.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D. 平原分布在岛屿中间7. 日本气候与同纬度的大陆相比( )A. 冬季较为凉爽、夏季较为温暖、降水较少B. 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炎热、降水较多C. 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炎热、降水较少D. 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降水较多8. 日本的温泉有1 200多处,这些温泉已经成为日本的旅游和疗养胜地。
与温泉相联系的地理事物有( )A. 日本气候属海洋性B. 日本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C. 日本多火山和地震D. 日本河流短小湍急9. 位于日本濑户内海南北两侧的著名岛屿分别是( )A. 北海道岛、本州岛B. 四国岛、本州岛C. 本州岛、九州岛D. 九州岛、北海道岛10. 下列关于日本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近年来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带污染严重,地面下沉,用地用水紧张B.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居世界前列,也是世界上出口木材最多的国家之一C. 日本是渔业大国,捕鱼量居世界首位,是使世界渔业资源走向枯竭的主要国家之一D. 日本已加快海外投资,将一些工业包括污染较多的工业移往海外11. 日本著名的津轻海峡位于哪两个岛之间( )A. 九州岛、四国岛B. 北海道岛、本州岛C. 本州岛、九州岛D. 四国岛、本州岛12. 下列自然资源中,日本比较丰富的是()A. 石油和煤炭B. 水力和森林C. 铁矿和铜矿D. 石油和铁矿13. 下列属于日本进口的商品有()A. 照相机和摩托车B. 照相机和合成纤维C. 铁矿石和棉花D. 船舶和轿车14. 日本传统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木材,这是因为()A. 可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B. 可以减轻洪涝灾害造成的财产损失C. 质地较轻的材料,运输比较方便D. 质地较轻的材料,价格比较便宜15. 目前,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A. 第一位B. 第二位C. 第三位D. 第四位16. 日本经济发展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A. 煤、铁、石油资源丰富B. 气候温和湿润C. 地形多种多样D. 多天然良港17. 日本较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是()A. 神户和横滨B. 东京和大贩C. 名古屋和北九州D. 长崎和广岛18. 日本两个著名的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是()A. 京都、奈良B. 东京、横滨C. 神户、名古屋D. 横滨、广岛19. 辽宁某工业园组团去考察日本的主要工业区,最适合的地区是()A. 日本海沿岸B. 濑户内海沿岸C. 北海道西部D. 九州岛南部20. 日本经济的脆弱性表现在()A. 经济增长的速度太快B. 劳动力充足,但技术水平低C. 原料靠进口,工业产品靠出口D. 工业发达,农业落后21. 有关日本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农业生产水平很高B. 玉米是主要粮食作物C. 稻米、水果、蔬菜均能自给D. 采用大型农机,发展水利事业22. 结合图3-l-l判断,关于日本经济结构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B. 有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工业C. 工业水平比较低D. 商业、建筑业占绝对优势23. 日本文化、艺术深受中国的影响,最明显的表现是()A. 语言方面B. 饮食方面C. 文字方面D. 农业技术方面24. 日本的文化特征是()A. 古代受欧美文化影响很大B. 近现代,我国文化广泛影响到日本社会C. 既保留有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色D. 日本不善于吸收外来先进文化二、填空题25. (1)结构图,3-1-2表示日本利用有利的条件发展渔业生产的情况,请你把相应的项目填入结构图中。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日本同步测试题(无答案)(新版)湘教版
第八章第一节日本一、单选题1. 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主要原因是A.沿海地带风景优美B.沿海地带的矿产资源丰富C.人口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D.因燃料、原料绝大部分依靠进口、产品需要输出2. 日本四大岛中,最大和最小的分别是A.本州、九州B.北海道、本州C.四国、九州D.本州、四国3. 日本号称“火山、地震博物馆”,是因为日本()A.位于板块内部B.位于板块交界地带C.位于板块较硬的部位D.位于山区4. 日本是世界工业发达的国家,而制约日本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劳动力资源贫乏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C.岛国海岸线曲折D.火山地震频繁发生5. 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平原面积广大B.处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C.气候四季分明,大陆性特征明显D.富士山是日本最高峰,位于九州岛6. 日本国土轮廓像一只桑蚕,该国领土的四大岛屿中纬度最高的是A.本州岛B.九州岛C.北海道岛D.四国岛7.日本最著名的火山是()A.富士山B.金刚山C.太白山D.阿尔泰山8. 近年来,日本加大海外投资,不断把工厂迁移到国外。
这样做,给日本带来哪些好处?①提供丰富的原料和燃料②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③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④解决资金短缺问题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 日本耕地面积小,但稻米的产量已基本自给,其主要原因是①围海造地,使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大大提高②重视生物技术和水利发展,单位面积产量高③人口密度小,粮食需求量少④雨热同期,降水丰富,有利于水稻生产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0. 张云参加“日本之行”夏令营,不能体验到的是()A.看到身穿和服的老人B.看到平原上狮子、斑马在奔跑C.攀登富士山D.参观太平洋沿岸汽车出口港11.日本有54座核电站,规模仅次于美国、法国,日本大力发展核电,这与该国的哪种国情有关()A.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B.技术先进,是亚洲经济最发达国家C.人口密度较高D.资源贫乏,尤其是缺少煤、石油等常规能源二、综合题12. 读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地理七年级下湘教版第三章 走近国家第一节 日本4同步作业
地理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达标测试A卷一、填空题1.日本自北向南是由、、、四个大岛,数千个小岛,及其周围岛屿组成。
2.日本的主要民族是,国花是。
3.日本位于____板块和_____板块交界处,由于两大板块碰撞,所以日本多火山、地震。
4.日本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________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二、选择题1..日本是一个岛国,其领土由四个大岛和一些小岛组成,四个大岛中面积最大的是()A.北海道B.本州C.四国D.九州2..有关日本疆域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与其他国家有漫长的陆上国界C.日本位置对造船业、海上运输十分有利D.日本位于亚洲东部3..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A.北温带、中纬度B.热带、低纬度C.北寒带、高纬度D.南温带、中纬度.三、综合题试分析日本的气候特佂。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2.大和、樱花3.亚欧、太平洋4.山地丘陵、关东二、选择题1.B2.B3.A三、综合题日本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较温暖,夏季凉爽。
海洋性特佂显著。
地理学科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一节第一课时达标测试B卷一.选择题1、日本的四大岛屿中,纬度最高的是 ( )A.四国 B.本州岛 C.九州岛 D.北海道2.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B.日本境内多平原,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四分之三C.气候冬暖夏凉,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3、下列自然资源中日本比较丰富的是( )A、石油和煤炭 B.水力与森林 C.铁矿和铜矿 D。
石油和铁矿二、填空题1.日本西临,东临,大部分位于(低、中、高)纬度。
2.日本地形以、为主。
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3.日本主要属于、气候。
特佂显著。
三、综合题日本民居一般采用质轻的建筑材料,是为了减轻地震带来的危害,请想一想,当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2、D3、B二、填空题1、日本海,太平洋,中2、山地、丘陵。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一节 日本同步练习 (新版)湘教版
第八章第一节日本同步练习练习检测基础题1.日本位于的东部,的西北部,选项正确的是( )。
A.欧洲、大西洋 B.亚洲、印度洋C.亚洲、太平洋 D.非洲、大西洋2.读图8-1-1,从纬度位置看,日本大部分位于( )。
A.北温带、中纬度 B.热带、低纬度C.北寒带、高纬度 D.南温带、中纬度图8—1—13.读图8-1-2,北京与东京同为温带季风气候,对比两者差异,可以知道日本气候的特点是( )。
A.大陆性 B.海洋性C.夏季高温少雨 D.常年干旱北京东京4.下列有关日本地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图8-1-2A.13本境内多山B.平原面积广大,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C.以山地、丘陵为主D.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根据图8-1-3,回答5~7题。
图8-1-35.由图可知,日本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是( )。
A.进口工业产品,出口原料和燃料 B.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业产品C.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农业产品 D.进口原料和燃料,出口矿产品6.由图可知,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是( )。
A.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B.自然资源贫乏C.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D.劳动力严重不足7.日本每年从西亚大量进口的货物中,最有可能是( )。
8.读图8-1-4,日本经济结构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A.工业 B.农业 C.商业 D.建筑业9.有关日本农业的叙述,错误的是( )。
图8-1-4A.耕地面积狭小 B.农业劳动力不足C.农业生产水平不高 D.主要农产品有稻米、水果、蔬菜、茶叶等10.日本经济发达,经济总量现居世界( )。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11.日本古代文化深受下列哪国的影响?( )A.美国 B.英国 C.印度 D.中国12.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项是不真实的?(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到热带雨林探险C.游富士山,泡温泉 D.观赏樱花提高题1.日本的温泉有1200多处,这些温泉区已经成为日本的旅游和疗养胜地。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日本同步测试卷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日本同步测试卷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一节日本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 日本四大岛屿中,纬度最低的是( )A.九州岛 B.本州岛 C.北海道岛D.四国岛2. 日本面积最大的岛屿是( )A.北海道岛 B.本州岛 C.四国岛 D.九州岛3. 关于日本自然地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日本是一个群岛国家B.日本位于太平洋上,多火山、地震C.日本矿产资源非常丰富D.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4. 关于日本火山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多火山、地震是因日本处在板块交界处 B.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C.火山爆发只能给人类带来灾难D.是地理学科研究基地5. 日本民居多用便于拆装的轻质材料修建,主要目的是( )A.防风御寒 B.防震抗灾 C.节约环保 D.防潮避暑6. 日本国内贫乏的自然资源是( )A.海洋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7. 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 B.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C.气候是季风气候 D.是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8. 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最大的岛屿是本州岛B.最大的平原是关东平原C.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D.矿产、森林资源缺乏9. 36°N附近的东京与济南相比较,温差小,降水多,因为其气候属于(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大陆性季风气候C.海洋性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10. 有关日本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本是太平洋东部的群岛国家B.日本境内多平原,平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4C.气候冬暖夏凉,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D.日本的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11. 日本本州岛沿海工业中心,从北向南依次是( )A.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B.东京、横滨、大阪、名古屋、神户C.横滨、东京、名古屋、神户、大阪D.名古屋、东京、横滨、大阪、神户12. 日本自然资源中,比较丰富的是( )1 / 5A.水能、铁矿 B.水能、森林C.石油、铁矿 D.石油、森林13. 日本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A.接近消费地区 B.接近对外贸易港口C.劳动力丰富 D.工业用水方便14. 关于日本经济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要地位C.生产的工业产品,主要依赖国内市场销售 D.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沿海和濑户内海沿岸15. 日本向中国输出的主要商品是( )A.机械、电子产品 B.石油、汽车C.棉花、玉米D.煤炭、工艺品16. 日本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本国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资源丰富B.进口原料,出口产品,积极开拓国际市场C.农业发达,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原材料D.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大17. 小强今年暑假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项不是真实的( )A.享受美味生鱼片 B.到热带雨林探险C.游富士山,泡温泉D.观赏郁金香18. 有关日本经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内矿产资源丰富 B.工业主要分布在日本海沿岸C.最大的贸易对象是俄罗斯 D.海运发达,便于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产品19. 日本经济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 )A.经济增长速度太快 B.原料靠进口,工业品靠出口C.劳动力充足,但技术水平低 D.工业发达,农业落后20. 位于日本的世界著名大渔场是( )A.北海渔场 B.北海道渔场 C.纽芬兰渔场 D.秘鲁渔场二、非选择题21. 日本是世界渔业大国,捕鱼量居世界___位。
地理初一下湘教版3.1日本课时练习
地理初一下湘教版3.1日本课时练习本卷须知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细比较,我会选〔每题2分,共40分〕1.有关日本经济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经济十分发达,是世界上的经济强国B.工业原料和燃料主要从国外进口C.工业制成品大量出口D.建立了许多海外生产与销售基地,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是非洲、南美洲2.按照亚洲地理分区划分,日本属于哪一个区A.东亚B.东南亚C.南亚D.西亚3.日本人的传统服装是A.中山服B.和服C.西服D.旗袍4.日本处在哪个地震带上A.地中海地震带B.喜马拉雅山地震带C.环太平洋地震带D.大西洋地震带5.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C.岛国,海上运输方便D.地域狭小,资源贫乏6.日本的四大岛中,纬度最高、与琉球群岛相距最近的分别是A.本州岛、四国岛B.北海道岛、九州岛C.九州岛、四国岛D.本州岛、北海道岛7.从海陆位置看,以下哪个国家与日本相似A.蒙古B.美国C.印度D.英国8.以下岛屿或群岛不属于日本的是A.北海道、本州岛、四国岛、九州岛B.琉球群岛C.择捉岛、国后岛、色丹岛、齿舞诸岛D.大不列颠岛9.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以下工业城市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选项是A.北九州、神户、名古屋、东京B.广岛、长崎、横滨、东京C.大阪、北九州、东京、名古屋D.神户、长崎、名古屋、横滨10.有关日本地震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日本处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B.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C.日本传统的民居,多用质地较轻的建筑材料建筑,以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D.在火山非活动期间,也不能利用火山为人类造福11.近年来,日本建立海外的生产与销售基地,日本投资建厂的主要对象不包括A.美国B.西欧C.东亚和东南亚地区D.非洲12.以下关于日本文化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既有浓厚的大和民族的传统色彩,又有强烈的现代气息,是东西方文化兼容的典型B.中国与日本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现在的东京很多建筑风格多像我国唐代的长安、洛阳等都城C.中国人与日本人有许多相似之处,都有同样的黑眼睛、黄皮肤,同样用筷子吃饭,甚至日文课本中有许多汉字D.日本人欢度自己20岁“成人节”后,就不再穿传统服装和服13.看日本地形图,以下有关日本地形的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A.日本境内多山B.平原面积广大,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C.以山地、丘陵为主D.海岸线曲折,有许多优良港湾14.关于日本的工业,正确的选项是A.世界工业小国B.临海型工业布局C.原料自给,成品自销D.大力发展消耗原料多,技术高的工业15.从地理方位看,日本位于印度的A.西南方B.东北方C.东南方D.西北方】16.日本经济对外依赖性强,为使经济高速发展,从根本上应做好A.大力发展海上航运,大量进口原料B.大量出口初级产品C.国内人口众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D.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大量出口高新产品17.在1∶4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东京的距离约为4.5厘米,如果乘飞机以时速800千米飞行,大约需A.1.5小时B.2.5小时C.3.5小时D.4.5小时18.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A.海洋性特点B.大陆性特点C.沙漠性特点D.干旱性特点19.日本文化、艺术受中国的影响,最明显地表现在A.古代建筑、文学方面B.语言方面C.农业技术方面D.工业技术方面20.日本相对丰富的能源资源是A.煤B.石油C.天然气D.水能【二】多联系,我会填〔每空1分,共15分〕21.日本国的象征是______山,它山顶常年积雪,洁白晶莹,山麓樱树成林,景色迷人,是日本著名的旅游胜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日本【自主学习】一、东亚岛国1.地理位置:(1)海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四周被海洋环绕,是一个岛国(2)纬度位置:日本大部分位于中(高、中、低)纬度地区,属于北温带。
2.领土:自北向南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及其附近的3900多个岛屿组成。
3.海岸线:曲折,长约3万千米,沿岸多岛屿、半岛、海湾和天然良港。
4.民族和语言:居民主要是大和族,通用日语。
二、多山的地形1.地形特点:国土的3/4 为山地丘陵,最高山峰为富士山;沿海平原狭窄,最大平原是关东平原。
2.地质灾害:日本群岛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三、温湿的气候1.类型:主要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2.特征:四季分明,降水较多,冬季较为温暖,夏季较为凉爽,气候的海洋性特征明显。
3.气象灾害:在夏秋季节,经常遭受台风袭击。
四、东西融合的文化1.影响:在古代,受中国影响很大;在近现代,受欧美文化影响较大。
2.文化特征:既保留有民族的传统内容,又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色。
五、发达的经济1.经济地位: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居世界前列。
2.工业(1)不利条件:铁矿、石油、煤炭等矿产资源贫乏,绝大部分依赖进口;国内市场狭小,产品绝大部分出口国外。
(2)有利条件:便利的海运、发达的科技、高素质的劳动力和高效的管理。
(3)特点:进口原材料,出口工业产品。
(4)主要贸易对象:美国、中国和欧洲。
(5)工业分布: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6)工业部门:电子、家用电器、汽车、造船、钢铁、化学、纺织、精密机械等。
3.农业:(1)生产水平高,稻米、畜产、蔬菜为日本农业的三大部门。
(2)日本是著名的渔业生产大国,北海道渔场是本国最大渔场。
4.交通运输业:国际货运以海运为主,国际空运以航空为主,国内货运中,沿海航运和高速公路运输占有重要地位。
六、主要城市1.东京:全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和交通中心。
2.筑波:新兴的科学城3.京都和奈良: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
【高效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日本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日本是太平洋东岸的岛国B.日本群岛西岸是日本海,是中国的临海C.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D.日本群岛以东是日本海,西岸是太平洋【解析】选C。
本题考查日本的地理位置。
日本是太平洋西岸的群岛国家,西临日本海,不是中国的临海。
2.学习完日本的内容后,某班进行地理知识擂台赛,根据下列四位同学对日本的叙述,你认为谁将被淘汰出局()A.甲说:“日本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乙说:“日本国土的四分之三是山地和丘陵。
”C.丙说:“日本是一个多火山与地震的内陆国。
”D.丁说:“日本是一个地狭人稠的国家。
”【解析】选C。
日本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群岛国家,而不是内陆国。
3.(改造)玲玲的爸爸从国外发回家的照片(如下图所示)中,有一圆锥形山峰,山顶积雪,附近樱花绽放。
玲玲的爸爸很可能在()A.中国B.日本C.埃及D.法国【解析】选B。
题干中描述的山峰为富士山,位于日本。
4.(2011·安徽巢湖)关于日本的自然条件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以平原为主B.多火山地震C.矿产资源贫乏D.森林覆盖率较高【解析】选A。
本题考查日本的自然条件。
日本是一个多山的岛国,国土的3/4为山地丘陵。
5.贝贝的叔叔是某报社驻日本的记者,他给贝贝描述的日本文化,其中不可信是()A.日本人一般在节庆之日才穿和服B.日本的文字、传统建筑等深受欧美文化的影响C.寿司是日本人最喜欢吃的传统食品之一D.日本的文化具有东西融合的特征【解析】选B。
本题考查日本东西融合的文化。
日本的文字、传统建筑、宗教、传统服饰和饮食等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
6.某考察团到日本考察工业时,深深感受到其技术优势,但同时也发现其工业发展的劣势。
下列属于日本工业发展不利条件的是()A.有丰富的劳动力资B.地域狭小,资源贫乏C.岛国海岸线曲折D.火山、地震的威胁大【解析】选B。
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有:①地域狭小,发展空间小;②矿产资源贫乏,主要依赖进口;③国内市场狭小,工业产品需要大量出口等。
读日本经济结构图,回答7、8题7.在玲玲的错题本中,有这样一道题“关于日本经济结构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她更正后的答案应为()A.农业发达且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优势B.有高度发达的工业C.工业比重比较低D.商业、建筑业占绝对优势8.有关日本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农业生产水平很高B.玉米是主要的粮食作物C.农业的三大部门为稻米、水果、蔬菜D.农业生产采用大型农也机械【解析】7.选B,8.选A。
第7题,图示中,工业比重达46.5℅,说明工业在日本经济中占有突出地位,同时日本的工业也是高度发达的,而农业、商业和建筑业的比重都不到10℅,不可能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第8题,日本国土的3/4为山地和丘陵,平原狭小,种植水稻,农业生产宜采用小型农业机械。
农业的三大部门为稻米、畜产、蔬菜。
日本耕地面积狭小,农业劳动力不足,但农业生产水平很高。
9.下列“日本城市及其职能”的组合中,正确的是()A奈良——汽车城 B.筑波——新兴科学城C.京都——日本首都D.神户——文化旅游名城【解析】选B。
日本首都为东京,京都和奈良是日本著名古都和文化旅游城市。
筑波为新兴的科学城。
10.小明去日本旅游回来,下面是他对日本之行的描述,哪一句是不真实的()A.游富士山,赏樱花,泡温泉B.享受美味寿司,品尝生鱼片C.到热带雨林探险D.游览文化旅游名城京都【解析】选C。
日本位于北温带,主要属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没有热带雨林。
二、非选择题11.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了特大地震。
材料二:日本的传统建筑多采用较轻质的建筑材料;高层建筑采用“地基建筑隔绝技术”,在建筑物底部安装橡胶弹性垫或摩擦滑动承重座等缓冲装置。
材料三:在日本,公司员工办公桌下都有一个“防灾包”,内装手电筒、急救药品、压缩食品等。
材料四:日本降水的现象有些“奇怪”,夏季太平洋沿岸雨水丰沛;而冬季却是日本海沿岸多雪。
(1)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发生的特大地震震中的经纬度为,位于板块与板块交界处。
(2)简要说明材料二中日本建筑多采用轻质材料或安装缓冲装置的好处。
(3)简要说明材料三中备有“防灾包”的好处。
(4)如果上课时发生地震,我们该怎么做?(5)图中甲、乙两箭头表示风向,表示夏季风的是,表示冬季风的是。
试简要解释材料四中日本降水的“奇怪”现象。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防灾减灾的措施以及日本气候的相关知识。
第(1)题,日本特大地震震中的经纬度可以从图中读取。
日本处在板块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第(2)题,主要从防灾减灾方面考虑。
第(3)题,“防灾包”是防震的一种措施。
第(4)题,联系实际,寻求避震措施。
第(5)题,日本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不同气候区、不同季节降水状况不同。
答案:(1)38.1ºN,142.6ºE 亚欧太平洋(2)轻质材料,能减轻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缓冲装置,能增强抗震性,利于防灾。
(3)防灾包”可以让人在被困的情况下维持生命,有充足的时间等待救援。
(4)地震发生时,可以躲到课桌下或墙角处。
(5)乙甲夏季,夏季风从太平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在太平洋沿岸形成丰沛降水;冬季,寒冷的冬季风从日本海带来一些水汽,在日本海沿岸形成降雪天气。
12.填图题:下图表示日本利用有利的条件发展渔业生产的情况,请你把相应的项目填入结构图中。
(1)饵料丰富;(2)科技水平高;(3)寒暖流交汇处;(4)发达的造船业;(5)发展远洋捕捞。
【解析】本题考查日本渔业发达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技术条件。
首先把所给项目分类,(1)(3)属于自然条件,(2)(4)(5)属于经济技术条件,然后根据因果关系判断对应的位置。
答案:A—(3)B---(1)C---(2)D----(4)E---(5)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日本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是一个落后的闭关自守的封建农业国家。
70年代,日本统治者推行军国主义路线,靠对外侵略战争起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对我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野蛮侵略,国内经济严重崩溃。
“二战”以后,日本利用当时国际市场充足、稳定、价格便宜的燃料和原料,以及对工业产品巨大的需求量;利用当时日本国内素质较高、价格较低的劳动力,以及岛国有优良港湾的优势,大力发展本国经济。
(1)请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提出两个地理问题。
(只提问题,不作答)①②(2)“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从日本的经济发展中,你受到了哪些启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第(1)题,所提问题一定要与材料有联系。
第(2)题,可以从所给材料中提取。
第(3)题,可以从利用自身优势,抓住发展机遇等方面回答。
答案:(1)①“二战”后,国际市场上有哪些因素利于日本经济的发展?②“二战”后,利于日本经济发展的国内因素是什么?(合理即可)(2)①日本利用当时国际市场充足、稳定、价格便宜的燃料和原料,以及对工业产品巨大的需求量;②利用当时日本国内素质较高、价格较低的劳动力,③利用岛国有优良港湾的优势,大力发展本国经济。
(3)各国的经济发展,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寻求适合自己国家发展的道路,促进经济迅速发展。
14.(2011·湖南娄底)材料: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本州岛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强烈地震,强震引发惊天海啸,灾情异常严重。
(1)读图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两个方面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
(2分)(2)日本四大岛中,受此次地震危害最严重的是岛。
(2分)(3)强震引发的海啸对沿海地区破坏力巨大,如果这次地震的震中南移5度,对日本的工业破坏将会更加严重,这是为什么?(2分)(4)为什么日本多地震灾害?(2分)【解析】本题以日本3.11地震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日本的地理位置特征,领土组成,工业区的分布及多地震的原因。
第(1)题,日本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30ON—50ON 之间);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是一个岛国。
第(2)题,此次地震震中位于日本最大的岛屿本州岛东北部,对本州岛破坏性最大。
第(3)题,如果地震南移5度,是日本工业密集区,破坏将更严重。
(4)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
答案:(1)日本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中纬度(30ON—50ON之间);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是一个岛国。
(2)本州(3)因为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该纬度附近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4)日本地处板块与板块(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