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 第五章 热力学定律 第4节 熵—无序程度的量度 玻尔兹曼公式素材 鲁科版选修33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玻尔兹曼公式
1854年德国科学家克劳修斯首先引进了熵的概念,这是表示封闭体系杂乱程度的一个量。
熵是希腊语“变化”的意思。
这个量在可逆过程不会变化,在不可逆过程会变大。
正像懒人的房间,若没有人替他收拾打扫,房间只会杂乱下去,决不会自然变得整齐。
生物也离不开“熵增大法则”,生物需要从体外吸收负熵来抵消熵的增大。
1877年,玻尔兹曼用下面的关系式来表示系统无序性的大小:S∝lnΩ。
1900年,普朗克引进了比例系数k,将上式写为S=klnΩ。
该公式后来刻在玻尔兹曼的墓碑上,这就是第九个表彰的公式——玻尔兹曼公式。
k为玻尔兹曼常量,S是宏观系统熵值,是分子运动或排列混乱程度的衡量尺度。
Ω是可能的微观态数。
Ω越大,系统就越混乱无序。
由此看出熵的微观意义:熵是系统内分子热运动无序性的一种量度。
用牛顿力学来解释物体内每一个分子的运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玻尔兹曼运用统计的观念,只考察分子运动排列的概率,来对应到相关物理量的研究,对近代物理发展非常重要。
由于观点新颖,一开始不为许多著名学者接受,玻尔兹曼为之付出了巨大代价,成为他个人悲剧(自杀)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