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活动名称:中班科学活动《会唱歌的瓶宝宝》
二、活动目标:
1. 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不同材质和装载物对声音的影响。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三、活动准备:
1. 物质准备:塑料瓶、水、沙子、米粒、音乐玩具等。
2. 环境准备:安静的教室,每个幼儿一个座位。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装有水的塑料瓶,提问:“你们猜猜,这个瓶子会唱歌吗?”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回答。
2. 探索声音产生:教师将塑料瓶分别装入沙子、米粒等不同材质,让幼儿摇晃瓶子,观察和倾听声音的变化。
引导幼儿发现不同材质装载物对声音的影响。
3. 团队合作: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装有水的塑料瓶。
组内成员轮流将沙子、米粒等装入瓶子,并摇晃瓶子,共同创作一首“瓶子之歌”。
4. 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幼儿展示自己的“瓶子之歌”,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声音产生的认识,以及在不同材质和装载物下声音变化的感受。
五、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一起探索更多声音产生的现象,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等。
2. 环境创设:在教室一角设置“音乐角”,放置各种瓶子、水、沙子等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创作。
3. 教学活动:开展“声音大集合”活动,让幼儿通过各种方式(如拍手、敲击、吹奏等)创造声音,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幼儿通过实际操作,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知道不同材质和装载物对声音的影响。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团队合作,创作出有趣的“瓶子之歌”。
七、活动步骤:
1. 导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装有水的塑料瓶,提问:“你们猜猜,这个瓶子会唱歌吗?”引导幼儿积极思考和回答。
2. 探索声音产生:教师将塑料瓶分别装入沙子、米粒等不同材质,让幼儿摇晃瓶子,观察和倾听声音的变化。
引导幼儿发现不同材质装载物对声音的影响。
3. 团队合作: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个装有水的塑料瓶。
组内成员轮流将沙子、米粒等装入瓶子,并摇晃瓶子,共同创作一首“瓶子之歌”。
4. 展示与分享:每个小组向全班幼儿展示自己的“瓶子之歌”,并分享创作过程中的趣事。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让幼儿谈谈自己对声音产生的认识,以及在不同材质和装载物下声音变化的感受。
八、教学方法:
1. 实物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声音的产生原理。
2. 操作法:教师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实际体验不同材质和装载物对声音的影响。
3. 团队合作法:教师组织幼儿分组合作,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创造力。
4. 分享法: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
九、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声音产生原理的理解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造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听取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喜爱程度,以及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建议。
十、教学反思: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思考如何在下一次活动中更好地引导幼儿探索科学现象。
教师还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确保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教师还应关注幼儿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教师还应与家长保持良好沟通,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十一、安全注意事项:
1. 确保活动中使用的塑料瓶、水、沙子、米粒等物品安全无毒,符合幼儿使用标准。
2. 教师应在场监督幼儿的操作过程,避免幼儿将物品放入口中,以防发生意外。
3. 使用剪刀等尖锐物品时,教师应亲自操作,确保幼儿的安全。
4. 活动结束后,教师应指导幼儿正确处理废弃物品,避免环境污染。
十二、活动延伸建议:
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一起探索更多
声音产生的现象,如敲击不同材质的物体等。
2. 环境创设:在教室一角设置“音乐角”,放置各种瓶子、水、沙子等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创作。
3. 教学活动:开展“声音大集合”活动,让幼儿通过各种方式(如拍手、敲击、吹奏等)创造声音,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
十三、教学资源推荐:
1. 科普图书:介绍声音产生和传播的科普图书,帮助幼儿深入了解声音的奥秘。
2. 音乐玩具:如各种打击乐器,让幼儿在活动中体验不同乐器的声音特点。
3. 实验材料:如各种材质的瓶子、水、沙子等,用于探索声音的产生和变化。
十四、活动时间安排:
1. 导入和探索声音产生:10分钟
2. 团队合作创作“瓶子之歌”:15分钟
3. 展示与分享:5分钟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十五、教学设计与实施建议:
1. 针对幼儿的兴趣和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在活动过程中,注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主动参与。
3. 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4. 在团队合作环节,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
5. 活动结束后,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