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高中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及移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E-03
1.31E-03
2.88
1.314%
1.00E-14
1.75E-05
1.E-02
4.10E-04
4.10E-04
3.39
4.097%
1.00E-14
1.75E-05
1.E-03
1.24E-04
1.24E-04
3.91
12.383%
1.00E-14
1.75E-05
1.E-04
3.40E-05
导电能力(HCl)=导电能力(HAc)
6、弱酸平衡移动导致的比值变化
1、要使C(H+)/C(CH3COOH)比值增大可以采取的
措施?
A、加入少量烧碱:平衡正移,C(H+) ↓,C(CH3COOH) ↓,变
化大于移动,C(H+) ↓>>C(CH3COOH) ↓,所以比值↓。
B、加少量冰醋酸:平衡正移,C(H+) ↑,C(CH3COOH) ↑,变
6.79
99.088%
1.00E-14
1.75E-05
1.E-08
1.05E-07
9.94E-09
6.98
99.403%
1.00E-14
1.75E-05
1.E-09
1.00E-07
9.94E-10
7.00
99.429%
1.00E-14
1.75E-05
1.E-10
1.00E-07
9.94E-11
7.00
c(HCl)=0.01mol·L-1
c(HAc)>0.01 mol·L-1
2、pH均为2的盐酸与醋酸各100ml,求消耗0.01
mol·L-1NaOH的体积?
V(HCl)=100ml
V(HAc)>100ml
3、pH均为2的盐酸与醋酸,比较开始时与镁粉反应
的速率大小?
c(H+)(HCl)=c(H+)(HAc)=0.01 mol·L-1
2.稀释某一弱电解质溶液时,所有离子浓度都会减小
吗?
[答案]
不是所有离子浓度都会减小。对于弱酸或弱碱溶
液,只要对其稀释,电离平衡均会发生右移,例如稀释弱酸
+
-
-
HA溶液时,c(H )、c(A )减小,但c(OH )会增大。
3.分别画出冰醋酸和0.1 mol·
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时溶
液导电能力的变化图。
1.E-01
9.43E-05
4.03
0.094%
次氯酸
4.00E-08
1.E-01
6.32E-05
4.20
0.063%
氢氰酸
4.90E-10
1.E-01
7.00E-06
5.15
0.007%
弱酸的酸性由强到弱顺序:亚硫磷氟醋;碳硫次氯氰
电离
K1(25℃)
浓度(mol/L)
C(OH-)
POH
电离度
一水合氨
c(H+)(HCl)=0.01 mol·L-1
c(H+)(HAc)<0.01 mol·L-1
v(HCl)>v(HAc)
解题方法:反应速率与电离出来的C(H+)成正比。
4、PH均为2的盐酸与醋酸,比较开始时与镁粉反应
的速率大小?比较与相同质量的镁粉反应所用时间
的多少?
v(HCl)=v(HAc)
t(HCl)>t(HAc)
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a>b>c 。
5.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三点的溶液,加入质量相同,颗粒大小相同的锌
粒,反应开始时反应的速率大小顺序b>a>c 。
CEF
6.若使c点溶液中的[CH3COO-]提高,同时[H+]减少在如下措施中,可选择
。
A.加热
B.加很稀的NaOH溶液
C.加固体KOH
D.加水
解题方法:反应速率与电离出来的C(H+)成正比。
5、浓度均为0.01 mol·L-1的盐酸与醋酸,加水稀释
1000倍后的PH值?
c(HCl)=c(HAc)=0.00001 mol·L-1
c(H+)(HCl)=0.00001 mol·L-1
c(H+)(HAc)<0.00001 mol·L-1
PH(HCl)=5
[答案]
C(HAc):a>b>c
C(H+):b>a>c
PH:c>a>b
1.a、b、c三点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a>b 。
2.a、b、c三点中电离程度最大的是 c
。
偏大
3.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b处溶液的pH,测量结果
(偏大、偏小或者不变
)。
4.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三点的溶液,各10mL,用1mol/L氢氧化钠溶液
E.加固体CH3COONa
F.加Zn粒
7.在稀释过程中,随着醋酸浓度的降低,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 BD
。
A.[H+]
B.H+个数
C.CH3COOH分子数
D.[H+]/[CH3COOH]
4、已知硫酸的第二级电离并不完全:HSO4―
H++SO42―
(Ki=1.2×10-2);
往该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钾固体并保持温度不变,
C、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D、若A、B都是弱酸,则2<a<5
4、pH均为2的盐酸与醋酸,加水稀释1000倍后的
PH值?
PH(HCl)=5
2<PH(HAc)<5
PH
5
2
0
1000倍
水
5、pH均为2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比
较?
c(H+)(HCl)=c(H+)(HAc)=0.01 mol·L-1
3.特点
(1)多元弱酸是分步电离的,各级电离常数的大小关系是
K1>>K2……,所以其酸性主要决定于第一步电离。
2、弱电解质的电离度
对于一元弱酸HAc:
HA
H++AC-;
电离度:
发生电离的c(H)
=
起始时的c(H)
转化率定义:
HA%=已经电离的HA的分子数/总的HA分子数
电离度就是转化率,都是对反应物而言。
30.041%
磷酸
6.90E-03
1.E-01
2.30E-02
1.64
23.043%
氢氟酸
6.80E-04
1.E-01
7.91E-03
2.10
7.913%
醋酸
1.75E-05
1.E-01
1.31E-03
2.88
1.314%
碳酸
4.20E-07
1.E-01
2.05E-04
3.69
0.205%
氢硫酸
8.90E-08
平 衡
移动
常数
度
能力
方向
升温
→
↑
↑
↑
↓
↑
↑
电离吸热
↑
加水稀释
→
↑
↓
↓
↓
↑
↓
稀释效应
——
越稀越易电离
加冰醋酸
→
↑
↑
↑
↑
↓
↑
稀释效应
——
越浓越难电离
加氢氧化
→
↓
↓
↑
↓
↑
↑
发生化学反应
——
←
↑
↑
↓
↑
↓
↑
同离子效应
——
←
↓
↓
↑
↑
↓
↑
同离子效应
——
→
↓
↓
↑
↓
↑
↑
发生化学反应
——
钠固体
通 入 HCl
气体
加醋酸钠
离平衡 向左 移动,电离程度 减小 。
④发生化学反应:电离平衡 向右 移动,电离程度 增大。
-Q
平 衡 n(H+ )C(H+ )C(Ac-)C(HAc)电 离 导 电 能 改 变 原 平 衡 常
移动
方向
加水稀释
加冰醋酸
升温
通 入 HCl
气体
加醋酸钠
固体
加氢氧化
钠固体
加入镁粉
度
力
因
数
-Q
平 衡 n(H+ )C(H+ )C(Ac-)C(HAc)电 离 导 电 改变原因
c(K+)>c(HSO4-)>c(H+)>c(SO42-)>c(OH-)
5、强酸(碱)与弱酸(碱)的比较
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
VS
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
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
1、浓度均为0.01 mol·L-1的盐酸与醋酸,求PH值?
PH(HCl)=2
PH(HAc)>2
解题方法:比较电离出来的C(H+)
PH(HAc)>5
6、浓度均为0.01 mol·L-1的盐酸与醋酸,溶液的导
电能力大小比较?
c(H+)(HCl)=0.01 mol·L-1
c(H+)(HAc)<0.01 mol·L-1
导电能力(HCl)>导电能力(HAc)
解题方法:导电能力与电离出来的C(H+)成正比。
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
1、pH均为2的盐酸与醋酸,求两种酸的浓度。
2、浓度均为0.01 mol·L-1的盐酸与醋酸各100ml,
求消耗0.01 mol·L-1NaOH的体积?
V(HCl)=V(HAc)=100ml
解题方法:比较总的C(H+),包括电离出来的和未电离出来的。
同浓度的盐酸和醋酸:
3、浓度均为0.01 mol·L-1的盐酸与醋酸,比较开始
时与镁粉反应的速率大小?
Ka、Kb分别表示一元弱酸、一元弱碱的电离常数,弱酸、弱碱均属于弱电解质。
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出来的各种离子浓度乘积
与溶液中未电离的电解质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叫做该弱电解质的电离平
衡常数。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而与该弱电解质的浓度无关。一般Ka
(或Kb)值越大,表示酸(或碱)的电离程度就越大,相应酸(或碱)的酸性(或碱性)就
99.432%
1.00E-14
1.7507
9.94E-12
7.00
99.432%
1.00E-14
1.75E-05
1.E-12
1.00E-07
9.94E-13
7.00
99.432%
结论:稀释可以促进电离
3、电离平衡状态
对于一元弱酸HAc:
HA
H++AC-;
1、HA 、 H+、AC-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
1.80E-05
1.E-01
1.33E-03
2.88
1.333%
不同浓度醋酸的电离度
T=25℃
Kw
K(25℃)
醋酸浓度
(mol/L)
C(H+)
C(H+)醋酸
PH
电离度
1.00E-14
1.75E-05
1.E+00
4.17E-03
4.17E-03
2.38
0.417%
1.00E-14
1.75E-05
1.E-01
2、HA 、 H+、AC-的浓度不再变化;
3、HA 、 H+、AC-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4、HA的转化率不变;
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
(3)影响电离平衡的外界条件
①温度:温度升高,电离平衡 向右 移动,电离程度 增大 。
②浓度:稀释溶液,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 增大 。
③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弱电解质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电
则溶液中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在0.1mol/L的硫酸氢钾溶液中大约有30%的HSO4―电离,则该溶
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列第2位的离子是
,第4位的
离子是
。
答案:往该溶液中加入硫酸氢钾固体,是稀释效应,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低。
因此HSO4-电离度减小,c(HSO4-)增大,所以c(K+)/c(HSO4-)减小。
化大于移动,C(CH3COOH) ↑>>C(H+) ↑,所以比值↓。
C、降温:平衡逆移,C(H+) ↓,C(CH3COOH)↑,所以比值↓。
D、加水:平衡正移,C(H+) ↓,C(CH3COOH) ↓,但是由于
c=n/V,溶液体积相同,可以比较n。n(H+) ↑,C(CH3COOH) ↓,
所以比值↑。
弱电解质的电离
平衡及影响因素
1、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Q
(1)电离平衡的建立
①开始时,v 电离 最大 ,而 v 结合为0 。
②平衡建立过程中,v 电离 =v 结合。
③当 v 电离 = v 结合时,电离过程达到平衡状态。
(2)电离平衡的特征
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常数
1.表达式
(1)对于一元弱酸HAc,电离是吸热反应:
+
-
[
C
(
H
)]
•
[
C
(
Ac
)]
HA
H +AC ,-Q; K
[C ( HAc)]
C ( H ) C(Ac )
C (H )
K
C ( HAc )
C0 C ( H )
2
1.电离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T↑,K↑。
2.意义
相同条件下,K值越大,表示该弱电解质越易电离,所对应的
酸性或碱性相对越强。
方法二:平衡常数
C(H+)/C(CH3COOH)=K/C(CH3COO-) ,K不变时,只要
固体
加入镁粉
注意:α值增大,则表
明电离出离子的物质
的量增大。
1、α与浓度无关。
1、×。
2、α值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2、√,加热促进电离。
3、在相同条件下,α值的大小可以表示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3、√,定义。
4、α值增大,相应离子浓度一定增大。
4、×,如图。
5、α值增大,相应离子物质的量增大。
5、×,如图。
3.40E-05
4.47
33.988%
1.00E-14
1.75E-05
1.E-05
7.11E-06
7.11E-06
5.15
71.104%
1.00E-14
1.75E-05
1.E-06
9.59E-07
9.48E-07
6.02
94.807%
1.00E-14
1.75E-05
1.E-07
1.61E-07
9.91E-08
越强。可利用Ka、Kb的值计算酸(或碱)溶液中各微粒浓度。
Kw是水的离子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c(H+)和c(OH-)的乘积。
常见弱酸的电离度
T=25℃,浓度为0.1 mol·L-1
电离
K1(25℃)
浓度(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