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跟单实务课程标准(商务英语)2017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贸跟单基础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一课程信息
课程代码: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2
开设时间:第二学期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2017级商务英语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
(一)课程性质
对于应用英语专业来说,本门课程是该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其先修课程是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等。

后续课程为顶岗实习和毕业综合训练。

(二)课程定位
依据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商务英语专业定位即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确立本课程的课程定位:即依据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明确主要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素养,从而确立学习领域,确立通过哪些项目和任务来完成这些学习领域。

应用英语专业学习国际贸易仿真实训课程主要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包括:基础岗位-跟单员、外销员、单证员等,发展岗位-跟单主管、外销主管、单证主管等,拓展岗位-跟单经理、外销经理、单证经理等。

本课程需要训练完成以上岗位所需的各项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实操的专业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一)总体设计原则
根据外贸从业人员工作岗位提炼课程能力目标;根据岗位任务确定学习领域;通过若干项目、任务训练达成工作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依据
根据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应用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设置本门课程的必要性;应用英语专
业确定本门课程为专业必修课,纯实践课程。

(三)课程模块的编排
外贸跟单真的主要学习模块及学时
(四)教学组织的思路
本课程采取项目化模式组织教学,根据外贸跟单的主要学习领域来设计完成学习领域需要进行的项目和任务。

通过项目、任务来训练职业岗位能力。

体现“学生主体、能力本位、职业导向、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理念。

要求学生做学结合、边学边做,以培养学生胜任国际贸易操作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外贸跟单问题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该岗位实际运用需要。

(五)理论与实训比例
本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24学时,实践学时为24学时。

理论和实践学时比例各占50:50。

(六)课时安排说明
教学统一安排在教室,实训室。

四、课程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⒈能够掌握出口商品调研的目的、项目和方法以及准备货源与广告宣传的过程;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和对客户进行资信调研。

⒉能够根据出口贸易磋商的一般程序与进口商进行交易磋商。

⒊能够根据磋商的内容与进口商签订出口贸易合同。

⒋能够根据出口贸易合同对进口商开来的信用证进行接受、审核和修改。

⒌能够根据出口贸易合同安排好合同履行阶段的各项工作。

⒍能够掌握进口商品调研的目的、项目和方法以及准备货源与广告宣传的过程;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和对客户进行资信调研。

⒎能够根据进口贸易磋商的一般程序与出口商进行出口交易磋商。

⒏能够根据磋商的内容与出口商签订进口贸易合同。

⒐能够根据进口贸易合同申请、开立和修改信用证。

⒑能够根据进口贸易合同安排好合同履行阶段的各项工作。

⒒能够掌握货物生产与广告宣传的过程;与客户建立业务关系和对客户进行资信调研。

⒓能够根据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与出口商进行货物买卖的交易磋商。

13. 能够根据磋商的内容与出口商签订买卖合同。

14. 能够根据买卖合同安排放货和收回货款。

15. 能够审核信用证的表面真实性、拟定通知书发送给收益人。

16. 能够审核议付单证并掌握议付的流
18能根据进口合同的要求申请开立信用证;能按要求分析信用证的基本内容,会根据外贸合同审核信用证;能根据不符点和修改意见撰写改证函并处理信用证修改;
19能根据合同、信用证和货物的实际情况,正确缮制发票、包装单据、出口托运单、产地证明书、出口报检单、出口报关单、运输单据、保险单据、汇票等出口单证;
20能按流程规范缮制全套进口单证;
21根据单证审核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快速审核相关单据并找出其不符点;
22能按信用证指示或合同条款交单并按业务和其他部门要求将各类单证归档。

(二)知识目标
1. 了解出口商品信息的调研方法;了解出口商品的经营计划和宣传方式以及资信调研的方法。

2. 了解出口贸易磋商的基本程序,掌握具体内容和过程。

3. 了解出口贸易合同的内容和签订程序。

4. 了解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信用证的接受、审核及修改。

5. 了解出口商根据出口贸易合同进行备货、租船订舱、保险、报关和报检、结汇、核销和退税的全部过程。

6. 了解有关进口商品信息的调研方法;了解进口商品的经营计划和宣传方式以及资信调研的方法。

7. 了解进口贸易磋商的基本程序,掌握具体内容和过程。

8. 了解进口贸易合同的内容和签订程序。

9. 了解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信用证的申请、开立和修改。

10. 了解进口商进口结汇与检验、进口通关及提货、进口付汇核销的过程。

11. 了解商品的生产经营计划和宣传方式以及客户资信调研的方法。

12. 了解交易磋商的基本程序,掌握具体内容和过程。

13. 了解买卖合同的内容和签订程序。

14. 了解工厂放货以及收款的过程。

15. 了解信用证通知书的制作和发送过程。

(三)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促进学生的品性素质和精神素质的提高。

⒈提升学生诚实正直、专业信心等方面的基本品性素质。

⒉提升学生言谈举止、心态、让人喜欢、赢得尊重等交往素质。

⒊提升学生职业定位、个人规划、挫折承受力等专业必备素质。

⒋提升学生专业自信心、持之以恒、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精神素质。

⒌提升学生洞察力、应变思维、创造性意识、影响他人等的能力素质。

五、课程内容和要求
(一)教学内容选取依据
根据商务英语专业面向的主要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素养,确立外贸跟单仿真实训的学习领域-学习内容;主要学习领域可以归纳为两个模块:基础理论学习,进出口跟单操作。

每个模块设计若干项目、任务来训练。

(二)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本课程采取项目化模式组织教学,根据外贸跟单仿真实训的主要学习领域来设计完成学习领域需要进行的项目和任务。

本课程的项目主要有十七子项目,每个项目都有若干任务。

通过项目、任务来训练职业岗位能力。

十七子项目是贯穿整个项目的细分和具体化,若干工作任务训练-每个项目都有若干工作任务匹配,通过工作任务来完成具体的项目。

这样把传统的基于学科体系的章、节模式改造为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项目、任务。

(三)课程主要教学内容和要求
六、课程实施和教学保障条件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⒈教材或讲义编写建议
以培养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指导思想,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内容设计体现工学结合的导向要求,方便实施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

⒉推荐教材
《外贸跟单基础理论与实务》,余世明主编,暨南大学出版,2012年第1版
《进出口跟单操作》,张海燕,肖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年6月
《外贸单证操作》,章安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105年8月第1版
(二)教学资源的要求和利用
⒈教师要求
⑴校内专职教师要求具有3年以上从事外贸知识教学,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的专业知识。

⑵行业兼职教师要求具备国际贸易工作经验,具备培训经历,能够整合行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训的机会。

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关心学生。

⒉学习场地、设施要求
⑴配备多媒体教室并保证能连接互联网。

⑵配备校内专业实训室(50到60个机位),安装外贸跟单实务软件系统,具备仿真模拟功能。

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本课程资源开发目的基于知识应用,结合行动体系、工作过程系统考虑,以工作过程要素的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的历史发展而开发的。

(三)教学实施
⒈项目导向
本课程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采取项目导向教学法,根据进出口贸易活动为主线,将教学内容分为五个大项目,二十个分项目,学生通过每个项目的学习,学会一项技能。

项目教学法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同时,又能构建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⒉任务驱动
以真实岗位能力培养为课程的最终目标,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目标明晰,从而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和主动性,为达到任务的完成,每个人都会发挥其个人的能动作用。

本课程按企业全真的工作要求,实施了项目训练环节,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而且还促使学生掌握了专业技能。

⒊案例分析
对于一些模拟情景的项目,本课程采取了案例分析教学法,给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形成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⒋启发式、交互式教学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发挥学生在教育教学的主体作用。

积极推行启发式、交互式教学,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敢于大胆质疑,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

5.教学手段
(1)校内实训场所实训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在学校安装了国际贸易实务仿真模拟软件的实训室让学生能够能够独立地在电脑上开展仿真训练。

(2)多媒体教学
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在认真备课基础上要精心准备图文并茂的PowerPoint课件和有关视频,尽可能增大课堂信息量,使授课内容变得生动、丰富,不仅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习的兴趣,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七、考核方式
(一)考核办法与所占权重
⒈考核体系设计
⒉考核评分标准及成绩评定
考核评分表
(
八、其它说明
本标准由专业教研室组织专业教师、,最后由系部组织标准委员会审核。

一般每三年修订一次。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