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级中学2017—-2018年(一)期中考试高二年级语文测试卷
第I卷阅读题(9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中的每个概念都具有丰富的内涵。
这些概念需要凝结成一个整体,以应对无限丰富的现实问题。
反思当代的审美文化现象,有助于我们梳理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以两个概念为例.一个是“富强”。
民众求富,国家求强。
日常生活中,总有人以珠光宝气、香车美人“炫富”。
“炫富”表面上是在展示美,但在观者的眼中却是丑,或者“臭美”。
人们对这种美丑区分的一般解释是:“炫富”是物质追求,审美是精神追求.以物质和精神来区分“炫富"与审美其实是一个误解。
且看“炫富”的内容,集中于名牌服饰、名酒、名表、名车、名度假地。
奢侈品林林总总,共同点却只有一个,就是观念性的符号(“名”)。
在审美活动中,自然美、艺术美都属于精神世界的内心意象,却也离不开物质的载体(比如有一定的质地、色彩、声响等).因此,奢靡炫富虽然基于物质,实质却是精神性的。
奢靡与审美都属于精神的追求,意义的深度却有天壤之别。
对追逐符号的人而言,大量珍贵的人力物力被降低为一纸商标的陪衬。
追逐奢华揭示着意义的贫瘠和精神的无力。
审美的意象则以意义的充盈见长。
人心的意象,既可以让金银珠玉装点堂皇的宫殿庙宇,也能令日常的景色转换成大师的杰作,使普通的词语凝结成千古不朽的诗句.审美和艺术创造体现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富足。
例如在戏曲艺术中,舞台角色的气象全系于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
正是为了突出人的因素,戏里的一切饰物皆为假扮,道具也被精简到了“以鞭代马”“一桌二椅”.在物质较为充裕的今天,“富”的体现应该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富贵气。
富贵气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美,这种美得自个人长期的、自觉的涵养,也得自社会的普遍氛围.富贵之美是花钱买不来的.
另一个是“和谐”。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意思是不同的利益、意见、信念在一个统一体中既保持着各自的特点,又彼此相容、互补,进而造就一个共生多赢的局面。
中国的传统美食是“和”的典范。
精于烹调的人,会借用各种辅料的配合来约束主料,去其偏狭激烈之气,以便更好地呈现其独特的味道。
近年来的社会文化则极端地强化“同":大拆大建之后的千城一面、模式雷同的综艺节目和影视剧情……“和”与“同”看似是审美观念的分歧,却反映着人把握意义的能力高下。
“和”意味着包容力,使人发现相异因素之间的交集,在共识、共情的基础上促成彼此的互补、互动;“同”则意味着不能理解差异。
古人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越能尊重和欣赏差异,越能得道多助,建设性的事业越容易展开.一个“大时代”之所以为“大”,是因为能包容众多彼此相异的“小时代”,为每个人提供登上时代舞台的机会.
由此可见,“美”意味着意义的丰富,意味着创作和表达的自由。
这种“美”也是“平等”“自由”“民主”和“文明”等概念的题中之义。
[]
(摘编自孙焘《美,价值观的意义建构》)
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炫富”的一项是
A。
24岁的金景娥做客韩国一档电视节目时,戴着价值两亿韩元的钻石项链,拿着超过3500万韩元的手提
包,自称不用工作就有父母的大笔零花钱.
B。
一个贵州女孩把自己一张“左手提一个LV大旅行包,右手挎一个橘红色爱马仕包”的照片传到了网上展示,她这一套行头,价值足有10万余元.
C. 陈光标带着15万元现金到云南灾区向每名灾民发放200元现金后,从一沓百元大钞中抽出两张举起来,并要求大家做出和他同样的动作合影留念.
D。
在旧货市场,一个小女孩在别人惊讶的目光中把价值千元的绝版芭比娃娃以30元抛掉,她另有价值1500元的宠物玩具,几千元的变形金刚,一堆LV的包包待售。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炫富”虽基于物质,但却指向“名"这一观念性符号,因此其实质是精神性的;在审美活动中,自然美、艺术美虽然属于精神世界的内心意象,却离不开物质的载体.
B. 用金银珠玉来装点堂皇的宫殿庙宇,这种行为使得大量珍贵的人力物力降低为符号的陪衬,只能揭示意义的贫瘠和精神的无力。
[]
C。
让日常的景色转换成大师的杰作,使普通的词语凝结成千古不朽的诗句,这些审美和艺术创造,体现着人的精神世界的富足.
D. “富”的美应该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富贵气,它是一种自然流露的美,它得自个人长期的、自觉的涵养,也得自社会的普遍氛围,与金钱没有必然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戏曲艺术中,虽然戏里的一切饰物皆为假扮,道具也被精简到了极其简单的程度,但演员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却依然能创造出角色的美。
B。
中国的传统美食之所以是“美”的,主要在于精于烹调的人,会借用各种辅料来约束主料,去掉主料的偏狭激烈之气,最终呈现独特的味道。
[]
C. 城市中大拆大建后出现的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虽然整齐划一,却是只有“同”没有“和",这反映出建设者不理解“君子和而不同”的意义。
D。
“和谐”的美,体现在对差异的尊重和欣赏,它能为每个人提供登上舞台的机会,从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造就一个共生多赢的局面。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缝山针(非鱼)
年又春是市文化局的助理调研员,也是个业余画家,他的写意山水在省里小有名气。
局里开党委会研究驻村扶贫工作,说市里要求必须有一名副县级干部带队,在扶贫村帮扶一年,尽快帮村民走上致富路。
年又春一听说是高阳村,他忙说,我去。
高阳村年又春去过.几年前他出去写生,骑一辆自行车三转两不转到了一个小山村,①当时正是槐花飘香的时候,漫山遍野雪白的云朵起伏着,甜腻腻的香味让年又春陶醉了。
他躺在树下睡了一觉,然后支起画
架,画了两幅《听槐》。
临走的时候,年又春问一个放羊孩子,那孩子吸溜着鼻涕告诉他:这是高阳村。
正月十五没过,年又春就带着被褥、军大衣、煤气灶、米面油盐,和两名驻村队员来到高阳村。
村民们敲锣打鼓欢迎他们的到来,年又春看到寒风里热气腾腾的欢迎队伍,他的心一颤:一定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帮百姓致富.
年又春从局里要来一部分扶贫资金,又借助各种关系拉来十来万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一项项实实在在的帮扶工程建成了,村民脸上的笑容多了,村委开会也开他们宿舍去了,大事小事都要跟他们商量。
②秋天到来时,山上的柿子树上挂起了火红的小灯笼,年又春站在山顶上,深深呼吸着山风带来的果实成熟的香味,他又一次醉了,久违的情绪在胸膛里鼓胀。
下山的时候,年又春看见瘦瘦的高小根背了一大筐煤.他早听说高阳山上有煤,可一直没顾上详细问.他叫住高小根,要看看他筐里的煤。
高小根说这煤是无烟煤,好烧。
山上不少,也不深,有时候找准了几镢头下去就能看到黑煤。
年又春一听立即兴奋了.这么好的资源怎么村里早就不知道开发呢,要开发出来,村民不早富了,还用他们来扶贫?年又春一回村就把村委会主任叫来,问他煤的事。
主任说早也想开发,村里没钱,投资不起。
找市煤炭局的一个技术员来看过,他说都是“鸡窝矿”.年又春问他啥叫“鸡窝矿”。
主任说就是矿床太小,一小片一小片,跟鸡窝一样.年又春一听沉下脸,“鸡窝矿"也是矿啊,怎么着也能给老百姓带来财富不是?村主任一听忙点头说,是,是,是。
于是,高阳村的煤矿开挖了。
没钱,招外地的人来开发,村委会账上的钱慢慢多了,村民下窑挖矿,每天也可以挣八十块钱。
高阳村热闹起来了,轰隆隆的汽车、拖拉机从年又春帮忙铺设的公路上开进来,又开出去,一车车煤挖出来,再拉走,换成了钱。
第二年春天到来时,一些村民家里开始准备盖新房,谁见了年又春都双手拉着他说感谢啊,感谢党。
年又春是喝完高小根的喜酒才离开高阳村的.高小根在矿上挣了钱,买了辆三轮摩托,还从山外娶回一个漂亮媳妇.年又春借着酒劲说:新娘子长得好看,回头给我当模特.高小根乐得直握手,不停说:喝酒,喝酒.
年又春的扶贫工作结束了,在全市召开的表彰会上,年又春做典型发言,他声情并茂,会场上好多人都在悄悄擦眼泪。
没多久,年又春的先进事迹报到了省里,省里对市里的驻村帮扶工作进行了嘉奖,年又春不但晋升一级工资,还被调到市科协做了主席。
年又春一年多后翻看他的获奖作品《听槐》时想起了高阳村,他对高阳村的深厚情感被一下勾了起来。
到高阳村去!年又春立即带上司机出发。
③暮秋时节,高阳村的风很劲,枯黄的叶子在车前翻卷飞舞,车轮带起的小石子儿敲打着车窗车门,发出清脆的响声。
停,快停下。
年又春看见高小根了.司机停下车,年又春下车叫高小根,高小根迟疑了一下才认出是他,忙过来拉着年又春的手说:年局长来了,大家都一直念叨你呢。
年又春叫高小根一起坐上车回村,高小根说不
了,他得上坟去。
年又春忙问:谁不在了?高小根苦笑一下:媳妇。
八月份下大雨,她从山上下来,一个挖过的废煤矿突然塌了,媳妇一下陷了进去,肚子里还有五个月大的孩子。
年又春惊呆了,怎么会这样?他沉默了一会说,我们一起去。
年又春和高小根一起慢慢朝山上走,年又春越走越心惊.满目疮痍!他只能用这个词来形容他所看到的。
到处是挖过的和正在挖的小煤窑洞,废弃的煤矸石。
曾经茂密的树林,现在几乎不剩几棵树,孤单地守着快速苍老的高阳山.
年又春在高小根媳妇的坟前跪了下去:都是我的错。
高小根忙拉起年又春,年局长,你是我们的致富大救星,是她命不好,赶上了,怎么能赖你呢?
年又春没有勇气走进高阳村里,他匆忙赶了回去。
三个月后,市里禁止小煤窑开采的通知下来了,一件由年又春设计的巨型雕塑也从省城运到了市里,又被运到高阳村,是年又春自己掏钱制作的.
那是一根细细的弯弯的金属大针,足有十来米高,斜依在一个底座上,在太阳下发出耀眼的光芒。
年又春给这个雕塑取名字叫:缝山针.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小说第三段叙述年又春和高阳村的渊源,交待了他特别想去高阳村驻村扶贫的原因,也为下文他积极热情地开展扶贫工作做了铺垫。
B。
年又春各处拉赞助,修公路、架电话线、建蓄水池,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又设法开发煤矿,表现了他不辞辛劳、真诚助民的品格。
C。
《听槐》画作在文章中多次出现,既表现了年又春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又推动情节发展,让他再次来到高阳村,目睹高阳山的现状.
D. 小说以年又春驻村扶贫为主要内容,以小见大,充分展现了中国新时期农村生活的广阔画卷,暴露的问题也给扶贫工作敲响了警钟。
[]
5画线句子是三次对高阳村环境的描写,分别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6.小说为什么以“缝山针"为标题?请结合全文谈淡你的看法。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本报北京2月14日电(记者李韵)】日前,文化部在其官网首页发布《各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情况评估报告》。
报告显示,《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五年来,各地落实情况喜忧参半.
201 1年6月1日,《非遗法》正式实施.为掌握法律实施五年来的落实情况,总结经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文化部于2016年组织开展了《非遗法》贯彻落实情况检查,并委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贯彻
落实情况进行评估。
评估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8月31日,全国有24个省(区、市)颁布了非遗的地方性法规共72部。
其中,17个省(区、市)的省级法规是在《非遗法》实施后制定的。
但是,从全国范围看,法律法规体系尚不完善,北京市、天津市、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海南省、四川省、青海省7省(区、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方性法规尚未出台,立法工作亟待推进。
评估报告显示,2011年至2015年底,全国各省级财政累计投入163731万元,有10省(市)累计投入5000万元以上。
尽管五年来,各省财政投入逐年增加,但是依然不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各省普遍存在保护经费不足的问题。
截至2016年,文化部命名了四批共1986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各省(区、市)批准公布了14928名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评估报告显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在世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超过70周岁的已达50%以上,开展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迫在眉睫。
有些传承人在抢救性记录过程中,就已经离开人世:一些传承人年事已高,无法完全展现技艺。
部分艺术院团改制后,面临着经营压力,有的传承人待遇因此受到影响,出现了无人肯学、后继乏人的状况。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2月15日第9版)
材料二:
“我们就是要把非遗文化传承作为工作、作为职业,通过现代工作室的打造和经营,希望能够找到一条非遗文化传承的职业化道路,避免因为入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而面临失传的窘境。
”糖画传承人高光耀说.虽然近两年商业演出市场机会增多,但是相比于其他演出形式,他们的收入不算高,由此可以看出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接受度还有待提高,而这其中,既需要传承人自身的坚持与创新,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投入。
(摘编自《大众日报》2017年2月15日19版《非遗文化传承路在何方》
材料三:
《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形象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借鉴现代模式,激发出人们的兴趣,就能打造成现代时尚,就能成为网红,就能很好地图粉.我们应该做好非遗+互联网这个加法,让非遗的文化魅力在互联网靓丽起来,普及起来,传播起来。
可以采用动画开发、趣味知识比拼、全国非遗知识接龙等方式,非遗在互联网火了,关注的人就多了。
(摘编自南方网《落实“非遗法"还需做加法》,2017年2月16日)
7.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材料一显示,《非遗法》实施后,多省颁布了地方性法规,财政投入逐年增加,这是可喜的现象。
B。
材料二认为,非遗传承人面临人不敷出、生活难以为继的窘境是大众不接受传统文化造成的.
C。
材料三提出,非遗文化要吸引大众,就要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改变以符合现代时尚,成为网红。
D。
三则材料表明,非遗保护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他们有不计报酬的无私奉献精神。
8.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5分)
A. 材料一提出了立法工作有待推进、保护经费不足、非遗面临失传等问题,旨在引起地方政府对非遗保护的
重视.
B。
材料二肯定了非遗传承人在面临困境时自寻出路的精神,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C. 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D. 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三者的语言风格是一致的。
E。
三家媒体都关注非遗保护这一文化热点,与国家重视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致,体现媒体的社会责任感。
9.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陈庆之字子云,义兴国山人也。
幼随从梁武帝。
帝性好棋,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从平建邺,稍为主书,散财聚士,恒思立效。
除奉朝请。
普通七年,安西将军元树出征寿春,除庆之假节、总知军事。
魏豫州刺史
..李宪遣其子长钧别筑两城相拒,庆之攻拔之,宪力屈遂降,庆之入据其城.
大通元年,隶领军曹仲宗伐涡阳,魏遣常山王元昭等来援,前军至驼涧,去涡阳四十里。
韦放曰:“贼锋必是轻锐,战捷不足为功;如不利,沮我军势,不如勿击。
”庆之曰:“魏人远来,皆已疲倦,须挫其气,必无不
败之理。
”于是与麾下
..五百骑奔击,破其前军,魏人震恐。
庆之还共诸将连营西进,据涡阳城,与魏相持,自春至下冬,各数十百战。
师老气衰,魏之援兵复欲筑垒于军后。
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仲宗壮其计,乃从之.魏人掎角作十三城,庆之陷其四垒。
九城兵甲犹盛,乃陈其俘馘,鼓噪攻之,遂奔溃,斩获略尽,涡水咽流.诏以涡阳之地置西徐州.众军乘胜前顿城父。
武帝嘉焉,手诏慰勉之。
中大通二年,除南北司二州刺史,加都督
..。
庆之至镇,遂围县瓠,破魏颍州刺史娄起、扬州刺史是云宝于溱水。
又破行台孙腾、豫州刺史尧雄、梁州刺史司马恭于楚城.罢义阳镇兵,停水陆转运,江湘诸州并得休
息.开田六千顷,二年之后,仓廪
..充实。
又表省南司州,复安陆郡,置上明郡。
大同二年,魏遣将侯景攻下楚州,执刺史桓和。
景仍进军淮上,庆之破之。
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
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振给,多所全济。
州人李异等八百人表求树碑颂德,诏许焉。
五年卒,谥曰武。
(选自《南史》,有删节)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B. 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C. 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D。
仲宗等恐腹背受敌/谋退庆之/杖节军门/曰/须虏围合/然后与战/若欲班师/庆之别/有密敕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麾,指将帅用以指挥的旗帜,“麾下"意为将帅的旗帜之下,后引申为部下,或是将帅的谦称。
B. 刺史,又称刺使,职官.汉武帝始置,“刺”有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
C. 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D. 仓廪,指贮藏米谷的仓库,如《史记》中就有记载:“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陈庆之深谙用兵之道,北魏来犯,韦放认为不宜出战,陈庆之则认为北魏军远道而来早已疲惫不堪,这正是挫伤他们锐气的好时机.
B。
陈庆之擅长心理战术,他把被杀的北魏军俘虏的左耳陈列在城前,并鸣鼓呐喊,敌军溃败.
C。
陈庆之体恤百姓,他担任南北司二州刺史时,解散镇守义阳的士兵,停止水陆运输,使江湘地区各州郡得以休养生息.
D。
因为陈庆之善于用兵,屡打胜仗,所以豫州百姓上表要求为陈庆之树碑来称颂其功德,朝廷下令同意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帝性好棋,每从夜至旦不辍,等辈皆寐,唯庆之不寝,闻呼即至,甚见亲赏。
(2)时大寒雪,景弃辎重走。
是岁豫州饥,庆之开仓振给,多所全济。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灞上①秋居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
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①灞上:地名,位于长安东郊,为作者寓居之地。
14.下列对本诗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有误的两项是( )()(5分)
A。
首联描写了在暮霭沉沉的天际,雁群自北向南急急飞过的画面,渲染了凄清、阴冷、孤独的氛围。
B. 颔联写诗人他乡秋夜,独对寒灯,以乐景衬哀情,与首联相互映衬,对比强烈,形成一种无限凄婉的情调。
C。
颈联中,“空"“孤”二字虽是白描,却很好地衬托出凄凉、清冷的环境氛围。
D。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进取无门、孤寂难耐的愤懑,感情真实,读来颇为动人.
E. 本诗前三联借景抒情,为尾联作者悲愤情感不能自已的爆发蓄势,尾联直抒胸臆,情绪昂扬愤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15.这首诗哪两个字最能抒发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
,
第 II 卷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清朝的雍正皇帝在位13年,竟写下了约4000万字的朱批,就连现在的专栏作家、网络写手也难以望其项
...背.。
②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蒋干被塑造成一个胸无城府
....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形象.
③人生道路上,犯错误是难免的,但如果犯而不校
....,那么就一定会陷入错误的泥淖,不能自拔。
④前三季度500余只可比债基净值平均增长1.68%,这一成绩与前两年相比有较大幅度下降,但在“资产
荒”背景下,整体表现仍然可圈可点
.....
⑤法国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3日晚,在位于巴黎北郊的法兰西体育场附近发生多起震古烁今
....的枪击爆炸事件。
⑥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与人民同甘共苦,团结协作,夙夜在公
....,努力向历史和人民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A。
①③⑤ B. ④⑤⑥ C. ②⑤⑥ D. ①④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句是()
A. 针对三农问题,全国政协组织专题调研组与全国13个产粮大省的政协联合调研,提出了拉动农村消费、增加农民收入、稳定粮食生产的建议.
B. 随着网络技术寻梦发展对信息流通形式形成的巨大刺激,产生了网络互动这个平台,开拓了民意表达的公共空间,增强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C。
"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和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和发展。
D。
除法律明确规定外,强制隔离戒毒所不得对外提供戒毒人员档案信息。
同时,禁止对戒毒人员为对象进行戒毒药物试验等.
19。
下列交际用语使用不得体
...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