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卷
标准2016 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卷英语命题人:林红孙越苏丽晶姜秋莲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II 卷两部分,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第I 卷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 分)第一节(共 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7.5 分)听f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 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个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l. What will the man do tomorrow?A. See a doctor. ,B. Attend a meeting.C. Play basketball.2.Who is probably thewoman?A.The man’s wife.B. Mrs. Black.C. Mrs. Black’ssecretary.3.Where does the conversation takeplace?A.I n the library.B. In the lab.C. In thebookstore.4.How and when will the man go to theairport?A.By car right now.B. By taxi in an hour.C. By taxi right now..5.What does the man need the headphonesfor?A.The airplane.B. The cell phone.C. Thecamera.第二节(共15 小题:每小题 1.5 分,满分22.5 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o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
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考试
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考试————————————————————————————————作者:————————————————————————————————日期: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试卷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使用氢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2CO 的排放。
B.用食醋出去水壶中的水垢,发生的是水解反应。
C.碳酸氢钠在视食品工业中可用做培制糕点的膨松剂。
D.炒菜用铁锅未及时洗净,可能发生电化学腐蚀【答案】:B【解析】:A 选项,氢能源是洁净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正确;B 选项,食醋溶解水垢是因为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C 选项,碳酸氢钠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能够做培制糕点的膨松剂,正确;D 选项,铁锅未洗净,残留的水分是电解质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和铁锅本身,易发生电化学腐蚀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Cl NH 4的电子式:B.丙烯的结构简式:23CHCH CHC. 2S 的结构示意图:D.质子数为92,中子数为146的铀(U )原子:U 23892【答案】:D【解析】:A 选项,氯离子是阴离子需要表示出最外层电子并用方括号,错误;B 选项结构简式不能省略官能团,错误;C 选项,硫离子核电荷数为16,错误;D 选项,原子表示方法,是质量数与质子数,质量数=质子数+种子数,正确。
3.下列物质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氧化铝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仪器。
B.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过氧化钠能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D.二氧化硫有毒,不可以用做食品添加剂。
【答案】:D【解析】:二氧化硫有毒,但是需要达到一定的限度,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允许使用,D 选项错误4.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碱石灰、盐酸、过氧化氢、无水硫酸铜B.电解质:冰醋酸、烧碱、碳酸钠、冰水混合物C.酸性氧化物:氧化铝、二氧化碳、三氧化硫、二氧化氮D.碱性氧化物:过氧化钠、氧化镁、四氧化三铁、氧化钙【答案】:B【解析】:A 选项,碱石灰和盐酸是混合物,C 选项二氧化氮不是酸性氧化物,D 选项中过氧化钠不是碱性氧化物,故选择B 项。
2016年大连市高中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大连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能力测试大连命题人:宋亚科张桂萍孙季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8题,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和谐的统一体中,壮美包含着某种对立、冲突的因素,它在直观上表现出某些动荡、严肃,奇伟、巨大、豪放、刚正等等不太和淆的状态和形式,但总体上却不给人以压抑痛苦,而仍给人以自由、愉悦的感受。
这与近代充满对立和痛感的崇高之美大不相同。
壮美的深层内涵是主体对客体的渴望和追逐,即主体要求在对象世界中实现自己,但不时遇到对来自对象世界的某种抗拒。
这就必然会使它们表现出一定的时立、冲突,矛盾色彩。
然而,古典美学中,主体和客体、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是不存在深刻分裂的,它们在本质上统一和谐的,因此,来自吋象的抗拒必然会被克服,主体也就通过对对象的获得和占有显示出自己巍然的人格高度成生命力量。
由于壮美理想是在外向性的主客关系结构中呈现出来的,因而它必然要规定着审美和艺术偏重于模拟、写实,再现,是“诗在画中”,亦即表现统一于再现。
而优美则与此不同,它强调的是矛盾双方的互依,均衡与和谐,因而一切动荡的、对立的因素都被淡化和水解在宁静、整一的和谐关系中。
正因为如此,它所表现出未的感性特征是柔婉、圆润、娇小、清丽、淡雅、自然等等。
它给人的感受也没有壮美感中那种亢奋高扬的情绪,而是一种单纯的、平和的愉悦说和享受。
优美理想的深层动因是主体在静守中对象形成的自由关系,也即是说,主体不是通过外向的追求表实现同对象的拥抱巧与合一,而是在心灵的内省、直觉的感性中达到物我两忘、意境相融、形神统一、情理结合,亦即在对对象的超越中达到同对象的融合统一。
必此避免了主体在外向追觅中同客体的抵牾、矛省和冲突,从而同客体保持一种和谐、自由的统一关系。
高考大连市_双基_测试语文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2010年高考大连市“双基”测试语文卷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C(说“他们的儒学的价值观还表现在……等方面”不正确,一是说“儒学的价值观还表现在……等方面”不符合文意,二是批评道教和佛教的是宋明时期的儒家学者,不是荀子、孟子。
)2.D(“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并非难事”、“即使像尧舜禹……人人都能做得到”,理解不当。
从原文看,孟子“强调道德修养的能动作用”“突出个人为善的主动性”并没有说“提高个人道德修养并非难事”,且“人皆可以为尧舜”是有条件的,即“通过艰苦的长期的修养”。
) 3.C(原文:“仁”是“礼”的中心,是“礼”所赖以产生的价值目标。
可见儒学伦理教化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仁”。
)二、古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比,与……相比。
)5.D(①是说虞世南安于贫困,有节操的;②是说虞世南对待兄长的深厚情谊的;⑤是说皇帝听从虞世南劝谏的。
)6.D(“此诗一传”,指皇帝写的宫体诗一旦传开,不是“自己唱和的诗”。
)7.(1)虞世南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请求,并升任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推辞,又改任秘书监。
(译出大意给2分,“乞骸骨”“听”“辞”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皇上认为他说的对,于是派遣使者赈济灾民,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大多予以赦免。
(译出大意给2分,“然”“赈”“狱”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虞世南,是越州余姚人。
他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他的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前后十多年,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甚至几十天不洗脸梳头。
他的文章委婉多彩,他很崇拜仆射徐陵的文章,徐陵也说虞世南的文风颇象自己,因此虞世南得以文章著名。
陈朝天嘉年间,他的父亲虞荔逝世,虞世南由于过分悲伤,损害了身体,几乎坚持不住。
陈文帝敬重虞荔的品德高尚,又了解到他的两个儿子都很博学,派人到他家里帮忙照顾,召任虞世南为建安王的法曹参军。
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语文双基测试试卷及答案.doc
2020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语文双基测试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附加题总分得分同学们,严肃考风考纪,树立优良学风,祝大家取得优良成绩。
2016年辽宁省大连市高三双基测卷语文命题人:宋亚科张涛董媛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答题卡上。
2.作答时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广袤乡村的传统景观正在急速变化,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村庄或被遗弃,成为不断扩张的城市边缘的新郊区。
传说中的桃花源,祖先们所希冀的仙境,被城市化的诱惑所取代。
敬畏自然、遵循简朴以及庆贺传统,这些构成乡村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在消失。
过去,中国乡村秉持了传统的美学标准。
早年乡间不乏富裕的家庭,他们保持着务农和学习并重的传统。
这些家庭往往会为后代和有亲缘关系的孩子,甚至是乡邻里的孩子设立私塾,儒家思想的熏陶让他们有了耕读传家的理念。
当农村家庭不再担心生存问题,家庭成员便被鼓励去追求学识和美学上的提升。
而后,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也会让乡间邻里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
不同于那种离群索居的文人在艺术上所持有和彰显的精神追求,受过教育的农村精英,他们的美学价值更多体现在建筑装饰、内部装修和日常使用的手工制品上。
从房屋的外部装饰和内部装修中,人们能很容易发现一些象征性的标志,它们表达着对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
传统美学观之所以被贬低,与传统生活方式的急遽变化有关。
这也体现在鉴赏和重新设计传统家用物件、使其具备新功能的能力上。
辽宁省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pdf
大连市2016年第二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原文是“似乎”,选项变成了确定性的语句。
) 2.C(将原文的递进关系偷换成了并列关系。
) 3.D(后句与原文不符) 4.A 5.B(弱冠,古代指男子二十岁。
) 6.B(杀了几个违法乱纪的军人,而非强盗。
) 7.(1)周师包围着寿春一年都没有攻下,江淮一带充斥着强盗,吴地的援兵驻扎在紫金山。
(句意2分,“经年”“下”“栅”各1分。
) (2)李筠果然率领军队向南进发,听说太祖大军到来,惊慌害怕地逃走,死守泽州城,后来被擒获。
(句意2分,“南向”“走”“见”各1分。
) 参考译文: 向拱字星民,怀州河内人。
起初名叫训,因为要避周恭帝的讳改成“拱”。
向拱年少时洒脱不羁,不屈从任何人。
二十岁时,他听闻汉祖在晋阳招纳天下贤才,准备前往依附汉祖。
半道遇到强盗,强盗们见向拱外表雄壮高大,以为他是有钱人的子弟,尾随着他,想要打劫他的财物。
向拱发觉了这件事,走到石会关时,他把自己骑坐的驴子杀了买酒去拜会里中的英雄豪杰,告诉他们事情原委,大家都派出健壮年轻的手下护送向拱到达太原。
后向拱作了周祖的门下宾客。
周祖登基后,并人带领十五都的马队和步兵前来侵犯,向拱和巡检陈思让在虎亭南边迎战敌兵,擒获了他们的头领王、曹海金,又在壶关打败了他们的军队。
部队回去时,适逢征讨慕容彦超,向拱被任命为都监。
朝廷增加禁兵人数用以戍守延州,任命向拱代理知州的事务。
所属的部队中有侵犯抢劫汉族人家的,向拱招待他们的头领并犒劳,让他们发誓再不敢侵犯。
刘崇带兵侵入作乱,朝廷派遣马队樊爱能、步兵何徽赶往泽州,让向拱督察他们。
显德二年,世宗亲自领军征讨淮南,授予向拱为淮南节度。
当时周地的部队在淮阳驻扎很长时间了,都将赵晁、白廷遇等人骄横放肆,横行霸道,互不听从,只会贪婪无度,以至有抢劫人家妻子女儿的事情发生。
等向拱到任,杀了几个不遵守法纪的作乱者,军中的风气变得严谨恭敬。
周地的部队包围着寿春一年都没有攻下,江淮一带充斥着强盗,吴地的援兵驻扎在紫金山,与城里的部队里通外合。
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双基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word答案).pdf
2014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3.B(理解分析有误。
说“将法和礼的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分析不恰当。
原文是“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不是“处理得最为合理”。
再从原文“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
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等文字来看,这部书是偏重于礼的。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因袭,承袭,继承) 5.C(①是写杨察揭发坏人坏事的;⑤是说杨察在所谈之事的看法上与陈执中不合,触犯了上司,还不能就断定为表明杨察敢于直言的。
⑥是说杨察勤于政务的。
) 【参考译文】杨察,表字隐甫。
他的祖先本是晋地的人,跟随唐僖宗入蜀,便居住在成都。
考中进士甲科,拜官将作监丞,出任颍州、寿州二州的知州,历任江南东路转运使。
属下官员因为杨察年轻,就轻视他。
等到他巡行所管辖的区域,多次揭发出隐蔽潜伏的坏人坏事,众人方才敬服。
杨察在官署,专门把检举官员作为当务之急。
人们中有的议论他,杨察说:“这是转运使督查地方官员的职责,如果指摘那些微末小事,那是普通官吏都能做得到的,何必用我去做呢!”征召入朝拜为右正言,暂时兼任礼部贡院官职。
当时上封奏事的人请求罢除有司糊名考士的方法,以及改变文章的风格,使考试的文章豪放不羁来因袭唐代的风格。
杨察认为:“防禁一旦突破,那么请托之风又会兴起。
况且文章无论今昔,只以其纲要作为根本,如果任由其放纵,也不是唐代科举选士之法。
”先前的议论于是搁置下来。
晏殊执掌朝政,因为要回避岳父,调为龙图阁待制。
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授官翰林学士,并暂时代理开封府知府。
议论国事无所避讳。
适逢下诏推荐御史,杨察提议:“御史台的官员供奉殿中,巡查检举不法官员,一定是通古今治乱的正直之臣才行。
现在推荐的标准太细,因公务犯错误和发生一些不值得计较的小事,都弃置不加选用,恐怕才能卓越的人 杨察有漂亮的风度仪表。
从小死去父亲,七岁才能够说话,他的母亲有一些文化,曾经自己教他。
辽宁省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语文试题(扫描版).pdf
大连市高三基语文参考答案D(将子思的心性说作为唯心论,偷换了概念A(扩大了原文“很多情况下 4、B(缟素,名词动用,穿着丧服。
8、第一句写暴雨来临前的景象。
天上乌云翻滚,远处的山峦在翻腾的乌云中依稀可辨。
第二句写大雨倾盆的景象。
大风裹挟着白花花的雨点砸在船上,水花四溅,仿佛千万颗珍珠,从天上倾倒而下。
后两句写雨过天晴。
一阵狂风席地卷来,一下子吹散了乌云和大雨,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如镜,远远望去,水天一色。
(3分) 从乌云压近、急雨骤降,写到狂风席卷,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让人目不暇接。
(2分) 9、任选两点作答即可,每点3分,共6分。
①有远有近:先写远处的山峦、翻滚的乌云;再写眼前的大雨,倾盆而下;最后放眼西湖,水天一色。
(3分) ②有动有静:乌云翻滚、大雨倾盆,水花四溅、狂风席卷,动感十足;远处的山峦、雨过天晴后风平浪静的西湖湖面,静美如画。
动静结合,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
(3分) ③有声有色:暴雨倾泻而下砸在船上,砰然有声,狂风席地而卷,仿佛在耳边鸣响;乌云、依稀可辨的绿色山峦、白花花的雨点、碧绿的湖水、万里晴空,写出了多变的色彩。
作者运用声色,从感官上描写所见之景。
(3分) ④有景有情:山雨欲来风满楼时的紧张、期待;大雨倾盆而下时的酣畅淋漓;雨过天晴、放眼水天一色时的轻松惬意,作者的心情随急剧变化的景物起伏跃动。
(3分) 10、(1)其黄而陨 自我徂尔 (2)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3)衣冠简朴古风存 拄杖无时夜叩门 11(1)E项3分,2分 ,B项1分 (A“富人的天堂,穷人的地狱”文中没有依据,理解偏误;B、老头的思想不是矛盾,他不支持去购买这样的幸福给女儿;内容上写出了家更娱乐消遣的经济能力,3分)情节上3分) (3)作为小说的标题,包含着的含意:们但这种向往现实而很难实现。
3分) 在作用上,它也*,发人深省2分) *对于小说的主题,从以下几个角度答皆可,要有。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下学期双基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word答案)
辽宁省大连市届高三下学期双基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word答案)试卷说明:大连市高三双基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B(答非所问。
这一项没有表现“礼法结合”。
从原文中看,董仲舒认为官吏应该“据法听讼”和“依法刑人”,只是表现了“法”这一思想,并没有涉及到“礼”。
)2.C(信息整合错误。
从原文中看,“但春秋决狱也有其弊端,即加大了司法的随意性”这句话单独成句,是另有所指。
只能说“当法律与春秋决狱发生矛盾时,往往舍法律而取经义”这一做法中可能有加大司法随意性的问题存在,但不能把“最终将经义法律化,即以礼入法”这些“春秋决狱”产生的影响也看作是弊端。
)3.B(理解分析有误。
说“将法和礼的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分析不恰当。
原文是“将法和礼的关系表现得最为完整”,而不是“处理得最为合理”。
再从原文“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
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等文字来看,这部书是偏重于礼的。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C(因袭,秉承,继承)5.C(①是写杨察揭发坏人坏事的;⑤是说杨察在所谈之事的看法上与陈执中不合,触犯了上司,还不能就断定为表白杨察敢于直言的。
⑥是说杨察勤于政务的。
)6.A(概括和分析有误。
从原文看,“糊名”和“变文格”是两回事,“变文格”可以导致文章“放轶”,而“糊名”则是防止走门路。
)7.(1)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授官翰林学士,并暂时代理开封府知府。
译出大意给2分;“忧”、“服除”、“权”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现在因在是与不是之间,就被责问,臣担心御史台的谏官会害怕获罪而沉默不语,这不是用来广开言路的做法。
译出大意给2分;“诘”、“缄默”、“广”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参考译文】杨察,表字隐甫。
他的祖先本是晋地的人,跟随唐僖宗入蜀,便居住在成都。
考中进士甲科,拜官将作监丞,出任颍州、寿州二州的知州,历任江南东路转运使。
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三上期初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第二十高级中学高三上期初考试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6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公众人物, , , 。
人格权法编第五十五条:“ , 。
” “ 。
”这个建议稿发表在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主办的《民商法前沿》上。
在此之前,曾经还有一个更为详细的条文草案,详细地说明了公众人物的界定,就是"领导人、艺术家、影视明星、体育明星、社会活动家等"。
①可以披露社会公众人物的有关隐私 ②同时也是新闻学的概念③其实是人格权及其保护中的一个概念 ④是民法的概念⑤被监督人不得就此主张侵害隐私权 ⑥为社会公共利益进行舆论监督A .③④②⑥①⑤B .③②④⑥⑤①C .④②③①⑥⑤D .④②③①⑤⑥试卷第2页,共10页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 .弱势群体的产生是由于经济利益和社会权利分配不公、社会结构不协调不合理的结果,给予这个群体关怀是政府部门不可推卸的责任。
B .好多部门都希望借助学校这个阵地来实现“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殊不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靠征文、演讲、手抄报等比赛来完成。
C .黑豆基本不含胆固醇,只含植物固醇,而植物固醇不会被人体吸收利用,又能抑制人体吸收胆固醇,降低胆固醇在血液中含量的作用。
D .欧洲环境和卫生组织绿色真相基金会近日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说,在工作场合吸烟将导致不吸烟同事患肺癌的危险性增长12%至19%。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部队对报名参军的有志青年的检查是十分严格的,在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军队院校学员更是 ,除去高考成绩,身体、心理、政治审查也是检查的内容。
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双基考试语文试题(扫描版,word答案).pdf
2014年大连市高三双基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3.B(理解分析有误。
说“将法和礼的关系处理得最为合理”,分析不恰当。
原文是“将法和礼的关系体现得最为完整”,而不是“处理得最为合理”。
再从原文“也是整个法律儒家化的浓缩和再现。
至此,法律已然完全伦理化”等文字来看,这部书是偏重于礼的。
)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C(因袭,承袭,继承) 5.C(①是写杨察揭发坏人坏事的;⑤是说杨察在所谈之事的看法上与陈执中不合,触犯了上司,还不能就断定为表明杨察敢于直言的。
⑥是说杨察勤于政务的。
) 【参考译文】杨察,表字隐甫。
他的祖先本是晋地的人,跟随唐僖宗入蜀,便居住在成都。
考中进士甲科,拜官将作监丞,出任颍州、寿州二州的知州,历任江南东路转运使。
属下官员因为杨察年轻,就轻视他。
等到他巡行所管辖的区域,多次揭发出隐蔽潜伏的坏人坏事,众人方才敬服。
杨察在官署,专门把检举官员作为当务之急。
人们中有的议论他,杨察说:“这是转运使督查地方官员的职责,如果指摘那些微末小事,那是普通官吏都能做得到的,何必用我去做呢!”征召入朝拜为右正言,暂时兼任礼部贡院官职。
当时上封奏事的人请求罢除有司糊名考士的方法,以及改变文章的风格,使考试的文章豪放不羁来因袭唐代的风格。
杨察认为:“防禁一旦突破,那么请托之风又会兴起。
况且文章无论今昔,只以其纲要作为根本,如果任由其放纵,也不是唐代科举选士之法。
”先前的议论于是搁置下来。
晏殊执掌朝政,因为要回避岳父,调为龙图阁待制。
母亲去世而离职,服丧期满,授官翰林学士,并暂时代理开封府知府。
议论国事无所避讳。
适逢下诏推荐御史,杨察提议:“御史台的官员供奉殿中,巡查检举不法官员,一定是通古今治乱的正直之臣才行。
现在推荐的标准太细,因公务犯错误和发生一些不值得计较的小事,都弃置不加选用,恐怕才能卓越的人 杨察有漂亮的风度仪表。
从小死去父亲,七岁才能够说话,他的母亲有一些文化,曾经自己教他。
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双基检测学(文)试题(解析版)
2016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三下学期双基检测数学(文)试题一、选择题1.已知全集{2,4,6,8,10}U =,集合{2},{8,10}A B ==,则()U C A B = ( ) (A ){4,6} (B ){4} (C ){6} (D )Φ 【答案】A【解析】因为{2,8,10}A B =,所以(){4,6}U C A B = ,故选A . 【考点】集合的并集与补运算. 2.已知复数1z i =+,则4z =( )(A )4i - (B )4i (C )4- (D )4 【答案】C【解析】4222(1)(1)(2)4z i i i =++==-,故选C . 【考点】复数的运算.3.已知函数()f x 定义域为R ,则命题p :“函数()f x 为偶函数”是命题q :“000,()()x R f x f x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解析】若()f x 偶函数,则有()()f x f x =-;若()s i n (f x x π=,则有(1)s i n ()f π-=-=,(1)sin 0f π==,即(1)(1)f f -=,而()sin()f x x π=为奇函数,所以命题p :“函数()f x 为偶函数”是命题q :“000,()()x Rf x f 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考点】1、函数的奇偶性;2、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4.在区间[]0,π上随机地取一个数x ,则事件“1sin 2x ≤”发生的概率为( ) (A )34 (B )23 (C )12 (D )13【答案】D【解析】由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知,当5[0,][,]66x πππ∈ 时,1sin 2x ≤,所以所求概率为5(0)()1663ππππ-+-=,故选D . 【考点】1、正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几何概型.5.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输出的C 的值为( )(A )3 (B )5 (C )8 (D )13 【答案】B【解析】第一次循环,得2,1,2,4C A B k ====;第二次循环,得3,2,3,5C A B k ====;第三次循环,得5,3,5,65C A B k ====>,不满足循环条件,退出循环,输出5C =,故选B . 【考点】程序框图.6.已知互不重合的直线,a b ,互不重合的平面,αβ,给出下列四个命题,错误..的命题是( ) (A )若a //α,a //β,b αβ= ,则a //b(B )若βα⊥,a α⊥,β⊥b 则b a ⊥(C )若βα⊥,γα⊥,a =γβ ,则a α⊥ (D )若α//β,a //α,则a //β【答案】D【解析】A 中,过直线a 作平面γ分别与,αβ交于,m n ,则由线面平行的性质知a m n ,所以m α ,又由线面平行的性质知mb ,所以a b ,正确;B 中,由a α⊥,β⊥b ,知,a b 垂直于两个平面的交线,则,a b 所成的角等于二面角的大小,即为90︒,所以b a ⊥,正确;C 中,在α内取一点A ,过A 分别作直线m 垂直于,αβ的交线,直线n 垂直于,αγ的交线,则由线面垂直的性质知m β⊥,n γ⊥,则m a ⊥,n a ⊥,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知a α⊥,正确;D 中,满足条件的a 也可能在β内,故D 错,故选D .【考点】空间直线与平面间的位置关系. 7.《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5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这个问题中,甲所得为( ) (A )54钱 (B )43钱 (C )32钱 (D )53钱 【答案】B【解析】设所成等差数列的首项为1a ,公差为d ,则依题意,有11111154552234a d a a d a d a d a d⨯⎧+=⎪⎨⎪++=+++++⎩,解得141,36a d ==-,故选B . 【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 项和.8.已知直线m x y +=和圆122=+y x 交于B A 、两点,且||AB ==m ( )(A )1± (B )23± (C )22± (D )21±【答案】C【解析】因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d =,则由弦长公式L =,得=m =,故选C . 【考点】1、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2、向量数量积.9.已知点(,)x y 满足不等式组43021032190x y 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A )7- (B )1- (C )1 (D )2 【答案】C【解析】作出满足不等式组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由图知当目标函数2z x y =-经过点(5,2)A 时取得最大值,所以max 5221z =-⨯=,故选C .【考点】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10.ABC ∆中,2,3,60AB AC B ==∠= ,则cos C =( )(A )3 (B )3± (C )3- (D )3【答案】D【解析】由正弦定理,得sin sin AB AC C B =,即23sin sin 60C =︒,解得sin C =.因为AB AC <,所以C B ∠<∠,所以cos 3C ==,故选D . 【考点】1、正弦定理;2、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11.若抛物线24y x =上一点P 到其焦点F 的距离为2,O 为坐标原点,则OFP ∆的面积为( ) (A )12 (B )1 (C )32(D )2 【答案】B【解析】由抛物线的方程,知其准线为1x =-,(1,0)F ,设(,)P P P x y ,则由抛物线的定义,有12p x +=,所以1p x =,所以2p y =±,所以11||||12122OFP P S OF y ∆=⨯⨯=⨯⨯=,故选B .【考点】抛物线的定义及几何性质.12.函数()f x 是定义在R 上的单调函数,且对定义域内的任意x ,均有3(())2f f x x -=,则(2)f =( ) (A )0 (B )8 (C )9 (D )10【答案】C【解析】令3()t f x x =-,则()2f t =.由()f x 在(0,)+∞上的单调性知,t 取值为唯一常数.由3()t f x x =-得3()t f t t =-,即320t t +-=,即22(1)(1)0t t t -++=,所以1t =,所以3()1f x x =+,所以(2)f =3219+=,故选C . 【考点】1、函数的单调性;2、函数的零点.二、填空题13.双曲线2221x y -=的渐近线方程为 .【答案】y x =【解析】由双曲线的方程知1,2a b ==,所以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为2b y x x a =±=±. 【考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14.数列{}n a 前n 项和2n n S =,则34a a += . 【答案】12【解析】当2n ≥时,2n n S =,112n n S --=,两式相减,得11222n n n n a --=-=,所以34a a +=2322+=12.【考点】递推数列.15.已知向量a 、b 满足a =1,b =1,a 与b 的夹角为60,则|a 2+b |= .【解析】因为22222|2|44||4||4||||cos60a b a b a b a b a b +=++=++︒=114472++⨯=,所以|2|a b +=【考点】1、向量夹角公式;2、向量的模.16.如图,在小正方形边长为1的网格中画出了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答案】16π【解析】由三视图知几何体是一三棱锥,如图所示,其中平面ABC ⊥平面BCD ,根据图形的对称性知,三棱锥A BCD -的外接球的球心O 在棱,BD AC 中点连线段EF上.连结,O A O D ,设球的半径为R .由三视图知2A E C E ==,则12E F A F A ==,2DE =,所以在Rt OAF∆中,2O R =-Rt ODE ∆,OE =,则由OF OE EF +=24R =,所以外接球的表面积为2416R ππ=.【考点】1、三棱锥的外接球;2、球面的表面积.三、解答题17.已知函数()2sin()(0,||)f x x ωϕωϕπ=+><经过点7(,2),(,2)1212ππ-,且在区间7(,)1212ππ上为单调函数.(Ⅰ)求,ωϕ的值;(Ⅱ)设*()()3n n a nf n N π=∈,求数列{}n a 的前30项和30S .【答案】(Ⅰ)2ω=,23πϕ=-;(Ⅱ)-【解析】试题分析:(Ⅰ)由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及所经过点的特征建立方程求得,ωϕ的值;(Ⅱ)由三角函数的性质知数列{}n a 的周期为3,从而求得30S . 试题解析:(Ⅰ)由题可得72,2()122122k k k Z ωππωππϕπϕπ+=-+=+∈,解得2ω=,22()3k k Z πϕπ=-∈,∵||ϕπ<,∴23πϕ=-. (Ⅱ)∵*222sin()()33n n a n n N ππ=-∈,数列*22{2sin()}()33n n N ππ-∈的周期为3.前三项依次为∴32313(32)0(31)3(n n n a a a n n n --++=-⨯+-⨯=*()n N ∈,∴30123282930()()S a a a a a a =+++⋅⋅⋅+++=-【考点】1、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2、周期数列的求和.18.2015年“双十一”当天,甲、乙两大电商进行了打折促销活动,某公司分别调查了当天在甲、乙电商购物的1000名消费者的消费金额,得到了消费金额的频数分布表如下: 甲电商:乙电商:(Ⅰ)根据频数分布表,完成下列频率分布直方图,并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比较消费者在甲、乙电商消费金额的中位数的大小以及方差的大小(其中方差大小给出判断即可,不必说明理由);(Ⅱ)运用分层抽样分别从甲、乙1000名消费者中各自抽出20人放在一起,在抽出的40人中,从消费金额不小于4千元的人中任取2人,求这2人恰好是来自不同电商消费者的概率.【答案】(Ⅰ)频率分布直方图见解析,甲的中位数大;(Ⅱ)815.【解析】试题分析:(Ⅰ)由频数分布表中的数列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根据中位数的概念得到中位数的范围,从而比较其大小;(Ⅱ)由分层抽样知消费金额不小于4千元的人数为2人,消费金额不小于4千元的人数为4人,从而列出这六人中任意抽取两人所有可能与两人恰好是来自不同电商消费者的可能,利用古典概型公式求解. 试题解析:(Ⅰ)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甲的中位数在区间)3,2[内,乙的中位数在区间[1,2)内,所以甲的中位数大. (Ⅱ)运用分层抽样分别从甲的1000名消费者中抽出20人,消费金额不小于4千元的人数为2人,记作,a b ;运用分层抽样分别从乙的1000名消费者中抽出20人,消费金额不小于4千元的人数为4人,记作1,2,3,4. 在这六人中任意抽取两人,所得基本事件空间为:{,1,2,3,4,1,2,3,4,12,13,14,23,24,34}ab a a a a b b b b Ω=,共计15个元素.把两人恰好是来自不同电商消费者这个事件记作A , 则{1,2,3,4,1,2,3,4}A a a a a b b b b =,共计8个元素. ∴8()15P A =. 【考点】1、频率分布直方图;2、古典概型.19.如图,四棱锥ABCD P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3的菱形, 60=∠ABC .⊥PA 面ABCD ,且3=PA .E 为PD 中点,F 在棱PA 上,且1=AF .B(Ⅰ)求证://CE 面BDF ;(Ⅱ)求三棱锥BDF P -的体积. 【答案】(Ⅰ)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Ⅰ)取PF 中点G ,连接,EG CG .连接AC 交BD 于O ,连接FO ,从而由中位线定理可推出面GEC 面FOD ,进而使问题得证;(Ⅱ)由题意知PA 是三棱锥P ABD -的高,从而由P BDF V -=P ABD F ABD V V ---求解.试题解析:(Ⅰ)证明:如图所示,取PF 中点G ,连接,EG CG .连接AC 交BD 于O ,连接FO .2分由题可得F 为AG 中点,O 为AC 中点,∴//FO GC ; 又G 为PF 中点,E 为PD 中点,∴//GE FD .又GE GC G = ,,GE GC ⊂面GEC ;FO FD F = ,,FO FD ⊂面FOD ;∴面//GEC 面FOD .∵CE ⊂面GEC ,∴//CE 面BDF .(Ⅱ)解:∵⊥PA 面ABCD ,∴PA 是三棱锥P A B D -的高,又1333224ABD S =⨯⨯⨯=,∴134P ABD ABD V S PA -=⨯⨯=,同理134F ABD ABD V S FA -=⨯⨯=.∴P BDF P ABD F ABD V V V ---=-=.【考点】1、空间平行关系的判定与性质;2、三棱锥的体积.20.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2(,0),(,0)F c F c -,过2F 作垂直于x 轴的直线1l 交椭圆C 于B A 、两点,且满足12||7||AF AF =. (Ⅰ)求椭圆C 的离心率;(Ⅱ)过1F 作斜率为1的直线2l 交C 于,M N 两点. O 为坐标原点,若OMN ∆的面积,求椭圆C 的方程. 【答案】(Ⅰ)c a =;(Ⅱ)2214x y +=.【解析】试题分析:(Ⅰ)法一:由椭圆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求得12||,||AF AF ,然后在直角12AF F ∆中,由勾股定理得到,a c 的关系式,从而求得离心率;法二:把A 点横坐标代入椭圆求得||y ,再由椭圆的定义得到,a c 的关系式,进而求得离心率;(Ⅱ)设直线l 为y x =,联立椭圆方程,设1122(,),(,)M x y N x y ,由韦达定理与弦长公式得到OMN ∆的面积关系求出,cb 值,得到椭圆方程. 试题解析:(Ⅰ)法一:由12||||2AF AF a +=,12||7||AF AF =, 解得127||,||44a a AF AF ==,直角12AF F ∆中,由勾股定理得2227()()444a a c -=,∴c a =. 法二:A 点横坐标为c ,代入椭圆得22221c y a b+=,解得22||||b y AF a==,∴217||b AF a =.12||||2AF AF a +=,∴2222444a b a c ==-,∴2c a =.(Ⅱ)椭圆方程化为22244x y b +=,直线l 为:y x b =,联立可得22580x b ++=,…6分设1122(,),(,)M x y N x y ,则212128,55b x x x x +=-=,得12||5x x -=. OMN ∆的面积为:21212||||y y x x -=-===, ∴221,4b a ==,∴椭圆C 的方程为2214x y +=.【考点】1、椭圆的方程与性质;2、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3、弦长公式. 21.设函数2()ln (12)1f x x ax a x a =-++-+-((0,)x ∈+∞,实数R a ∈). (Ⅰ)讨论函数)(x f 的单调性;(Ⅱ)若0)(>x f 在)1,0(∈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Ⅰ)当0a ≥时,在(1,)+∞上单调递增;在(0,1)上单调递减;当102a -<<时,在1(,1)2a -上单调递增;在1(0,)2a-,(1,)+∞上单调递减;当12a <-时,在1(,1)2a -上单调递增;在1(0,)2a -,(1,)+∞上单调递减;(Ⅱ)1[,)2-+∞. 【解析】试题分析:(Ⅰ)求导后,建立新函数,分0a ≥、102a -<<、12a <-讨论新函数与0的关系,求得函数的单调区间;(Ⅱ)由(Ⅰ)分12a ≥-、12a <-求得函数的最值,从而求得a 的取值范围.试题解析:(Ⅰ)212(12)1'()2(1)1(0)ax a x f x a x x x x+--=-+-+=>设2()2(12)1(21)(1)(0)g x ax a x ax x x =+--=+->(1)当0a ≥时,210ax +>.当()0g x >,可得1x >;当()0g x <,可得01x <<. ∴)(x f 在(1,)+∞上单调递增;在(0,1)上单调递减.(2)当0a <时,()g x 图象开口向下,在(0,)+∞上有两个零点1和12a-, ①当12a =-时,112a-=,此时当()0g x >,无解;()0g x <,可得1x <或1x >. ∴)(x f 在(0,1),(1,)+∞上单调递减,且函数)(x f 在(0,)+∞上不间断,即函数)(x f 在(0,)+∞上单调递减.②当102a -<<时,112a ->,此时当()0g x >,可得112x a<<-;()0g x <,可得01x <<或12x a >-.∴)(x f 在1(1,)2a -上单调递增;在(0,1),1(,)2a -+∞上单调递减. ③当12a <-时,1210<-<a ,此时当()0g x >,可得112x a -<<;()0g x <,可得102x a <<-或1x >.∴)(x f 在1(,1)2a -上单调递增;在1(0,)2a-,(1,)+∞上单调递减. (Ⅱ)函数)(x f 过(1,0)点,由(Ⅰ)得12a ≥-时,)(x f 在(0,1)为减函数,∴()(1)0f x f >=,符合题意. 当12a <-时,)(x f 在1(0,)2a -递减,在1(,1)2a -上单调递增,∴1()(1)02f f a-<=,不符合题意.∴a 的取值范围为1[,)2-+∞.【考点】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2、不等式恒成立. 22.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AB 是⊙O 的直径,,,DA AB CB AB DO CO ⊥⊥⊥.(Ⅰ)求证:CD 是⊙O 的切线;(Ⅱ)设CD 与⊙O 的公共点为E ,点E 到AB 的距离为2,求11CE DE+的值. 【答案】(Ⅰ)见解析;(Ⅱ)1.【解析】试题分析:(Ⅰ)易知,DA BC 为切线,然后由题中的垂直关系证得AOD ∆∽BCO ∆,从而推出Rt OCD ∆∽Rt BCO ∆,进而使问题得证;(Ⅱ)若DA CB =,显然可得111CE DE+=;若D A C B ≠,不妨设DA CB >,过E 作EF AB ⊥交AB 于F ,过C 作CG AD ⊥交AD 于G ,交EF 于H ,从而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值.试题解析:(Ⅰ)证明:由题可知,DA BC 为⊙O 的切线. ∵90DOC ∠= ,∴90AOD BOC ∠+∠= ;∵90OBC ∠= ,∴90OCB BOC ∠+∠= ;∴AOD OCB ∠=∠,∴AOD ∆∽BCO ∆,∴OC BCOD OA=, 又∵AO OB =,∴OC BCOD OB=,∴Rt OCD ∆∽Rt BCO ∆,∴OCD ∠=BCO ∠, ∴CO 是BCD ∠的平分线,∴圆心O 到CD 的距离等于半径OB ,∴CD 是⊙O 的切线.(Ⅱ)若DA CB =,显然可得111CE DE+=. 若DA CB ≠,不妨设DA CB >.过E 作EF AB ⊥交AB 于F ,过C 作CG AD ⊥交AD 于G ,交EF 于H .由(Ⅰ)可得,DA DE CB CE ==,在CGD ∆中,有EH CE GD CD =,即2CE CE DE CE CE DE -=-+,化简得111CE DE+=. 综上:111CE DE+=.【考点】1、切线的性质;2、三角形相似. 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C :⎩⎨⎧=+=ϕϕsin cos a y a a x (ϕ为参数,实数0>a ),曲线2C :⎩⎨⎧+==ϕϕsin cos b b y b x (ϕ为参数,实数0>b ).在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20,0(:παραθ≤≤≥=l 与1C 交于A O 、两点,与2C 交于B O 、两点.当0=α时,1||=OA ;当2πα=时,2||=OB .(Ⅰ)求b a ,的值;(Ⅱ)求||||||22OB OA OA ⋅+的最大值.【答案】(Ⅰ)12a =,1b =;1. 【解析】试题分析:(Ⅰ)化12,C C 方程为普通方程,再分别化为极坐标方程,从而求得b a ,的值;(Ⅱ)由(Ⅰ)得12,C C 的极坐标方程,从而由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求得最大值.试题解析:(Ⅰ)将1C 化为普通方程为222()x a y a -+=,其极坐标方程为2cos a ρθ=,由题可得当0θ=时,||1OA ρ==,∴12a =将2C 化为普通方程为222()x y b b +-=,其极坐标方程为2sin b ρθ=,由题可得当2πθ=时,||2OB ρ==,∴1b =.(Ⅱ)由,a b 的值可得1C ,2C 的方程分别为cos ρθ=,2sin ρθ=, ∴222||||||2cos 2sin cos sin 2cos21OA OA OB θθθθθ+⋅=+=++)14πθ=++,……6分52[,],)14444ππππθθ+∈++ 1,当2,428πππθθ+==时取到.………10分【考点】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和极坐标方程的互化;2、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 24.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1||2|)(ax a x x f -++=(x R ∈,实数0a <). (Ⅰ)若25)0(>f ,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Ⅱ)求证:2)(≥x f .【答案】(Ⅰ)2a <-或102a -<<;(Ⅱ)见解析. 【解析】试题分析:(Ⅰ)根据0a <去掉绝对值,从而求得a 的取值范围;(Ⅱ)用零点分段法得出()f x 的解析式,从而分2a x ≥-、1x a≤求出()f x 的最小值,进而使问题得证.试题解析:(Ⅰ)∵0<a ,∴115(0)||||2f a a a a =+-=-->,即25102a a ++>, 解得2a <-或102a -<<. (Ⅱ)13,2111()|2|||,2113,a x a x a af x x a x x a x a a a x a x a a ⎧+-≥-⎪⎪⎪=++-=---<<-⎨⎪⎪--+≤⎪⎩,当2a x ≥-时,1()2a f x a ≥--;当12a x a <<-时,1()2a f x a >--; 当1x a ≤时,2()f x a a≥--.∴min 1()2a f x a =--≥=,当且仅当12a a -=-即a =号, ∴2)(≥x f .【考点】1、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基本不等式.。
辽宁省大连市2016届高三语文上册期初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初考试高三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分数:150分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土贡制度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政治、经济制度。
上古时期,贡赋一体。
春秋时贡、赋开始出现分化。
至秦汉时,土贡已独立于赋税之外。
与藩属贡及土司贡不同,其形式主要是各地将地方特产以实物形式上交朝廷或直接交给皇室。
明代,土贡制度已较为成熟,且贡物折银也随一条鞭法的施行而得以推广。
清代的土贡制度,在明代基础上不断改革,到乾隆年间大体趋于稳定。
部分土贡物品由无偿交纳改为有偿采买。
具体说来,可以确定有偿采买的部分主要是东北土产、织造贡物及密云等地“打捕户”猎得的鹞子、野鸡等活物。
这部分土贡,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为国家和皇室采购或生产所得。
其余各直省土贡则无论是征实物还是折银,都与田赋类似,仍为对皇室或国家的义务与负担。
此种变化,《皇朝文献通考》有“旷荡之恩,洵千古所未有也”的评价。
虽然有偿征收的土贡只是一小部分,但是这种性质上的转变,在中国土贡史上仍具有重要意义。
与前代相比,清代土贡的种类与数量有所减免,余下的则多数折银征收。
清以前的土贡,往往数量庞大,名目纷繁。
《通典》所列唐代天下贡物详细清单,有洋洋四千余言,种类令人眼花缭乱。
清代考虑到内务府贡中新增东北特产的庞大比重,对前代土贡有所减免。
清代东北土贡大幅增加,除典章中记载的人参、貂皮、东珠三项外,尚有粉子蕨菜、蜜饯山楂、蘑菇、野菜、蜂蜜、米面制品、熏制肉食、兽类、鹰隼、各种活体观赏动物、军器原料等品种,反映出满族统治者对于故乡土产的特殊偏爱。
清代土贡,各省每年入贡次数不等,承担的贡额亦不等,承担种类较多的省份,每年每次所贡的物品也不尽相同。
贡品既是提供给皇帝与皇室的东西,其规格自然非比寻常,必须是同类物品中的佼佼者。
当贡品的品质、大小等不合要求时,一般的做法是饬令补换,严重者要追究承办官员的责任。
一般来说,贡物抵京,会由不同的机构根据固定的程序进行检验和查收,然后由内务府或者户部奏报给皇帝,皇帝同意收取则贮库留用。
辽宁省大连市2016届高三双基考试语文试卷(扫描版)
资料概述与简介 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C(依据原文,“生存问题”与“保持着耕读的传统理念”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 2. 3. 4.B(从句式与语意两个方面考虑。
) 5. 6.C(“葛荣被害”这一事实错误外,无复出仕并不能充分说明他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至少后来他还两度做过郎中。
) 7.(5) 【文言文参考译文】 温子升,字鹏举,晋朝大将军温峤的后代。
世代居住在江东。
子升最初向崔灵恩、刘兰求学,读书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孜孜不倦。
长成人后博览百家之书,所写的文章清丽婉约。
充当广阳王元渊的贱客时,创作了《侯山祠堂碑文》,常景见到后认为写得很好,便到元渊家中当面致谢。
常景说:“不久前见到了温生。
”元渊奇怪地问温生是什么人物,常景说:“温生是个大才子。
”元渊这才开始知道他有才学。
熙平初年,中尉、东平王元匡广泛招用文人,以充任御史,一时接受策问的有八百多人,子升和卢仲宣、孙搴等二十四人中高第。
当时参加选拔的人竞相争论不服,元匡让子升出面,那些人都被说服而离去。
孙搴对人说:“早上来的那些拖旗帜乱车辙的人,都是被子升打败的。
”于是补选为御史,当时他年仅二十二岁。
御史台中的文件都是子升写的。
因守丧而卸任,服丧期满后,回去担任奉朝请一职。
正光末年,广阳王元渊任东北道行台,召用子升为郎中,军政文件信函都出自他的手笔。
于是才华名气开始转盛。
黄门郎徐纥接受四方的奏表疏启,答复的文章写得敏捷,只有对元渊的启状却沉思起来,说:“那里有温郎中,才华辞藻可畏。
”高车国被打败逃走,珍宝堆得满满的,子升拿了四十匹绢。
元渊被葛荣杀害后,子升也被捉住扣押。
葛荣手下的都督和洛兴跟子升以前相识,率几十名骑兵暗地护送子升,得以到达冀州。
从此不再有做官的念头,闭门读书,刻苦自励不断求精。
建义初年,担任南主客郎中。
等到天穆准备征讨邢杲,通知子升一起出发,子升不敢答应。
天穆对别人说:“我是想用他的才华,岂是为前次的事怀恨呢?今天若又不来,他只有往南跑到越,北跑到胡!”子升不得已便出来见他。
辽宁省大连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双基测试 语文 含答案byfen
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卷语文命题人:宋亚科张涛董媛注意事项:1。
本试题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答题卡上。
2.作答时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广袤乡村的传统景观正在急速变化,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转移,村庄或被遗弃,成为不断扩张的城市边缘的新郊区。
传说中的桃花源,祖先们所希冀的仙境,被城市化的诱惑所取代。
敬畏自然、遵循简朴以及庆贺传统,这些构成乡村日常生活所不可或缺的部分正在消失.过去,中国乡村秉持了传统的美学标准。
早年乡间不乏富裕的家庭,他们保持着务农和学习并重的传统.这些家庭往往会为后代和有亲缘关系的孩子,甚至是乡邻里的孩子设立私塾,儒家思想的熏陶让他们有了耕读传家的理念。
当农村家庭不再担心生存问题,家庭成员便被鼓励去追求学识和美学上的提升。
而后,这些受过良好教育的精英也会让乡间邻里的文化生活变得丰富.不同于那种离群索居的文人在艺术上所持有和彰显的精神追求,受过教育的农村精英,他们的美学价值更多体现在建筑装饰、内部装修和日常使用的手工制品上.从房屋的外部装饰和内部装修中,人们能很容易发现一些象征性的标志,它们表达着对平和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传统美学观之所以被贬低,与传统生活方式的急遽变化有关。
这也体现在鉴赏和重新设计传统家用物件、使其具备新功能的能力上.今天,历史悠久的中式美学正在一些城市精英中得到复兴,但乡间的传统匠人却在渐渐消失.现代化虽然带来了技术进步,却也导致了传统生活方式的衰败。
当我们走过经济繁荣却缺乏美学吸引力的城市时,这种追求所导致的后果非常明显。
在这些地方,历史建筑让位于并无特色的现代高层建筑,只剩下千篇一律的城市景观复制,审美观也显得单调乏味——“新就是美,大就是好”.过去数百年时间建立起来的传统美学以摧枯拉朽之势被破坏,这也影响到千万户农家的居家摆设。
2016年大连市高中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大连市 2016 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能力测试大连命题人:宋亚科张桂萍孙季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 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8 题,共 150 分。
考试时间为150 分钟。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 分 , 每题 3 分 )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3题。
在和睦的一致体中,壮美包括着某种对峙、矛盾的要素,它在直观上表现出某些动乱、严肃,奇伟、巨大、豪迈、刚直等等不太和淆的状态和形式,但整体上却不给人以压迫难过,而仍给人以自由、欢乐的感觉。
这与近代充满对峙和痛感的崇敬之美大不同样。
壮美的深层内涵是主体对客体的盼望和追赶,即主体要求在对象世界中实现自己,但时时碰到对来自对象世界的某种抗拒。
这就必定会使它们表现出必定的时立、矛盾,矛盾色彩。
但是,古典美学中,主体和客体、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是不存在深刻分裂的,它们在实质上统一和睦的,所以,来自吋象的抗拒必定会被战胜,主体也就经过对对象的获取和据有显示出自己巍然的人品高度成生命力量。
因为壮美理想是在外向性的主客关系构造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它必定要规定着审美和艺术着重于模拟、写实,再现,是“诗在画中”,亦即表现一致于再现。
而优美则与此不一样,它重申的是矛盾两方的互依,平衡与和睦,因此全部动乱的、对峙的要素都被淡化和水解在安静、整一的和睦关系中。
正因为这样,它所表现出未的感性特点是柔婉、圆润、娇小、清丽、淡雅、自然等等。
它给人的感觉也没有壮美感中那种亢奋高扬的情绪,而是一种纯真的、平易的欢乐说和享受。
优美理想的深层动因是主体在静守中对象形成的自由关系,也即是说,主体不是经过外向的追求表实现同对象的拥抱巧与合一,而是在心灵的自察、直觉的感性中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相融、形神一致、情理联合,亦即在对对象的超越中达到同对象的交融一致。
必此防止了主体在外向追觅中同客体的抵牾、矛省和矛盾,进而同客体保持一种和睦、自由的一致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大连市高三双基测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C(依据原文,“生存问题”与“保持着耕读的传统理念”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2.D(“展现了新时代特色”一说无中生有。
)3.B(原文“历史悠久的中式美学正在一些城市精英中得到复兴,但乡间的传统匠人却在渐渐消失”意思重心在乡间传统匠人渐渐在消失,而选项偷换概念,且强加因果关系。
)4.B(从句式与语意两个方面考虑。
)5.A(古人名与字的涵义是相关的,不是无关的。
)6.C(“葛荣被害”这一事实错误外,无复出仕并不能充分说明他是一个与世无争的人,至少后来他还两度做过郎中。
)7.(1)(5分)当时参加选拔的人竞相争论不服,元匡让子升出面,那些人都被说服而离开。
(句子大意2分,“争相”“当”“去”各1分。
)(2)子升也被捉住扣押。
葛荣手下的都督和洛兴跟子升以前相识,率几十名骑兵暗地护送子升。
(句子大意2分,“见羁执”“以”“潜”各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温子升,字鹏举,晋朝大将军温峤的后代。
世代居住在江东。
子升最初向崔灵恩、刘兰求学,读书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孜孜不倦。
长成人后博览百家之书,所写的文章清丽婉约。
充当广阳王元渊的贱客时,创作了《侯山祠堂碑文》,常景见到后认为写得很好,便到元渊家中当面致谢。
常景说:“不久前见到了温生。
”元渊奇怪地问温生是什么人物,常景说:“温生是个大才子。
”元渊这才开始知道他有才学。
熙平初年,中尉、东平王元匡广泛招用文人,以充任御史,一时接受策问的有八百多人,子升和卢仲宣、孙搴等二十四人中高第。
当时参加选拔的人竞相争论不服,元匡让子升出面,那些人都被说服而离去。
孙搴对人说:“早上来的那些拖旗帜乱车辙的人,都是被子升打败的。
”于是补选为御史,当时他年仅二十二岁。
御史台中的文件都是子升写的。
因守丧而卸任,服丧期满后,回去担任奉朝请一职。
正光末年,广阳王元渊任东北道行台,召用子升为郎中,军政文件信函都出自他的手笔。
于是才华名气开始转盛。
黄门郎徐纥接受四方的奏表疏启,答复的文章写得敏捷,只有对元渊的启状却沉思起来,说:“那里有温郎中,才华辞藻可畏。
”高车国被打败逃走,珍宝堆得满满的,子升拿了四十匹绢。
元渊被葛荣杀害后,子升也被捉住扣押。
葛荣手下的都督和洛兴跟子升以前相识,率几十名骑兵暗地护送子升,得以到达冀州。
从此不再有做官的念头,闭门读书,刻苦自励不断求精。
建义初年,担任南主客郎中。
等到天穆准备征讨邢杲,通知子升一起出发,子升不敢答应。
天穆对别人说:“我是想用他的才华,岂是为前次的事怀恨呢?今天若又不来,他只有往南跑到越,北跑到胡!”子升不得已便出来见他。
加授伏波将军,任行台郎中,天穆非常赏识他。
齐文襄王招用子升为大将军府谘议参军。
子升以前当中书郎时,曾经到萧衍的客馆接受国书,自认为不修仪容举止。
对人说:“写诗作文容易的,要文笔优美就困难了。
”齐文襄王的馆客元瑾说:“诸位都应该祝贺。
”推举子升一起陈述贺辞。
子升忸怩了半天,就推出了陆操。
到元瑾等人发动叛乱时,文襄王怀疑子升预先知道他们的阴谋。
子升被派去作《献武王碑文》,碑文完成后,就把他投进晋阳牢狱中挨饿,结果他饿得吃破短袄而死去,尸体被抛弃在道旁,全家丁口被籍没。
子升外表恬静,与世无争,说话有分寸,不随便毁誉别人,但城府很深险。
每有什么大事,总好干预其中,这也是最终遇祸而死的原因。
8.(5分)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
(2分)“芳草连天云薄暮”句借一望无际的芳草和黄昏天空的阴云抒发自己孤独伤心之情,又将这种情感融入到“一阵黄梅雨”的景象之中。
(3分)9.(6分)与辛词下片借典故塑造词人对失地难复的不平、内心激愤的形象不同,本词下片塑造了词人既想忠君报国又对前途惘然无奈、内心矛盾彷徨的形象;(2分)“有奇才,无用处。
壮节飘零,受尽人间苦”,作者感到自己的“奇才”没有用武之地,“壮节”历尽坎坷,受尽了人间艰辛,苦闷无奈之情,油然而生;(2分)“欲指虚无问征路。
回首风云,未忍辞明主”,作者对前途感到惘然,看不到希望,但又难以放弃自己忠君报国的爱国情怀,内心更加矛盾彷徨。
(2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3)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11.(1)(5分)EB(答E给3分,B给2分,D给1分,答A、C不给分。
(A项,原文是“几乎力拒时尚”;写茶馆的古老与陈旧,目的是突出茶馆古朴的特色。
C项,小说语言用“准确”二字概括不当,情节也谈不上“曲折有致”。
D项,“虫友对蟀爷的关心”是侧面描写。
)(2)(6分)①做事专注,全身心投入。
他所养之虫是蟋界的名净,并有深刻的养虫心得;热爱京剧,而且演技精湛;退休后为了弘扬京剧艺术不辞辛苦到外地协助排演。
②重情义,为人热情。
蟀爷与众虫友告别恋恋不舍;在外地得便时,常打电话到茶馆问候虫友。
对蟀爷的离开,虫友很惆怅,并时常想念他。
(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3)(6分)①第一处是春节前虫友间的聊天说到蟀爷,引出小说的主人公,有设置悬念的作用,吸引读者。
②第二处是蟀爷和虫友间谈话,起到丰富人物形象的作用。
③第三处是茶馆老板和虫友间的谈话,既侧面衬托了蟀爷的形象,又卒章显志。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4)(8分)观点一:我同意茶馆老板的观点:蟀爷为了大道舍弃了小技。
①情节上,文中有明确的交代,蟀爷因排演没时间饲养,把蟋蟀放了。
②人物上,养虫只是蟀爷的业余爱好,虽然,蟀爷养虫也是高手,但这毕竟不是他的生活全部,与蟀爷的身份不相符。
③主题上,弘扬国粹京剧,是蟀爷一生最大的爱好与追求。
他退休后仍是在不懈地努力着。
当演戏与养虫发生冲突时,他会放弃养虫小技,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一生热爱的事业中。
④联系现实(略)(观点明确,分析充分,表达通顺,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对即可。
)观点二:我同意虫友的观点:蟀爷大道小技都舍不得①情节上,从文中可知“养虫是蟀爷从小到老的业余爱好”,让他一下子放弃,不现实,也不容易。
②人物上,蟀爷养虫不是玩物丧志的表现,是为了听虫鸣,能从蟋蟀的鸣叫中听出花脸的韵味;他用养冬虫来磨砺耐性,体现智力,提升自己的演技。
蟀爷因为无时间饲养,把爱虫放了,这只是暂时的。
③主题上,退休后的蟀爷没有放弃自己一生热爱的京剧事业,不遗余力地为了弘扬国粹做着不懈的努力。
生活中,他更是发挥他的智力,从养虫的小技中发现弘扬京剧大道的途径与技巧。
④联系现实(略)(观点明确,分析充分,表达通顺,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对即可。
)12.(1)(5分)DE(选D得3分,选E得2分,选C得1分,选AB不得分。
C原文是“几乎以一己之力”;A“他认为人的一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赚钱更重要”无中生有;B原文是“完全地按编年方式来界定文学史”并且强加因果。
)(2)(6分)①推崇研究唐诗:宇文所安以论文《韩愈与孟郊的诗》获文学博士学位;成为美国汉学界研究唐诗的著名学者;他所著的作品陆续被翻译到中国;他尽力还原到从唐人的角度来读唐诗;他坚信唐诗的价值仍然能够为当代人欣赏。
②翻译传播唐诗:宇文所安将大量的中国古典诗歌及其理论译介给西方世界,他的译文脍炙人口,易于接受,并被美国多所著名学府列为研治唐代诗歌的必读书目。
③对唐诗有独到见解:宇文所安认为中国批评家单纯地按编年方式来界定文学史,诗人之间的内在联系被曲解了,重新以“代”的概念来加以厘定。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6分)内容上:①交代了他自己的特殊身份;②表现了他对唐诗的热爱、痴迷;③自称体现了他客观严谨的风格。
结构上:与题目呼应,结构紧凑。
(内容4分,结构2分。
意思对即可)(4)(8分)宇文所安不仅在为人上,还在治学上,都值得我们去尊重。
①性简脱不持仪形,喜俳谐。
宇文所安常说搞不清自己是个汉化的胡人还是胡化的汉人,他的姓名是一个胡汉结合的名字,并自称是“唐诗王国的异乡人”②对唐诗的痴迷或热爱:第一次读到了李贺的《苏小小墓》,成为少年宇文痴迷中国古典文学的机缘。
每当茶余饭后、工作之余,宇文所安喜欢捧读吟诵王维、李白的诗句,达到一种忘我之境。
③钟爱学问,并甘愿与学问相伴。
宇文所安深知,在美国,攻读并不具实用价值的文学专业,保证不了学生们在毕业后能找到一个赚钱的工作,不过,他仍然在做着自己愿意做的事。
④热爱中国古典诗歌,并有独到见解。
宇文所安希望通过他对唐诗的解读,尽力还原到从唐人的角度来读唐诗;他认为中国批评家单纯地按编年方式来界定文学史,于是重新以“代”的概念来加以厘定。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13.B(超群绝伦: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多指技能。
卓尔不群: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特立独行: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14.C(A.不合逻辑,“防止……不”否定失当;B.主语位置不当,应把“我们”放在“要”的前面;D成分残缺,缺少“衍生出”的宾语中心语,应在“等”后面加“任性体”。
)15.C(内容上,语段强调的是“放下身心的负累,在静谧的时光中获得的享受”;逻辑上,先有“植物”,后有“枝叶”。
)16.示例:①对这世界会有影响吗?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③可能对全球各地网站造成极大影响。
(答出一句给1分,答出两句给3分,答出三句给5分。
)17.要素:一只卡通蝴蝶、写有“经济发展”的向上的箭头、笑脸、写有“科技”“创新”的一对翅膀。
整幅图表达出经济发展要健康平稳上升,必须借助科技和创新这对翅膀的内涵。
(要素全,给3分;寓意,给2分,表达通顺,给1分,超字数酌情扣分。
)1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