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生物试题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人体的血液属于
A.结缔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上皮组织
2 . 下列对植物体内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水主要器官是根尖的分生区B.水分散失的“门户”是气孔
C.体内运输水分的结构是筛管D.吸收的水分大部分用于光合作用
3 .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
C.保持温度不变D.消耗掉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4 . (黑龙江省绥化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在植物根尖的结构中,能够通过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位是A.分生区B.伸长区C.根冠D.成熟区
5 . 柳树的茎能逐年加粗的原因
A.生长点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B.分生区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C.形成层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D.韧皮部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
6 . 细胞分化是当今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可导致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恶性肿瘤是癌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的
C.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D.分化的细胞不再进行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7 . 吃梨时甘甜可口的梨汁,主要来自梨细胞的()
A.液泡B.细胞核C.细胞膜D.细胞质
8 . 一般情况下,细胞能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水分是由于()
A.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B.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
C.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细胞液浓度与外界溶液浓度无关
9 .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绿色植物是生产者
B.绿色植物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C.绿色植物能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
D.绿色植物只需要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10 . 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中的细菌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见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湿度条件下,土壤中的细菌对落叶的分解作用
B.该实验的唯一变量为土壤是否经灭菌处理,实验中的1组是对照组
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
D.预测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地分解
11 . 生态系统是指
A.一种生物的总和B.所有生物的总和
C.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统一整体D.生物生存的环境
12 . 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
A.切片B.载片C.涂片D.装片
13 . 以下不属于人体基本组织的是
A.上皮组织B.肌肉组织C.神经组织D.保护组织
14 . 如图为玉米种子萌发时胚与胚乳的有机物含量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a代表胚乳、b代表胚
B.种子萌发初期由胚乳提供有机物
C.胚乳内的有机物在种子萌发后逐渐被耗尽
D.M点后,胚的继续发育需要根从土壤中吸收有机物
15 . 食堂工作人员对学生每天的饭菜都要随机采集,部分留样,供有关部门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其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方法是()
A.比较B.抽样检测C.作出假设D.生物分类
16 . 用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栽花或种庄稼都需要松土是利用了呼吸作用的原理
B.植物可以通过控制叶片上气孔的形状和大小来控制气体和水分的进出
C.生态系统由生产者和消费者组成
D.胎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
17 . 如图所示,天平两端托盘上各放置一个盛水的烧杯,杯内都插着一根树枝,两根树枝上的叶子数目有多有少,开始时天平两边平衡,后将此装置移至阳光下照射或温暖通风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天平右边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两边树枝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量不等
B.杯内水分蒸发量不等
C.两边树叶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量不等
D.两边树枝呼吸作用的强弱不等
1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区别是有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等
B.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核
C.菠菜流出的汁液来自细胞的液泡
D.绿色植物的每个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19 . 年初我国西南地区发生严重旱灾,造成农作物减产.这一现象说明光合作用需要()A.无机盐B.二氧化碳C.水D.阳光
20 . 下列图中属于神经组织的的是
B.
A.
C.D.
21 . 植物由小长大的主要原因是()
A.细胞生长,细胞分化B.细胞分化,液泡增大
C.细胞分裂,细胞生长D.细胞分裂,液泡增大
22 . 现代分子生物学发展的基础是()
A.DNA分子双螺旋结构B.林奈的分类学
C.哈维发现的血液循环过程D.达尔文的进化论
23 . 某组同学把甲、乙、丙三株大小相似的小麦苗依次放入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培养液和蒸馏水中培养,培养结果如图。

该结果说明植物生长需要()
A.水B.无机盐C.有机物D.氧气
24 . 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
A.擦→取→滴→放→盖→染
B.取→擦→滴→放→染→盖
C.擦→滴→取→放→盖→染
D.擦→滴→取→放→染→盖
25 . 下图曲线表示一段时间内某植物叶片吸收二氧化碳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N点表示该植物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B.MP段表示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增强
C.MN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D.NP段表示该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26 . 以下对绿色植物各种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光照下只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在黑暗中只进行呼吸作用
B.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植物释放二氧化碳
C.蒸腾作用产生的蒸腾拉力,促进了植物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与运输
D.气孔是植物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窗口”
27 . 下列关于生物学及其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法国学者拉马克首次提出“生物学”这个名词
B.生物的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科、目、属、种
C.达尔文建立了“进化学说”
D.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28 . 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A.草盛豆苗稀B.春水绿于染
C.梅花凌寒独自开D.雨露滋润禾苗壮
29 . 下列叶片细胞中,不含叶绿体的是
A.保卫细胞B.栅栏层细胞C.表皮细胞D.海绵层细胞
30 . 李浩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时,更换目镜和移动玻片都未能把视野中的污点移走,应该
A.清洗目镜B.擦净物镜C.换玻片D.擦反光镜
二、填空题
31 . 细胞______导致细胞数目增多,细胞______导致细胞体积增大,再经过一系列变化,生物体由______长______.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时,由于表面积增长慢,体积增长快,当从细胞膜进入的物质无法供给内部足够营养时,细胞将______(选填继续或停止)生长.
32 . 生物有别于非生物,即它们都是“活的”,是有生命的。

生物的主要特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

三、综合题
33 . 如图为菜豆幼苗和菜豆种子的部分及根尖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7]和[8]构成的菜豆幼苗是由菜豆种子的[]_____发育成的,[7]是由菜豆种子的[_____发育成的。

(2)菜豆幼苗生长迅速,它所需要大量的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是根尖结构[]_____吸收的,因为此处生有大量的_____。

(3)菜豆种子萌发成幼苗后,[8]_____的生长一方面要靠[_____]细胞的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一方面要靠[]_____细胞的体积的增大。

四、实验探究题
34 .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某种原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据图分析回答:
(1)实验前将装置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_____
(2)开启抽气泵后,外界空气将经过浓氢氧化钠溶液并进入叶片所在的玻璃瓶.这样,瓶内的叶片与瓶外的叶片形成一组_____,其变量是_____.
(3)装置在光下3小时后,摘下瓶内外叶片.为了检验叶片是否进行光合作用,至少还要经过用酒精脱色及用_____染色两个步骤,用乙装置脱色时,大烧杯内装的液体是_____,小烧杯的液体将变为_____色,脱色后叶片将变为_____色.
(4)染色后,变蓝的是取自_____的叶片.
(5)该探究活动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5 .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订实施探究的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薄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和______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5)结论:鼠妇喜欢在__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活.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二、填空题1、
2、
三、综合题
1、
四、实验探究题
1、
2、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