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丽水学院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即有2mol的阴离子和2 mol的阳离子互为逆 向通过AA平面和BB平面。 结果 ①中间区,阴、阳离子均是进2mol,出2mol, 所以溶液的浓度不变;
②阴极区, 阳离子进入了 2 mol ,阴离子走 出了2 mol,且反应悼4 mol的阳离子,与原 溶液比,阴、阳离子各少了2 mol;
③阳极区,阳离子走出了2 mol,阴离子走 入了2 mol,并且反应悼4 mol的阴离子,与 原溶液比,阴、阳离子各少了2 mol。
注:阴、阳区物质的量下降;正、负离子所承担的导电 量,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移数(mol)。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人们把在数值上等于1 mol元电荷的电量 称为Faraday常数。 因一个元电荷电量为一个电子 e的电量, 为: 1.6022×10-19(C), 则1mol电子(元电荷电量) 电量: 6.022×1023(mol-1)×1.6022×10-19(C)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结论:当阴、阳离子迁移速率不同时,阴 极区与阳极区离子浓度下降程度不同。 当迁移速率为: r+> r-时, 则C阳↓>C阴↓ 注:↓表示浓度下降程度。 反之,当 r+ < r-时,则C阳↓ < C阴↓ 并且符合如下关系: n阳↓ Q+ r+ ——— = —— = —— n阴↓ Q- r-
4.正、负极与阴、阳极的概念 正极:电势高的极称为正极,电流从正极 流向负极。 负极:电势低的极称为负极,电子从负极 流向正极。 阴极(Cathode): 发生还原作用的极称为阴极。 阳极(Anode) :
发生氧化作用的极称为阳极。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 电极区分原则 ]按电势的高低来分: 无 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总是将电势低的 称为负极;将电势高的称为正极。
3.电解池外电源消耗的电功: W=QV (电量乘电压,环境对系统作功为正) 电解过程,系统 ΔGT , p 是大于零的,所以 是非自发过程。
原电池是系统对环境作电功,为:
W= Q E
(电量乘电动势,电动势单位是电压单位)
放电过程系统 ΔGT , p 是小于零的,所以是 自发过程。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e-
2Cl aq Cl2 (g) 2e
阴极上发生还原作用
CuCl2
电解池
Cu
2
aq 2e
Cu(s)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在原电池中电极作
用与离子的流向
负 极 负载电阻
阳离子迁向阴极
在阴极上发生还原
Zn
e-
正 极
Cu
e
-
Cu2 aq 2e Cu(s)
极上发生还原作用
-
电源 +
阴 极
e
-
+
阳 极
e-
Cation Cathode
阳离子 阴极
阴离子迁向阳极,在 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
电解质溶液
电解池
Anion Anode
阴离子 阳极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电解反应实例
阳极上发生氧化作用
-
电源 +
阴 极
e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阳 极
⒊ 电化学分析
⒋ 生物电化学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弟定律
一.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主要搞清如下几个概念: 1.能导电物质称为导体,通常分为两类:
第一类导体称电子导体,如金属、石墨等。
特点:A. 自由电子作定向移动而导电; B.
导电过程中导体本身不发生变化;C. 温度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如图所示:
平面AA 和 BB将电解池分成三部分, 阳极区、阴极区、中间区。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假定在未通电前,各区的一价阴、阳离子 的物质的量各为5mol。 通过4mol电子(4F)的电量后,
在阳极上有4 mol的阴离子发生氧化反应;
阴极(Cathode) :发生还原作用(得电子)的极。 在原电池中,阴极是正极; 在电解池中,阴极是负极。 阳极(Anode) :发生氧化作用(失电子)的极。
在原电池中,阳极是负极; 在电解池中,阳极是正极。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电解池中电极作
用与离子的流向
阳离子迁向阴极,在阴
(3)电极过程。主要从动力学的角度阐明电 极上所发生反应的细节。 (4)实用电化学。介绍电化学的应用。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电化学 ⒈电解 精炼和冶炼有色和稀有金属 的用途 电解制备各种化工原料、金属复 合材料和表面特种材料。 电镀法保护和精饰金属 阳极钝化和氧化着色等 ⒉ 电池:汽车、宇宙飞船、照明、 通讯、生化和医学等方面都要用不 同类型的化学电源。
测量电量所用的装置就是建立在法拉第 定律基础上的。常用的有铜电量计、银电 量计和气体电量计。
另外法拉第定律在任何温度和压力下均 可适用,没有使用条件的限制。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三、电流效率 实际电解时,电极上常常发生副反应。 所以当一定的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一 部分电量用于得到产品,一部分电量用在 得到副产品上,因此如果有副反应时,要 得到 一定数量的产品,实际所消耗的电量 要比 按 法拉第定律计算所需的电量 (可称 理论电量) 要多 ,我们定义二者之比为 电 流效率。数学表达式为: 理论电量 电流效率 = —————— ×100% 实际电量
对Ag电极,当n=1(mol)时,则有1(mol)的 Ag参加电极反应。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如果我们规定从含有Mz+离子的溶液中沉积 1mol的金属M。即: M z+ +z+e → M (mol) z+ 1 通过电量为:Q =z+F 通过电量为Q =z+ nM F (mol) nMz+ nM
按电流的流向来分,电流总是从电势高的 正极流向电势低的负极。另外电子的流向 与电流的流向是相反的。
阴、阳极的区分:无论是电解池还是原 电池 都可根据电极上发生的反应来区分: 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称为阳极,发生还原 反应的电极称为阴极。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原电池与电解池电极对比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第八章 电解质溶液
(电化学部分) §1 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法拉弟定律 §2 离子的电迁移和离子迁移数
§3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
§4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电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电解质溶液理论。包括离子的互吸、离 子的水合、离子的缔合、电导理论、电离 平衡等。 (2)电化学平衡。包括可逆电池、电极电势、 电动势以及可逆电池的电动势与热力学函 数之间的关系。
同时在阴极上有4 mol的阳离子发生还原反 应。
其变化规律可分二种情况讨论: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第一种情况:见P8上图 当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相等,则导电任 务由阴、阳离子各承担一半。 即4 mol的电量由阴、阳离子各承担一半。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例题:已知 I=0.025A,电解液为Au(NO3)3, 当阴极析出1.20g的Au(s)时,求通过的电 量?通电的时间?阳极上放出多少O2气(换 算成标准状况下体积)? 分析:电极反应:1/3Au3++e-→1/3Au(阴极)
1/2H2O-e-→1/4O2+H+ (阳极)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或一定的电量,实际得到的产品质量与 理论上应得产品的质量之比。 数学表达式为: 实际产品质量 电流效率= ————————×100% 理论产品的质量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2 离子的电迁移和离子迁移数 一、离子的电迁移现象 通电于电解质溶液后,溶液中承担导电 任务的是溶液中的阴、阳离子。 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并在阳极上发生氧 化反应; 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并在阴极上发生还 原反应。 其结果是二极附近的溶液浓度将发生变 化。
升高,电阻也升高; D. 导电总量全部由电
子承担。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第二类导体又称离子导体,如电解质溶 液、熔融电解质等。 特点:
A. 正、负离子作反向移动而导电;
B. 导电过程中有化学反应发生;
C. 温度升高,电阻下降;
D. 导电总量分别由正、负离子分担;
= 96485≈96500(C· mol-1)
即:F ≈ 96500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注意: 电子转移数与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之间必 然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参加电极反应 的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价态)来联系。 如:Cu2+→Cu的相互转化过程中 当 n=1 mol 时,则反应的铜有 1/2(mol) , 或当n=2 mol时,则反应的铜有1(mol)。
根据Q=I t 电流强度(C· s-1)×时间(s)
和 Q = n F = (m/M) F
即: I t = (m/M) F
(∵m = n M)
计算略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法拉第定律的正确性是已被实验所证实 了的。 因此我们可以 通过 电解过程中 电极上析 出或溶解的物质的量 来 精确推算 所 通过的 电量。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第二种情况 见P8下图 当正、负离子的迁移速率不相同。 如正离 子的迁移速率是负离子迁移速率的 三倍 。 则导电任务阳离子是阴离子的三倍。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结果
① 中间区: 阴离子进 1mol ,出 1mol 、阳离 子是进 3mol,出3mol,∴溶液的浓度不变; ②阴极区:阳离子进3 mol,阴离子出1 mol, 并且反应悼4 mol的阳离子,与原溶液比, 阴、阳离子各少了1 mol; ③阳极区:阳离子出了3 mol,阴离子进了 1 mol,并且反应悼4 mol的阴离子,同样 与原溶液比,阴、阳离子各少了3 mol。
阴离子迁向阳极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
e-
阳 极
Zn 2+ Cu 2+ 阴 2- 极 SO2SO 4 4
CuSO4溶液
ZnSO4溶液
Zn s Zn (aq) 2e
2
Danill电池
在电极上发生反应的先后由其性质决定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二.法拉第(Faraday) 电解定律 Faraday 归纳了多次实验结果,于1833年 总结出了电解定律。 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通过电极的电 量Q与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成正比。 数学表达式: Q = n F (C) 电量单位:库仑(C) F 称Faraday常数。 n为电极反应的电子转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2.电解质溶液的连续导电过程必须在电 化学装置中才能实现。伴有电化学反应和 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换过程。如图 电解池
电能
原电池
化学能
在电极与溶液界面处发生了氧化(失电
子)或还原(得电子)。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前者对应于ξ=1,后者对应ξ= nM 。 则电子转移数为: nM ×z+ mol z+ 为出现在电极反应中的 电子计量数 。也 为金属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物 理 化 学 电 子 教 案 丽 水 学 院 化 学 系
如果通过电解质溶液的电量为Q时,则沉 积或溶解金属的物质的量nM为: nM =Q/ zF 或 Q = nM z F (此处 z 为离子所带电荷数) 换算为沉积金属的质量为: m =(Q/ zF)M (M为金属的摩尔质量) 注:如果以元电荷所荷电量的电解质为基 本单元。则1molH+、1/2Cu2+、1/2SO42-等 所带的电量与1(mol)电子所带的电量相 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