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劳技教案
第一单元:纸工初步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基本知识。

2.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

3.掌握纸工基本技法。

4.制作折扇。

教学重点:体验纸工基本技法的运用,在制作中辨认符号,使用工具。

教学时间:2个教学小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纸工
教学目标:
1.了解纸的基本知识,认识纸作为手工材料的用途。

2.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

3.了解在制作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教学过程:
一、课程内容说明
纸工是三年级学生开展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主要内容。

从本学期开始,学生将系统地研究使用剪刀、美工刀、胶水、胶带、直尺等纸工常用工具,研究运用剪、刻、折、帖、撕、拼、插、卷、编、植等纸工基本技法来制作作品,如拼接玩具、纺织书签、制作团花、拉花、彩灯和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二、了解纸的知识
1.学生们相互分享自己所知道的纸的知识,感受纸在生活
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讨论纸的产生和发展,了解纸的相关知识,知道中国是
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1)造纸术的发明
2)早期的造纸方法
3)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
4)介绍几种常用的纸:书写纸、精制双胶纸、铜牌纸、箱板纸、地图纸、账册纸、静电复印原纸,电脑打印原纸。

三、认识常用的纸工工具和纸工制作符号
1.纸工工具:
1)剪刀是最方便的裁剪工具。

2)美工刀是切割工具。

3)胶水是常见的粘贴材料,使用时要注意卫生。

4)胶带有双面胶、透明胶等,粘贴时干净又迅速。

5)直尺用来计算、刻和划线的工具。

2.纸工制作符号:
纸工材料卡片上有各种各样的符号,主要有以下几种:1)山线
2)谷线
3)剪切线
4)粘贴面
5)挖切
四、纸工的基本技法
最好使用多媒体演示。

五、纸工制作时的安全防护
制作纸工时,一定要注意安全。

纸工的工具,例如剪刀、美工刀很锋利,不小心就会划破手。

第二课时:制作折扇
教学目标:
1.通过制作,能够正确识别卡片上的符号,看懂制作步骤。

2.重点掌握山线、谷线的划痕折叠。

3.在操作过程中保护自己。

教学过程:
一、开始-多媒体演示
为了让学生能够清楚了解制作步骤,在教室安装了移动多媒体,充分利用教材光盘,把制作过程动态演示给学生看。

然后教师根据动画演示强调制作的重点,特别是山线和谷线的运用。

二、分组活动
事先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有些学生没有带材料,有些学生已经准备好了,有些学生喜欢一次性完成,而有些任务则应该是自学就能完成的。

因此,在分组时需要注意搭配,避免有些学生无事可做。

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也要提前通知学生。

学生被分成小组开始制作。

由于大多数学生都自带制作材料,分组的目的是共享工具和技巧,避免一个人独立完成。

教师在学生制作时进行巡回指导。

在每个小组中先推荐一件好作品,然后再全班评比,选出最佳作品。

为了让评价更有效,可以设计一份评价量表。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了解十五巧板的历史,学会制作十五巧板,并利用十五巧板进行拼图,体验创造性游戏的快乐。

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底板上拼贴出不同形态的小鸟,并将几个作品连接成快乐的大森林。

在研究拼贴“快乐的小鸟”
的基础上,还要拼贴猫头鹰(04号材料),巩固前面的知识
技能。

本节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简单的拼接玩具。

教学时间为3个课时。

首先,介绍七巧板和十五巧板的历史和来龙去脉,让学生了解这种传统民间游戏深受人们喜爱,是老少皆宜的好玩具。

其次,学生需要比较熟练地使用纸工工具,能够用七巧板、十五巧板拼出几种简单的人物或自然现象,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最后,在小组研究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包括在计算机上使用七巧板游戏,制作十五巧板和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

教学重点是制作十五巧板和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

教学难点是用十五巧板拼接图形。

教学准备包括投影仪、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课件、七巧板游戏软件、十五巧板示范作品。

学生需要准备直尺、剪刀、胶水和劳动制作材料02号,另备方形或圆形纸板。

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等方式激趣导入,让学生了解七巧板的故事和玩法。

同时,可以在大屏幕上演示七巧板游戏软件,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玩闯关游戏。

使用七巧板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同时结合信息技术让学生体验动手操作的乐趣。

制作“十五巧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讲述十五巧板的来历,引导学生知道玩也可以玩出成绩。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讲述提出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个高中生与十五巧板的故事,学生也可以向大家提供自己的拼图资源。

在实战中,教师要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制作工具和材料,通过小组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是为了带动个别后进生。

让学生先在小组中商量如何制作出美观整齐的作品,检验小组研究形式是否有实效,是不是有组长说了算。

教师先让每人小组推荐作品,安排每个小组汇报,通过小组推荐来检验小组研究形式是否有实效,是不是有组长说了算。

用“十五巧板”拼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发一些示范作品,让学生分析作品的拼法,说说体会。

要求学生模仿作品,并进行独立创作。

可以让先完成的学生上台说说,提供经验。

要求学生以原来的制作小组为单位,进行小组拼图,讨论作品的设计方案。

2、按照示范作品,逐步拼贴。

3、注意细节处理,使作品更加完美。

四、展示作品
学生将制作完成的猫头鹰展示在课堂上,让大家欣赏和评价。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我们巩固了前面研究的拼贴技巧,并且研究了制作猫头鹰的方法。

希望大家在以后的拼贴活动中能够更加熟练地掌握技巧,制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

教学目的:
本单元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研究如何制作手工制品,如团花、花边、拉花和四角彩灯,以激发他们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

通过用自己亲手制作的作品来装饰教室,为国庆节和元旦等节日增添欢乐的气氛。

教学重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设计团花、花边图案,以及如何把弧形的“山线”、“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剪纸团花、花边
教学要求:
1.让学生了解剪纸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我国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

2.研究剪团花、花边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式团花、花边,相关的电教课件设备。

学生准备剪刀、彩色纸、底板和胶水。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各式团花、花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同学们,你们曾经见过这些作品吗?在哪里见过?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呢?
2.简单介绍剪纸艺术,激发学生兴趣。

剪纸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

剪纸艺术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用剪刀在小小的纸片上尽情地抒发自己的情感,以自己熟悉的动物、植物、花卉,民间传说,戏曲人物以及日常生活、劳动情景等为主要题材,创造出极其丰富的、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剪纸艺术作品。

(多媒体展示各种剪纸作品)
二、观察、研究剪团花、剪花边的方法
1.多媒体播放剪团花、花边的方法。

2.讨论、总结,教师相机板书制作方法。

(折叠、设计图案、剪切、粘贴)
三、实践操作
1.折叠。

可以横竖对折,也可以斜折,每折一次都要注意平整、对齐,否则图案就不对称了。

2.设计图案。

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图案呢?大胆想像,画图时要留有挖空的部分,线条要富有变化,这样设计的图案才精美。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问题,讨论这样可能带来的后果。

修改样稿。

4.剪切。

剪时,手要捏紧,否则图案不容易对称,并且不要剪断周边连接处。

一般按照从上到下、从大到小的顺序剪。

5.粘贴。

剪完后,轻轻地按顺序展开,平整地粘贴在底板上。

四、展示自己的作品
把自己的作品在小组中展示,采取自评和互评的方法,比一比,看谁的作品最漂亮、剪贴最整齐,选出最佳作品,贴在教室墙壁上给大家欣赏。

五、总结延伸
1.今天我们的教室真漂亮,我们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自己的教室,你还想用自己剪的作品装扮哪里呢?
文章无明显格式错误和有问题的段落,因此直接进行小幅度改写。

第二课时:彩练拉花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拉花是一种剪纸技法,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

2.进一步训练折、剪、拉等技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装饰美化教室。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彩纸拉花半成品、半成品。

学生准备:彩纸、一米长彩线、尖刀、双面胶或固体胶棒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出示蜡光纸,介绍剪纸作品的制作过程,向学生展示彩纸拉花作品。

提醒学生在节日到来时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制作彩纸拉花。

二、讨论制作拉花步骤
1.研究团花和拉花的制作过程,发现它们共同的制作方法是先折叠,再设计图案,最后剪贴。

2.比较团花和拉花的不同之处,发现拉花是由多张粘贴连接起来的。

3.总结拉花制作过程:折叠、设计图案、剪、粘贴连接、串线。

三、实践操作
1.折叠。

学生自己选择折纸方式。

2.设计纹样。

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纹样。

3.教师巡视,找出设计中的典型问题,让学生分析可能带来的后果。

4.提供避免问题的方法,如留出适当的中心点、用笔描粗花纹、在剪口处用笔做记号等。

5.修改纹样,动手剪一个拉花单位。

小组内比较,看谁的拉花展开后最漂亮。

6.小组合作完成一组拉花。

7.展示:各小组把制作好的拉花挂起来。

自评和互评,比较哪个小组做的拉花最漂亮、剪贴最整齐。

四、总结
1.教室变得漂亮了!
2.通过我们的努力,用灵巧的双手、辛勤的劳动装扮了我们自己的教室。

3.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继续尝试,相信会越做越好。

第三课时:四角彩灯
教学目的:
1.让学生了解彩灯是我国民间传统的装饰工艺品,培养学生热爱民间艺术的思想感情。

2.重点训练剪、折技法,对山线、谷线的折叠方法有较高的要求。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把弧形的山线、谷线折叠整齐,使之美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介绍彩灯是一种民间传统装饰工艺品,向学生展示彩灯作品。

提醒学生在节日到来时可以用它来装点教室。

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制作四角彩灯。

二、讲解制作步骤
1.准备材料:彩纸、剪刀、尺子、胶水、铅笔。

2.折叠彩纸,剪出山线、谷线。

3.根据设计图案,把彩纸剪成相应的形状。

4.折叠山线、谷线,粘贴彩纸,使之成为一个四角彩灯。

5.装饰四角彩灯,增加美感。

三、实践操作
1.学生自己选择颜色和大小的彩纸,根据教师的指导折叠
彩纸。

2.学生自己设计图案,剪出山线、谷线。

3.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把彩纸剪成相应的形状。

4.学生折叠山线、谷线,粘贴彩纸,制作出一个四角彩灯。

5.学生用彩纸、小装饰物等装饰四角彩灯,增加美感。

四、展示和评价
1.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四角彩灯。

2.学生自评和互评,比较哪个小组做的四角彩灯最漂亮、剪贴最整齐。

3.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尝试,提高剪纸技能和审美情趣。

五、总结
1.通过今天的研究,我们了解了彩灯是一种民间传统装饰工艺品。

2.我们研究了四角彩灯的制作步骤,重点训练了剪、折技法。

3.通过自己的努力,我们制作出了漂亮的四角彩灯,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研究制作材料上的符号及制作步骤。

3、学生操作,小组互助。

六)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2、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制作一件作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展示学生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制作动物世界中的四件作品:狐狸和老鼠、牛、摇头公鸡、寄居蟹。

通过剪、刻、粘贴和插接的技能训练,学生可以延伸纸工制作的技法要求,提高难度。

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划山线、谷线和折叠技法,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简单的设计,发挥主体作用。

本课程需要2个课时完成。

在第一课时中,教师需要准备好动物造型作品及半成品各一份,剪刀、胶棒、小刀和实物投影仪。

学生需要准备好06、07、08、09号的制作材料、小刀或针、直尺、剪刀、胶棒、
彩笔和卡纸。

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谈话了解学生对动物的认知和形体特点,为后面的创作做好铺垫。

在制作材料06号时,学生需要仔细观察制作符号,并研
究制作步骤。

在制作材料07号时,教师可以出示成品,引导
学生讨论制作要点和注意事项,然后进行示范和操作。

在制作材料08号时,教师可以出示成品,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
讨论为什么鸡头会动,并提示制作要点。

在制作材料09号时,教师可以出示寄居蟹的图片,介绍相关知识,然后学生可以研究制作符号和步骤,进行操作。

在总结环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制作技巧和注意事项。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制作一件作品,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最后,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和评价。

1、准备纸条,剪成合适长度。

2、按照编织方法交叉编织。

3、编织完成后,用胶水粘贴成篮子形状。

4、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上一些装饰,如彩带等。

五)制作材料12号
1、准备纸条,剪成合适长度。

2、按照编织方法交叉编织,形成鞋面。

3、将编织好的鞋面粘贴到底部,形成拖鞋。

4、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加上一些装饰,如花朵等。

六)评价作品
让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彼此的作品,从中发现优点,提出改进意见,促进技能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纸编活动对环境保护的积极意义。

纸编彩蝶的编织方法和图案设计。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研究兴趣
1、展示纸编彩蝶成品,引导学生猜测制作方法。

2、提问:你们喜欢看到什么样的彩蝶?(引导学生思考彩蝶的颜色、图案等特点)
二)演示讲解,动手操作
1、教师演示编织方法,学生自学图示,了解编织过程。

2、明确编织步骤:
⑴准备纸条,将不同颜色的纸条按照规律编织成蝴蝶的图案。

⑵将编好的图案用胶水粘贴在白纸上,修剪整齐。

⑶用剪刀剪出蝴蝶的形状。

⑷在蝴蝶的中间处用线绳穿过,打结固定。

⑸用彩笔为蝴蝶画上眼睛、嘴巴等细节。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三)总结评比
1、依据教材中的评比标准,自评、互评,填上“☆”。

2、请得“☆”多的同学展示他们编织的彩蝶,大家议一议这些彩蝶好在哪
里,并请他们说说编织彩蝶的收获、体会。

四)拓展活动
1、尝试用不同颜色的纸条编织不同的图案,如花、鱼等。

2、设计自己的彩蝶图案,尝试用不同的编织方法来实现。

一、教学目的:
本节课主要是教学生如何用彩色纸条编制图案,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需要准备纸编彩蝶图及其他纸编图案,学生需要准备彩色纸条和一幅图案。

三、教学模式:
本节课采用“四步创造”教学模式。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目标
1、教师先问学生,如果让你们完成一幅图画,你们会用
哪些方法呢?
2、然后出示已完成的纸编图案,介绍这种画独具一格,
别有情趣,你们一定会喜欢,想学吗?
3、板书:纸编彩蝶。

二)示范授知,指导方法
1、教师录制制作纸编彩蝶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2、学生观看后,教师针对学生不懂的地方再播放一遍。

3、板书:一、设计画面。

二、切割编织线。

三、编织画面。

四、折叠画框。

三)组织训练,动手实践
1、学生分成五人一组,动手制作彩蝶图。

播放节奏轻快、活泼的音乐,营造制作氛围。

2、教师及时帮助或纠正学生的错误,也可以让学生相互
帮助。

四)作品展示,评议创新
1、待多数学生完成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

2、小组评议纸编彩蝶的成败。

3、启发创新:除了纸编彩蝶外,我还可以利用纸条编出
其他丰富多彩的图案。

4、小组讨论,设计其他纸编图案后分工合作完成纸编图案。

5、评各组完成的纸编图案,由组长谈谈作品制作设想成功在哪里,哪里需要改进。

6、今天同学们掌握了纸编图案的方法,每组同学完成的作品都很好。

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喜好,设计制作其他图案的纸编彩画,并将作品展览出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

第四课时纸条编织
一、教具准备:
教师需要准备编织工艺品、彩条和电教资料。

二、学具准备:
学生需要准备彩色纸条、旧挂历纸、广告纸和各种彩条。

三、教学目的:
本节课主要是教学生如何用彩带进行穿编,编织成各种物品,培养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点:
如何用彩带编织成各种物品。

五、教学难点:
彩带编织的穿插。

六、教学过程:
一、欣赏各种编织工艺品
1、介绍编织的材料:藤、竹、纸、塑料、铁、草芒、木片、毛。

2、介绍编织工艺应用:实用、装饰、摆设。

二、欣赏少数民族编织的工艺品。

三、出示教师编织的工艺品,包括平面和立体。

四、介绍简单的编织方法:
1、纸条经纬穿插一上一下。

2、不同颜色彩条的搭配形成不同图案。

3、图案的组织。

教授学生如何用绳子编制吊饰小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绳子、剪刀、镊子、实物投影仪等教具。

2、学生准备:彩绳、剪刀、镊子等。

三、教学过程:
一)展示介绍,导入新课
1、出示吊饰小鸟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2、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你们会用绳子编制吊饰小鸟吗?
3、介绍吊饰小鸟的用途和编制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自学讨论,讲解演示
1、学生自学编制吊饰小鸟的方法,讨论中解决困难,互相帮助。

2、教师讲解编制方法的重点和难点,演示如何用绳子编制吊饰小鸟。

三)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学生根据所准备的材料和工具,动手编制吊饰小鸟。

2、教师巡视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启发、鼓励学生互助
合作,想办法解决难题。

四)评价拓展
1、学生自评、互评吊饰小鸟的制作过程和成品质量,根
据评价结果填上“☆”。

2、展示评价各小组的吊饰小鸟,颁发团体优胜奖。

3、思维拓展。

⑴如何改变吊饰小鸟的形状和颜色?
⑵可以用不同材料编制吊饰小鸟吗?会有什么不同的效果?
4、课外活动:参照技术信息提供的阅读材料,或自己创
新设计编制吊饰小鸟。

1、教师示范制作金属衣架的步骤:
第一步:用老虎钳将铁丝固定在桌子上,留出一段长度。

第二步:用起子将铁丝弯成一个"U"形。

第三步:用老虎钳将"U"形弯曲成衣架的形状。

第四步:用起子将衣架两侧的铁丝弯成钩子状。

第五步:用老虎钳将钩子状的铁丝固定在衣架上。

2、学生跟随教师的示范,自己制作金属衣架。

三、总结
教师展示学生制作的金属衣架,让学生评价自己的作品,并进行讲评。

四、作业
将制作好的金属衣架送给妈妈,表达对妈妈的爱。

第三课时制作铁丝衣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掌握制作铁丝衣架的方法和步骤。

2、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
1、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展示制作铁丝衣架的彩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向学生提问,制作铁丝衣架需要哪些工具和材料?
二、教学过程:
老师向学生展示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并一一说明用途和操作方法。

学生可以自学制作步骤,对照彩图研究。

三、学生交流步骤,师相机板书:
1.用钳子将铁丝弯成挂物衣架。

2.用钳子夹住支架下端,用起子折弯。

3.将两挂臂铁丝的一端弯成圈,分别套在支架下端的两侧。

4.将两臂挂铁丝的另一端分别折弯,一个简易的铁丝衣架
便完成了。

四、教师示范制作衣架。

五、练一练:
1.学生分组合作制作衣架,老师巡视指导。

2.学生上台展示作品并讲解自己的制作过程。

3.学生互相讲解制作步骤。

六、拓展活动:
学生可以设计其他造型的衣架,画出简要的设计图并动手试一试。

七、课堂小结:
学生谈谈今天这一课的收获。

八、布置作业:
学生回家试试自己做的衣架,并送给妈妈。

第四课时生活中的绳结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绳结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的实用性。

2、学生掌握几种常用的绳结法。

教学准备:
1、展示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绳结挂图。

2、检查本课配套材料是否齐全。

教学过程:
一、展示绳结挂图,向学生说明在生产劳动或日常生活中常用绳结的相关内容。

二、教师演示绳结方法,学生在自己座位上跟着练。

三、组织学生小组互相教学,进一步熟练掌握几种常用的绳结法。

四、每个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绳结比赛,看谁能结得又快又准。

五、课堂小结:
1、学生说说这堂课的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其他中国结。

六、课外作业: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