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管线测量中的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技术
DOI:10.16660/ki.1674-098X.2018.21.075
地下管线测量中的难点分析及解决方案思考
柯宗乔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 福建厦门 361008)
摘 要:地下管线测量工作在城市建设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文章结合某城市建成区国家电网的测量工作,分析了地下管线测量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根据具体的应用案例来探讨如何快速高效地完成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管线图编绘工作,得出了有益的结论。

关键词:地下管线探查 管线测量 难点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8)07(c)-0075-03
在实际工作中地下管线测量工作分为管线探查与管线定位测量两部分。

地下管线探查,主要是针对明显的线点(主要有接线箱、变压器、消防栓、入孔井、阀门、窨井等附属设施)进行。

作业员根据工作图上的井位和管线位置将沿线两侧建筑物间的所有窨井逐一打开,实地量测管径、走向、管道位置、深度等直接数据,并对走向判断不清的管线进行查证。

管线定位测量是采用现代测绘技术对管线的具体走向位置进行定位,采集管线走向特征点的平面坐标数据和高程数据。

本文通过泉州市某建成区国家电网普查项目,分析了城市地下管线测量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并结合项目实际,探讨了如何科学有效地提高管线测量的工作效率。

1 管线测量中难点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案思考
1.1 管线设计施工缺乏整体规划,外业调查工作量大
城市建设过程中的管线通常是分段分次进行,管线的改造也相对比较频繁,加上现有的城市管理中尚未统一的地下管线基础信息平台,也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或单位来管理这些数据和信息,管线数据和系统的建设也分布于各相关权属、管理和运行维护部门,信息入库要求和标准不断变化,造成很多设计施工资料无法及时更新,因此在进行管线测量工作时,工作底图信息非常有限,很多具体的属性信息都需要实地重新调查,这给外业测量工作增加了很大的工作量。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地下管线测量作业前,就需要针对具体项目收集整理现有资料,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计划,管线探查与管线测量相互结合,做到有条不紊,不要出现相互影响而窝工的现象。

1.2 管线埋于地下,走向判断比较困难
地下管线埋于地下,具有不可见性,而且不同种类的管线错综复杂,很难判断其具体的走向,稍不注意,就容易出错,造成外业返工,有时探测仪微弱的信号变化都会影响到探测的准确性。

所以地下管线的探测除了要求管线探测仪器达到应有的精度,而且要求管线探测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具有很好的判断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即根据现场地下管线的不同种类、材质、管径、疏密程度、地电情况,采取不同的探测方法。

在实际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探测方法显得至关重要,尤其是在管线密集区。

管线点测量中,由于在控制测量中现在基本上全部采用 GPS 技术,精度完全可以得到保证,所以进行碎部测量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保证管线点的测量精度(比如在本次作业时,区域开阔的地方就直接采用RTK技术,建筑物密集的地方就采用全站仪配合对中棱镜杆进行观测)。

1.3 内外业信息不一致,降低了测量工作效率
长期以来,外业数据采集和内业编辑成图是两个相互分离的过程,其作业流程是:外业调查记录管线属性信息,测绘管线坐标,内业录入管线调查测绘数据、再编辑成图,这种互相分离的作业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外业调查的属性数据繁杂,信息量大,测绘人员要记录内容繁多的属性数据难免出错,加上实际工作中,外业测绘人员和内业成图人员是两队人马,无法及时核对沟通,造成内外业信息不一致,经常是在内业成图完成后,外业核查时发现错误,然后再重新进行外业调查,内业编辑修改,如此返工,工作效率低下。

在整个测量作业中,要特别注意作好探查测量与各工序的衔接。

现场的点位标记和点号注纪要与实地探测记录的点号相一致,测量统计表中的编号与管线带状图中的管线编号一致,如果可能内业数据整理人员参与到外业调查中,做到当天数据当天检查入库,及时修正。

1.4 安全问题突出,需要不断加强安全教育
电网是危险性极高的基础设施,一般分布在道路两侧,工作环境中车流人流量大,由于外业探查工作人员的素质相对较低,经常出现安全事故。

因此在开展地下管线测量工作前,需要不断加强安全教育,项目中的各专业负责人应针对项目特点、技术要求和施工作业安全等方面进行交底,所有参与项目的人员应对其进行宣贯、培训和考核,各工种应清楚知悉其职责与分工,相互之间应有协作和配合,对项目的技术要求、作业内容、数据处理办法等了如指掌,从而保证普查探测工程的顺利开展,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好地下管线测量任务。

2 实体项目应用
2.1 项目概况
本次工程项目的采集范围包括:约1160km10kV电缆路径探测及所属管沟数据普查。

内容主要包括地下电缆
路径探测(含电缆起点、终点、拐点坐标采集)、电缆识别及电缆标牌制作、电缆管(沟)资源数据普查及安装(悬挂)相关标识牌、电缆数据建模等工作,并结合管沟普查情况将电缆入沟,采集的数据最终在管控平台系统中体现,
同时基于最新地理图底图的CAD路径成果及CAD剖面图成果。

图1 管线的单线图
图2 管线的剖面图表1 部分基础信息表
2.2 项目的实施方案
电缆管、沟数据采集是通过专业的探测仪器设备对地下电缆管、沟走向进行探测采集,并采集电缆管、沟所经过的电缆井、电缆拐点、电缆分支点等关键点坐标定位,采集误差须小于0.3m。

如遇电缆沟埋设方式则要求每隔
电缆井编号
电缆井类型
电缆标识牌
电缆编号起 点
终 点
吕岭路Ⅰ049
电缆沟
35280541
35204661前埔变电站10kV紫金Ⅰ回982中航紫金开闭所10kv紫金Ⅰ回911终端头35204739岭兜变电站926东岭#2环网柜90135204300
前埔变会展北环网柜903
会展北B地块#1环网柜90335204301会展北C地块#1环网柜902
前埔变会展北环网柜90135204292前埔变电站10kV紫金Ⅰ回982终端头中航紫金开闭所10kV紫金Ⅰ回911终端头
35204305
海峡#1环网柜905终端头
莲前明发大厦#2环网柜902终端头
(下转78页)
施,确保了所有回填土质量经施工单位自检、监理单位抽检均能符合设计要求。

经检测,主体建筑物沉降量最大的为11mm,符合规范要求。

1.5 模板、结构支撑安全控制措施
为保证砼外观质量,闸墩、翼墙等主要部位均采用新模板,及时检验模板平整度和接缝,以最严格的态度,严格控制支撑的牢固程度,特别是在闸墩、交通桥、工作桥、屋面施工中,我们从每个立杆、横杆查起,逐个检查螺栓的紧密度,曾利用5d时间专门加固闸墩、交通桥的支架,确保了工程安全、人身安全和砼外观质量。

1.6 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在砼施工前,我们专门到生产厂家检查原材料质量,控制砼配合比,并安排专人驻厂控制砼生产质量。

其次,该工程大部分砼均处于冬季施工,为了保证质量,一是选择浇筑时间,避开低温天气施工;二是加强保护,在闸墩、交通桥等重要部位,均对四周进行封闭,并用炉火烧热水提高温度,尽量减小砼内外温差;三是尽量延长拆模时间,在砼浇筑时主要采取人工平仓,插入式振捣,平板振动器震动,人工木抹提浆,铁抹收光等施工工艺。

为保证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强度,混凝土表面采用塑料薄膜加盖草帘等材料进行养护,使混凝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湿润。

工程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了所有砼的质量均满足规范要求。

2 结语
由于建设施工方案合理,施工控制措施到位,工序衔接良好,质量把关严格,所以整个主体建筑物工程仅用了120d就完成了施工任务,且工程质量被市质检站评定为优良。

该项工程的施工,不仅为郑集河补水线路和泄洪通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同时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积累了经验。

参考文献
[1] 任翔,王秘学.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管理系统的信息结构
研究[J].人民长江,2011,42(12):16-18,35.
[2] 那定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问题探讨[J].现代农
业,2010(2):78-79.
[3] 牛运光.病险水库加固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2
[4] 刘丽红.论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管理[J].江西建
材,2015(2):117,119.
[5] 李佳.浅谈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管理措施[J].智
能城市,2018,4(2):81-82.
(上接76页)
25~30m距离,开一次井盖进行采集。

配网电缆管沟数据普查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地下电缆路径探测(含电缆起点、终点、拐点坐标采集)、电缆管(沟)资源数据普查、电缆身份识别、电缆标识牌制作与安装(悬挂)及电缆数据建模等工作。

对于电缆资源的属性数据,主要通过从现场采集过程中记录及相关业务系统(例如:生产系统)中获取,并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过程中对其相关业务系统的各类信息进行核对和更新。

对于各类电网资源照片,均应与数据采集工作同步进行拍摄。

2.3 项目成果
项目的成果包括:基础信息表、单线图、剖面图和照片资料。

基础信息的录入主要有电缆路径信息表、基础工井信息表、电缆井内电缆统计表、中间接头表、三维线路表、三维工井表、三维通道表、三维截面表、三维线缆点表。

图形资料主要以单线图为主线,对应每一条线路的轨迹图,每一条线路上逐一标注出电井的剖面图,并附电井内部的照片资料。

管线的单线图见图1,轨迹线上电井的剖面图见图2,是部分基础信息表的内容见表1。

3 结语
准确完整的地下管线数据是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建设、管理和应急的重要基础,在进行地下管线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保证外业测绘数据全面真实准确,并且强化整个测绘工作的统筹管理,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各项测绘任务安全圆满地完成。

参考文献
[1] 陈杰华,陈敏.城市地下管线测量方法研究[J].江西测
绘,2015(2).
[2] 郜云峰.地下管线测量方法的探讨[J].科技资讯,
201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