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紫禁城内宫女的生活秘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紫禁城内宫女的生活秘史
宫里有个特别严的规矩,宫女睡觉不许仰面朝天,必须侧着身子、拳着腿。

”她由矮板凳上站起,走到木板床前给我们作了表演。

侧卧着身子,两腿蜷伏着,一只手侧放在身上,另一只手平伸着。

我不禁低声地问:“为什么要这样睡呢?”一般在她闲谈中,我们是很少插言的,不知哪一句话不顺她的心,她就会冷冷地不再说下去了。

她说:“宫廷里的人都信神,传说各殿都有殿神,一到夜里全出来到各殿察看,保护着太后、皇上和各主子们。

宫女睡觉不能没人样子。

大八字一躺,多难看呀!冲撞了殿神可得罪不小。

另外,小姐妹们还有个私人忌讳,睡觉不许托腮,说这是哭相,永远也走不了时运。


蚊子在角落里暗暗地飞来飞去,她和善地用芭蕉叶先给大家,然后再给她自己。

这是旗下人的礼貌。

她继续地说:“白天的差事还好伺候,一到夜晚,提心吊胆,我不知因为睡觉挨过多少次打,直到现在还是侧着身子睡,就是那时候打出来的。

”她的话又渐渐低沉下去了
不能吃饱,怕出虚恭
她斜坐在门旁,眼睛茫然地看着远方,说一句想一句,像在沉思似的。

“第二样和第三样的困难,是吃饭和出虚恭。

伺候老太后可真不容易,从头到脚,一根头发丝也不许乱,要干净、整洁、利落。

身上不许带邪味更不许有脏味儿。

我们多少年没吃过鱼,怕身上带腥气味。

如果在上头当差,身上突然冒出脏味儿来,那叫'大不敬’,丢了差事是一定的,可能姑姑和掌事儿的也得受连累。

惟一的办法是严格控制饮食,每顿饭只许吃八成饱,姑姑用眼角一瞟,马上就得把饭碗放下。

轮到夜间上夜,虽然夜里有顿点心(宫里叫加餐),可谁也不敢吃,由晚上直饿到天亮。

我们到什么月有什么月的份例。

例如:一到夏天,由夏至到处暑,每人每天赏一个西瓜,可是宫女忌生冷,谁也不敢多吃,站在下房的石头台阶上,高高地扔下,把西瓜摔得粉碎,让小姐妹们哈哈一笑。

我们在储秀宫里伺候老太后叫当上差,可别人受不到的罪,我们都得受,谁能想到在皇宫里当差,五六年几乎没吃过一顿饱饭,试想我们是十二三岁的孩子呀!怕出虚恭,丢了差事,惹了麻烦,在小姐妹群里抬不起头来。

回想起来,这是什么滋味!就连主子、小主、格格(宫廷管公主叫格格),到上头(见太后)去前,也要净一净身子,免得失敬。


四季的饮食
“我们在宫里吃饭是有严格季节性的。

”这是新的话题,使她很有兴致地对我说起来。

“就拿大年初一说吧。

头天晚上是三十,我们叫辞岁。

这一天在宫里是例外的一天,可以晚睡,一到11点交子时前,我们要给老太后磕头辞岁,嘴里念道着'老太后吉祥、老太后万事如意’等。

初一,一定给我们吃春盘,普通叫春饼,一桌放一个大盒子,所以也叫盒子菜,有圆的也有方的,里头放12个,或16个或18个珐琅盒子,盒子里放着切好了的细丝酱菜、薰菜,如青酱肉、五香小肚、薰肚、薰鸡丝等等。

宫里有的是东西,吃鸡吃鸭已经算粗吃了。

这时我们每天吃饭时都有锅子,用它代替大砂锅,因为值班差事不自由,不能同时到齐吃,有个锅子,还可以都吃着热菜。

吃完春盘,爱吃汤的去到锅子里舀,爱喝粥的,有两三样粥。

”她一口气说了许多话,我只能做帮工的差事,替她添煤,往水壶内续水,节省点时间,让她多缝点衣服。

衣服、打扮
初冬的下晚,有些凉了。

住宿舍的学生吃完晚饭的时间比较早,这时间到她家里,她正在忙碌着。

为了用水方便,在她屋门后有个矮胖的水缸,预备早晨不开屋门时,留着洗涮用。

宫廷的生活养成她不爱说话的习惯。

除去礼貌上的寒暄以外,决不东扯西扯的。

我只能找那不大相关的话问:“宫廷里都穿什么呀?”她搔了搔头皮,沉思一会儿说:“清宫里有个好传统,当宫女的要朴素,说话行动都不许轻浮。

要求有宫廷气派,像宝石玉器一样,由里往外透出润泽来,不能像玻璃球一样,表面光滑刺眼。

所以我们宫女
不许描眉画鬓,也不穿大红大绿。

一年四季由宫里赏给衣裳。

春天到二月,由太监领着人在体和殿外边,东廊子的屋子里量衣服尺寸,由头上到脚下,包括鞋袜在内。

这是准备夏天穿用的。

以后都是上季量下季的。

因为年岁小,长得快必须一个季度量一次。

每次赏给我们是四套,由底衣、衬衣、外衣、背心,算一套。

衣料是春绸、宁绸的多,夏天也有纺绸的。

话说开了,联带的事就多了。

她回想起当年的俊俏容颜来,也就随着喜笑颜开。

但转瞬间,她停了一会儿,开朗的笑脸又恢复了原来的淡漠。

她说:“宫里的规矩,有有形的和无形的,一举一动,都得留心。

”停半天才吐出一句话,不知触到什么心事,她又坠入到往事如烟的梦中了。

她好像有些神经质一样,常常是开始笑得很自然,笑到半截面色就渐渐地转入凄苦了,心里头仿佛永远怀着个苦涩的东西。

行动
她说:“宫里头讲究多,当宫女要'行不回头,笑不露齿’。

走路要安安详详地走,不许头左右乱摇,不许回头乱看;笑不许出声,不许露出牙来,多高兴的事,也只能抿嘴一笑。

脸总是笑吟吟地带着喜气;多痛苦,也不许哭丧着脸;挨打更不许出声。

不该问的不能问,不该说的话不能说,在宫里当差,谁和谁也不能说私话。

“我在宫里这些年,从来没有单人离开过储秀宫。

进宫的第一天,姑姑就宣布不许离开宫门一步,'离开宫门,打死不论’,这是她们的口头禅。

谁在宫里乱串,'左腿发,右腿杀’,迈进别的宫门一步,'不是砍头就是发边疆’。

除非跟老太后出去,或者,奉老太后命送东西,才许可出去走走。

东宫根本就很少去,比较常去的是长春宫,那是隆裕主子住的地方,在储秀宫西南面,同属西宫。

宫女在宫里不许单人走。

送东西、取东西,都是一对一对的,所以从没有单人离开过储秀宫,家属来探望时,都由老太监领着出入,也不算单身行动。


做针线和不许宫女识字
时局一天天严峻了,北平的寒冬也到了。

我以上学作为职业的目的,在现实面前终归行不通了。

为了生活,不得不选择毕业后的出路,所以到她家聊天的机会比较少了。

不过较长时间的交往,感情上有过
接触,偶然间去串串门,反而感到很亲切。

一次我去看她,她围着火炉做针线,忙着放下手里的活,请安问好,随着就涮茶壶烫茶杯,沏上茶。

这是旗下人的一种风俗。

来了客人,当着客人的面,把茶壶涮干净,把杯子用温水烫过,等把第一杯新茶捧上桌,主人才能坐下说话。

不这样做,等于慢怠客人。

就算自家新沏的茶,一杯也没喝过,只要客人一进门,马上就要倒掉重沏新的。

假如她到别人家,别人不这样接待她,她会认为瞧不起她,便从此着恼不再登你的门。

旗下人把面子看得比什么都重,这是他们多年养成的孤介性格。

我们喝着茶,渐渐谈到宫里头作针线的事。

她说:“宫女是绝对不许认字的,这是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我们的地位比太监还下一等,有的太监在宫里还可以学认字,可我们绝对不许。

有了空闲的时间,就要学做针线,打络子。

我们有做不完的针线活,衣服长了、短了,肥了、瘦了,姑姑们非常的刁,整天整夜地拆、改、做。

有人以为我们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懒得针都不会拿,那就错怪我们了。

我们有个姑姑专教刺绣,也有针线里妈妈教我们,谁不好就打谁。

我们储秀宫是天字第一号的宫,不会缺银子用的,听说东宫和慈宁宫里头,有的当月关的银子不够用,宫女们靠着做针线来挣零钱花。

宫人出宫,都能带出一双巧手去,这也算是宫廷的恩典吧!尤其出色的是打络子,满把攥着五颜六色的珠线、鼠线、金线,全凭十个手指头,往来不停地编织,挑、钩、拢、合,编成各种形象的图案,真是绝活。

有时为了讨老太后的喜欢,把各种彩线拿来,用长针把线的一头钉在坐垫上,另一端用牙把主轴线咬紧、绷直,十个手指往来如飞,一会就编成一只大蝙蝠,和储秀宫门外往长春宫去的甬路上的活蝙蝠一模一样,求得老太后一笑。

老太后是喜欢听书的人,书上说某家小姐有沉鱼落雁之容,手怎么巧等等。

老太后就笑着对我们说:'我不信她们调理出来的能赶上你们!’有的说,宫女们打的络子很值钱,有的拿到琉璃厂古玩铺去卖,地安门外估衣铺里也有卖的。

我们对这种手艺也很得意。

”她平淡无奇地谈着,嘴旁的皱纹有些舒展,露出一点笑意来。

(来源网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