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
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面粉厂被迫关闭。
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A . 发展迅速
B . 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C . 内部管理不善
D . 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2. (2分)文人士大夫是中国社会结构中的一个重要阶层,也肩负着重要社会责任。
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士大夫阶层作出的反应有
①陈启源创办继昌隆缫丝厂②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③荣氏兄弟创办保兴面粉厂④张謇创办大生纱厂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3. (2分) (2019高一下·合肥期中) 洋务运动后期,为解决军事工业遇到的困难,洋务派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下列选项中属于这批民用工业的是()
A . 轮船招商局
B . 安庆内军械所
C . 江南制造总局
D . 上海发昌机器厂
4. (2分)与西方近代工业发展进程相近似,中国近代的工业化最初也主要表现在
A . 煤铁工业和纺织业
B . 矿业开采和电力工业
C . 交通运输和化工业
D . 机械制造和电报通讯
5. (2分)(2016·遵义模拟) 晚清时期的买办,是中国资产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买办的出现远远早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
买办主要是为外商采办伙食与用品,或为外国商馆管理内部事务,或居间买卖。
上述材料反映出()
A . 买办是中国社会走向殖民地化的工具
B . 买办出现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出现的前兆与条件
C . 买办加速了中国的封建化进程
D . 中国人以充当买办为耻辱
6. (2分)在20世纪20年代浙江上虞县的下管村,“生产上它是一个农业社会,……下管人除粮食和菜蔬肉类等还能自给自足,并有毛竹和茶叶等山货可以外销外,日常生活的工业品,几乎全是外来的‘洋货’。
……除了制造和修理农具和家具的一些手工业外,家庭纺织业等已被淘汰殆尽。
”据此可知,近代以来下管村自然经济瓦解的征象是()
A . 毛竹和茶叶等山货的外销
B . 农具等制造业和修理业的存在
C . 粮食和菜蔬肉类等的生产
D . 纺织和部分土产加工业的淘汰
7. (2分) (2018高一下·沭阳期中) 1800年,英国伦敦的人口达到了100万,1850年伦敦的人口飙升到了236万。
英国有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城市或者城镇中。
材料表明英国()
A . 工厂制度的兴起
B . 城市化进程加快
C . 开始使用内燃机
D . 垄断组织的形成
8. (2分) (2017高三下·郑州模拟) 仔细阅读下表,对抗战时期国统区经济发展解读正确的是()
1937年至1944年(国统区)国家资本、民营资本工矿企业新设立的厂家数
A . 官僚资本得以空前膨胀
B . 政府的统制经济政策日益强化
C . 民营企业得到政府支持
D . 为中国抗战的胜利提供了保障
9. (2分) (2017高二下·无锡模拟) 下图是近代实业家张謇在筹建大生纱厂时发行的股票,于光绪二十一年发行。
该股票发行时的时代背景是()
A . 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走向瓦解
B .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
C . 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的侵略
D . 国民政府鼓励民营经济发展
10. (2分)(2016·西城模拟) 下面两则民谣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日本货,制的精,中国人认不清;若非学生闹得凶,一定要了我们的老性命!”“学生学生你别闹…又无枪来又无炮,赤手空拳瞎胡闹…闹了几个月毫无见功效,问你害臊不害臊.”据此判断,上述民谣()
A . 两相矛盾,反映社会心态
B . 叙事含混,无法用于研究
C . 语言通俗,历史认识深刻
D . 流传广泛,意味民众觉醒
11. (2分)“值百抽五”的税则是西方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获取的一项重要经济特权。
1858年《通商章程善后条约》规定:“……进出口货物一律按时价值百抽五征收关税。
”从此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有的低税率国家。
“值百抽五”()
A . 使列强控制了清政府的外交
B . 适应了列强对中国商品输出的需要
C . 加速中国现代化建设
D . 减少了各国间的贸易壁垒
12. (2分) (2017高三下·贵州模拟) 1930年11月12日的(民国日报)有这样一则报道:“上海闸北区永安县丝厂职员金古城,月收入约50余元。
然而,1930年9月9日,全沪丝厂100余家停业,永安亦在停办之列,金因此失业……。
”对该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A . 当时中国存在极其严重的工人失业问题
B . 官僚资本的压迫导致民族工业步履维艰
C . 列强加紧资本输出使民族工业生存艰难
D . 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13. (2分)(2018·临川模拟) 下表是19 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类别
原料手工制品机器产品
中国出口商品比重变化体现了()
A . 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
B . 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C . 中国市场受到世界市场影响
D . 中国传统手工业的衰败没落
14. (2分)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被迫交出权力。
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
这充分体现
A . 法律至上
B . 分权制衡的原则
C . 两党政治
D . 联邦制
15. (2分) (2019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这说明了()
A . 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 . 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 . 欧洲出现“商业革命”
D . 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6. (2分) (2017高二下·成都期中) 从1559年到1620年,英国占有超过40座庄园的土地显贵由原来的39个锐减至19个。
17世纪初,大约2/3的英国旧贵族在财政上不仅人不敷出,甚至濒临破产。
材料中这种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 . 生产萎缩使产品供应出现不足
B . 土地显贵追求享受购买奢侈品
C . 殖民掠夺使金银输入越来越多
D . 新兴资产阶级已代替上地贵族
17. (2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下列关于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 .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C . 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D . 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18. (2分) (2019高一下·鄄城月考) 北京大学罗荣渠教授认为:“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
”这一评价()
①立足于文明史观
②正确分析了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③是对西方殖民行为开脱的言论
④是用辩证的方法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9. (2分) (2017高一下·兰州期中) 第二次工业革命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 . 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中
B . 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
C . 资本家加强对生产价格、市场的影响
D . 股票交易市场的形成
20. (2分)右图反映了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某一经济状况,对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 . 抗战胜利后政府获得大量经济赔偿
B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刺激了货币发行
C . 货币大量增发给民族工业巨大压力
D . 布雷顿森林体系推动中国货币需求
21. (2分) (2019高二下·深圳期中) 班固在《汉书•食货志》说:“辟土殖谷为农。
”中原人又因此被称为“粒食之民”。
这种现象说明()
A . 农业耕作以人力为主要的动力
B . 古代中国农业即种植业
C . 农民主要是开荒种植谷物的人
D . 粮食种植在农业中有特殊地位
22. (2分) (2019高二下·福建月考) 经考古证实,西汉长安城周长25公里多,城内有8条主要大街,其中贯穿南北的一条大街长达5公里多,整个街面宽约50米,而从事商业交易的有九个市,商业店铺,鳞次栉比。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 市的发展已突破政府管辖
B . 商业繁荣与城市相联系
C . 当时实行严格的抑商政策
D . 长安城以经济职能为主
23. (2分) (2017高二下·广河期中) 中国历代王朝一向把外国视为夷狄,而以天朝上国自居,认为“荒服之外,无非藩属,悉我从仆”,造成这种心态的根本原因是()
A . 中国是当时世界文明的中心,周边民族尚未开化
B . 周边民族是游牧文明,中国农业文明优于其他文明
C . 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小农经济造成自大心态
D . 这是客观现实的直接的、真实的反映
24. (2分)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这主要是指()
A . 外国资本主义积极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 . 摧毁了中国原有的资本主义萌芽
C . 刺激了中国一些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D . 分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扩大了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
25. (2分)(2018·湖州模拟) 荣氏兄弟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有名的“面粉大王”。
荣氏兄弟在1902年创立的保兴面粉厂位于下图中()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6. (2分)(2017·河北模拟) 清朝统治者认为:“大皇帝君临万困,恩被四表,无论内地外夷,均系大皇
帝百姓。
”形成这一认识的根本原因是()
A . 中华文明在东亚地区的领先地位
B . 东亚朝贡体系构造的国际格局
C . 统治者的“天朝上国”心态
D . “闭关锁国”政策的封闭性
27. (2分)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
引起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 公田变为私田
B . 铁犁牛耕的推广
C . 国家走向统一
D . 封建制度的确立
28. (2分) (2019高一下·平遥期中) 唐宋之际,城市商业、手工业者职业分工更加细化,从事服务业、娱乐业的社会群体逐渐扩大,游手、闲汉、乞丐等无业人员活动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这表明当时的城市()
A . 经济功能明显增强
B . 坊市制度已被打破
C . 居民贫富分化加剧
D . 人口增多规模扩大
29. (2分) (2017高一上·重庆期中) 下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史》(高中版)”部分目录。
征集到部分修改意见,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①带有明显阶级斗争烙印,应该删除部分子目
②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极其有限,对明清影响甚微,可以忽略
③建议增加社会生活和习俗,以利于全面了解明清社会风貌
④建议增加同时代外部世界演变的史实,形成历史的整体和全局认识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④
D . ①④
30. (2分) (2019高一下·锡山期中) 商人开店可以随处选择地点,城市内手工业作坊很多,街道两旁商店、客栈、货摊林立,熙熙攘攘,十分热闹。
营业时间不受限制,有“白市”、“夜市”和“晓市”,许多交易数额巨大,“动即千万”。
本段话描述的现象最早出现在()
A . 汉代长安
B . 北宋东京
C . 元朝大都
D . 唐代洛阳
二、综合题 (共4题;共40分)
31. (10分)(2016·广元模拟)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
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
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
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
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从此。
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
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32. (5分) (2019高三上·沙县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凡读本书者当先明下列诸理念:
⑴像国防新论这类的书籍,应该列为每一个国民必读的常识课本。
⑵国民是民国的主人,要使国家现代化,必先使国民现代化。
要使国民成为现代的国民,应先使全体国民多知道一些军事常识。
⑶现代战争是集合国家整体力量的总体战,关于中国国防的建设,当然是以适应总体战的要求为目标。
⑷理想的国防建设,是除了建军之外,再把社会上各种组织做到理想的境地。
——摘编自杨杰《国防新论》(1942年5月)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
(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33.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37~1839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平均每年不到100万镑,1845年则增长到239万镑。
……从1846年起开始下降。
这一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为179万镑,比1845年降低了1/4。
直到1854年,英国输华货物总值也只有100万镑,甚至低于鸦片战争前的一些年份。
……同时,上海附近的嘉定县,“往昔匹夫匹妇,五口之家,日织一匹,赢钱百文。
自洋布盛行,土布日贱,仅得往日之半耳。
”在广州、厦门一带,也出现因倾销洋布导致妇女纺织半数停工的情况。
——郑师渠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我的家乡余姚离宁波不远。
……老百姓现在已经能够适应新兴的行业……女人已经不再纺纱织布,因为洋布又好又便宜。
她们已经没有多少事可做,因此有些就与邻居吵架消磨时光,有些则去念拜菩萨。
……有些女孩则纺织发网和网线餐巾售到美国去,出息不错。
——蒋梦麟《现代世界中的中国》
材料三15世纪末16世纪初,英国圈地运动最早从工商业较发达的东南部农村开始。
地主贵族最初圈占公有地,后来圈占小佃农的租地和公簿持有农的份地。
在宗教改革中,国王把没收的教会领地赐给亲信宠臣,或卖给乡绅、土地投机家、市民、商人和工场主。
18~19世纪,英国城市工业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
地主贵族为了生产肉类和商品粮以供应城市的需要,扩大投资,改善土地的生产能力,同时加速进行圈地。
随着1701年条播机的发明,开始了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
同期,英国议会通过4763件有关圈地的法案,共批准圈占 269万公顷耕地和公有地。
1845年以后,圈地运动已近尾声。
——新浪网《圈地运动》
材料四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英国处理各种传统的农业关系,要算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了。
”18世纪英国小说家哥尔斯密在《荒村》中描述圈地运动前后一个村庄时写道:“甜美微笑的村庄,草地上最可爱的村庄,你的游乐消散,你的魅力褪光;在你的茅屋之间看见暴君的手,荒凉使你的翠绿罩上一片忧愁。
”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对华输出货物的特点,并分析造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农村农民在近代化进程中所出现的矛盾现象。
你怎样看待这一矛盾现象?
(3)根据材料三、四,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圈地运动的进程及其对英国农村农民的影响,并谈谈你对马克思和哥尔斯密评价圈地运动的理解。
(4)在农村农民近代化进程中,中国与英国的途径有何主要不同?你认为农村农民走向近代化的关键是什么?
34. (5分) (2017高三上·上高月考) 陈旭麓先生指出:“爱国主义永远是—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但从爱国主义出发走向近代化和从爱国主义出发回到中世纪,确乎并不同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应该是一个历史的概念。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都不相同。
历史上的爱国主义与近代的爱国主义有很大的区别。
……历史发展到近代,爱国主义的外延和内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义和团时期的广大民众在帝国主义的侵略、欺侮面前表现了英勇无畏的民族精神,表现出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无比痛恨,不能说不是一种爱国主义。
……但是,义和团民众的泣血行动最终没有达到爱国的目的,反而导致中国近代历史上更大的灾难,在这个意义上他们的爱国初衷却转化成误国结果。
——刘宗绪主编《历史新知识创新能力培养》
请以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斗争史实为主,论证说明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的内涵。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第11 页共13 页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二、综合题 (共4题;共40分)
31-1、
31-2、32-1、
33-1、
33-2、
第12 页共13 页
33-3
、
33-4、34-1、
第13 页共1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