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情况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与
预后情况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情况。
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70例结肠癌患者,采取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
对照组使用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
结果: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疗效显著,患者在治疗后的预后恢复情况好。
关键词:腹腔镜根治术;结肠癌;疗效;预后
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即结肠癌,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必须积极为患者治疗[1]。
为了分析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情况,我院就2020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70例结肠癌患者进行了随机的对比研究,分析了对比结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0例结肠癌患者均为我院2020年1月-2020年7月收治,采取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
对照组中,18例男性,17例女性,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40岁,平均年龄(52.36±3.47)岁。
观察组中,21例男性,14例女性,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41岁,平均年龄(52.41±3.50)岁。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开腹根治术治疗,具体为:为患者全麻、消毒后,嘱其仰卧位,通过其不同的肿瘤位置确定手术切口,之后做一长约15cm的切口于其下腹部位,
将其皮肤、皮下组织依次切开。
于肿瘤的远、近端使用纱带结扎其肿瘤所在的具体结肠段肠腔,按照无瘤原则切除其全结肠系膜,至少保留远端肠管切缘与肿瘤下缘的距离超过5cm。
利用吻合器为其进行消化道重建,将结肠系膜裂孔缝合。
放置引流管于吻合口旁及盆底位置,使用温蒸馏水将腹腔冲洗好后,将其各腹壁切口缝合关闭,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观察组使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具体为:为患者全麻、消毒后,嘱其仰卧位,为其建立气腹,保持其腹压在12-14mmHg。
做一10mm切口于其脐部下方,将约10mm直径的穿刺套管插入,依据其肿瘤位置于其下腹部以及脐部切口分别做一直径约5mm以及10mmd的穿刺孔,将穿刺套管插入,按照无瘤原则切除其全结肠系膜,至少保留远端肠管切缘与肿瘤下缘的距离超过5cm。
利用吻合器为其进行消化道重建,将结肠系膜裂孔缝合。
分离时保护好患者的输尿管,利用结扎夹、钛夹夹断所遇血管。
放置引流管于吻合口旁及盆底位置,使用温蒸馏水将腹腔冲洗好后,将其各腹壁切口缝合关闭,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
(1)手术相关指标以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为评价指标;(2)生活质量使用SF-36[2]对患者术后的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进行评测,每项最高100分,得分情况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4.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使用c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相关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例
数
术中出血
量(ml)
手术时间
(min)
首次排气
时间(h)
住院时
间(d)
对照组
4
6
143.25±2
0.24
167.71±3
3.15
37.11±2
.96
14.62±
4.58
观察组
4
6
130.37±5
.69
139.36±2
6.87
27.63±3
.05
10.92±
2.19
t/ 3.62 3.9313.19 4.31 P/0.000.000.000.00
2.2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
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分)
生活质量
对照组
(n=35)
观察组
(n=35)
t P
心理状态
74.38±
2.42
85.71±2
.46
19.420.00
精神状态
71.58±
2.76
82.44±3
.54
14.310.00
生理功能
70.16±
3.85
83.01±2
.59
16.380.00
社会功能
72.13±
3.24
81.43±3
.15
12.170.00
活力
72.42±
3.03
83.78±3
.25
2.220.03
总体健康
71.36±
6.51
84.93±4
.62
10.050.00
3、讨论
常以息肉状以及溃疡形态存在于患者直肠以及乙状结肠交界处,可顺着患者肠壁环形逐渐扩大、发展,亦可顺着患者肠管纵径向肠壁深处浸润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即结肠癌[3]。
腹部包块、腹痛、便血、消瘦等症状都是结肠癌的主要临床表现,男性肥胖者、结肠息肉者以及结肠炎患者是此病的高发群体,与患者进食过多脂肪、蛋白以及热量含量高的饮食有一定关联[4]。
目前临床上治愈结肠癌的唯一有效手段即为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治疗,最常应用的有腹腔镜根治术以及常规开腹根治术。
常规开腹根治术是传统手术术式,由于术中切口较大,因此不仅损伤到患者的身体,还易使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的预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
腹腔镜根治术是微创手术的一种,具有对
患者的损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5]。
通过腹腔镜,医师可准确的看到患者病灶位置、形状、大小等具体情况,从而在有效避免和减少损伤到患者结肠血管的情况下,减少患者的术中出血量,避免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并达到将患者的病灶精准切除的效果[6]。
结合本次研究结果,行腹腔镜根治术的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相关手术指标上均优于使用常规开腹根治术的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心理状态、精神状态、生理功能、社会功能、活力、总体健康均高于对照组,说明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结肠癌疗效显著,患者在治疗后的预后恢复情况好,可广泛在临床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
[1]姚永良,余凤,杨珮.腹腔镜下全系膜切除的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近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2019,13(06):622-624.
[2]王小东.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治疗T_(4a)期非转移性结肠癌对术后感染及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6):33-35.
[3]赵德明,裴国庆,张应开,等.不同手术方式对老年结肠癌病人炎性因子、应激及胃肠激素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9,33(12):1176-1179.
[4]张吕盛.腹腔镜根治性手术对结直肠癌患者的有效性及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33):62-64.
[5]韩刚,龚航军,曹羽,张云,等.结肠癌患者血清MACC1、CEA表达水平与腹腔镜术后复发转移的相关性[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9,22(10):757-760.
[6]王文浩,陈文局,吴青松.减孔腹腔镜高位直肠或乙状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9,14(24):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