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涌水段注浆止水施工质量控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零零四年九月二十日
华福公路中梁山隧道注浆止水施工质量控制一、工程概况
华岩至巴福一级公路改建工程位于九龙坡区、大渡口区两区境内,穿中梁山南麓,中梁山隧道为分离式双向四车道公路隧道,左、右线轴线间距35。

00m,路线设计线间距28.00m。

中铁十局三公司承建的中梁山隧道C2合同段为左线进口段,起点里程为ZK7+798.104,终点里程为ZK9+580,长1781.9m,隧道纵坡设计为+0.75%的上坡,进口位于半径为630.186m的平曲线上。

隧址区位于观音峡背斜南段,出露有可溶性碳酸盐岩类和长石英砂岩等多种含水岩组和页岩、泥岩等相对隔水层,由于受构造制约含水岩组与相对隔水层,具有相间分层分布特点,受含水层含水介质特点影响,隧址区主要发育有碳酸盐岩类岩溶裂隙水和碎屑岩层间承压水、孔隙裂隙水两种主要类型。

经测算,隧道一般涌水量为18161m³/d,在雨季总涌水量为枯水期总涌水量的2。

5倍,计45403m³/d.
二、QC小组概况
中铁十局三公司华福路项目部于2003年10月1日成立QC小组,同时制定课题,目标是确保中梁山隧道“实现部级优质工程,争创国家优质工程”的质量目标。

1、小组名称:华福公路中梁山隧道注浆止水施工质量控制
QC小组
2、公关课题:中梁山隧道围岩预注浆止水施工质量控制
3、活动时间:2003年10月1日~2004年9月1日
4、活动次数:33次(3次/每月)
5、小组成员情况:
三、选题理由
(1)施工实际需要:中梁山隧道灰岩地段中地下水含量大。

(2)施工质量要求: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施工一次合格率达到1
00%,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3)公司发展需要:公司在承建中梁山隧道时承诺确保项目优质工程,争
创省部优工程。

(4)本部门需要:配合公司完成公司目标,确保工程安全及质量.
选定课题:中梁山隧道注浆止水的质量控制
隧道注浆止水施工原理说明:
隧道注浆止水是一种加固地层、封堵水源的方法,适用于软弱围岩及断层破碎带、自稳性差的含水地质地段。

在开挖前采用超前围岩预注浆可有效的封堵地下水并加固软弱围岩,避免因围岩破碎造成塌方或地下水含量大引发涌水而引发各种工程事故,保证隧道的施工安全,消除在隧道交付运营后常见的工程隐患。

四、课题运做(PDCA循环)
1、计划阶段(P)
1)现象分析
在中梁山隧道的施工中,注浆止水作业首先应用于Ⅳ类灰岩段ZK8+586~+640 .2004年4月20日在超前探水发现总水量大约为12立方米/小时,为确保施工安全及施工质量决定采用超前围岩预注浆进行封堵水源。

2004年4月23日开始施工,采用16m全断面注浆,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液.2004年5月2日QC小组对注浆止水工程质量进行统计分析,影响其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注浆量、注浆压力、浆液配合比、胶凝时间、孔位布置及止浆墙等。

缺陷列表如下:
注浆止水缺陷统计表
由上表数据绘制排列图如下:
2)根据频率统计表找出主要缺陷
从排列图可得出结论,现阶段影响注浆止水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注浆量、注浆压力、浆液配合比和胶凝时间。

这四项主要因素占总数的83.6%.
3)缺陷原因分析
针对上述各种因素所产生的问题,我们QC小组采用因果分析法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全体QC小组组员开会讨论,集思广益,就主要质量缺陷作出以下分析:
————原因分析图-—-—
从树状图中我们找到影响注浆止水质量的末端因素并进行要因确认:
我小组成员经过讨论并且深入现场进行分析、调查论证,对末端因素逐条确认发现影响初期支护湿喷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原因是:
①、施工经验不足
②、注浆终压比较难控制
③、注浆管经常堵管
④、浆液配合比较难控制
4)制定对策
QC小组针对影响喷射混凝土质量的各种主要原因进行归纳总结,并制定相应的对策如下表:
3、实施阶段(D)
1)、坚持每天班前安全质量讲话制度,项目质量检查人员及工地值班员随时跟踪检查;
2)、对注浆及质检人员进行岗前培训;
3)、建立逐层检查制度,项目部建立以经理为首的质量保证体系,采用必要的行政手段、经济手段,进行奖罚,作到奖罚分明;
4)、对操作技能不合格的工人坚决更换,特别对双浆液配置、注浆进行岗
前培训,并坚持持证上岗;
5)、严把原材料关,对进货和过程检验,杜绝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6)、精心组织、严格管理、严格操作规程,严格按质量评定标准进行奖罚; 7)、经常与兄弟单位进行交流、学习,结合我单位施工现状,不断改进、完善.
4、检查阶段(C)
通过认真执行对策后,QC小组就注浆止水质量进行重新检查,其检查结果如下:
将检查情况同对策实施前进行比较如下:
5、总结阶段(A)
通过我们QC小组在长期的施工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开展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得出以下结论:
1)、注浆止水是隧道含水量大的软弱围岩施工的关键工序,其质量的好坏决定整个隧道的安全与质量;
2)、采用先进的止水方式,改变了原来的粗放型管理理念;
3)、注浆止水是一个完整的工艺系统,每道操作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4)、合理的施工组织和机械配套是注浆止水的前提;
5)、加强注浆机的管理维护是正常作业的必要条件;
6)、加强试验工作,为注浆止水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二、综合效益分析
1、宏观综合效益注浆止水效益主要体现在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等宏观综合效益方面,采用围岩预注浆后,可在含水量大的软弱围岩条件下采用大断面开挖技术。

2、质量和安全效益
注浆止水质量控制包含注浆压力控制、浆液配合比控制两个方面。

对灰岩含水量大地段围岩预注浆后,在开挖过程中改善了工作环境,避免了坍塌及涌水等频发的安全事故,确保了施工安全,同时也确保了后续工序的施工质量。

三、经验和打算
通过该工程的QC小组活动,我们得到以下几点体会:
1、领导重视,职工关心工程质量是质量得以保证的先决条
件。

2、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操作技能,作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是搞好质量的重要保证。

3、科学合理进行施工组织生产,是提高施工进度和质量的重要捷径.
4、及时地发现问题,找出根源,制定措施,严格执行是杜绝工程隐患,提高施工水平的有效办法。

5、加强试验检测,严格把握工序质量关,让数据体现质量优劣是确保工程内在质量,实现量化管理的根本原则。

总的来说,虽然我们QC小组通过活动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深深知道,还有许多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等待我们去研究,总结和推广,我们小组将继续努力工作,不断学习知识,积累经验,力争在推广应用新材料、新工艺,提高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工程效益方面作出更大的成绩.
中梁山隧道注浆止水施工质量控制QC小组
二零零四年九月二十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