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学案(人教新课标九年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学案
一、知识点拨
(一)整体感知与学法指导
1.本课在全书中的地位
本课是全书内容的起点。
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是自尊自信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立足社会、报效祖国的基本要求。
只有正确认识并乐于承担自己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才能乐于了解祖国,关心国情,也才能在学习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报效祖国。
2.从单元看本课侧重说明的问题
本单元的重点是让同学们通过学习与反思,认识到承担责任的重要性,明确对于中学生来说,自觉承担责任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做,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并且对自己做的事负责。
本课从认识自我入手,引导同学们在反思中明确哪些事情是自己应该负责的,怎样才能做到对自己做的事负责,明确自己的主要角色,认识自己应承担的责任。
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体会付出与回报,懂得承担责任就是要不言代价与回报,奠定不求回报为集体尽责、为社会尽责的情感基础。
(二)学习目标
了解什么是责任,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正确认识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明确这些角色要承担的责任;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懂得履行社会责任要不求回报。
通过学习,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能在不同的责任之间进行正确的选择;学会对自己选择做的事情义无反顾地承担责任,对于不是自愿选择而应该做的事情,也应努力做好;逐步培养自觉承担责任的态度。
课标要求:(1)知道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不承担责任的后果;(2)懂得分辨是非,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3)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做人的基本要求。
二、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中的()
A.彼此信任B.相互承诺C.诚信相待D.相互关爱
2.我们在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
A.代价B.回报C.权利D.责任
3.在班干部竞选活动中,余圆以高票当选为班委会成员。
新任班委会成员分工时,大家一致推选她当维权委员,可她觉得应该发挥自己的文学特长做宣传委员,在自己的要求被拒绝后,她宣布退出班委。
你如何评价余圆的行为?()
A.她做得对,同学们应该尊重她的意见
B.她有权拒绝承担自己不乐于承担的工作
C.既然当选了班委,就应尊重大家的选择,承担班委的责任,不能单从自己的意愿出发
D.她退出班委是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表现
4.在我们生活的社会里,有千千万万个在平凡岗位上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人,他们忠实地履行着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构成了我们这个时代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富有责任心的人共有的情感是()
A.面对责任从来不言代价与回报B.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C.做好本职工作D.真诚待人
5.责任是对于一个人应该做或不应该做某些事的要求。
对责任的承担就叫负责。
负责是对的道德要求。
()
A.每位公民B.所有成人C.职业人员D.有道德的人
(二)是非判断题
1.责任可以来自自我的选择、对他人的承诺、分配的任务、上级的任命以及职业要求、法律规定、道德原则等。
()
2.社会是一个整体,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责任,每个人都无时无刻不在受惠于他人对我们负有的责任。
()
3.我们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承担新责任的过程。
()
4.对自己负责,说到底就是对家庭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
5.我们完全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
()
(三)案例分析题
1.进入九年级,学习任务一下子繁重起来了,班级的生活委员李颜向班主任老师提出了辞去生活委员职务的申请,理由是当生活委员太浪费学习时间。
老师请她再坚持一个月,等待班干部的改选,她却说什么也不同意,放下了生活委员的担子,使班级正常的生活管理受到了影响。
你认为李颜的做法对吗?为什么?
2.结合本课的学习,谈谈下面的案例给你哪些启迪?
1920年,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
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足足可以买125只下蛋的母鸡!
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12.5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2.5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
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三、综合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下面哪种行为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A.放学回家就马上写作业,从来不用父母督促
B.期中考试时,我把忘记关闭的手机带进考场了,幸亏它一直没响
C.对于父母的唠叨我从不顶撞,因为我知道他们是为我好
D.不管学习到多晚,我每天都会洗自己的袜子和内衣
2.在骑车上学的路上,一位老大爷突然在你行进的前方跌倒,来不及刹车的你怎样做才是负责任的做法()
A.不顾一切朝老大爷撞了过去B.猛转方向,驶上了快车道
C.为了躲避老大爷,撞到了停在路边的汽车上D.眼睛一闭,听天由命
3.作为一个学生,我们的责任主要体现在:完成义务教育、尊重老师、遵守校纪、认真学习和完成作业等。
这些责任主要来自于()
A.承诺、法律规定和职业要求
B.分配的任务、职业要求和法律规定
C.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和公民身份
D.法律规定、分配的任务和道德原则
(二)案例分析题
1.小枚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家庭生活非常困难,父母省吃俭用,保证小枚正常的学习花销。
小枚非常有舞蹈天赋,是学校舞蹈队的成员。
市艺术节马上就要到了,小枚想参加艺术节的比赛,但是培训费和报名费对于这个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小枚知道父母无力承担,可为了给集体争光和证明自己的实力,她还是背着父母报了名。
老师知道这一情况后,发动全班同学捐款,为她解决了这笔费用,使小枚有机会得到了市艺术节舞蹈比赛的一等奖。
(1)请选择,你如何评价小枚的这种做法()
A.发挥自己的特长为集体争光,是对集体负责的表现
B.证实自己的实力,是对学习负责的表现
C.抓住展示自我的机会,是对自己负责的表现
D.没有考虑家庭经济状况的限制,是对家庭不负责任的表现
(2)请分析,你为什么会作出上面的选择?
2.他叫王顺友,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乡邮员。
在海拔4000多米的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的100多座大山中,王顺友跋涉了20年,这是一条充满危险的路、一条非常孤独的路、一条透支生命的路。
山高沟深,空气稀薄,行走困难自不必说,在“马班邮路”上,陪伴他的只有“丁丁当当”的马铃声……在这条艰辛、寂寞的路上,王顺友一走就是20年,走了26万多千米,相当于绕地球6圈。
邮件投递任务准确率达100%。
(1)请同学们根据案例,结合你了解的有关王顺友的事迹,分析一下王顺友的责任是什么?
(2)他的责任主要来自哪里?
(3)他不尽责任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4)他付出了什么代价?
(5)他得到了什么回报?
(6)试想如果他得不到任何回报还会一如既往地走他的“马班邮路”吗?
四、拓展训练题
(一)观察记录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责任心强、勇于承担责任的人,其中有的可能是你的同学、老师,有的可能是你的家人、朋友,有的可能是社会上令你钦佩的优秀分子。
请你选择一位被公认为有责任感的人,观察他(她)是怎样赢得这样的声誉的,并做好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观察地点行为记录观察人感受
(二)活动设计
关于责任话题的访谈
同学们可以3~5人自愿组成一组,选择你们认为最有责任感的人进行访谈。
访谈前还需设计好访谈提纲,确定访谈的时间、地点,访谈结束后写出访谈记录和活动感受。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在班内交流访谈结果和感受。
访谈日期访谈地点访谈用时
访谈对象及其基本情况姓名年龄工作单位职务
主要事访谈目的
迹:记
录人
主要访谈题目及记录
访谈结果分析
记录人
请将你的活动感受记录在下面(可粘贴)。
活动感受
学习了本课后我的收获:
五、课外探究
通过学习,我们对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乐于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但是,在学习生活中,一些同学很难做到有责任心并主动承担责任,请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询、走访名人、请教长辈、师生座谈、朋友交流等方式,共同探讨“如何增强自己的责任感”这一问题,总结增强责任感的方法,并尝试一下哪些方法更适合自己。
增强自我责任感的主要方法:
实践体验:
六、资料下载
责任心是能力发展的催化剂
所谓责任心,是指个人对自我、对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对自然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责任心是一种态度,是“道德评价最基本的价值尺度”。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是不同的,有的人能力强,有的人能力弱,因此,当我们评价一个人的时候,不能完全用能力来评价一个人,而要看这个人在做某件事情时的态度。
这就是责任心。
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会做,但是,当他做任何事情都很认真、很负责的时候,他就有可能凭借这种态度战胜困难,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
因此,责任心往往是一个人做人的重要基础。
责任心还是人们做好事情的重要基础,是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前提”。
任何一种道德规范的落实,都要靠人的自觉性,而这种自觉性的培养和形成,恰恰需要以人的责任心为前提。
责任心是自觉性的基础。
一个人如果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就会自觉地遵守各种道德规范,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认真负责,妥善处理不同利益主体的关系,严于律己。
相反,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往往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有的甚至不顾最基本的道德准则,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责任能力与责任心不同。
一个人承担自身行为所造成的后果的能力就是责任能力。
一个人的责任能力主要由年龄、健康状况和认知水平所决定。
责任心则是一个人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自觉意识、态度。
责任心以责任能力为基础,但是,责任心和责任能力并不一定完全平衡。
有责任能力的人并不一定有责任心。
也许每个个体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但是在责任心的激励下,人们的能力往往可以发挥到最大极限。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的:“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
”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也曾说:“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
”
如何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中选择承担的责任
在人们履行责任时,往往会出现冲突。
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常常是复杂的。
决定什么是最重要的可能会很困难。
作出这样的决定常常包括确定轻重缓急以及寻求可选择的途径。
它意味着不承担某些责任或在履行其他责任时,推迟履行这些责任。
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因素:(1)紧迫性。
在选择相互冲突的责任时,确定哪个责任更紧迫、更重要,即应当先履行哪个责任。
例如,完成明天应该交的作业比完成下个星期应该交的作业更紧急。
(2)相对重要性。
即某一责任相对于其他责任的重要性。
例如,为了避免撞到行人,你可能会不得不撞到停在路边的汽车。
(3)时间要求。
你需要考虑履行责任需要的时间以及你拥有的时间。
例如,在承担一份课余的工作时,你需要考虑你是否有做这份工作所需要的时间。
(4)可用的资源。
履行责任需要一定的资源,诸如钱、设备、体力或特殊的技能。
你是否拥有这些必要的资源对于是否要承担某一责任是很重要的。
没有必要的资源,你可能无法履行某一责任。
(5)相互冲突的利益与价值观。
在决定履行某一责任时,你可能需要考虑你感兴趣的其他事情或你相信的价值观。
例如,如果课余的活动使你不能参加学校乐队的演出时,你可能会决定不参加这一课余活动。
(6)其他的解决办法和途径。
有时,我们不需要在相互冲突的责任、价值观和利益之间进行抉择,因为我们可以考虑解决问题的其他方法。
一个创造性的解决途径或妥协可以帮助你解决两难问题。
例如,你需要自己履行这个责任还是让其他人去做呢?
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
二、达标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C
4.A
5.A
(二)是非判断题
1.×
2.√
3.√
4.√
5.×
(三)案例分析题
1.要点提示:李颜的做法显然不对。
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理解。
(1)从李颜提出辞职的理由看,她对承担生活委员要付出的代价认识不正确,也不心甘情愿。
承担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而且还意味着可能因做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这就是承担责任的代价。
承担责任而不想付出代价,就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
(2)她对老师再让她做一个月生活委员的建议不予接受,是没有尽到自己作为学生的责任。
因为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担的责任,也有我们不能自愿选择但仍然要承担的责任。
作为学生,李颜应该服从老师分配的任务、尊重老师正确的建议。
(3)她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带来的后果,使集体的利益受到影响,说明她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作为个体对集体应承担的责任。
2.要点提示:人要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要赔偿,这是承担责任的表现;用自己的劳动收获按时偿还借款,这也是勇于承担责任的表现。
懂得用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亲身体验了什么是责任并勇于承担责任,是成功人士的重要素质。
(学生的思考结果可以不拘一格,但是,应紧扣本课的学习内容──责任。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三、综合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二)案例分析题
1.(1)D
(2)要点提示:(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同学们对可以自由选择的责任的态度。
)①这是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两难问题,同学们应明确有些责任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自由选择绝对不是放弃责任,选择承担何种责任时,必然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小枚的家庭经济困难,不顾这一现实而执意选择参加比赛是对家庭责任的放弃;②人们在履行责任时,往往要面对一些冲突,在冲突的责任之间进行选择是复杂的,如何选择体现出人们的价值观。
小枚为了自己、集体而放弃了对家庭的责任,不仅是对家庭不负责,而且也给老师和同学们带来了额外的工作和经济负担,一定程度上也是对集体和他人的不负责任。
2.要点提示:这个案例分析题几乎包括了这一课的重要知识点,学生只要按照问题的提示回答即达到要求,回答全部准确即为良好,若能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了解的王顺友的事迹准确分析,则为优秀。
(1)王顺友的责任是按时、准确地将邮件送到群众手中,也将党报党刊、政策文件送到每一个偏远的乡村,将党的声音传递到木里的每个角落,让远方亲人的问候温暖家乡父老的心。
(2)他的责任主要来自职业的要求,还有他自身的道德原则。
(3)他不尽责任的后果是:木里的藏民不能准确、及时地收到邮件。
例如,录取通知书若不能及时送到,藏族就又少了一个专科生,一个孩子的前途可能就会因此断送,一个孩子的命运可能就会因此改变……
(4)他付出的代价主要有:忍受孤独、寂寞;忍受邮路的艰辛和工作、生活环境的恶劣;有病不能及时医治,挑战生理极限;尽不到为人子、为人夫、为人父的责任……
(5)他得到的回报主要表现在:家人的理解与支持;乡亲们亲人般的对待;领导的肯定、鼓励与全国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
(6)即使他得不到任何回报,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仍然会一如既往地走他的“马班邮路”,因为他放不下乡亲们的期望,放不下自身的职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从他宁可多走两天也要为乡亲们带信、带包裹,从他送邮件时经常给群众送蔬菜种子等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超出职业要求的责任意识,他履行责任是不求任何回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