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二习题 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专题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练习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B.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C.断裂化学键要放出热量
D.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2.下列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铁与盐酸反应
B.碳与二氧化碳高温下反应
C.碳酸钙高温下分解
D.Ba(OH)2·8H2O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3.化学反应中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钠和水的反应
B.氧化钙与水的反应
C.碳与水蒸气的反应
D.甲烷的燃烧反应
4.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A.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B.Ba(OH)2·8H2O与氯化铵反应
C.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D.氢气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
5.有下列七个反应:①煅烧石灰石制生石灰、②燃烧蜂窝煤取暖、③炸药爆炸、④硫酸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⑤生石灰与水作用制熟石灰、⑥食物腐败、⑦碳与水蒸气反应制得水煤气。
其中放热反应的一组是()
A.①⑦
B.①⑤⑦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⑥
6.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一组是()
①冰液化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③浓硫酸稀释④氯酸钾分解制氧气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A.①④
B.②③
C.①④⑤
D.②④
7.“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
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能制冷。
该化学物质是()
A.酒精
B.生石灰
C.氢氧化钠
D.硝酸铵
8.下列物质加入水中显著放热的是()
A.生石灰
B.固体氯化钠
C.无水乙醇
D.固体硝酸铵
9.下列反应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C6H12O6(葡萄糖aq)+6O26CO2+6H2O
B.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中和反应
C.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能量
10.关于吸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需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只有分解反应才是吸热反应
C.使用催化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D.二氧化碳与氧化钙化合是放热反应,则碳酸钙分解是吸热反应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
C.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
D.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实质是旧键断裂吸收的能量与新键形成释放的能量大小不同1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常表现为热量变化,如有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有的为吸热反应,请从下列选项中选出对此解释合理的为()
A.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高于新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B.旧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低于新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C.在化学反应中需要加热的反应就是吸热反应
D.在化学反应中需要降温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13.下列放热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是释放热量的变化就是放热反应
B.只要是释放热量的化学变化就是放热反应
C.不需要加热就能反应的化学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D.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就是放热反应
14.下列有关吸热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吸收热量的变化是吸热反应
B.有化学键断裂的反应是吸热反应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
15.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可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化学反应只生成新物质,没有能量变化
16.下列各图中,表示吸热反应的图是()
17.由下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C 与B+C===A 两个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不等
B.A===B+C 是放热反应
C.A 具有的能量高于B 和C 具有的能量总和
D.A===B+C 是吸热反应,B+C===A 必然是放热反应
18.某化学反应中产物的总能量为60 kJ,如果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那么反应物总能量可能是()
A.50 kJ
B.30 kJ
C.80 kJ
D.20 kJ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都伴随着能量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B.需要加热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就能进行的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C.吸热反应就是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也可以理解为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比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多
D.因为3O2===2O3是吸热反应,所以臭氧比氧气的化学性质更活泼
20.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
其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按图将实验装置连接好;
②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打开T形管活塞,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关闭T形管活塞;
③在盛有1.0 g氧化钙的小试管里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观察现象。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明氧化钙、水的能量与氢氧化钙的能量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该实验中氧化钙换成氯化钠,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________(填“能”或“否”)。
21.某同学做如下实验,以检验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在实验中发现反应后(a)中温度升高,由此可以判断(a)中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b)中温度降低,由此可以判断(b)中反应是________热反应。
(2)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应该________其生成物的总能量。
22.各举一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加热条件下进行,放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合反应,吸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常温下进行,吸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置换反应,放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不属于4种基本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吸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复分解反应,放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我国发射宇宙飞船的“神舟”系列火箭用偏二甲肼(C2H8N2)作燃料,液态四氧化二氮作氧化剂,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是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断开化学键________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形成化学键________的总能量。
24.按照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完成铝与盐酸反应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铝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按照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完成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温度与反应前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温度相比较其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饱和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块镁片,再用滴管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实验推知,氯化镁溶液和氢气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
2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淡黄色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出热量还是吸收热量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在小试管里加入1 g 淡黄色过氧化钠,把小试管套在带支管的试管内。
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
打开T形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
再夹紧螺旋夹,把水滴入小试管内,可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液面立即下降,左侧的液面上升。
(1)过氧化钠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各图中,表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图是()
28.按照下图所示的操作步骤,完成Ba(OH)2·8H2O与氯化铵晶体反应的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________。
29.在一只小烧杯里,加入20 g氢氧化钡[Ba(OH)2·8H2O]晶体粉末,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加入10 g氯化铵晶体,并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1)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属__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3)实验中观察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反应混合物成糊状,反应混合物呈糊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________现象,说明该反应为________热反应,这是由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生成物的总能量。
30.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 g氯化铵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三个或三个以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没有看到“结冰”现象,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说明该反应吸热?(答出两种方案)
①第一种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第二种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冰”现象说明该反应是一个_______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反应。
即断开旧化学键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________(填“>”或“<”)形成新化学键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
(6)该反应在常温下就可进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探究在常温下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如图所示,根据下面的实验方案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下表是某学生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和步骤列表整理的实验事实和结论:
(1)请你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相应的实验结论填入上表中。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中和反应、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与反应条件加热无关。
2. 【答案】A
【解析】①常见的放热反应:物质燃烧、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铝热反应和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等。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绝大数分解反应、某些化合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氯化铵晶体与Ba(OH)2·8H2O的反应等。
3. 【答案】C
【解析】①常见的放热反应:物质燃烧、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铝热反应和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等。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绝大数分解反应、某些化合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氯化铵晶体与Ba(OH)2·8H2O的反应等。
4. 【答案】C
【解析】①常见的放热反应:物质燃烧、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铝热反应和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等。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绝大数分解反应、某些化合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氯化铵晶体与Ba(OH)2·8H2O的反应等。
选项A、D中的反应为放热反应,选项B、C中的反应为吸热反应,但B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5. 【答案】D
【解析】①常见的放热反应:物质燃烧、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铝热反应和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等。
②常见的吸热反应:绝大数分解反应、某些化合反应(如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碳与水蒸气的反应、氯化铵晶体与Ba(OH)2·8H2O的反应等。
6. 【答案】D
【解析】胆矾失去结晶水的过程、氯酸钾分解都为分解反应,是吸热过程;由固态变为液态和由液态变为气态为吸热过程,但不是吸热反应。
7. 【答案】D
【解析】硝酸铵与水混合吸收热量使温度降低,具有制冷的作用;生石灰、氢氧化钠与水混合放出热量使温度升高,酒精溶于水无明显的热量变化。
8. 【答案】A
【解析】硝酸铵与水混合吸收热量;生石灰与水混合放出热量;氯化钠和无水乙醇与水混合
无明显的热量变化。
9.【答案】D
【解析】葡萄糖的氧化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都是常见的放热反应。
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的能量大于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的能量。
10.【答案】D
【解析】氮气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需要加热和使用催化剂,但它是放热反应而不是吸热反应。
11.【答案】B
【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其能量变化取决于旧键断裂吸收能量与新键形成释放能量的相对大小;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有热能、光能、电能等多种表现形式;根据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吸收热量或放出热量),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12.【答案】A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如果形成新化学键所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该反应就需要不断吸收能量,即为吸热反应;有的放热反应很难进行,条件要求很高,开始需要加热,只是断裂旧的化学键所需要能量而已,但它仍有可能是放热反应,如合成氨的反应,铁与硫的反应等。
13. 【答案】B
【解析】释放热量的变化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浓硫酸溶于水),只有释放热量的化学变化才是放热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固体的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而不是放热反应。
14. 【答案】D
【解析】吸收热量的变化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液态水变为水蒸气),只有吸收热量的化学变化才是吸热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都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所以有化学键断裂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氢气与氮气合成氨)。
15.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与新键的生成,其能量变化(吸热或放热),取决于旧键断裂吸收能量与新键形成释放能量的相对大小,与反应条件加热没有必然的联系,与反应发生的难易无关。
16. 【答案】A
【解析】吸热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17.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反应需要吸收能量,即A===B+C 是
吸热反应;条件不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能量不变,A===B+C 与B+C===A 两个反应吸收和放出的热量相等,且A===B+C 反应吸热,B+C===A 反应放热。
18. 【答案】C
【解析】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其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即反应物总能量大于60 kJ。
19. 【答案】D
【解析】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水蒸气变为液态水放出热量);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氮气与氢气合成氨),不需要加热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因为3O2===2O3为吸热反应,臭氧具有的总能量比氧气的总能量高,所以臭氧比氧气活泼。
20. 【答案】(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U型管左端液面下降,右端液面上升
(3)CaO+H2O===Ca(OH)2
(4)氧化钙和水具有的总能量高于氢氧化钙的总能量
(5)否
【解析】氧化钙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试管内温度升高,导致其压强增大,U形玻璃管里的红墨水(或品红溶液)会沿开口端上升。
氯化钠和水混合后,其能量的变化不明显,试管内气体压强几乎不变,不会出现任何现象。
21. 【答案】(1)放吸
(2)2Al+6H+===2Al3++3H2↑
(3)低于
【解析】由题意可知,(a)中的温度升高,其反应为放热反应;(b)中温度降低,其反应为吸热反应。
吸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其生成物的总能量。
22. 【答案】(1)2SO2+O22SO3
(2)C+CO22CO
(3)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4)2Al+6HCl===2AlCl3+3H2↑
(5)3CO+Fe2O32Fe+3CO2
(6)2NaOH+H2SO4===Na2SO4+2H2O
【解析】本题答案具有开放性,符合题意即可。
23. 【答案】(1)C2H8N2+2N2O4===2CO2↑+3N2↑+4H2O
(2)放热大于吸收小于放出
【解析】放热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
24. 【答案】(1)加入盐酸产生大量气泡,温度计指示温度升高
(2)2Al+6H+===2Al3++3H2↑
(3)放热反应
【解析】铝与盐酸反应产生大量气泡,由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计指示的温度升高。
25. 【答案】(1)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2)放热反应
(3)H++OH-===H2O
【解析】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温度升高。
26. 【答案】(1)①镁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②镁片逐渐溶解、③烧杯中溶液变浑浊
(2)镁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氢氧化钙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有氢氧化钙晶体析出
(3)Mg+2H+===Mg2++H2↑
(4)小于
【解析】镁片与盐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镁和盐酸)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氯化镁和氢气)的总能量。
放出的热通过小试管传递给饱和石灰水溶液,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下降而析出氢氧化钙晶体。
27. 【答案】(1)Na+[]2-Na+
(2)2Na2O2+2H2O ===4NaOH +O2↑
(3)B
【解析】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28. 【答案】(1)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用手摸烧杯底部有冰凉感觉,用手拿起烧杯,玻璃片粘结到烧杯的底部,烧杯内反应物成糊状
(2)Ba(OH)2·8H2O+2NH4Cl=== BaCl2+2NH3↑ +10H2O
(3)吸热反应
【解析】该实验中的氢氧化钡与氯化铵都为固体,二者混合时要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发生反应
Ba(OH)2·8H2O+2NH4Cl=== BaCl2+2NH3↑+10H2O,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反应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由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玻璃片温度降低,使玻璃片上的水结冰与烧杯黏结;烧杯内的混合物因有水生成且在玻璃棒的搅拌下而呈糊状。
29. 【答案】(1)搅拌使混合物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
(2)Ba(OH)2·8H2O+2NH4Cl=== BaCl2+2NH3↑ +10H2O复分解
(3)玻璃片上结冰而与小烧杯粘结在一起有刺激性气味反应发生时有水生成
(4)结冰(粘结)吸小于
【解析】该实验中的氢氧化钡与氯化铵都为固体,二者混合时要用玻璃棒迅速搅拌,使其充分接触发生反应
Ba(OH)2·8H2O+2NH4Cl=== BaCl2+2NH3↑+10H2O,该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反应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放出;由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玻璃片温度降低,使玻璃片上的水结冰与烧杯粘结;烧杯内的混合物因有水生成且在玻璃棒的搅拌下而呈糊状。
30. 【答案】(1)Ba(OH)2·8H2O+2NH4Cl===BaCl2+10H2O+2NH3↑
(2)使反应物充分混合,迅速发生反应
(3)①反应物未进行快速搅拌;②玻璃片上滴加的水太多;③氢氧化钡晶体已部分失水;④环境温度太高;⑤试剂用量太少;⑥氢氧化钡晶体未研成粉末(其他答案合理均正确)
(4)①在烧杯内的反应物中插入温度计,反应后温度计的示数下降,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②用皮肤感受,感觉烧杯外壁很凉,说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5)吸收吸收>放出
(6)有的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发生
【解析】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
实验开始时要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其原因是使反应物充分混合,迅速发生反应。
由于温度降低,使玻璃片上的水结冰与烧杯粘结。
31. 【答案】(1)
(2)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解析】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是典型的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系的温度降低,烧杯下的玻璃片与烧杯底粘结在一起。
加热后玻璃片与烧杯脱离,反应后的混合物由于有水生成而成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