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历史 第18课罗斯福新政能力提升 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罗斯福新政的各项措施能得到公众支持的原因有
①“炉边谈话”深得同情和理解②整顿金融保护了存款人的利益③工人的利益没有任何保障和维护④“以工代赈”的创举性行为
A.①② 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2.罗斯福和胡佛的政策相比,共同的出发点在于
A.维护政府形象 B.维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C.维护政府行政权力 D.维护资本主义国家以往的政策
3.(2018年江苏历史,15)富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利用“炉边谈话”向人民阐释其施政方针的总统。
在“新政”期间,罗斯福“炉边谈话”的内容最有可能的是()
A.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 B.阐释福利国家所带来的弊端
C.解读《全国劳工关系法》 D.展望“新经济”时代的奇迹4.(2018年上海历史,18)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其结果是()A.国家开支显著上升 B.农产品数量明显增加
C.银行数量不断增多 D.美元逐渐升值
5. 20世纪初,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的思路发生了新的变化。
英国“福利国家”设计师贝弗里奇认为:“失业基本上是一种工业和国家的问题,而不是个人品行……的问题。
”这种思想属于
A.重商主义思想B.自由放任主义
C.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D.重农主义思想
6.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
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是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7.罗斯福说:“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的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主义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沿用传统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B.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政策性调整
C.政治上民主,经济上专制
D.既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又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8.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证公司
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9. 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政策从胡佛的自由放任变为罗斯福的国家干预。
这一变化的实质是
A.资产阶级内部严重分化B.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相互渗透
C.资本主义国家职能扩大D.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趋向缓和
10.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而产生的。
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结论:罗斯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这个三段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
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
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
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
──阿诺德·汤因比
国家复兴管理局总部领救济的队伍请回答:
(1)当时人们为什么思考和议论“西方的社会制度”的命运?
(2)哪一著名的实践对这些“思考”和“议论”作了成功的回答?其本质特征是什么?
(3)这一本质特征对战后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有何重要启示?
答案:第18课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C 2.B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
罗斯福“炉边谈话”的主要内容是向人民阐释新政,C是新政的内容。
罗斯福,提倡国家加强对经济干预但不主张推行计划经济模式;二战后福利国家纷纷建立起来;“新经济”时代出现于克林顿执政时期。
A、C、D 表述错误。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罗斯福行政的核心内容是通过国家力量平衡供需,而国家干预经济的最终后果是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故选A项。
B、C、D与史实不符。
【答案】A
5.C 6.A 7.B 8.B 9.C 10.C
二、非选择题
11.(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或“大萧条”)。
(2)罗斯福新政。
确保自由企业制度,国家大规模干预社会经济生活或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或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3)国家计划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或普遍强化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