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湛江市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联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 (共3题;共22分)
1. (3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qīn xuān xiù shí
________佩________昂________
2. (7分) (2019八下·番禺期末) 古诗文积累
(1)根据课本,补写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五题只选三题作答。

①求之不得,________。

(《诗经·关雎》
②复行数十步,________。

(《桃花源记》)
③________,波撼岳阳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④________,长夜沾湿何由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⑤________,儿女共沾巾。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在文人的笔下,四季盛开的娇美花儿,各具独特的精神魅力:袁枚《苔》中的诗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体现了苔花执着向上、积极进取的追求精神;周敦颐《爱莲说》中的名句“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体现了莲花高洁质朴,不同流合污的君了气质;而陆游《卜算子·咏梅》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更体现了梅花凛然风骨、虽死犹香的高贵品质。

3. (12分)(2020·东莞模拟)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问题。

“你想独自混好?”老人评断着祥子的话:“谁不是那么想呢?可是谁又混好了呢?当初,我的身子骨儿好,心眼好,一直混到如今了,我落到现在的样儿!身子好?铁打的人也逃不出去咱们这个天罗地网。

心眼好?有什么用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没有这么八宗事!我当年轻的时候,真叫作热心肠儿,拿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作。

有用没有?没有!我还救过人命呢,跳河的,上吊的,我都救过,有报应没有?没有!告诉你,我不定哪天就冻死,我算是明白了,干苦活儿的打算独自一个人混好,比登天还难。

一个人能有什么蹦儿?看见过蚂蚱吧?独自一个儿也蹦得怪远的,可是教个小孩子逮住,用线儿拴上,连飞也飞不起来。

赶到成了群,打成阵,哼,一阵就把整顷的庄稼吃净,谁也没法儿治它们!你说是不是?我的心眼倒好呢,连个小孙子都守不住。

他病了,我没钱给他买好药,眼看着他死在我的怀里!甭说了,什么也甭说了!——茶来!谁喝碗热的?”
祥子真明白了:刘四,杨太太,孙侦探——并不能因为他的咒骂就得了恶报;他自己,也不能因为要强就得了好处。

自己,专仗着自己,真像老人所说的,就是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
(1)文段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 。

(2)联系全书,说说祥子为什么要咒骂刘四、杨太太、孙侦探。

(3)祥子想:“自己,专仗着自己,真像老人所说的,就是被小孩子用线拴上的蚂蚱,有翅膀又怎样呢?”请联系全书谈一谈祥子为什么会这么想。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
4. (17分) (2019九下·通州模拟) 阅读《瓷的华章》,完成各题。

瓷的华章
王剑冰
①大龙山,你在中原隆起,绵延无限远,我看不到你的尽头。

在你的脚下,人们利用你特有的土质,燃烧起一条条火龙,火龙里诞生了奇妙的钧瓷。

②神垕,我与你不期而遇。

在车上打了个盹儿,一睁眼竟然就扑到了你的怀里。

我已经感觉出这次抵达的幸运。

那些昨日的烟尘和现实的幻象搅得我有些心神不宁。

我在心神不宁中小心翼翼地走进一个个院落,诚惶诚恐地观察每一个窑址,毕恭毕敬地抚摸那些浴火而生的神物。

③钧瓷上的一束束光直接打开了我的心室,那层层开片让我一再凝视。

宋朝,离去了近千年的时光,但是你造就的辉煌光照着历史,这不屈的泥土便从未停止续写瓷的华章。

④走进一条古街,不宽的街巷两边都是明清时期的老房。

当地人说,你没有看见过,当年这些老房子深处,都是钧瓷作坊。

早晨的阳光里,一队队马帮驮着泥土和柴草或是精美的瓷器,踏响青石的路面。

路面上,有人扛着担着做好的半成品,穿街过巷,走入各个作坊。

到了饭时,男孩女孩提着饭罐,川流不息地给大人们送饭。

那时的神垕,就是一个大的瓷场,所有的活动都围绕在瓷场的秩序中。

⑤整个神垕依山就势错落成美妙的图景。

走过一棵棵老槐、野桑和皂角树,来看那些老窑,有些窑就在半山坡上,这样取土或许更加方便。

人住的是石头窑洞,烧的是石头窑体,放眼望去,会望见鳞次栉比的苍然。

⑥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六,火神庙开始祭火神。

烟雾缭绕,旗幡飘摇。

火,对于神垕是那么的重要。

所有钧瓷的烧造,都是火的艺术,更是火的魔术。

钧瓷的图形和色彩不是事先画出,全凭窑变而成。

那样,一切就全在想象中了。

那是幻想与火神共同的勾画,是一种匪夷所思的超越和飞翔,充满了翻空出奇的期待、异想天开的盼望。

⑦看见一个窑炉门上贴着对联:求仙翁窖中放宝,赖圣母炼石成金。

⑧卢师傅默默地守在一座窑前,窑里的火焰早已熄灭。

他慢慢起身,嘴里絮叨着什么,在众人面前带着一点矜持,大家似乎是要看他掀开新娘的盖头。

他终于打开了封口,探身进去,恭谨地取出一件“大洗”。

那大洗子怎么了,完全没有那种流光溢彩,而像一个锈迹斑斑的出土文物。

再取出一件,还是同样。

它们是在抵达生命辉煌顶点的时刻,遭遇了不幸吗?那粗糙扭曲的外形,表明它经受了多么痛苦的挣扎。

⑨满怀期待的人们散去了,老卢还在看着两件不成器的东西,拿起又放下。

我似乎体会到了他的心情。

炉子外边,好大一堆被失望与懊恼打碎的瓷片,堆满了烧瓷人的内心。

那是瓷殇。

⑩当地有句话:“十窑九不成。

”火的惊喜、幻想的惊喜、等待的惊喜的到来,一次次竟是那么的不容易。

⑪走进钧瓷艺术馆,就像进入了一个瓷海,我似听到叮当的开片声啸闹成一片秋声。

我看到形状各异的精魂在起伏腾跃,色彩潮一样汹涌。

⑫你的曲线为何这般柔润迷离?你的色彩为何这般大胆恣肆?还有你,你的花片为何这般勾魂摄魄?经过长时间的静默与忍耐、摔打与烧灼,火给了你怎样的折磨与唤醒,给了你怎样的调教和激发,使得你如此觉悟开化?一
千三百摄氏度的浴火而出,每一个都成为仪态万方的精灵。

⑬一个女孩站在一个瓷瓶前,带着景仰的神情,伸出手又缩回来。

我知道那种感觉,有一种爱就是这样,想看又不敢看,想摸又不敢摸,别后的回味比现场还深刻。

我知道,在那一刻你已经和她心脉相通。

⑭神垕,。

尤其是看到那些聚精会神的做瓷者。

⑮竟然还有女技师,她们长发飘逸,姿态端庄。

无声的时间里,一腔热爱倾注于一抔泥土。

⑯又有人进来,小声地流露出欣喜:“看呀,她们在做瓷!”
⑰声音里,你会把“做瓷”听成“作词”。

是呀,宋瓷中闪现着多少艺术的精粹,怎么不能说她们在作词呢?是的,你一下子惊醒了,她们是在作着八声甘州,作着水调歌头,作着沁园春、临江仙、菩萨蛮……那从宋代遥遥传来的,就是一首首或婉约或豪放的美妙的宋词。

(有删改)
【注释】①钧瓷: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窑变神奇而闻名于世。

②开片:瓷器釉面的一种自然开裂现象。

③窑变: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由于窑内温度发生变化导致其表面釉色发生的不确定性自然变化。

④洗:宋钧窑的主要器型之一。

(1)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文中加下划线的“瓷场”“瓷殇”“瓷海”的理解。

(2)结合上下文,从下面两个句子中选择一个填入第⑭段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 你将我从喧嚣中摆渡过来,让我有了一时的安宁与沉静。

B . 你将我从安宁与沉静中摆渡过来,让我感受一时的喧嚣。

(3)阅读第⑧⑨两段文字,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展现卢师傅心情的?
(4)阅读文章最后一段,你会联想到怎样的画面?(50字左右)
5. (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

它伏着不去。

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

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

但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

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

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

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

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

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为什么我们一家不喜欢这只小猫?请简要概括。

(2)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3)作者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结合上下文,具体分析其中的原因。

(4)请结合全文,分析“自此,我家永不养猫”一句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

(5)文中的“我”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
6. (5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相关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 (9分) (2020八上·房山期末)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逐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乙)“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
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词语中的“负”与“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句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如释重负
B . 负势竞上
C . 负荆请罪
D . 忘恩负义
(2)依据上下文,对文中[甲][乙]两处画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的程度,充分反映出智叟对愚公的轻视。

B .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句式相同。

妻子的话合情合理;智叟的话尖刻夸张,表现了他对愚公移山的反对。

C . “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都是反问句,但智叟的一个“其”字,表达了强烈的嘲讽意味。

D . 妻子提出“且焉置土石”的疑问,反映了她对移山的担心,希望愚公知难而退。

(3)结合上文与下面(链接材料)、简要说明面对移走大山和洪水泛滥的困难,愚公和大禹分别是怎么做的。

任选其中一个人的做法,说说你获得的启示。

(链接材料)
大禹治水
尧舜①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同鲧②治水,鲧用雍③堵之法,九年而无功。

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④ ,通九道,陂⑤九泽,度⑥九山。

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

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选自《经典史记》)
【注释】①尧舜,尧和舜,传说是上古的贤明君主。

②[鲧(gǔn)]传说中禹的父亲。

③[雍]月“壅”堵塞。

④[开九州]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中国的代名词。

⑤[陂(bēi)]修筑河岸。

⑥[度(duò)]剂量,勘测。

四、语言运用 (共2题;共15分)
8. (10分)(2020·衡阳) 综合性学习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

上溯屈原、贾谊为代表的楚文化,中经周敦颐、王船山等人发展,后由魏源、曾国藩、谭嗣同、黄兴、毛泽东等人发扬光大。

而作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的衡阳石鼓书院是湖湘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1)学校组织参观石鼓书院,要求学习下列先贤名言,并引用其中一句,写一段励志感言,不少于30个字。

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王船山:“知行相资以为用。


毛泽东:“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石鼓书院向社会征集宣传语,请你用简练的语言写出一句,建议以“走进石鼓书院,……为句式续写句子,也可以自拟句式。

9. (5分)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处处有规则。

红灯停,绿灯行,不超速,不逆行,这是马路上的规则;爱护公物,爱护卫生,不乱折花草树木,这是公园里的规则;评比细则,课堂纪律,各项班规,这是校园的规则;运动场上,打篮球、踢足球有规则;虚拟世界里,各种游戏有规则……正所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规则编织的生活网中,或许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或许发生过一些值得思考的事,或许有些规则本身就值得反省……
请你以“规则”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 (共3题;共22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答案:2-2、
考点:
解析:
答案:3-1、
答案:3-2、
答案:3-3、
考点:
解析:
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2分)答案:4-1、
答案:4-2、
答案:4-3、
答案:4-4、
考点:
解析:
答案:5-1、答案:5-2、
答案:5-3、答案:5-4、
答案:5-5、
考点:
解析: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14分)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答案:7-2、答案:7-3、
考点:
解析:
四、语言运用 (共2题;共15分)答案:8-1、
答案:8-2、
考点:
解析:
答案:9-1、
考点:
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