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结金刚石工具钎焊气孔成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烧结金刚石工具钎焊气孔成因分析
裴夤崟刘文明潘世师邹伟李涛
(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型钎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筹),郑州 450052)
摘要:烧结金刚石工具大多用银基钎料进行钎焊连接,钎焊好后,钎缝中一般存在大量气孔,降低了有效连接面积,接头的力学性能也随之下降。
为探寻烧结金刚石工具钎焊产生气孔的因素,对胎体组成不同的金刚石刀头、不同表面状态的基体进行钎焊连接;采用不同加工方法制造的钎焊材料;采用不同的钎焊工艺对金刚石工具进行连接。
对比所钎焊金刚石工具的钎缝中气孔的数量,分析气孔成因及气孔去除方法。
关键词:金刚石工具,钎焊气孔,材料,工艺
0 前言
烧结金刚石工具是将各种粉末与金刚石混合后,用粉末冶金工艺将金刚石与胎体粉的混合物烧结为金刚石“刀头”,再将刀头钎焊到工具基体上制造而成的。
由于金刚石在空气中高温下易氧化烧损,其钎焊温度一般不高于850℃,钎焊过程须在数秒内完成。
目前最常见的连接方法为采用高频电源,使用银基钎料钎焊。
这种连接方法效率高,但是由于加热速度快,加热温度场不均匀,容易产生钎焊缺陷,其中钎缝中的气孔是钎焊接头中的常见缺陷,由于气孔的存在,降低了钎缝的实际连接面积,进而影响整个焊缝的力学性能,降低工具的使用寿命,在严重的时候,高速旋转的金刚石工具刀头脱落甚至会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并且气孔中容易残留强腐蚀性的钎剂,留下质量隐患。
减少金刚石工具钎焊接头的气孔率,能够增强钎焊接头的力学性能,降低对高强度钎焊材料的依赖,而一般高强度的银基钎料价格也较高,所以这种方法在提高钎焊质量的同时可降低焊接成本,本文主要探讨钎焊过程中金刚石工具中气孔的成因及去除方法。
1 试验方法与材料
焊接基体选用65Mn钢,刀头宽度为4.8mm;刀头所用胎体粉为铁基,其组成如表1
表1 试验用刀头胎体粉组成(wt%)
序号Cu Sn 663合金WC Al Fe
1# 15 5 5 5 0 余量
2# 15 5 5 5 3 余量
3# 15 5 5 5 5 余量
焊接材料选用片状BAg30CuZnCdNi钎料,厚度0.2mm,一种为普通钎料,一种为经过除气、除杂等精炼处理的钎料;钎剂选用QJ102。
实验采用SP-15高频电源进行钎焊,焊接时将片状钎料夹在刀头与基体之间进行加热连接。
钎焊时钎缝中气孔的测量方法为:在260℃条件下,将焊好的金刚石工具沿钎缝打开,冷却后对焊缝扫描成像,用图形处理软件分析焊缝中的气孔总面积,与钎缝总面积相比,求得气孔率。
2 试验过程及结果分析
2.1 钎料的影响
选用1#胎体粉烧结的刀头进行焊接,分别采用普通钎料和精炼后的焊料进行对比,钎焊后测得的气孔率如表2,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工艺条件下,采用精炼的钎料比普通钎料得到的钎缝的气孔率更低,这是因为普通钎料中一般含气体,杂质等对钎焊有害的成分,这些有害成分导致了气孔的增多。
目前国产钎料大多含有较多的气体及杂质,这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刚石工具的可靠性。
2.2 胎体粉的影响
选用精炼后的钎料,分别钎焊1#、2#、3#胎体粉烧结的刀头,钎焊钎焊测得气孔率如表3,可以看出,随着铝含量的上升,钎缝中的气孔数量也有所增加,这是因为该钎料对铝的润湿性很差,由于铝的存在,阻碍了钎料对刀头的润湿。
2.3 钎焊工艺的影响
本组试验均选1#胎体粉烧结的刀头,用精炼的钎焊材料进行试验,做了以下四方面的
试验:
2.3.1 刀头宽度的影响
分别选用3.2mm宽,4.8mm宽,10mm宽的刀头进行钎焊试验,钎焊后测得的气孔率如表4,可以看出,随着刀头宽度的增加,钎缝中气孔也随之增加,这是因为到头宽度增加以后,钎缝中气体外溢的距离增加,对宽度较大的金刚石工具进行钎焊,必须要采用各种综合措施以减少钎缝中的气孔。
2.3.2 表面处理的影响
金刚石工具的基体65Mn钢的表面,一个不进行处理,一个进行除油,抛光,丙酮清洗后分别钎焊,钎焊后测得的气孔率如表5,可以看出,洁净的表面钎焊后气孔更少,但是在生产中,大多数厂家对工件表面的处理并不认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刚石工具的质量。
2.3.3 钎焊温度的影响
选用两种钎焊温度,一个温度为760℃,一个钎焊温度为810℃,钎焊后测得的气孔率如表6,可以看出,当温度在钎料的液相线附近时,钎料虽然熔化流铺了,但是钎料的流动能力很差,钎料比较粘稠,钎缝中的气体及钎剂不容易排除,导致钎缝中有大量的气孔生成,而提高50℃左右后,钎料的流动能力增强,更有利于钎缝中气体以及钎剂的排除;当温度进一步提高以后,钎料中所含的锌、镉出现气化,从而导致钎缝中的气孔增多。
2.3.4 钎焊动作的影响
在钎焊过程中,分别采用不排气,振动及搓动的方法对钎缝进行排气,钎焊后测得的气孔率如表7,可以看出,如果不添加排气动作,钎缝中的气体不易排除,在对刀头采用搓动或振动辅助排气以后,钎缝中气孔数量大为减少,但是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当搓动的次数比较多时,钎缝中气孔虽然很少,但是钎缝的强度并不高,钎焊过程中,在辅助排气时,并不一定要以气孔最少为合适,需要综合考虑钎缝的力学性能。
表2 不同钎料钎焊后的气孔率(%)
钎料气孔率1 气孔率2 气孔率3 平均气孔率普通钎料21.5 23.8 30.2 25.2
精炼钎料8.5 6.3 5 6.6
表3 不同胎体粉钎焊后气孔率(%)
胎体粉气孔率1 气孔率2 气孔率3 平均气孔率
1# 6.2 8.1 4.7 6.3
2# 9.5 8.7 8.9 9
3# 15.2 13.5 21 16.6
表4 不同宽度刀头钎焊后气孔率(%)
刀头宽度/mm 气孔率1 气孔率2 气孔率3 平均气孔率
3.2
4.5 3.8
5.2 4.5
4.8 6.7 4.8 7.2 6.2
10 9.4 8.3 13 10.2
表5 不同表面处理方式钎焊后气孔率(%)
处理方法气孔率1 气孔率2 气孔率3 平均气孔率
未处理25 6 12 14.3
表面清洁 5.6 8.2 4.9 6.2
表6 不同钎焊温度钎焊后气孔率(%)
钎焊温度/℃气孔率1 气孔率2 气孔率3 平均气孔率
5 14.
6 19 50.5 28
830 7.8 4.1 6.5 6.1
20 15.518.82218.8
表7 不同排气方法钎焊后气孔率(%)
排气动作气孔率1 气孔率2 气孔率3 平均气孔率无12.5 18.2 6.1 12.3
振动 5.6 8.7 9.2 7.8
搓动 4.5 5.2 5.9 5.2
3.结论
从以上试验可以看出,金刚石工具中钎缝内生成气孔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钎焊材料未经过精炼除气、除杂处理;
2)胎体粉中含有与钎料润湿性不好的成分;
3)刀头宽度越宽,钎缝中气孔越多;
4)钎焊表面油污、锈渍越多,钎缝中气孔越多;
5)钎焊温度不合适,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气孔产生;
6)钎焊过程中施加排气动作有利于气孔的减少。
作者简介:裴夤崟,男,1975年生,郑州机械研究所新型钎焊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钎焊工艺应用及钎焊材料设计开发。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