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物理高频考点: 考点4 声音的特性(A卷)附详细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届中考物理高频考点:考点4声音的特性(A卷)附详细解析
1.小丽对乐音进行了下列的讲述,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A.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则的
B.一般说来,乐音听起来悠扬、悦耳
C.音调响度均相同的乐音,其音色一定相同
D.一般说来,女生的唱歌的音调会高于男生
2.“宫、商、角、徵、羽”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乐的五个基本音阶,亦称五音,相当于现代7个音阶中的do、re、mi、sol、la。
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
A.音色
B.音调
C.响度
D.速度
3.如图所示,同学们自制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4.如图所示,将两音叉发出的声音信号输入到示波器上,得到甲、乙两种声音的波形,从波形上可以得出()
A.甲、乙两种声音的音调相同
B.甲、乙两种声音的响度相同
C.乙声音的音调高于甲声音的音调
D.甲声音的响度高于乙声音的响度
5.物理老师自制了“探究真空是否可以传声”的简易装置如图所示,实验时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逐步抽出罐内空气。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不是由振动产生的
B.音乐卡芯发出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其声音响度大
C.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音调变低的缘故
D.由实验可推理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6.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B.环保部门在一些主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是为了减弱噪声
C.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只有主人说出暗语时才能打开“声纹锁”,其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
B.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了小孩的声音,这样能够使声音音调变高
C.超声波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混合在一起,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能量很小,破坏力不大
D.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
8.为了探究声的产生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你认为能说明问题的实验是()
甲.放在种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种罩内的空气抽掉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空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种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种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线
A.乙、丁
B.丙、丁
C.甲、乙
D.甲、乙、丁
9.如图是用小锤敲击同一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一次重敲,
一次轻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敲时音调高,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
B.轻敲时响度大,两次敲击音色相同
C.甲的响度比乙的大,甲的音调也比乙的高
D.两次音调、音色都相同,乙图是轻敲时的声波图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
B.静谧的夜晚,我们身边的狗狗有时突然耳朵一竖并转动几下,这可能是狗狗听到了人类听不见的声
C.家人之间悄悄说话,身边的狗狗无动于衷,因为“悄悄话”的频率狗狗是无法感知的
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
11.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小孔,可以改变笛子发声的______;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______dB。
12.小强找来7个相同的啤酒瓶,装入不同高度的水,如图所示。
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现能吹出“1、2、3、4、5、6、7”的声音来。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的响声是由瓶内______振动引起的。
(2)敲______(填序号)瓶时,发出的声音音调最高。
13.长时间大音量用耳机听音乐会使耳膜受损,是因为声音能够传递______,为此需要减小声音的______。
14.每逢雨季,大雨倾盆,瀑流直泻。
那飞泻的瀑布声,若龙声虎啸,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这里的“若龙声虎啸”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似惊雷远震,可闻数里”形容瀑布飞泻发出声音的________。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声音分乐音和噪音,振动有规则的声音是乐音,振动无规则的声音是噪音,故A正确;一般说来,乐音是有规则的振动,听起来悠扬、悦耳,故B正确;一般情况下,不同物体振动时音色是不同的,但是它们可以有相同的振幅,相同的频率,即音调响度均相同的乐音,其音色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符合题意;一般情况下女生的声带比男生声带窄而薄,容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故D正确,故选C.
2.答案:B
解析:中国古乐中的五个基本音阶,每个音阶对应的频率是逐渐增大的,因为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此可知五音实际上是指声音的音调。
3.答案:A
解析:由图示可知,8个瓶子中水的多少各不相同,当用相同的力时,瓶子振动的快慢不同,所以应是音调不同,故应选A。
4.答案:A
解析: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甲的振幅小于乙的振幅,所以甲声音的响度低于乙声音的响度.相同时间内,甲、乙两种声音的波形经过的周期相同,即甲的频率与乙的频率相同,所以甲、乙两声音的音调相同.故选A.
5.答案:D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尖锐刺耳,说明声音的音调高;抽气时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是由于响度变小了;将正在发声的音乐卡芯固定在拔罐器内,用抽气枪抽气过程中,声音由大变小,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出声音在真空中无法传播。
故选D。
6.答案:B
解析:真空不能传声,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噪声监测设备是用来监测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声纹锁”是通过音色辨别声音的。
7.答案:C
解析: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形成回声,而且回声过长时,干扰人们的听觉,所以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故A选项正确;小孩
的音调通常比大人高,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改变了声音振动的频率,而频率影响到的是声音的音调,振动的频率加快,声音的音调变高,故B选项正确;声波具有能量,超声波频率高,对物体有很强的“破碎”能力,它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如油和水)混合在一起,次声波也是声波,同样具有能量,可以有很大的破坏力,如地震时的次声波,故C选项错误;考试时,考生听到的广播指令是通过空气传人耳朵的,故D选项正确。
8.答案:A
解析:甲.铃声减小是因为抽去了钟罩内的空气,当钟罩内为真空时,则听不见铃声。
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故甲不合题意。
乙.发声的音叉会振动,所以当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故乙符合题意。
丙.笛声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按住不同的孔使笛子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改变了空气柱的长短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故丙不合题意。
丁.发声的大钟在振动,所以固定在钟上的笔,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往返弯曲的细线,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故丁符合题意。
所以A为正确答案。
9.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波形都有3个波峰和2个波谷),因此声音的音调相同;由图知,物体振动时偏离原位置的程度不相同(即振幅不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振动时偏离程度大,甲的振幅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即音量大,所以,甲图是重敲时的声波图,乙图是轻敲时的声波图。
用小锤敲击同一音叉,音色是不变的,只有D说法正确。
10.答案:B
解析: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4~24Hz,不属于超声波,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狗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5~50000Hz,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20000Hz,因此狗能听到人耳听不到的声,故B选项说法正确;狗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人说话的声音狗听不到是因为响度小,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是
1~20000Hz,而狗的发声频率范围是452~1800Hz,因此大象是能够听到狗的叫声的,故D选项说法不正确。
11.答案:音调;90
解析: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可以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发出音调不
同的声音;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12.答案:(1)空气柱
(2)A
解析:(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用嘴向瓶内吹气时,瓶内的空气柱振动发声;(2)敲击瓶子时,声音是由瓶子和水柱振动产生的,瓶内的水位越低,水柱越短,振动得越快,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由图知A瓶中的水柱最短,所以敲A瓶时,发出
的声音音调最高。
13.答案:能量;响度
解析:声音能够传递能量,因此音量太大会使耳膜受损;音量太大是指声音的响度太大,减小声音的音量,即减小声音的响度。
14.答案:音色;响度
解析:“若龙声虎啸”是指像龙声虎啸一样,我们辨别发声体是根据声音的音色;“似惊
雷远震,可闻数里”形容瀑布飞泻发出的声音较大,即声音的响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