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2-06-02T02:28:03.2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7期作者:张坤[导读] 目的:观察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治疗中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的应用价值。
张坤
张坤中医内科诊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60
摘要:目的:观察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治疗中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的应用价值。
方法: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病人取样66例,分段随机化分组,皆为2019年07月至2021年07月入院治疗,分别行常规西药治疗(n=32,常规组)和常规西药治疗+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n=34,观察组),比较总有效率和中医候诊积分。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口苦口干(1.59±0.82)分,大便稀溏(1.48±0.49)分,胃脘不适(1.64±0.71)分,嗳气欲呕(1.43±0.40)分,比常规组中医候诊积分低,常规组总有效率81.25%,比观察组97.06%低,P<0.05。
结论: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可提升治疗效果,显著缓解患者口苦口干、大便稀溏、胃脘不适、嗳气欲呕症状,值得借鉴。
关键词:疗效观察;慢性胃炎;治疗方案
慢性胃炎具有易复发、病因复杂、病程长、治愈难度高的特点,出现胃黏膜慢性炎症后可诱发此病[1],患者多存在嗳气、胃部泛酸、恶心呕吐、上腹痛等不良症状,可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本文参考66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主要评价研究了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病人取样66例,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分段随机化分组,皆为2019年07月至2021年07月入院治疗,分别行常规西药治疗(n=32,常规组)和常规西药治疗+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n=34,观察组)。
观察组15例女,19例男,1至13年病程,平均(6.19±2.23)年,19至64岁,平均(50.27±5.78)岁,常规组15例女,17例男,1.5至13年病程,平均(6.49±2.18)年,19至65岁,平均(50.93±5.36)岁,P>0.05。
排除标准:(1)胃黏膜重度异型增生;(2)资料不全;(3)对半夏泻心汤、研究所用西药过敏者。
入组标准:(1)近14d无相关性药物使用记录;(2)18至65岁;(3)心、肝、肾功能正常;(4)具有大便稀溏、舌质红、纳呆、胃部胀痛等症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
1.2方法
给予常规组甲硝唑片(2 次/d,0.4 g/次)、阿莫西林(3 次/d、0.5 g/次)、枸橼酸铋钾(2 次/d、600 mg/次)治疗,持续治疗30d。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1)方剂组成:大枣6枚、黄连6g、甘草6g、党参10g、干姜6g、黄岑9g、半夏12g,以水煎煮取汁,分早晚服用。
(2)随症加减:腹部胀满者加砂仁6 g、醋制焦山楂15g;严重胃痛者加郁金15 g、五灵脂10 g;肝郁症状者加枳壳、柴胡、白芍各12g;热盛症状者加20 g白花蛇舌草,15 g蒲公英。
1.3观察指标
(1)中医候诊积分:口苦口干、大便稀溏、胃脘不适、嗳气欲呕症状严重度与评分呈正比,6、4、2、0分依次为症状明显且持续出现、症状间断出现、症状轻且偶尔出现、无症状。
(2)效果研究:①显效:胃黏膜恢复,症状消失。
②有效:胃黏膜炎症改善、症状缓解。
③无效:上述标准治疗后均未实现。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处理数据,以t、X2检验计量()、计数(%)资料,P<0.05。
2.结果
2.1中医候诊积分
见表1,观察组中医候诊积分治疗后低于常规组,P<0.05。
2.2治疗效果
见表2,常规组总有效率81.25%,比观察组97.06%低,P<0.05。
3.讨论
慢性胃炎的发生与免疫力较低、不良的饮食习惯、Hp 感染等因素有关,对其的治疗以保护胃黏膜、抑制胃酸分泌、清除Hp为主,长期西药治疗往往易产生耐药性和一定毒副反应,对于此,临床研究认为[2],针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西药联合中医治疗可取得安全、有效的治疗效果。
分析表1、表2资料:观察组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口苦口干、大便稀溏、胃脘不适、嗳气欲呕等中医候诊积分治疗后低于常规组,总有效率97.06%比常规组高81.25%,P<0.05。
分析缘由:慢性胃炎在中医学中属于“痞满”“胃脘痛”范畴,一般以脾胃湿热型患者最为常见,对其的治疗当以理气、化湿、清热为主,半夏泻心汤中,大枣与党参可调和脾胃,益气补血;甘草可调和诸药,补脾益气;黄岑与黄连可清热降火;干姜能够温中健脾;半夏可降逆消痞、辛温散结,诸药共奏理气、化湿、清热之效,可保护患者胃黏膜,缓解临床症状[3]。
综上所述,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半夏泻心汤加减疗法可提升治疗效果,显著缓解患者口苦口干、大便稀溏、胃脘不适、嗳气欲呕症状,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杨卫明.连朴饮合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脾胃湿热型)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4(33):137-139.
[2]周云,徐彤,杨百京,等.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19,34(18):2754-2756.
[3]贺进波,刘莉华.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疗效及不良反应率评价[J].黑龙江中医药,2019,48(03):139-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