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练习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高考化学易错题专题训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练习题含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铁及铁的氧化物广泛应于生产、生活、航天、科研领域。
(1)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水制H2
已知:H2O(l)===H2(g)+O2(g)ΔH1=+285.5 kJ/mol
6FeO(s)+O2(g) ===2Fe3O4(s)ΔH2=-313.2 kJ/mol
则:3FeO(s)+H2O(l)===H2(g)+Fe3O4(s)ΔH3=___________
(2)Fe2O3与CH4反应可制备“纳米级”金属铁,其反应为: 3CH4(g) + Fe2O3(s) 2Fe(s) +6H2(g) +3CO(g) ΔH4
①此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容积均为VL的Ⅰ、Ⅱ、Ⅲ三个相同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纳米级”金属铁,然后分别充入a molCO和2a mol H2,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保持T1、T2、T3,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t min时CO的体积分数如图1所示,此时I、II、III三个容器中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选填“Ⅰ”“Ⅱ”或“Ⅲ”);制备“纳米级”金属铁的反应:ΔH4 _____ 0(填“>”或“<”)。
③在T℃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CH4(g)和2mol Fe2O3(s)进行上述反应,反应起始时压强为P0,反应进行至10min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容器的气体压强是起始压强的2倍。
10 min内用Fe2O3(s)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g·min-1; T℃下该反应的K p =
_____________________;T℃下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加入2molCH4(g)、4mol Fe2O3(s)、
1molFe(s)、2mol H2(g)、2molCO(g),则起始时v (正)______v (逆) (填“>”、“<”或“=”)。
(3)纳米铁粉与水中N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 NO3-+10H+=4Fe2++NH4++3H2O
①研究发现,若pH偏低将会导致NO3-的去除率下降,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纳米铁粉去除不同水样中NO3-的速率有较大差异,图2中所产生的差异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一条)。
【答案】+128.9 kJ/mol
()()
()
36
2
3
4
CO H
CH
c c
K
c
=Ⅲ> 8 P06>纳米铁粉与H+反应
生成H2 Cu或Cu2+催化纳米铁粉去除NO3-的反应(或形成的Fe-Cu原电池增大纳米铁粉去除NO3-的反应速率)
【解析】
【分析】
(1)依据题干热化学方程式,结合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2)①化学平衡常数=生成物浓度幂之积反应物浓度幂之积
; ②2Fe(s)+6H 2(g)+3CO(g)⇌3CH 4(g)+Fe 2O 3(s),根据图1中Ⅰ、Ⅱ、Ⅲ图象,CO 百分含量由小到大的顺序为Ⅱ<Ⅰ<Ⅲ,结合化学平衡移动分析解答;根据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来判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 的转化率减小,据此判断ΔH 4大小;
③在T ℃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CH 4(g)和2mol Fe 2O 3(s)进行反应:3CH 4(g)+Fe 2O 3(s)⇌2Fe(s)+H 2(g)+3CO(g);反应起始时压强为P 0,反应进行至10min 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容器的气体压强是起始压强的2倍,列出三段式,求用Fe 2O 3(s)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K p =生成物平衡分压幂次方乘积
反应物平衡分压幂次方乘积;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加入2molCH 4(g)、4mol
Fe 2O 3(s)、1molFe(s)、2mol H 2(g)、2molCO(g),根据Q C 与K 的关系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3)①pH 偏低,氢离子浓度偏大,则铁可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
②由图2可知铜离子浓度越大,去除率越大,铜离子可起到催化作用,也可能形成原电池反应。
【详解】
(1)已知:①H 2O(l)=H 2(g)+O 2(g) ΔH 1=+285.5 kJ/mol ;②6FeO(s)+O 2(g)=2Fe 3O 4(s) ΔH 2=-313.2 kJ/mol ;③3FeO(s)+H 2O(l)=H 2(g)+Fe 3O 4(s) ΔH 3;由盖斯定律可得:
③=①+12×②,则ΔH 3=ΔH 1+12×ΔH 2=+285.5 kJ/mol+12
×(-313.2 kJ/mol)=+128.9 kJ/mol ; (2)①3CH 4(g)+Fe 2O 3(s)⇌2Fe(s)+6H 2(g)+3CO(g)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36234CO H CH c c K c =; ②在容积均为VL 的Ⅰ、Ⅱ、Ⅲ三个相同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纳米级”金属铁,然后分别充入a molCO 和2a mol H 2,发生反应2Fe(s)+6H 2(g)+3CO(g)⇌3CH 4(g)+Fe 2O 3(s),根据图1中Ⅰ、Ⅱ、Ⅲ图象,CO 百分含量由小到大依次为:Ⅱ<Ⅰ<Ⅲ,T 1中的状态转变成T 2中的状态,CO 百分含量减小,说明平衡正向移动,说明T 1未达平衡状态,T 2中的状态转变成T 3中的平衡状态,CO 百分含量增大,说明平衡逆向移动,说明T 2可能达平衡状态,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Ⅲ;2Fe(s)+6H 2(g)+3CO(g)⇌3CH 4(g)+Fe 2O 3(s),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上述反应3CH 4(g)+Fe 2O 3(s)⇌2Fe(s)+6H 2(g)+3CO(g)的ΔH 4大于0; ③在T ℃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3molCH 4(g)和2mol Fe 2O 3(s)进行上述反应,反应起始时压强为P 0,反应进行至10min 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此时容器的气体压强是起始压强的2倍,设消耗甲烷的物质的量为xmol ,则:
42323CH (g)+Fe O (s)2Fe(s)+6H (g)+3CO(g)(mol)32
0001(mol)
x x 2x x 3(mol)3-x 2x x ƒ
初始变化平衡
压强之比为气体物质的量之比,则平衡时气体物质的量为6mol ,列式为3−x+2x+x =6,解得x =1.5mol ,10 min 内用Fe 2O 3(s)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1 1.5mol 160g/mol 310min ⨯⨯=8g/min ,T
℃下该反应的K p =生成物平衡分压幂次方乘积反应物平衡分压幂次方乘积=()()()63
234H CO CH p p p =6300301()21()2P P P ⨯=P 06;假设容器的体积为1L ,则在T ℃下,平衡时有1.5molCH 4(g),3molH 2(g),1.5molC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36234c CO c H c CH ()()()=36
31.531.5
⨯=36;若起始时向该容器中加入2molCH 4(g)、4mol Fe 2O 3(s)、1molFe(s)、2mol H 2(g)、2molCO(g),Q C = 36234c CO c H c CH ()()()=36
3222
⨯=26<K, 平衡正向移动,则起始时v (正)>v (逆);
(3)①pH 偏低,氢离子浓度偏大,则铁可与氢离子反应生成氢气,可导致NO 3-的去除率下降;
②由图2可知铜离子浓度越大,去除率越大,铜离子可起到催化作用,也可能形成原电池反应。
【点睛】
本题(2)判断正逆反应速率相对大小时,要注意应用等效平衡的思想判断正逆反应进行的方向。
2.H 2O 2的制取及其在污水处理方面的应用是当前科学研究的热点。
(1)“氧阴极还原法”制取H 2O 2的原理如题图所示:
阴极表面发生的电极反应有:
Ⅰ.2H ++O 2+2e -=H 2O 2
Ⅱ. H 2O 2+2H ++ 2e -=2H 2O
Ⅲ. 2H + +2e -=H 2↑
①写出阳极表面的电极反应式:___。
②其他条件相同时,不同初始pH (均小于2)条件下,H 2O 2浓度随电解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c (H +)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H 2O 2制取,原因是_______。
(2)存碱性条件下,H 2O 2的一种催化分解机理如下:
H 2O 2(aq )+Mn 2+(aq )=·OH (aq )+Mn 3+(aq )+OH -(aq ) ∆H =akJ /mol
H 2O 2(aq )+ Mn 3+(aq ) +2OH -(aq )= Mn 2+(aq ) +·O 2-(aq ) +2H 2O (l ) ∆H =bkJ /mol ·OH (aq ) +·O 2-(aq )=O 2(g ) +OH -(aq ) ∆H =ckJ /mol
2H 2O 2(aq )= 2H 2O (l )+O 2(g ) △H =_______ 。
该反应的催化剂为 ____。
(3)H 2O 2、O 3在水中可形成具有超强氧化能力的羟基自由基(·OH ),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次磷酸根离子(H 2PO 2-
)。
①弱碱性条件下·OH 将H 2PO 2-氧化成PO 43-,理论上l .7g ·OH 可处理含0.001mol /L H 2PO 2-的模拟废水的体积为______。
②为比较不同投料方式下含H 2PO 2-模拟废水的处理效果,向两份等体积废水样品中加入等量H 2O 2和O 3,其中一份再加入FeSO 4。
反应相同时间,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添加FeSO 4后,次磷酸盐氧化率、磷元素沉淀率均显著提高,原因是______。
【答案】-+
222H O-4e =4H +O c (H +)过小时,反应Ⅰ的化学反应速率较慢,c (H +)过大时,主要发生反应Ⅲ (a +b +c )kJ /mol Mn 2+ 25L Fe 2+促进H 2O 2和O 3产生·OH ,氧化产生的Fe 3+将PO 43-转化为FePO4沉淀
【解析】
【分析】
(1)由电解装置图可知阳极表面消耗水,产生氧气,以此写出电极方程式;
(2)由盖斯定律可得,①+②+③可得所求热化学方程式,中间产物Mn 2+为催化剂; (3)①弱碱性条件下∙OH 将H 2PO 2-氧化成PO 43-,反应为:
--3-2242OH+2OH +H PO =PO +4H O g 4,以此计算废水的体积;
②由图可知添加FeSO 4后,次磷酸盐氧化率、磷元素沉淀率均显著提高,原因是Fe 2+促进H 2O 2和O 3产生·OH ,氧化产生的Fe 3+将PO 43-转化为FePO4沉淀。
【详解】
(1)由电解装置图可知阳极表面消耗水,产生氧气,则电极方程式为
-+222H O-4e =4H +O ↑,
故答案为:-+
222H O-4e =4H +O ↑;
(2)已知:①H 2O 2(aq )+Mn 2+(aq )=·OH (aq )+Mn 3+(aq )+OH -(aq ) ∆H =akJ /mol ②H 2O 2(aq )+ Mn 3+(aq ) +2OH -(aq )= Mn 2+(aq ) +·O 2-(aq ) +2H 2O (l ) ∆H =bkJ /mol
③·OH (aq ) +·O 2-(aq )=O 2(g ) +OH -(aq ) ∆H =ckJ /mol 由盖斯定律可得,①+②+③可得所求热化学方程式()()()22222H O aq = 2H O l +O g ,则△H =(a +b +c )kJ /mol , Mn 2+为中间产物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为催化剂,
故答案为:(a +b +c )kJ /mol ;Mn 2+;
(3)①弱碱性条件下·OH 将H 2PO 2-氧化成PO 43-,反应为:
--3-2242OH+2OH +H PO =PO +4H O g 4, l .7g ·OH 物质的量 1.7g n==0.1mol 17g/mol ,则参与反应的H 2PO 2-物质的量为0.025mol ,则废水的体积n 0.025mol V=
==25L c 0.001mol/L
, 故答案为:25L ; ②由图可知添加FeSO 4后,次磷酸盐氧化率、磷元素沉淀率均显著提高,原因是Fe 2+促进
H 2O 2和O 3产生·OH ,氧化产生的Fe 3+将PO 43-转化为FePO4沉淀,
故答案为:Fe 2+促进H 2O 2和O 3产生·OH ,氧化产生的Fe 3+将PO 43-转化为FePO4沉淀。
3.磷酸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和工业原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5℃时,磷酸和氢氟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物质 H 3PO 4
HF
电离常数 Ka 1=7.1×10−3;
Ka 2=6.3×10−8;
Ka 3=4.2×10−13 Ka =6.6×10−4 向NaF 溶液中滴加少量H 3PO 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已知:
Ⅰ.CaO(s)+H 2SO 4(l)CaSO 4(s)+H 2O(l) ΔH =-271kJ·mol −1
Ⅱ.5CaO(s)+3H 3PO 4(l)+HF(g)
Ca 5(PO 4)3F(s)+5H 2O(l) ΔH =-937kJ·mol −1 则:①工业上用Ca 5(PO 4)3F 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②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Ⅱ,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HF 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HF 的平衡浓度________。
(3)工业上用磷尾矿制备Ca 5(PO 4)3F 时生成的副产物CO 可用于制备H 2,原理为CO(g)+H 2O(g)
CO 2(g)+H 2(g) ΔH 。
①一定温度下,向10L 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 CO 和1mol H 2O(g),2min 达到平衡时,测得0~2min 内用CO 2表示的反应速率v(CO 2)=0.02mol·L −1·min −1。
则CO 的平衡转化率α=______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
②在压强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设起始的
2
n(CO)
n(H O)=y,CO的平衡体积分数(φ)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ΔH___0(填“>”“<”或“=”,下同)。
a_____1,理由为_____________
【答案】H3PO4+F -=HF+H2PO4- Ca5(PO4)3F(s)+5H2SO4(l)3H3PO4(l)+HF(g)+5CaSO4(s) ΔH=-418 kJ·mol-1增大不变 80%
8
3
<<相同温度下,y越小,CO的转化率越大,其平衡体积分数越小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有如下关系:H3PO4>HF>H2PO4->HPO42-,所以向NaF 溶液中滴加少量H3P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为:H3PO4+F-=HF+H2PO4-;
(2)①已知:Ⅰ.CaO(s)+H2SO4(l)CaSO4(s)+H2O(l) ΔH=-271kJ·mol-1
Ⅱ.5CaO(s)+3H3PO4(l)+HF(g)Ca5(PO4)3F(s)+5H2O(l) ΔH=-937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Ⅰ×5-Ⅱ即得到Ca5(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5(PO4)3F(s)+5H2SO4(l)3H3PO4(l)+HF(g)+5CaSO4(s) ΔH=-418kJ·mol-1;
②反应Ⅱ的正反应体积减小,所以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F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即K=c(HF),因此HF的平衡浓度不变;
(3)①测得0~2min内用CO2表示的反应速率v(CO2)=0.02mol·L-1·min-1,所以生成CO2浓度是0.04mol/L,则
()()()()
222
0.050.1
0.040.04
0.
CO g H O g CO g H g
(mol
010.06
/L)00
(mol/L)0.040.04
(mol/L)0.040.04
ƒ
++
起始浓度
转化浓度
平衡浓度
因此CO的平衡转化率α=
0.04
0.05
×100%=8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0.040.04
0.010.06
⨯
⨯
=
8
3
;
②根据图像可知升高温度CO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进行,所以该反应的ΔH<0,由于相同温度下,y越小,CO的转化率越大,其平衡体积分数越小,所以a<1。
4.(11分)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废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处理至关重要。
下面是利用废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Al、LiCoO2、Ni、Mn、Fe等)回收钴、镍、锂的流程图。
已知:P204[二(2−乙基己基)磷酸酯]常用于萃取锰,P507(2−乙基己基膦酸−2−乙基己酯)和Cyanex272[二(2,4,4)−三甲基戊基次磷酸]常用于萃取钴、镍。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硫酸存在的条件下,正极材料粉末中LiCoO2与H2O2反应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些金属难溶氢氧化物的溶解度(用阳离子的饱和浓度表示)与pH的关系图如下:
加入NaOH溶液调pH=5可除去图中的________(填金属离子符号)杂质;写出除去金属
离子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种即可)。
噲?MR n(Org)+n H+(aq),且随着(3)已知P507萃取金属离子的原理为n HR(Org)+M n+(aq)垐?
萃取过程中pH降低,萃取效率下降。
萃取前先用NaOH对萃取剂进行皂化处理,皂化萃
噲?MR n(Org)+n Na+(aq)。
对萃取剂进行皂取剂萃取金属离子的反应为n NaR(Org)+M n+(aq)垐?
化处理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
(4)控制水相pH=5.2,温度25℃,分别用P507、Cyanex272作萃取剂,萃取剂浓度对萃取分离钴、镍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Co(Cyanex272);●—Ni(Cyanex272);▲—Co(P507);▼—Ni(P507)
由图可知,钴、镍的萃取率随萃取剂浓度增大而_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两种萃取剂中___________(填“P507”或“Cyanex272”)的分离效果比较好,若选P507为萃取剂,则最适宜的萃取剂浓度大约为__________mol·L−1;若选Cyanex272萃取剂,则最适宜的萃取剂浓度大约为___________mol·L−1。
(5)室温下,用NaOH溶液调节钴萃余液的pH=12,搅拌一段时间后,静置,离心分离得到淡绿色氢氧化镍固体,镍沉淀率可达99.62%。
已知K sp[Ni(OH)2]=5.25×10−16,则沉镍母液中Ni2+的浓度为2.1×10−11 mol·L−1时,pH=______(lg5=0.7)。
【答案】2LiCoO 2+3H2SO4+H2O2Li2SO4+O2↑+2CoSO4+4H2O Fe3+、Al3+(1分,少选和错选没分) Fe3+ +3OH−Fe(OH)3或Al3+ +3OH−Al(OH)3(合理即可)维持萃取过程中pH恒定增大 Cyanex272 0.25 0.4 11.7
【解析】
【分析】
【详解】
(1)LiCoO2与硫酸和H2O2反应生成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说明LiCoO2在硫酸作用下把H2O2氧化成O2,+3价Co降低为+2价的Co2+,方程式为
2LiCoO 2+3H2SO4+H2O2Li2SO4+O2↑+
2CoSO4+4H2O。
(2)由图可知,加入NaOH溶液调pH=5时,Fe3+、Al3+沉淀完全,所以去除Fe3+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去除Al3+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OH−Al(OH)3。
噲?MR n(Org)+ n H+(aq),会使溶液酸性增强,萃取效率下降,故用(3)n HR(Org)+M n+(aq)垐?
NaOH进行皂化处理后离子反应变为n NaR(Org)+M n+(aq)垐?
噲?MR n(Org)+n Na+(aq),反应前后pH基本不变,根据题意可知,萃取效率不会降低。
故萃取前先用NaOH对萃取剂进行皂化处理的目的是维持萃取过程中pH恒定。
(4)由图可知,钴、镍的萃取率随萃取剂浓度增大而呈增大趋势,萃取时“Cyanex272”比“P507”对钴、镍萃取率的差值大,Cyanex272分离效果好。
选P507为萃取剂,浓度在0.25 mol·L−1以后变化不大,所以0.25 mol·L−1最好;选Cyanex272萃取剂,浓度在0.40 mol·L−1以后变化不大,所以0.4 mol·L−1最好。
(5)K sp[Ni(OH)2]=c(Ni2+)·c2(OH−)=5.25×10−16,c2(OH−)=
16
11
5.2510
2.110
-
-
⨯
⨯
=2.5×10−5,
c(OH−)=5×10−3,pOH=3−lg5=2.3,pH=14−pOH=14−2.3=11.7。
5.CO2催化加氢制甲醇,是极具前景的温室气体资源化研究领域。
在某CO催化加氢制甲醇的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有:
i.CO2(g)+3H2(g) 垐?
噲?CH3OH(g)+H2O(g) △H1=-49.4kJ·mol-1
ⅱ.CO2(g)+H2(g) 垐?
噲?CO(g)+H2O(g) △H2=+41.2kJ·mol-1
ⅲ.CO(g)+2H2(g) 垐?
噲?CH3OH(g) △H3
(1)△H3________kJ·mol-1
(2)5MPa时,往某密闭容器中按投料比n(H2):n(CO2)=3:1充入H2和CO2。
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各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体系中CO2的物质的量分数受温度的影响不大,原因是____。
②250℃时,反应ii的平衡常数____1(填“>”“<”或“=”)。
③下列措施中,无法提高甲醇产率的是____(填标号)。
A加入适量CO B增大压强C循环利用原料气D升高温度
④如图中X、Y分别代表____(填化学式)。
(3)反应i可能的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
注:方框内包含微粒种类及数目、微粒的相对总能量(括号里的数字或字母,单位:eV)。
其中,TS表示过渡态、*表示吸附在催化剂上的微粒。
①反应历程中,生成甲醇的决速步骤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
②相对总能量E=____(计算结果保留2位小数)。
(已知:leV=1.6×10-22kJ)
(4)用电解法也可实现CO2加氢制甲醇(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
电解时,往电解池的____极通入氢气,阴极上的电极反应为____。
【答案】-90.6 温度改变时,反应i和反应ii平衡移动方向相反< D CO、CH3OH HCOOH*+2H2(g)=H2COOH*+3/2H2-0.51 阳 CO2+6e-+6H+=CH3OH+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已知:
i.CO2(g)+3H2(g) 垐?
噲?CH3OH(g)+H2O(g) △H1=-49.4kJ·mol-1
ⅱ.CO2(g)+H2(g) 垐?
噲?CO(g)+H2O(g) △H2=+41.2kJ·mol-1
ⅲ.CO(g)+2H2(g) 垐?
噲?CH3OH(g) △H3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反应i-ii可得反应iii,所以△H3=△H1-△H2=-49.4kJ/mol-41.2kJ/mol=-90.6kJ/mol;
(2)△H1<0,△H3<0,即生成甲醇的反应均为放热反应,所以温度升高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应减小,△H2>0,生成CO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随温度升高CO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会变大,二者共同作用导致水蒸气减小幅度小于甲醇,所以Z代表H2O,Y 代表CH3OH,X代表CO。
①依据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i消耗CO2,反应ii逆向产生CO2,最终体系内C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与上述两个反应进行的程度相关。
由于△H1<0而△H2>0,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温度改变时,反应i和反应ii平衡移动方向相反,且平衡移动程度相近,导致体系内CO2的物质的量分数受温度的影响不大;
②反应ii平衡常数K=
()()
()()2
22
CO H O
CO H
c c
c c
,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计量数之和不变,所以可以用
物质的量分数来代表浓度估算K值,据图可知250℃时,CO2与H2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CO 和H2O的物质的量分数,所以K<1;
③A. 加入适量CO,促使反应iii平衡正向移动,产生更多的CH3OH,而反应ii平衡逆向移动,又可减少CO2转化为CO,使更多的CO2通过反应i转化为CH3OH,故CH3OH产率提高,A项正确;
B. 增大压强,有利于反应i和iii的平衡正向移动,而对反应ii无影响,B项正确;
C. 循环利用原料气能提高CO2的转化率,使CH3OH的产率提高,C项正确;
D. 由图可知,升温,CH3OH的物质的量分数下降,产率降低,D项错误;
综上所述选D;
④根据分析可知X代表CO,Y代表CH3OH;
(3)①生成CH3OH的决速步骤,指反应历程中反应速率最慢的反应。
速率快慢则由反应的活化能决定,活化能越大,反应速率越慢。
仔细观察并估算表中数据,找到活化能(过渡态与起始态能量差)最大的反应步骤为:HCOOH*+2H2(g)=H2COOH*+3/2H2,E a=-0.18-(-
1.66)= 1.48eV;
②反应i的△H1= -49.4kJ/mol,指的是1mol CH3OH(g)和1molH2O(g)的总能量与1mol CO2(g)和3mol H2(g)的总能量之差,而反应历程图中的E表示的是1个CH3OH分子和1个H2O分子的相对总能量与1个CO2分子和3个H2分子的相对总能量之差(单位为cV),且将起点的相对总能量设定为0。
所以,作如下换算即可求得相对总能量E:
E=
1
22
1.610
A
H
N-
⨯⨯
V
=
2322
49.4
6.0210 1.610-
⨯
⨯
-
⨯
=-0.51eV;
(4)因为电解过程CO2被还原为CH3OH,H2应发生氧化反应,故氢气通入阳极附近溶液中;而阴极上CO2转化为CH3OH,碳元素从+4价降为-2价,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所以电极方程式为:CO2+6e-+6H+=CH3OH+H2O。
【点睛】
解答第3题第1小问时要注意框图中最后一步并非产生CH3OH的过程,而是已经生成的CH3OH分子从催化剂表面解吸附的过程。
6.研究碳、氮、硫等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或转化对建设生态文明、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1)海水中无机碳的存在形式及分布如图所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海水呈弱碱性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春季海水pH=8.1,预测冬季海水碱性将会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甲醇的反应:CO(g)+2H2(g)===CH3OH(g) ΔH<0,在容积为1L的恒容容器中,分别在T1、T2、T3三种温度下合成甲醇。
如图是上述三种温度下不同H2和CO的起始组成比(起始时CO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与CO平衡转化率的关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a、b、c三点H2转化率:c>a>b
B.上述三种温度之间关系为T1>T2>T3
C.c点状态下再通入1molCO和4molH2,新平衡中H2的体积分数增大
D.a点状态下再通入0.5molCO和0.5molCH3OH,平衡不移动
(3)NO加速臭氧层被破坏,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
①NO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O3(g)+O(g)===2O2(g) ΔH=-143kJ·mol-1
反应1:O3(g)+NO(g)===NO2(g)+O2(g) ΔH1=-200.2kJ·mol-1。
反应2: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CO和NO按不同比例投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2NO(g)=N2(g)+2CO2(g) ΔH=-759.8kJ·mol -1,反应达到平衡时,N的体积分数随n(CO)n(NO)的变化曲线如下图。
①b点时,平衡体系中C、N原子个数之比接近________。
②a、b、c三点CO的转化率从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b、c、d三点的平衡常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③若n(CO)n(NO)=0.8,反应达平衡时,N的体积分数为20%,则NO的转化率为_____。
【答案】HCO3-+H2O=H2CO3+OH-;减弱;水解是吸热的,温度越低,水解程度越低;D;催化剂; NO2(g)+O(g)=NO(g)+O2(g) △H=+57.2 kJ/mol; 1:1; c<b<a; b=c>d;60%。
【解析】
【分析】
(1)本小题考察盐类水解,水解平衡为吸热反应,冬天温度降低,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碱性减弱;
(2)根据图中n(H 2)/n(CO)越大,即增大氢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CO 的转化率增大;根据图中关系,当n(H 2)/n(CO)一定时,温度升高,CO 转化率变大,反应正方向为吸热反应,与题意反应是放热反应像违背;利用反应平衡常数,在此基础上再加入反应物质,可求出Q c ,比较Q c 与K 即可推断出平衡是否移动。
(3)通过图示,不难得到NO 起着催化剂的作用,根据盖斯定律,可以得到反应2的热化学方程式;
(4)当反应物按化学计量数之比加入时,平衡时的N 2的体积分数最大,所以b 点的平衡体系中C 、N 原子个数比接近1:1;根据反应是放热反应,当n(CO)/n(NO)一定时,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变小,CO 的转化率变小;列出三段式即可求出NO 的转化率。
【详解】
(1)海水呈弱碱性的主要原因是HCO 3-+H 2O=H 2CO 3+OH -;春季海水pH =8.1,水解平衡为吸热反应,冬天温度降低,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碱性减弱;
(2) A.根据图中n(H 2)/n(CO)越大,即增大氢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CO 的转化率增大,而氢气转化率变小,图中CO 转化率c>b ,所以氢气转化率b>c ;a 、b 两点的n(H 2)/n(CO)相同,CO 转化率越大,氢气的转化率越大,所以a>b 。
综上氢气的转化率为a>b>c ;A 项错误;
B.根据图中关系,当n(H 2)/n(CO)一定时,温度升高,CO 转化率变大,反应正方向为吸热反应,与题意反应是放热反应像违背;所以温度T 1<T 2<T 3;B 项错误;
C.c 点状态下再通入1molCO 和4molH 2,等效平衡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压强增大一倍,正方向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平衡正向移动,新平衡中H 2的体积分数减小,C 项错误;
D.T 1温度下,a 点n(H 2)/n(CO)=1.5,列出三段式:
()()()23 CO g 2H g ===CH OH g ?
1 1.5 0
0.5 1 0.5
0.5 0.5 0.5
+起始反应平衡 ,T 1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20.50.50.5⨯ =4,再通入0.5molCO 和0.5molCH 3OH ,Qc=
2
0.50.5(0.50.5)0.5++⨯ =4,所以平衡不移动,D 项正确;
(3)反应①是臭氧在NO 作用下生成二氧化氮和氧气,二氧化氮在氧原子作用下生成NO 和氧气,反应过程中NO 参与反应后又生成,所以NO 作用为催化剂;
根据盖斯定律两个热化学反应相减可得到反应2的热化学方程式:NO 2(g)+O(g)=NO(g)+O 2(g) △H=+57.2kJ/mol ;
(4)①当反应物按化学计量数之比加入时,平衡时的N 2的体积分数最大,所以b 点的平衡体系中C 、N 原子个数比接近1:1;
②增大n(CO)/n(NO),CO 转化率降低,所以a 、b 、c 三点CO 的转化率从小到大的顺序为
c<b<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b、c点的平衡常数相同,反应放热,升温平衡正向移动,N2的体积分数减小,所以T1>T2,d点平衡常数小于b、c点,所以b、c、d三点的平衡常数从大到小的顺序为b=c>d;
③若n(CO)n(NO)=0.8,反应达平衡时,N的体积分数为20%,令平衡时CO转化了xmol,
列出三段式:
()()()()
22
0.8 1 0 0
2
0.8
1
2CO g2NO g=N g2CO g
2
x
x x x
x
x x
--
起始
反应
平衡
++
x
,N的体积分数为
2
1.8
2
x
x
-
=20%,解得x=0.6,所以CO转化率为0.6/1=60%。
【点睛】
盐类水解,水解平衡为吸热反应,冬天温度降低,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溶液碱性减弱;反应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K值增大,平衡逆向移动,K值减小;在有关平衡反应中转化率或涉及体积分数、物质的量分数题型中一般设未知数。
列出三段式,即可得到方程得出答案。
7.磷酸是重要的化学试剂和工业原料。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25°C时,磷酸和碳酸的电离常数如下表所示。
向Na2CO3溶液中滴加少量H3P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2)已知:
I.CaO(s)+H2SO4(l)=CaSO4(s)+H2O(l) ∆H= -271kJ·mol-1
II.5CaO(s)+3H3PO4(l)+HF(g)=Ca3(PO4)3F(s)+5H2O(l) ∆H=-937 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①工业上用Ca3(PO4)3F和硫酸反应制备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
②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只发生反应II,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HF的平衡转化率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HF的平衡浓度__。
(3)工业上用磷尾矿制备Ca3(PO4)3F时生成的副产物CO可用于制备H2,原理为
CO(g)+H2O(g)=CO2(g)+H2(g) ∆H。
①一定温度下,向10L密闭容器中充入0.5molCO和lmolH2O(g),2min达到平衡时,测得0~2min内用CO2表示的反应速率v(CO2)=0.02mol·L-1·min-1。
则CO的平衡转化率a=__,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
②在压强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设起始的
2
n(CO)
n(H O)=y,CO的平衡体积分数(φ)
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
则:该反应的∆H__0(填“>”“<”或“=”,下同)。
a_1,理由为__。
【答案】H3PO4+2CO32-= 2HCO3-+HPO42- Ca5(PO4)3F(s)+5H2SO4(l)3H3PO4(l)+HF(g)+
5CaSO4(s) ΔH=-418 kJ·mol-1增大不变 80% 8
3
< < 相同温度下,y越小,CO 的转
化率越大,其平衡体积分数越小
【解析】
【分析】
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有如下关系:H3PO4﹥H2CO3﹥H2PO4-﹥HCO3-﹥HPO42-,少量
H3PO4和CO32-不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只能生成HCO3-,由于H2PO4-﹥HCO3-,H2PO4-也能和CO32-反应,所以另一个产物为HPO42-。
【详解】
(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可知酸性有如下关系:H3PO4﹥H2CO3﹥H2PO4-﹥HCO3-﹥HPO42-,所以少量磷酸和碳酸钠反应的最终产物为:NaHCO3和NaHPO4,所以离子方程式为:
H3PO4+2CO32-= 2HCO3-+HPO42-,故答案为:H3PO4+2CO32-= 2HCO3-+HPO42-;
(2)①已知:Ⅰ.CaO(s)+H2SO4(l)CaSO4(s)+H2O(l) ΔH=-271 kJ·mol-1
Ⅱ.5CaO(s)+3H3PO4(l)+HF(g)Ca5(PO4)3F(s)+5H2O(l) ΔH=-937 kJ·mol-1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Ⅰ×5-Ⅱ即得到Ca5(PO4)3F和硫酸,所以反应制备磷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5(PO4)3F(s)+5H2SO4(l)3H3PO4(l)+HF(g)+5CaSO4(s) ΔH=-418 kJ·mol-1,故答案为:Ca5(PO4)3F(s)+5H2SO4(l)3H3PO4(l)+HF(g)+5CaSO4(s) ΔH=-418 kJ·mol-1;
②反应Ⅱ的正反应体积减小,所以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F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由于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即K=c(HF),因此HF的平衡浓度不变,故答案为:增大;不变;
(3)①测得 0~2 min内用CO2 表示的反应速率v(CO2)=0.02 mol·L-1·min-1,所以生成CO2
浓度是0.04mol/L,则
()()()()
222
0.050.1
0.040.04
0.
CO g H O g CO g H g
(mol
010.06
/L)00
(mol/L)0.040.04
(mol/L)0.040.04
ƒ
++
起始浓度
转化浓度
平衡浓度
,因此
CO的平衡转化率α=0.04
0.05
×100%=8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
0.040.04
0.010.06
⨯
⨯
=
8
3
,故答案
为:80%;8
3
;
②根据图像可知升高温度CO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该反应的ΔH<0,由于相同温度下,y越小,CO 的转化率越大,其平衡体积分数越小,所以a<1,故答案为:<;<;相同温度下,y越小,CO 的转化率越大,其平衡体积分数越小。
【点睛】
(1)根据电离平衡常数:H3PO4﹥H2CO3﹥H2PO4-﹥HCO3-﹥HPO42-,H3PO4少量,产物只能
是最后两个。
8.汽车尾气和燃煤尾气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原因之一。
(1)工业上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 ,可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已知:CH 4(g )+4NO 2(g )=4NO (g )+CO 2(g )+2H 2O (g ) ΔH =-574kJ ·mol −1
CH 4(g )+4NO (g )=2N 2(g )+CO 2(g )+2H 2O (g ) ΔH =-1160kJ ·mol −1
甲烷直接将NO 2还原为N 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原理为2NO (g )+2CO (g )N 2(g )+2CO 2(g ) ΔH <0。
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O 和CO ,用传感器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
/s 0 1 2 3 4
c (NO )/×10-3mol ·L −1 9.00 4.00 2.00 1.00 1.00
c (CO )/×10-3mol ·L −1 9.00 4.00 2.00 1.00 1.00
①为了提高尾气处理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②此条件下达到平衡时,计算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业上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同时吸收SO 2和氮的氧化物气体(NO x ),可得到Na 2SO 3、NaHSO 3、NaNO 2、NaNO 3等溶液。
(已知:常温下,HNO 2的电离常数为K a =7×10-4,H 2SO 3的电离常数为K a1=1.2×10-2、K a2=5.8×10-8)。
①常温下,相同浓度的Na 2SO 3、NaNO 2溶液中pH 较大的是________溶液。
②常温下,NaHSO 3显_________性(填“酸”“碱”或“中”),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计算说明)。
(4)铈元素(Ce )常见有+3、+4两种价态。
NO 可以被含Ce 4+的溶液吸收,生成NO 2-、NO 3-(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可采用电解法将上述吸收液中的NO 2-
转化为无毒物质,同时再生Ce 4+,其原理如图所示。
①Ce 4+从电解槽的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口流出。
②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H 4(g )+2NO 2(g )=N 2(g )+CO 2(g )+2H 2O (g ) ΔH =-867kJ ·mol −1 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或压缩体积),或使用催化活性更好的催化剂等(写出两种即可) 2.56×105 Na 2SO 3 酸 因为HSO 3-的电离常数K a2=5.8×10-8,水解常数K h2=W a1
K K ≈8.3×10-13,电离常数大于水解常数,所以溶液显酸性 a 2NO 2-+8H ++6e −=N 2↑+4H 2O
【解析】
【分析】
【详解】
(1)已知:CH 4(g )+4NO 2(g )=4NO (g )+CO 2(g )+2H 2O (g ) ΔH =-574kJ ·mol −1
CH 4(g )+4NO (g )=2N 2(g )+CO 2(g )+2H 2O (g ) ΔH =-1160kJ ·mol −1
将第一个方程式加上第二个方程式,再整体除以2得到甲烷直接将NO 2还原为N 2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 4(g )+ 2NO 2(g )= N 2(g )+ CO 2(g )+2H 2O (g ) ΔH =111574kJ mol 1160kJ mol 867kJ mo ()2
l ----⋅-⋅-⋅+=;故答案为:CH 4(g )+2NO 2(g )= N 2(g ) + CO 2(g ) + 2H 2O (g ) ΔH =-867kJ ·mol −1。
(2)①该反应是正向为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为了提高尾气处理的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有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或压缩体积),或使用催化活性更好的催化剂等;故答案为:降低温度,或增大压强(或压缩体积),或使用催化活性更好的催化剂等(写出两种即可)。
②此条件下达到平衡时,c (NO )= c (CO ) =1.00×10-3mol ·L −1,Δc (NO )=8.00×10-3mol ·L −1,c (N 2)=Δc (N 2)= 12Δc (NO )= 12
×8.00×10-3mol ·L −1 =4.00×10-3mol ·L −1,c (CO 2)=Δc (CO 2)=Δc (NO )=8.00×10-3mol ·L −1,因此反应的平衡常数
2
3353223(8) 2.56(1)41010(00)
10111K ----⨯⨯⨯⨯⨯⨯⨯==;故答案为:2.56×105。
(3)①常温下,HNO 2的电离常数为K a =7×10-4,H 2SO 3的电离常数为K a2=5.8×10-8,因此酸性强弱为HNO 2>HSO 3-,根据越弱越水解,碱性强,则相同浓度的Na 2SO 3、NaNO 2溶液中pH 较大的是Na 2SO 3溶液;故答案为:Na 2SO 3。
②常温下,HSO 3-的电离常数K a2=5.8×10−8,水解常数K h2=W a1
K K ≈8.3×10−13,电离常数大于水解常数,所以溶液显酸性;故答案为:酸;因为HSO 3-的电离常数K a2=5.8×10−8,
水解常数K h2=W a1
K K ≈8.3×10−13,电离常数大于水解常数,所以溶液显酸性。
(4)①Ce 3+化合价升高变为Ce 4+,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在阳极反应,因此Ce 4+从电解槽的a 口流出;故答案为:a 。
②NO 2-转化为无毒物质,N 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在阴极反应,因此阴极的电极反应式2NO 2- + 8H ++6e - = N 2↑+4H 2O ;故答案为:2NO 2- + 8H ++6e - =
N 2↑+4H 2O 。
9.近年来,为应对温室气体排放问题和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问题,CO 2综合利用技术作为潜在的解决方案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请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1)CO 常用于工业冶炼金属,下图是在不同温度下CO 还原四种金属氧化物达平衡后气体中2c(CO)lg c(CO )
与温度(t )的关系曲线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